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4-03-26 18:07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燃料电池2024中国氢能展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在国际氢能创新合作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作了题为《绿色氢能研发与产业化进展及技术展望》的报告。欧阳明高院士表示,我们集中式氢储能未来的路线图是非常广阔的,因为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10%的可再生能源必须通过长周期储能来解决,在2060年,中国需要1.5万亿千瓦时电由氢储存,这是非常广阔的前景,我们预计未来燃煤发电会逐步变成燃氢发电。
以下为欧阳明高院士发言实录:
尊敬的黄总鄂尔多斯的市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做一个简短的报告,我这个报告是依据我们研发的体会来介绍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我这个团队有三大板块,氢能是我们其中一大板块,目前我们在张家口建有氢能的全产业链,包括风光制氢、制氢厂、氢储能、燃料电池工厂和500辆燃料电池大客车。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是一个更大的以氢能为主体的氢能研究院就在鄂尔多斯,这是即将要开工的,我们因为鄂尔多斯和风光条件和氢能应用场景是全国无所比拟的,所以我们会把氢能发展的重心全部转移到鄂尔多斯。
下面我想就氢能发展简单讲几点。首先关于燃料电池,我们团队经过20年的发展,从燃料电池汽车到燃料动力系统大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全链条打通,经过了20年的发展。现在我们是在摩电机、电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的电堆是在上海,膜电极是在上海,还有一个电堆工厂是在鄂尔多斯,我们在鄂尔多斯会有制氢厂,膜电极、电堆工厂等等。
这个系列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也接受到了总书记的检阅,目前我们发动机占中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名。我们在刚刚过去的冬奥会上一共有1200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球最大的示范,其中750台发动机都是由清华团队提供的。
制氢系统现在有三种类型,碱性的、支架膜的和固体氧化物的。清华团队是全方位布局三种制氢。最理想的是固体氧化物,但是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能够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应用的就是碱性电解,这是我们海上氢能的碱性电解的一个产品,是采用插片式跟中国传统的不一样的,一个方面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方便的检修。同时我们是全自动化的,并且增加了安全的功能。当然了这中间最核心的还有一个部件就是膜电极,这是另外一家创新企业专门做膜电极的,通过膜电极的改进我们可以使现在的碱性电解的效率大幅提升,我们现在在第二代膜电极,还正在研发第三代膜电极和第四代膜电极,而且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设计和开发膜电极,所以这就是关于电解槽方面的,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现在在外面的展览都有我们的产品,欢迎大家参观。
系统集成,氢能除了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之外更重要的是系统集成,我们现在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大型的制氢厂都是要几十台电解槽,甚至上百台电解槽,这么多的电解槽如何集成?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挑战。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在研究多槽混联的构型和多槽运行策略的控制,碱性电解槽单槽的特性不太好,但是几十台放在一起通过控制可以得到很好的动态特性的。
另外一个系统集成就是安全性,我们已经经过了冬奥会的检验,1000多辆车,30多个加氢站,十几个制氢厂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氢能全链条示范,我们整个做了氢安全的监管平台,整个冬奥会安全完全没有问题,也考验了我们的技术。
最后一个氢集成技术就是氢储能,这个应用范围很广,我们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最核心的就是储能,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的增长,储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储能又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时间周期分成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按照规模又分为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我们在长周期大规模的储能方面主要靠氢储能,包括集中式氢储能,比如说现在内蒙古有大量的风电光伏基地都配有煤电调峰厂,未来是要把煤一步一步减下去,主要考虑氢。另外有大量的零碳园区,是必须要加氢储能,如果没有长周期的氢储能零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首先我们看集中式氢储能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说燃气能机的、锅炉的,中国主要是锅炉的掺烧,发改委已经发布政策鼓励煤电厂掺氢燃料就是为了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我们不是要把发电厂去掉,只是改造成为燃氢的火电厂。这就是我们对鄂尔多斯的一个火电厂做的方案,我们只需要掺氢20%就可以降低碳排放40%,而且实现氢能四个季节的循环利用。另外一个就是小规模分布式园区的氢储能,主要就是靠燃料电池发电,热泵供暖形成电解槽制氢一体化行动,这个我们已经形成产品,即将上市。
最后我想展望一下我们集中式氢储能未来的路线图是非常广阔的,因为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10%的可再生能源必须通过长周期储能来解决,在2060年,中国需要1.5万亿千瓦时电由氢储存,这是非常广阔的前景,我们预计未来燃煤发电会逐步变成燃氢发电。
总结一下,中国在氢能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主要是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还要继续优化升级,尤其是燃料电池的耐久性现在成本已经降得很低了,一千瓦一千块钱水平,5年之前是两万块钱一千瓦。
现在氢能很热,但是目前还是战略价值的热,我们需要把战略价值变成商业价值,这中间核心是氢能的性价比,绿氢成本,靠什么降?首先是富裕的绿电已经到达0.15元/度电,这可以和煤制氢的成本相比了。我们预计2030年有可能绿氢的规模到达500万到1000万吨,我们力争要达到这个目标。总之,我们要以绿氢低成本为源头,以多元化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拉动,带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
谢谢各位关注氢能事业发展的同仁们,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该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该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标注入新动能。板桥加氢站由工投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达350万元,日最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21日~4月25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1、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近日,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即将实现试生产。该示范项目以59.56亿元预算投资、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以及六项全国领先技术,被国家电投列为绿色氢基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为推动乌拉特中旗绿氢全产业链项目发展,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政协主席周广军带领政府副旗长杨东伟、旗政协副主席李钧、投促中心主任李洋组成考察组赴浙江省金华市围绕绿氢全产业链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组实地走访了解了浙江菲尔特过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技术优势,并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一场系统性变革的宣言。这份文件以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试图打破行业壁垒,重塑产业链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6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锦能源”)和中通快递集团在中通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氢能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出席签约仪式。美锦能源与中通快递在共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检测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据湖北省科技厅介绍,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东风氢燃料电池的汽车忙碌穿梭。每天,这辆车都要来回跑好几趟,接受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重考验。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副总工程师张剑介绍,双极板和膜电极组成一块电池板,数百对电池板“手拉手”组成一个燃料电池电堆。电堆是氢燃料电池
近日,蜀南公司5辆31T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在成渝扩容项目、德阳昊华清平磷矿2个点位投入试运营。此次试运营的5辆氢车共测试行驶2474.7km,重点围绕碎石短倒、磷矿石和磷石膏运输场景开展。通过为期5日的试跑,主要验证氢燃料自卸车在高速、市区、项目施工现场、复杂山区等综合路况下的载重、续航、爬坡能
4月23日,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该款车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在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丰田汽车副社长宫崎洋一出席签约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满慎刚表示,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长期以来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在氢燃料电池重卡与动力系统协同研发应用方面取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下称“2024中国氢能展”)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三百多家氢能企业集体亮相,展示前沿技术和产品;近百位中外嘉宾积极分享,探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新趋势。因清洁、无污染、效率高、储存及输送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一场
3月26日,在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氢能展)上,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以下简称“氢洲”项目)正式发布,国家能源集团将携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氢能项目标杆与国家西氢东送核心节点,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融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两横一纵
氢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发展,氢能正迎来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3月26日,“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氢能展)在北京隆重开幕。2024中国氢能展搭建绿色氢能制储输用创新
高效、低成本的氢气储运技术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必要保障,国家也提倡探索多种储运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液氢因其能量密度高、储存压力低、气化纯度高,有望成为氢能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中科院理化所长期致力于低温液氢技术与装备研发,并作为联合单位参与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建设。在3月26日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董事Steven·Libbrecht(史蒂文·利布雷希特)在3月26日举办的国际氢能创新合作论坛上作了题为《全球氢能发展》的主题报告。Steven·Libbrecht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约有1100个加氢站在部署,其中超过20个加氢站在中国,而且也在不断的加强,加之日本、韩国的加
近年来,风光储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双碳”行动热火朝天,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降碳、减排依然是未来中国的主基调,风光储产业发展前景令人期待。2024年3月28日,由华夏时报社、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以及华夏能源网联合主办的“向阳生长·逐光而行——2024华夏双碳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下称“2024中国氢能展”)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三百多家氢能企业集体亮相,展示前沿技术和产品;近百位中外嘉宾积极分享,探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新趋势。因清洁、无污染、效率高、储存及输送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一场
3月26日至28日,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盛大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办,晶澳智慧能源携储能产品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晶鸿零碳创新解决方案、晶澳兴家五大户用创新方案和工商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等精彩内容亮相,收获了众多参展观众
3月26日至28日,2024年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于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办,晶澳科技携旗下最新光伏组件产品、储能产品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晶鸿零碳创新解决方案产品、晶澳兴家五大户用创新方案产品和工商业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精彩亮相2006展位。展会期间,晶澳科技与康福国际
3月26日,在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氢能展)上,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以下简称“氢洲”项目)正式发布,国家能源集团将携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氢能项目标杆与国家西氢东送核心节点,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融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两横一纵
3月28日,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下称“CEEC2024”)在北京圆满落幕。通过3天7馆50000平米的新展品展示、新技术呈现、新成果发布和新思维碰撞,为4万多观众展示了覆盖风、光、氢、储等多个领域,包括清洁能源发电、储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等完整的新型电力系统生态链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新质生
3月26日,中清光伏Qnsolar携先锋系列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及电池片亮相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2号馆2008展位。中清光伏Qnsolar响应本次博览会“清洁能源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针对各类场景需求展示了全新升级的产品及新能源解决方案。先锋系列N型全场景新品亮相先锋1号TOPCon72版型光伏
3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晶澳智慧能源工商业分布式重磅登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晶澳智慧能源工商业分布式业务代表在会上做了以“聚势而强行稳致远——晶澳工商业分布式合作发展”为主题的汇报
氢能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发展,氢能正迎来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为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3月26日,“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氢能展)在北京隆重开幕。2024中国氢能展搭建绿色氢能制储输用创新
2024年3月27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4号馆会议室举办第二届中国储能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会议期间将发布《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白皮书》。扫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高效、低成本的氢气储运技术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必要保障,国家也提倡探索多种储运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液氢因其能量密度高、储存压力低、气化纯度高,有望成为氢能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中科院理化所长期致力于低温液氢技术与装备研发,并作为联合单位参与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建设。在3月26日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