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勘破迷障!探寻系统集成效率与成本“最优解”
在近日落幕的EISE 2025储能展上,北极星储能网在现场观察到,很多企业都在推更大容量的电芯,500+Ah、600+Ah、700+Ah的电芯产品比比皆是,6MWh+、7MWh+、8MWh+系统层出不穷。不断膨胀的数字如同一层厚重的迷雾,成为行业寻得未来理想电池容量和尺寸的阻碍。
在这场迷雾中,海辰储能凭借新一代∞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及相适配的∞Power 6.25MWh 2h储能系统,为行业提供了标杆式答案。据悉,∞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采用73.5*286*216mm (W*L*H)黄金尺寸设计,体积能量密度达415Wh/L,较上一代314Ah电池提升6.5%。
在海辰储能看来,随着储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不同场景和客户的需求差异,使得多规格电芯并存仍将持续。短期内,可能会增加系统集成的设计成本及运维复杂度,但也在倒逼企业加速探索模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行业将经历规格收敛期,最终形成“核心规格主导+细分场景适配”格局,实现技术多样性与系统经济性的平衡。
而海辰储能通过综合多维度论证得出的6.25MWh系统、73.5*286*216mm 尺寸587Ah电芯、能量密度415Wh/L犹如一串神奇的密码,解锁了储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标准。
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在国内部分地区最新的消防设计标准化趋势中,均有提出50MWh的安全分区要求,而这刚好匹配8个容量为6.25MWh的储能系统。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在整站EPC建设过程中,这一容量将极大的减少消防运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此外,面向海外市场,6.25MWh系统的设计重量为48吨,刚好匹配海运吊装的50吨的边界极限。海辰储能通过对建设和海运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成功找到了系统设计的黄金平衡点。
事实上,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找到6.25MWh黄金容量设计并不难,如何从电芯角度实现储能系统的高度集成才是难点!
作为储能电池领域的标杆企业,海辰储能在电芯及系统层面的创新,更是基于对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深入理解,形成了一整套从电芯到系统,在从系统到电芯的“正向+逆向”开发逻辑。
据悉,此前海辰储能行业首发的1175Ah电池及∞Power6.25MWh 4h储能电池系统,主要适用于4小时及以上的应用场景。为了兼容储能市场中2小时应用需求,海辰储能基于∞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通过逆向分解采用1175Ah电池的储能系统容量6.25MWh产品方案,结合对标准20尺集装箱尺寸、50吨海运的重量极限、主流1500V的电压PCS适配,以及更关键的电化学特性与系统架构设计等因素综合考虑,海辰储能推导得出了73.5*286*216mm (W*L*H)黄金尺寸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及其系统产品。
海辰储能表示,73.5*286*216mm的黄金尺寸,不仅在物理空间利用上达到最优,还为后续的系统集成和扩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实现了性能、安全与经济性的平衡。而“587Ah容量”也将成为大容量系统集成效率与成本的最优解。
锂电池能量密度作为衡量电池性能的核心参数,如同电池的“能量密码”,左右了电池组的生命周期与综合性能表现。海辰储能指出,在现阶段的铁锂体系中,更高的能量密度伴随的将是系统循环的损耗,透支系统循环寿命、安全边际。因此,在能量密度的选择上,海辰储能选择415Wh/L这个黄金平衡点,来保证电池的RTE(循环效率)和最大的循环寿命。达成性能平衡的同时,更高效的保障了全生命周期内储能运行的收益。
而在对电芯的持续钻研与实践过程中,海辰储能基于深厚的经验积累,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配方、结构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迭代优化以及创新。此次,海辰储能∞Cell 587Ah储能电池采用了4卷心设计,极大的改善了电芯内部应力特征。而对极耳的结构的最新优化设计,使得电芯内阻降低至0.3毫欧以内,0.5P 倍率下电芯的循环能量效率超过 94.5%。材料设计层面,海辰储能利用新型添加剂,从材料界面改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均匀、致密的有机/无机杂化SEI膜,隔绝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显著提高负极的稳定性。
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技术路线和产品规格层出不穷,然而,只有经过市场和行业领军企业双重检验的标准,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有5家产业链领军企业联袂展出海辰储能∞Cell 587Ah该款电池,合力共促产业规模化应用。
多家领军企业共同展出该电池,不仅是对现有产品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海辰储能所倡导的73.5*286*216mm (W*L*H)的尺寸,以及围绕这一尺寸构建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已经得到了行业内核心力量的积极响应,有望推动这一尺寸逐步升级为行业标准,为整个储能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生态重构!开拓储能3.0时代!
随着136号文等政策的发布,储能产业也伴随着新能源步入了3.0时代。在此背景下,大容量电池和系统集成方案的技术迭代,已成为企业应对市场趋势的战略选择。过程中,标准化适配与产业生态协同将成为行业从粗放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的必经阶段。
海辰储能认为,∞Cell 587Ah储能电池作为当前储能技术迭代的核心产品,是结合行业实践与技术趋势,在应用场景的拓展与赋能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更是“技术特性与场景需求深度耦合”的结果。其核心价值在于“在中短时储能场景中实现技术经济性的最优解”:通过长循环寿命与高压平台,成为电网场景中调峰调频的“稳定器”;凭借高能量密度与快速响应,化身工商业场景峰谷套利的“利润引擎”。
此次发布的587Ah电池,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技术突破,更体现了其对行业内下一代储能大电池规格的多样化竞争持有开放而审慎的态度,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技术差异化突围” 与 “生态协同进化”。这一战略既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度洞察,也体现了企业在技术路径选择上的独特思考。
随着容量越做越大,产品的迭代和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也受到限制。基于对未来储能产品趋势的研判,海辰储能突破固有产品思维模式,重新定义了储能产品集成概念。
2024年,针对行业“大容量” “场景化”储能产品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海辰储能推出∞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Pack+平台具备大容量、标准化、平台化、场景化、可维护性五大优势,重新定义了行业的管路和连接的标准规格。通过解耦系统功能模块,建立标准化界面,将电、热、控制、消防、功率等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各模块的分开演进,促进各模块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及技术创新协同,重构生态,全面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开拓储能3.0时代积蓄力量!
海辰在深研技术的基础上,通过∞Pack+平台构建“场景需求-电芯创新-系统解耦-生态协同”的闭环,实现从单一电芯供应商向储能解决方案生态主导者的跃迁。这种以场景定制能力替代参数堆砌竞争的策略,正在重塑行业价值分配逻辑。
从产品竞争到生态重构,此次587Ah电池的发布,不仅是海辰储能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正向价值深耕的新阶段迈进。通过“材料创新-系统设计-生态共建”的三级跳,海辰储能正推动行业走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未来。在碳中和的全球征程中,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储能革命,正在书写新的产业规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25MWh集装箱系统在电芯配置选择上开始“站队”。下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局势已渐渐清晰。今年的主流还会是314Ah电芯,但储能电芯向大发展是确定性趋势,目前各大电芯厂已发布的314Ah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规格多达20余款,但究竟哪种规格能成为继314Ah电芯之后的第三代主流电芯?既要从系统的
储能电池正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阵痛阶段。314Ah储能电芯在2023年一炮打响,结束了300Ah、310Ah、320Ah、345Ah等不同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状态,成为280Ah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代储能电芯。从市场反馈来看,314Ah在2024年的出货量渗透率达到40%。GGII预测,2025年314Ah电芯的渗透率将超过70%。值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盛大启幕。海辰储能全方位展示储能产品的创新实力,呈现从长时储能到极端环境、从工商业到户用等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矩阵,同时以产品发布、联合定义、技术赋能为主线,打造一场专业深度的储能盛宴,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的产品技术体验。海辰
4月12日,储能业内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落幕,尽管由于大风天气原因,展会最后一天行程取消,但整个展期仍吸引了2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观摩近800家国内外储能全产业链展商带来的前沿技术产品盛宴。规模较以往扩大之外,其实我们参加本次展会也明显感到了许多新变化,我
2025年4月10日,海辰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重磅发布尺寸为73.5*286*216mm(W*L*H)的∞Cell587Ah储能电池及搭载该款电池的∞Power6.25MWh2h储能系统。∞Cell587Ah储能电池已于2025年4月份开始全球送样,∞Power6.25MWh2h储能系统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值得关注的是,海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文丨北极星储能网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28日,新风光1GWh储能直流侧、1GWh储能电芯以及储能工业空调、储能消防系统、储能水冷系统等框采开标,共计33家企业入围中标候选人!详细名单见下文。其中储能直流侧系统方面,10家企业入围一标段1GWh,整体报价范围为0.3685~0.4296元/Wh,平均报价为0.3931元/Wh。
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及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2025年3月28日,由EESA主办的“第七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在武汉汉阳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储能领军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及权威媒体等千余位行业嘉宾共襄盛会。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据EESA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江苏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无锡市储能产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储能产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其中规定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单体)产品检验项目包括25℃初始充放电性能试验、过充电性能试验、过放电性能试验、
北极星储能获悉,4月21日,云南公司曲靖国电电力新能源宣威电厂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据此前发布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显示,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979.019327万元,折合单价0.997元/Wh;第二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一度跌超2%,跌破70000元/吨重要关口,创阶段性新低。截至当日收盘,碳酸锂主力合约报69000元/吨,跌1.5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赛电池4月22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69亿元,同比增长6.69%;归母净利润4866.18万元,同比增长10.96%;扣非净利润3179.91万元,同比下降3.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2亿元,同比下降21.72%;报告期内,德赛电池基本每股收益为0.1265元,加权平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四川省宜宾市60MW/120MWh天原工业储能项目储能系统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9500万元,折合单价约0.7917元/Wh,招标人为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项目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在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220kV天锐变电站预留土地内建
6.25MWh集装箱系统在电芯配置选择上开始“站队”。下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局势已渐渐清晰。今年的主流还会是314Ah电芯,但储能电芯向大发展是确定性趋势,目前各大电芯厂已发布的314Ah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规格多达20余款,但究竟哪种规格能成为继314Ah电芯之后的第三代主流电芯?既要从系统的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8日,合山索英鑫能共模300MW/900MWh储能电站项目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四局(雄安)建设有限公司、智城建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国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信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130500.81303万元,折合单价1.450元/Wh;第二中标候选
4月18日,禄劝国有资本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昆明市禄劝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禄劝共享储能项目(EPC+O)招标公告。本项目拟在云南省禄劝县建设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主要建设储能电站、220千伏升压站一座、储能仓用房、生活用房、水泵房、危废间及配套外送输电线路。约占地44.87亩。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等1000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储能事故频发,储能安全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储能政策调整,储能正在逐步从“建而不用”困境、步入规模化调度应用,其运营效果愈加受到重视。组串式储能的卓越安全性,契合了市场对高品质储能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尤其凭借其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近期,国内外多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陆续并网,令构网型技术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南瑞继保作为业内构网型储能的定义者,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连续突破,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在2025年4月10-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现场,海博思创5MWh-AC储能系统产品,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美澳全系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海博思创的5MWh-AC产品成功通过了欧洲、北美、澳洲的产品检测认证,该产品在电气安全、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与电网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全面满足国际
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上,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中晟智慧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智慧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核心授权经销商”授牌仪式。中晟智慧能源董事长牟昊、融和元储副总经理夏雨代表双方参与并见证签约和授牌。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0日至4月12日在北京举办。德莎携储能创新解决方案参展,与行业伙伴共同探讨市场机遇,展望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展会首日,德莎大中华区域总裁何斯夫先生接受了中新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天合储能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全球化市场布局,强势入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榜单”,成为本届峰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企业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在产能优化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际,新政策如同一股清流,促使企业摒弃昔日以“价格战”为核心的竞争模式,转而聚焦于“价值竞争”的新赛道。高安全、长寿命的储能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与稳定的品质,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储能主动安全的领创者,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维度创新成果亮相展会,以技术实力与行业洞察,为储能安全与行业发展注入新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中国储能技术与产业最新进展与展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