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服务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电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电网。七年间,与城市共同成长,雄安电网投运变电站7座,建成开关站115座、配电室817座、电缆近1000千米,成功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站园片村淀”五级示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等新建核心区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张世界一流电网正为这座举世瞩目的新城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智运维 云端“透视”现代化电网
奋进中的雄安新区每一天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来到启动区,奔涌的创新活力、澎湃的发展动能愈加凸显——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企业、学校、医院加快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日新月异,地下供电网络同步延伸拓展,勾勒出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图景。
3月21日,启动区华序府小区的全部供电设施建设验收完毕,成功送电。
这个小区的供电设施应用了为雄安配电网定制的低压智能断路器。“为了优化低压智能断路器,我们和厂家开了20余次协调会。”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宝锋说,“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实现配电台区全设备、全环境、全天候分钟级数据采集。”该公司正在推广应用这一设备,计划将城市配电台区全部改造为智能低压台区。
这个小小的设备会给城市电网带来什么呢?
依托更为丰富的数据,智能低压台区将实现客户故障准确定位、电能质量高效监测、客户用能行为综合分析、特征数据挖掘、用电信息精准推送等多种功能。“它就像分布在各个小区的‘哨兵’,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故障,更精准地分析客户需求。”唐宝锋介绍。
不同于任何一座城市,雄安新区从规划开始,就以打造智能城市为目标,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着力打造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
雄安城市电网的建设运维也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将物理电网与数字电网深度融合,实现电网全环节互联互通和智能在线互动。
宏大的目标,由一块块创新拼图组成。
雄安电网中,变电设备全部采用数传表计,配备温度监测装置、局部放电监测装置等,实现“一键顺控”和智能巡检全覆盖;输电设备全部采用电缆,全线配置接地环流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实现可视化监控、智能井盖全覆盖。海量电网设备的电气量、状态量、物理量、环境量、空间量、行为量被全方位感知。
与客户距离更近的开关站、配电室,全部配置智能分布式自愈终端,可在100毫秒内快速完成故障点隔离,300毫秒内完成负荷转供,保障非故障区域供电,全过程无须人工参与。
这样的开关站,在雄安已经投运115座。“创新应用的效果好。现在,这一智能分布式自愈终端已经在北京、上海多地推广应用。”唐宝锋说。
电网不只是输送电能,还会产生一系列丰富的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更好地赋能电网运维?
2023年5月25日,唐宝锋所在团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配电物联感知云平台上线运行。云平台采用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全量采集配电网的电气、状态、环境、视频四维信息,全景监控设备运行态势,深度开展“数据+算力+算法”决策分析,自动进行电网健康趋势分析和运行风险预警评估,自动推送设备检修策略。运行10个月,云平台已经成为雄安城市电网运维的得力工具。
三年时间参与百余座开关站建设,唐宝锋感受深刻,今年他有了新的目标:“今年我们将从物理电网建设运维、数据应用两方面持续发力,让雄安电网数智化程度更高。”
“超级大脑” 智慧调控城市电网
同样位于启动区,另一场电网创新正在这里进行。
“2023年12月20日9时58分,已按照预定流程完成雄安目标电网调度权交接工作。”随着最后一条指令执行完毕,雄安调度大厅启动试运行,国内首个新型城市电网主配微一体调度系统实现独立运转。
雄安电网供电区域集中,设备数智化水平高,主网配电网均衡协调发展,多形态微网不断涌现,成为主配一体调度的最佳实践地。
这样特色鲜明的调度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就好像在手机地图中设定目的地,寻找最优路径,主网骨干网架就像高速公路,配电网、微网好比国道、省道甚至乡间小路。在主配微一体调度中,锚定‘目的地’,系统可以给出更多选择,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更合适的‘出行方案’。”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栾士岩给出了生动的解释。
比喻简明通俗,而新型调度模式实际要做的工作却复杂得多。2021年6月雄安电网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投运前夕,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成立。从那时起,栾士岩就和同事们全力探索实践全新的调度模式。
随着雄安电网数据接入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持续丰富,主配微一体调度系统如同电网调度的“超级大脑”,汇集了50余万个电网信息点的数据,截至目前发布7万余次指令,真正实现了从220千伏到0.4千伏主配微网全场景监视、全电压供电路径自动追溯、负荷转供方案自动生成,对电网实现了毫秒级的实时控制。
着眼当下,新的调度模式通过主配网联合安全校核和风险辨识,实施主配网故障协同处置,提供一体化故障处置辅助决策,自动寻找最优复电路径,统一安排主配网检修计划,建立停电计划需求池,避免主配网计划不协同造成的重复停电。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雄安城市电网的调度中,电能交互需求增多,源网荷储互动能力更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有大量既发电又用电的柔性负荷接入电力系统,比如‘光储直柔’建筑、储能电站、V2G充放电站等。当柔性负荷在发电和用电状态之间变化时,主配微一体调度系统可以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实时监视和控制,自动切换控制策略,零延时调节海量的可调节资源。”栾士岩描述着主配微一体调度系统的重要作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栾士岩和同事们正加紧开展“超级数智调度员”的开发。未来,这个“数字人”有望将电网调度工作自动许可率提升至100%,将电网故障辅助决策生成率提升至100%。
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攻坚雄安新型城市电网“超一流”调度建设。“我们将从低碳、安全、精致、柔性、智慧5个方面,分阶段推进18项重点任务建设。”国网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王强说。
瞄准高可靠供电保障、高品质电力服务、高清洁能源供给、高智能城市发展等需求,雄安电网正在创造更多可能。
落地接电 感受获得电力速度
2月27日,容东片区第二家社区食堂开业,南文营社区食堂模式成功复制,更多的老人在家门口吃上了经济、健康的饭菜。
“我们食堂的用电量大、用电时段集中,供电公司给我们配备了双路电源,台区经理定期上门服务,我们才能更加放心地扩大规模。”两家社区食堂的经理张一智把“贴心服务、一心为民、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助力居民住得稳、过得安,国网河北电力全力攻坚,90天完成容东片区安置区234座配电室验收送电和3.5万块电表安装,25天完成容西片区安置区176座配电室的送电任务。
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雄安新区始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以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支撑众多疏解企业落地是供电公司的重要责任。
距离2021年“获得电力马上办”提出已经将近三年,如今它已经成为雄安电网一张有口皆碑的名片。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开工快速接电,负责人刘辰说:“供电服务很给力,我们很满意。”雄安宣武医院开关站施工滞后,供电公司主动帮忙联系多家市政单位,确保医院如期开诊。施工单位机电经理毕亚敬为供电企业点赞:“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给五星好评。”
好评连连,来自国网河北电力主动作为,超前开展工作。
截至1月底,雄安新区38平方千米的启动区有78个项目在建。早在2020年,这里还是一片田地时,国网河北电力深入研究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多方了解疏解企业项目落地计划,结合电力迁改规划,提前开展施工负荷预测。到2021年5月,这片土地上已经提前投运了110千伏移动变电站2座,搭建施工电源主干网络65千米。
“2023年年底,启动区的临时电网骨干网络形成三横六纵的布局,基本实现项目范围500米内接电。”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副主任郭天鸿介绍,“按照计划,今年的供电网格将更密集,我们要在重点区域打造施工用电‘200米接入圈’。”
供电线路超前延伸到了企业项目的墙外,随时等待企业提出用电申请。
主动和政府部门“疏解服务组”沟通,专人关注有疏解意向的企业动向,在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每一名客户经理的工位上都有一张雄安地图。哪个项目有了落地消息,哪个地块启动施工……不同颜色的标记清清楚楚,客户经理分工明确,紧盯项目动态。
2023年11月28日,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集中开工。张禹森作为服务高校的客户经理,在2022年了解到高校疏解意向时就主动介入,在校区建设可研阶段,提供前期设计指导,优化校园供电系统接入方案。2022年12月,在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开工前一年,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组织多家设计院,针对高校需求开展供电线路设计竞赛,超前优中选优为项目建设做足供电准备。“今年,各高校施工过程的用电方案,我们就是根据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来制定的。”张禹森说。
“今年疏解进度加快,落地项目多点开花,我们的任务更重。”郭天鸿说,“我们会升级‘获得电力马上办’平台功能,为重点项目提供专属服务,让更多企业享受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接续奋斗,探索创新,一座高水平、现代化的城市正在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困难区域名单及低压配电网接网预警等级的公告。公告显示,广东省消纳受限区域主要涉及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湛江、茂名、清远和云浮等8个地市27个县(市、区)253个镇(街)。详情如下: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接
智能变电站作为现代电网的关键枢纽,正经历着从传统自动化向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深刻变革。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更安全、高效、可靠、灵活的电能转换与分配节点,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近两年各省市智能变电站建设情况。本次共统计22各地区62座智能变电站,国网地区46座
西班牙政府于6月24日批准《皇家法令7/2025》,解除了多个长期阻碍储能项目安全合法部署的关键问题。此举是针对该国今年4月遭遇的大规模停电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西班牙电池储能协会(AEPIBAL)表示,新法规标志着储能在西班牙发展的重大突破。为加速储能产业发展,该法令规定:若储能设施建于已通过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2025年6月26日0时18分,随着最后一次110kV备自投试验结束,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一次带电成功,并顺利完成带电调试工作,各项参数运行正常,四川首家地方国有独资企业增量配电网正式投运。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是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
6月28日上午,临港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项目成功投运。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出席投运仪式。李现鹏表示,临港区立足五大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进入施工尾声,即将实现线路贯通。据了解,该输变电工程是我国最大的750千伏输电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电环网工程的最后一部分,工程动态投资47.36亿元,新建民丰、且末两座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和田、若羌2座变电站,建
最近《人民日报》通过专访任正非对外释放了重要信号。其中也讲到了,AI竞争的背后,是要有充足的电力、发达的信息网络,而中国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说,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这已成为科技行业的共识。本期「电网深谈」邀请了阿里云能源行业首席架构师黄振、浙江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孙钢、浙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向辖区内各级供电企业、增量配电网企业部署政策落实相关工作。华东能源监管局要求各级供电企业、增量配电网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实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7日,吉林省发改委公布了《吉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25年3季度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表》,表格显示,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辖区可开放容量为1325.13MW,吉林省地方电力有限公司辖区可开放容量为109.411MW,全省总计1434.541MW。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聚力重大风险隐患清仓见底、安全稳定保供水平跃升,在统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无疑是其在科技创新领域落下的重要一子,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一《目录》的发布,是公司连续3年坚持的创新之举,彰显出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目录》精心分为电网设备运维、电网安全
在全球能源体系向“零碳智慧化”加速转型的宏大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这一转型不仅是能源结构的重塑,更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营范式的深刻变革。数智化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正从源、网、荷、储全链条,全方位、深层次地重塑着新能源的运营体系。华
5月16日,由高特电子主办的“数据聚合,服务无限”数据服务发布会暨生态伙伴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活动汇聚电网、储能系统集成商、投资人、运营商等行业精英150余人,共同探讨微网数智化的未来路径,见证高特电子从“系统专家”向“数据服务领航者”的战略升级。围绕电网数智化转型、AI算法重构能源
湖北电网是三峡水电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有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77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超3.6万千米。国网湖北电力在变电站、输电线路巡检中推广应用无人机、机器狗、全景摄像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线路和设备运维管理质效。5月13日9时许,湖北荆门供电公司变电智
在韶关生产指挥中心的弧形屏幕前,依托“大瓦特”智能问数功能,一组实时跳动的电能量数据流吸引了所有参会者的目光#x2014;#x2014;近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举办“云上计量数智共生”为主题的计量自动化系统3.0(以下简称“计量系统3.0”)创新应用会议,展示计量系统3.0在深化应用阶段取得的丰硕成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2025年1月12日,由国网河南经研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2025年河南能源蓝皮书)出版宣介暨“以新型能源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国网河南经研院院长张永斌到场致辞。经研院总工程师王世谦介绍蓝皮书研创情况,并主持发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装备的高占比特征日益凸显,电力调度运行的控制难度在不断增长。“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调度运行正不断深化融合,在提升电力调度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也为电力调控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宝贵的机遇。电网升级新“机”无限!为助力新型调度系统
最近,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在北京落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图文展板、互动多媒体系统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展示了“UPFC沙盘统一潮流控制器”“大流量排涝智能机器人”等成果,彰显了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组委会及供应链上下
11月29日,国网新疆电力使用自主设计开发的无人机带电冲洗装置完成沙漠地段配网线路绝缘子清洗工作,实现了运用无人机维护配电线路的技术突破,这在新疆尚属首次。绝缘子是配电架空线路中的关键电气元件,主要功能是提供电气隔离,确保电流在预定的路径中传输,防止电流泄漏至非导电部分,避免电击事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