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商业模式与市场机制创新论坛主持人岳芬
该分论坛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岳芬主持。分论坛包括报告发布环节、圆桌对话环节和嘉宾主题演讲环节。
在报告发布环节,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介绍了《储能高质量发展:市场机制与商业模式创新》(以下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新型储能可参与的市场化交易机制,认为国内储能现阶段以参与日前电能量市场、二次调频为主,市场化品种较少,调频在准入、分摊、价格机制方面尚不完善,市场化备用辅助服务建设滞后,容量补偿机制处于探索初期。报告也分析了不同市场机制下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性,认为火储、工商业储能市场化参与程度高,项目经济性较好,但规模相对有限;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是未来主要场景,但受限于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我国“表前”储能市场化收益水平和收益稳定性同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报告封面
为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市场机制完善建议:1)推动新能源和储能联合参与电力市场;2)完善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规则3)探索长期、稳定的容量回收机制4)推动用户侧资源聚合技术与商业模式广泛应用等。
圆桌对话环节以“探寻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商业化发展之路“为主题,由南方电网公司特级战略技术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郑耀东主持,邀请来自发电、电网、新能源公司、储能公司的专家,讨论和分享了国内外储能市场的发展情况。
圆桌对话环节嘉宾
内蒙古电力公司专家委委员 吴集光 表示: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占比高,接近50%,负荷高峰时期的某些时段,系统有几百万千瓦的电力缺口,现货价差大。目前,蒙西地区已正式投运电源侧新型储能电站,全部为新能源配建储能。储能与新能源场站作为同一个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执行相关市场价格及规则,并通过增加新能源消纳、减少偏差考核,与新能源场站整体实现盈利。今年,获得内蒙古能源局批复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蒙西150万千瓦),除了现货价差套利外,还可享受上限0.35元/千瓦时10年期的容量补偿,具备了较好的经济性。
国电投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创新管理部总监 张圣君 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国电投已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总规模的八分之一。项目地域分布广,技术路线多样,在用户侧通过跨界融合、产融结合、储能+等方面做了创新的尝试,比如提供储能设备间隙性租赁的电池超市和户用移动电源景区租赁等模式。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主任经济师 尤培培 表示:英国风光发电量占比达到了35%。为了应对风光对电网的冲击,英国制定了电池战略,并通过市场机制、研发资助、创新融资机制等手段,促进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从调研典型项目看,2023年英国储能的收益率约10%左右,主要来自辅助服务市场。随着辅助服务市场的饱和,调频辅助服务收益下降,容量市场和现货套利的收益占比在逐步提高。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所长 郭强 表示:山西在国内率先建立一次调频市场,去年有两个独立储能电站建成投运并参与一次调频试运行。但由于山西省一次调频规则对储能电站综合性能的要求较高,电站的PCS(储能变流器)、BMS(储能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需要做到紧密协调配合,才能获得理想收益。
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剑铎表示:全新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使得梯次利用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但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退役量逐渐增多,今年年初以来,很多梯次项目的咨询和需求逐渐增多,未来梯次利用面临安全、经济性方面的一些挑战。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刘夏伟 表示:投资方更多关注的是项目投资收益率。随着今年《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政策的出台,保障收购电量降低,进入市场化消纳部分比例增加,更多的新能源电量将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在市场化交易方面,储能可帮助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提升电站电力市场交易的收益水平。另外,目前新能源配置储能项目存在储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对电网系统运行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建议从政策层面考虑新能源配置储能要结合系统需要,配置在最优系统节点,进一步发挥对系统的支撑能力。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市场研究经理 张可昕 表示:压缩空气储能的成本目前能够做到800~1500元/千瓦时,成本区间较大,与储气方式和储能时长有关。长时储能落地遇到的瓶颈,主要集中在长时配储政策不多和长寿命项目收益不可持续这两方面。当前这两类制约已通过西部地区4小时以上配储、长时储能折算租赁、市场化收益机制代替政策性收益等途径得到明显改善。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战略拓展主管杨馨雨对工商业储能的模式与经济性做了分享。她强调,负荷端电力供需不平衡是工商业储能发展的底层逻辑,目前工商业储能主要通过峰谷套利。随着市场和政策逐步完善,需量管理、光储融合、虚拟电厂等商业模式也在扩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附录 报告合作方简介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
CNESA创立于 2010 年 3 月,是中国第一个专注于储能领域的非营利性行业社团组织,致力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推广,促进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联盟聚集了优秀的储能技术厂商、新能源产业公司、电力系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覆盖储能全产业链各参与方,共有国内、国际 600 余家成员单位。同时,联盟还负责承担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相关工作。联盟在支撑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战略、倡导产业发展模式、确定中远期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整合产业力量推动建立产业机制等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先锋作用。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 年。NRDC 拥有 700 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 40 多名。NRDC 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 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截至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3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2%,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广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4月分布式装机创下单月增加446万千瓦的历
近日,广东、云南、海南新能源装机相继突破7000万千瓦、60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大关,新能源已成为广东、海南第一大电源,在云南,新能源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据中新社报道,新能源“挑大梁”后,南方电网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新能源高比例运行挑战,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南方电网公司建成了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3日,皖能新疆于田县200MW/800MWh独立新型储能项目招标发布,招标人为安徽省皖能聚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投资金额为59298.0万元,折合单价0.74元/Wh。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以实际勘界为准),新建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1座,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35kV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水电十六局牵头与永福股份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运维项目。该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计划的核心项目,通过推动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为促进天津市新型储能健康发展,推动形成新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的良好格局,按照《天津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津发改能源[2023]209号)文件要求,现将已在天津电力交易中心登记的独立共享储能企业信息公布如下,供天津市新能源企业参考。
5月20日,国网冀北经研院撰写的一项案例《“承德绿动零碳先行”冀北地区争创零碳城市实践案例》入选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城市电网零碳发展”分论坛的国网宣传册,成为国网公司发布的十个代表性项目之一。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城市电网零碳发展”是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运达股份总经理程晨光率队赴湖北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与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开展座谈。双方围绕电芯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全球市场拓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代德明表示,运达股份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其智慧储能系统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5月22日,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晨光一行到访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双方围绕电池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全球市场拓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陪同参观交流。程晨光实地参观了楚能智能化电池生产线、研发测试中心及储能产品展示区,详细了解楚能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5月21日,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到2030年,打造“风光氢储”四位一体装备制造基地,风能产业产值达20亿元,光伏组件产能达30GW,氢能装备产值达15亿元,储能产业产值达5亿元。到2035年,形成百
作者:沈代兵1,2郝佳豪1,2宋衍昌1,2杨俊玲1张振涛1,3,4越云凯1,3,4单位: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4.河北省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本文亮点:1、面向二氧化碳储能循环所需的大膨胀比宽负荷透平膨胀机研究还较少。2、针对储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晚,科力远发布了关于业绩质疑公告,同时也公布了关于接下来三年的发展规划。科力远表示,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储能电站规模共计超过10GWh,预计2025年内可实现储能系统收入18亿元-20亿元。今年4月21日,科力远公布了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激励计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ESIE2025)上,固德威副总裁王英歌系统阐释企业战略,彰显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先锋力量。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及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展览面积16万平米,近800家参展商,吸引近10万名国内外专业观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等1000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储能事故频发,储能安全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储能政策调整,储能正在逐步从“建而不用”困境、步入规模化调度应用,其运营效果愈加受到重视。组串式储能的卓越安全性,契合了市场对高品质储能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尤其凭借其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随着全球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系统需求向更大容量、更高效率发展,“降本增效”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匹配超大容量电池、提升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是实现极致降本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储能行业关键变革期,电池企业更需创新升级增强竞争力,头部企业积极寻求大容量电池“更优解”。勘破迷障!探寻系统集成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中晟智慧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智慧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核心授权经销商”授牌仪式。中晟智慧能源董事长牟昊、融和元储副总经理夏雨代表双方参与并见证签约和授牌。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势入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成为本届峰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在产能优化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际,新政策如同一股清流,促使企业摒弃昔日以“价格战”为核心的竞争模式,转而聚焦于“价值竞争”的新赛道。高安全、长寿命的储能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与稳定的品质,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储能主动安全的领创者,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维度创新成果亮相展会,以技术实力与行业洞察,为储能安全与行业发展注入新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中国储能技术与产业最新进展与展望
4月10-12日,储能行业一年一度的重量级盛会#x2014;#x2014;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展会期间,中储国能在A1展馆隆重亮相,前来洽谈、交流、合作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引发高度关注。#x1F53C;中储国能展台外景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