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告正文

年度重磅 | 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2024-04-01 17:40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王雪辰 崔晓利关键词: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3年,电力行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电力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电源投资占比大幅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九成,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首次过半。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6.9%,新能源年发电量已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三成。电网投运总规模平稳增长,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效显著。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本报告结合近十年电力运行情况,从多角度解析我国电力供需态势、运行特点、改革进展、发展方向等,供参考。

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王雪辰 崔晓利

(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2023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考验。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7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全年全国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一、电力消费增速连续四年超过GDP增速,结构持续优化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

2023年,我国电力消费水平回升。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数据,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受国民经济回升、“新三样”产量增长等因素影响,2023年用电量增速回升,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已连续四年超过GDP增速。

2020—2023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均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即我国近四年用电量增速均高于GDP增速。近几年各产业用电量规模持续增长,拉动用电量增速超过GDP增速。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速发展使得用能替代,涌现出的新兴产业也增加产业用电,影响因素包括二产制造业和三产用电量快速增长、居民取暖“煤改电”等电能替代拉动电力消费等。

1.jpg

图1 2014—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情况(单位:亿千瓦时)

注:2023年数据来自于中电联快报,其他来自中电联历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增速系计算所得,如无特殊标注,下同。

(二)季度用电增速呈逐季上升

2023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波动明显,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6.4%、6.6%、10.0%,同比增速逐级上升。

受到夏季台风、强对流天气等因素影响,以及冬季多次冷空气过程的影响,二、四季度的用电增速较为明显。

2.jpg

图2 2019—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季度增速

(三)经济活力对产业用电增速影响明显

2023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增速远超去年水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低速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延续近三年的增长势头;第二产业用电量60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相当;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高于近十年增速的平均值;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是近十年增速的最低值。

表1 2014—2023年分产业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3.png

注:2018年3月,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明确将“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整到第三产业后,再更名为“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电力行业按照最新的标准开展行业统计工作,为保证数据可比,2017年之后的数据已根据新标准重新分类。

表2 2023年分产业用电量季度增速情况

4.png

一季度至四季度,二产用电整体呈现逐季上升的态势,反映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强劲、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壮大。一产、三产在第一、二季度逐季增长,但三季度用电增速微降,四季度再次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各季度增速幅度低于2022年。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的大幅减弱,制造业生产持续恢复,我国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加11.3%,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各季度的同比增速及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20%。消费品制造业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由负转正,三、四季度分别进一步上升,各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也呈逐季上升态势。各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受到季节性气温变化影响,较近两年发生细微变化,增速有波动。

(四)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产用电占比持续降低

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均略有下降,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电比重略有提高。由于我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拉动第一产业的用电量增长。随着我国近年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传统制造业等产业用能方式逐步转型升级,包括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的推进,整体产业用电需求增速也随之加快。服务业经济运行呈稳步恢复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四个行业在疫情后恢复态势明显,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速处于14%~18%,特别是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拉动充换电服务业2023年用电量同比增长78.1%。

5.png

图3 2019—2023年全社会用电结构

二、电力装机规模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首次过半

(一)全国电力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7%,人均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2千瓦

截至202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增幅扩大5.7个百分点。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在近十年中保持中高速增长。2014—2023年,我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从13.7亿千瓦增长到29.2亿千瓦。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历史性突破1千瓦后,在2023年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达2.1千瓦。装机增速整体呈波动走势,2015—2019年逐年下降至近十年最低,2020年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的推动下扭转形势,2021—2023年逐步回升,2023年达到近十年增速的最高点。

6.jpg

图4 2014—2023年全国电力装机及增速情况(单位:万千瓦)

(二)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均过半,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发电装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风光新能源在电力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容量4.2亿千瓦(常规水电3.7亿千瓦,抽水蓄能5094万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0%,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并网风电4.4亿千瓦(陆上4.0亿千瓦、海上3729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1亿千瓦(集中式3.5亿千瓦,分布式2.5亿千瓦),户用光伏规模突破1亿千瓦、覆盖农户500多万。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

表3 2014—2023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单位:万千瓦)

图5 2014—2023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从近十年数据来看,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明显上升,截至2023年12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从装机增速看,202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以55.2%的速度加速增长,高于近十年平均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风电装机增速为20.7%,略高于近十年平均增长水平。核电同比增长2.4%,水电同比增长1.8%,火电同比增长4.1%,分别均低于近十年平均增长水平。

9.jpg

图6 2014—2023年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装机增速情况

(三)全国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成主力

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3亿千瓦,达3.7亿千瓦,同比增长81.8%。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超过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一半。

2018、2019两年新增装机规模连续下滑。2020年,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2021年受火电、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减少的影响,整体新增规模同比出现下滑。2022年,在火电、核电、风电新增装机增速为负的情况下,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达约60%,拉高全年新增装机增速。2023年受到并网新能源新增装机高速增长影响,全年新增装机增速进一步大幅推高。

10.jpg

图7 2014—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及增速情况(单位:万千瓦)

11.jpg

图8 2014—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结构对比(单位:万千瓦)

2023年新增的各类型发电装机中,近八成是非化石能源。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3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58.5%。

◆新能源基地建设进展

新能源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包括全国首批首个备案、开工“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及“宁电入湘”重点配套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全国首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建成并网4516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超过5000万千瓦,正在陆续开工建设。此外,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

12.jpg

图9 2014—2023年核电装机和新增装机情况(单位:万千瓦)

◆新增核电项目进展

2023年,核电新投产2台机组,一个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该机组于3月正式投产,并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另一个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在建核电项目全面推进,12月29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

◆新增水电项目进展

2023年以来,203个水电相关项目被列入年度省级重点项目行列,尤其是雅砻江牙根一级、金沙江昌波等一批大型水电项目的核准开工。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核准规模屡创新高。目前我国已建抽蓄装机规模超5000万千瓦,已在建(核准)项目正式超过2亿千瓦。主要有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西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实现西南电网调节性电源新突破;东北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东北电力系统更加灵活;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河南天池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三、电力供需形势保持总体平衡,新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一)全年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供需总体平稳

据《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2023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中东部高温天气过程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华北和黄淮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冷空气过程偏多,年初、秋末和12月寒潮频繁。受气候变化、水电出力不足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全国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年初云南、贵州、蒙西等少数省级电网在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保障民生用电。夏季,各相关政府部门及电力企业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各省级电网均未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创造了近年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好成效。冬季,电力行业企业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全国近十个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部分省级电网通过需求侧响应等措施,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7.8%,可再生能源供应全国近三成用电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火力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3.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

另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风电光伏发电量已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13.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0 2014—2023年全国发电量和增速情况(单位:亿千瓦时)

(三)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01小时,水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

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466小时,其中煤电4685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3133小时,其中,常规水电3423小时,抽水蓄能1175小时;核电7670小时;并网风电2225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6小时。

表4 2014—2023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单位:小时)

14.png

从近十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来看,总体仍呈下降趋势,2015年下降至4000小时内后在3800小时附近维持六年,2022和2023年降至3700小时以下。2023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101小时。年初受到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影响,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减少,常规水电同比减少278小时、抽水蓄能同比减少6小时,致使水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285小时,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核电同比增加54小时;并网风电同比增加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同比减少54小时;煤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92小时,使得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76小时,但是仍处在4500小时以下。

15.jpg

图11 2014—2023年不同电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变动情况

(四)新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全年风电平均利用率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山西、蒙西、蒙东、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12个地区风电利用率同比分别提升0.6、0.3、6.7、0.8、0.4、0.1、2.3、1.0、1.2、1.5、0.4、0.1个百分点。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重庆、四川、西藏、广西、云南12个省(区、市)风电100%消纳。河南(96.8%)、陕西(96.8%)、蒙东(96.7%)、吉林(96.0%)、新疆(95.8%)、甘肃(95.0%)、河北(94.3%)、青海(94.2%)、蒙西(93.2%)9个地区风电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山东、蒙东、黑龙江、青海4个地区的光伏发电利用率同比分别提升0.8、0.1、0.2、0.3个百分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广西11个省(区、市)光伏100%消纳。河南(97.7%)、河北(97.5%)、吉林(97.1%)、新疆(96.9%)、蒙西(96.6%)、陕西(96.5%)、宁夏(96.4%)、甘肃(95.0%)、青海(91.4%)、西藏(78.0%)10个地区光伏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5 2023年各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16.jpg

注:蒙东地区监测结果包含锡盟特高压外送配套新能源利用情况。

(来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能源体系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