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欧盟CBAM走完了全部立法程序,CBAM范围涵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等商品,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2023年10月1日CBAM开始试运行,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最近CBAM开始了首次报告,虽然只有小部分欧洲企业提交的报告符合欧盟CBAM首次报告要求,但CBAM已不可逆转。
针对第一阶段提交的CBAM报告填报情况,欧盟委员会更新了“CBAM常见问题与解答”文件,其中提到“CBAM主要适用于基础材料和基础材料产品,但也适用于一些成品/下游产品,例如紧固件”。
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碳关税或隐形碳关税壁垒还有:《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欧洲环境标志》;《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清洁空气法案》《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清洁能源法案》《重建美好未来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以及《氢能源计划》等;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CRE)《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有关的招标规范(AO PPE2 PV Sol)》;《日本生态标志》《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方针》;《加拿大环境选择方案》等。据有关专家测算,未来将会有至少超过2万亿元中国出口商品直接面对碳关税壁垒,或者隐形碳成本的挑战。
面对碳关税壁垒的挑战,我国政府一方面正积极与相关各方协商和谈判,另一方面正在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
2024年4月2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技术工作组启动会。将来我们将有权威的、被全球认可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库。
2024年4月1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为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1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其中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为0.5942 tCO2/MW∙h,相较于《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的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5703 tCO2/MW∙h,我国官方的电网排放因子已开始解决绿电环境属性双重计算的问题,相信将来区域或省级电网排放因子也会公布抠除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的数据。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公布了除港澳台外全国各省级单位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表明“电网范围划分越小,电网排放因子越接近单位电力消费的实际间接排放;电网排放因子更新频率越高,其越能真实反映的电力排放情况。”及时更新发布区域电网碳排因子,也有助于与国外标准互联互认。而且、区域电网碳排因子更容易计算、计算也更准确。如果根据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来测算,那么一些地区在国际竞争中也更能取得优势,更易吸引投资,2021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数据中,云南0.1235tCO2/MW∙h、四川0.1255tCO2/MW∙h,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来测算碳排放,将打破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吃大锅饭现象,能大力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发展,使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
最近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铝冶炼行业》(征求意见稿)6.3.2.2明确“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量,是指以交易方式购买并实际执行、结算的电量,应提供发电与用电双方签订的市场化交易合同…。存量常规水电和核电可不提供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凭证。”有双边合同作支承、并实际执行与结算,保证了绿电所含绿色属性的唯一性、可查性和可追溯性;认可存量常规水电和核电为绿色电力,是与世界同行、同时也极大的扩大了绿色电力的范围,我国制造业用能结构中、包括电炉炼钢、电解铝等大部分以电力为主要能源,这将成为打破碳关税贸易壁垒的大杀器。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与东南沿海地区,清洁的水电和风光电力主要产自西南和三北地区,2023年仅国网区域省间市场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就达5706亿千瓦时,仅四川外送水电电量就达1655.47亿千瓦时,如果国网区域省间市场清洁能源交易电量的三分之一用于碳关税范围外贸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用电,就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绿电需求,国内支付绿电的绿色价值按今年3月全国碳市场日均收盘价82.82元/吨的一半计,欧盟碳价按23年底价格66.79欧/吨计,电力排放因子采用0.5942 tCO2/MW∙h,每年可节省碳关税536亿元。
为使打破碳关税贸易壁垒的大杀器落地,我们要做的只是:①不分优先外送等级、放开所有外送发电企业进入电力市场,含向家坝、溪洛渡等这些国字号企业;让发电厂所在地的四川等用电企业与跨省专线落地点的上海和浙江等用电企业,都能用上市场化的、有双边合同作保障的、可追溯的绿电。②国家与电网企业应鼓励和支持跨省专线两地的发用电企业,尽量多签双边绿电协议以降低用电企业绿色成本,使国家利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发电企业或许有部分绿色溢价,输电企业的收入一点没减少、或许随着输电线路利用率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而用电企业随着绿色成本的大幅降低可打破碳关税壁垒的影响。③跨省绿电交易与省内电力交易相比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送端省内中小发电企业和受端省的电力用户需要售电公司提供购售电服务,这从四川省内的年度交易结果可看出一些道理;以2023年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的年度交易结果为例,“零售用户:参与年度交易的电力用户32255户,成交电量2122.89亿千瓦时,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电量1527.02亿千瓦时,交易均价 0.24045 元/千瓦时。批发用户:参与年度交易的电力用户60户,成交电量49.95 亿千瓦时,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电量 35.21 亿千瓦时,交易均价 0.25605 元/千瓦时。”
由于电力人的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建有全球最强大最安全的电网,但仍不能满足任何地方都能买到足够绿电,这时我们可购买绿证来代替绿电,我国政府也鼓励用绿证进行可再生能源消纳不足部分的抵消,或用于降低能耗双控目标的抵消。欧美的情况和我国相似,只是我国还没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绿证强制市场。美国绿电的强制市场基于配额制形成,要求电力供应商的绿电供应量在规定期限内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或者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来满足配额标准的要求,不能按时履约的责任主体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欧盟的挪威、瑞典等国家建立了有配额义务的绿色证书强制市场。中国和欧美等大多数国家一样鼓励企业和个人自愿购买绿证来支持碳中和目标,。
我们是制造业出口大国,碳关税给我们造成了麻烦,面临同样麻烦的还有印度、越南等新兴制造业国家;我们有全球最多的清洁电力,也有全球成本最低、增长最快的风光新能源,只要在强大的举国体制下加以合理利用,我们的劣势就能变成优势,加强并巩固我们的制造业大国地位,造福所有国人。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黄通勋(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电直连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来说,深入理解绿电直连的内涵、参与主体、实施原因、实现方式以及成功案例,对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挖掘投资机会至关重要。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电力公社”)01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通常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2024年12月15日,德国EPEXSPOT电力市场电价跌至-150欧元/兆瓦时,这是该国第37次出现负电价。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21小时电价低于-0.08元/千瓦时,创国内纪录。当光伏电站在正午时分“倒贴钱发电”,微电网运营商在电价低谷期“反向盈利”,一场由负电价引发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昨天和朋友交流,谈到了贸易战对智能微电网、能源数字化、虚拟电厂等相关领域的影响,这里分析如下:总体来看,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是“危中有机”的,但是对每家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的负面影响从负面角度看,国内新能源产能在“增值税”模式,以及
超7万中国储能出海企业“全球突围战”:既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斩获数十GWh订单的辉煌,也有中小企业的无序竞争与信任危机。2025年1月,比亚迪斩获沙特12.5GWh订单、宁德时代斩获19GWh阿联酋的RTC储能项目的消息震动业界。截至2025年初,中国储能相关企业总数超过26万家,其中约30%-40%(即7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如火如荼的两会上,新能源相关话题并不少见。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新能源入市政策,也是各界热议的焦点。《能源》杂志就获悉了这样一个提案:“关于加快绿电减碳确权、推行绿色产品标识,激发绿电消费活力、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提案”(
二十载砥砺前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了一条法治筑基与创新突破双轮驱动的独特路径。近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承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20周年”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立法者、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要下硬功夫——从两会“热词”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直击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痛点,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但技术同质化、低价格竞争等“内卷”现象
“‘双碳’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约束,突破环境瓶颈;还能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需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聚焦“绿色低碳”,呼吁加快绿色氢能(以下简称“绿氢
3月2日从江苏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4年江苏省绿电交易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88.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68.5万吨。自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江苏绿电年度交易规模从13.69亿千瓦时跃升至126.5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达110%,市场主体
为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绿色能源国际组织建设,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对江苏头部出口企业涉碳需求、国际认证机构调研等内容的汇报,深度洞察实际情况,了解企业需求,推动绿色能源与产业融合,让后续的国际互认体系设想落地生根,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绿色能源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如火如荼的两会上,新能源相关话题并不少见。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新能源入市政策,也是各界热议的焦点。《能源》杂志就获悉了这样一个提案:“关于加快绿电减碳确权、推行绿色产品标识,激发绿电消费活力、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提案”(
岳阳林纸碳汇开发系统已启动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集成工作,四大AI智能服务模块进入分阶段探索和测试,分阶段上线。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势与行业数据资源,公司碳汇开发系统将在图形矢量化处理、资料存储智能化、项目管理数字化等核心环节开展建设性思考并形成了清晰的路径。此举将优化碳汇项目
2024年,A股电力板块发展波澜壮阔,行业市值从年初的28546.77亿元增长至年终的31973.11亿元,火电、水电、核电资产相继被资本市场重估。走进2025年,电力资产价值几何?十大券商普遍认为,随着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电力商品属性还原,火电、水电、核电红利价值凸显,低估值“绿电”投资机遇显著,有望实
1月16日,由国家能源局、丹麦外交部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丹麦能源署共同举办的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发布会暨绿色电力消费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和丹麦能源署副署长拉斯穆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发布了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助力中国
11月15日,湖州市举行“工业碳效码”3.0版发布暨产品碳足迹认证服务对接会,正式对外发布“工业碳效码”3.0版——碳足迹数智服务应用。这款应用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湖州方案。(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周天宇杨晨)在位于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的
1.什么是多年期绿色电力购电协议?答:绿色电力交易指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交易电力同时提供国家核发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用以满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出售、购买绿色电力需求的交易。多年期绿电购买协议指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含所属售电
欧盟于2023年出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基于碳定价、碳足迹形成碳壁垒政策,对我国“新三样”(指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国家相关部委正在推进建立中欧高级别对话机制,江苏等地方政府积极为出口企业寻求绿电供应方
我国《能源法》于2024年修编通过,2025年施行,是能源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战略指导,保障能源安全供应,规范能源行业各环节,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能源法治体系。(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杨萌)在全球,顶层能源法案的修订推进对各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意义重大。20世纪70年代
近年来,我国能源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稳妥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供给显著增长,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源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和美丽中国建设。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党中央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等,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文字实录【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发布《关
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专题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将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并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先生表示:全力推动绿证工作再迈新台阶绿证的推广应用和绿色电力消费的逐步提升,离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如火如荼的两会上,新能源相关话题并不少见。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新能源入市政策,也是各界热议的焦点。《能源》杂志就获悉了这样一个提案:“关于加快绿电减碳确权、推行绿色产品标识,激发绿电消费活力、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提案”(
3月2日从江苏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4年江苏省绿电交易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88.5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68.5万吨。自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江苏绿电年度交易规模从13.69亿千瓦时跃升至126.5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达110%,市场主体
2月12日,在浙江莎特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海宁市供电公司员工为客户讲解政策、答疑解惑,助力客户高效参与绿证交易。“我们2024年购买了4570张绿证,为节能环保作了贡献,这样企业的出口税收也可以获得一部分减免。”该企业生产部经理陈海明表示。“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化、低碳化已成
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4年广西累计成交绿电量91.68亿千瓦时,是2023年的2.5倍;结算绿证818.06万张,同比增长165%。在能源生产端,新能源快速发展,成为绿电绿证交易量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广西电网电力大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119.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564亿千瓦时,同比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青山表示,自2023年绿证全覆盖新政实施以来,绿证成为我国唯一被认可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证明,前段时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国家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进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助力绿色转型: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的中国绿证与欧盟来源担保证书比较研究》。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1月16日,由国家能源局、丹麦外交部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丹麦能源署共同举办的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发布会暨绿色电力消费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和丹麦能源署副署长拉斯穆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发布了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助力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