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19日,以“新质生产力 引领新赛道”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风光储分会(筹)会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核电司原副司长史立山在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已经进入了全面“平价”和“低价”的新时代”,标志着新能源发电开始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史立山指出,新能源发展将从过去主要实现设备国产化和降低发电成本转变为如何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如何解决新能源发电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的新能源体系构建问题,如何解决适应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他认为,应从“重视储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有序促进做好氢能发展、提高用户侧用能灵活性、提高电力的智能化和市场化管理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重视储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史立山表示,首先,要充分认识化石能源储能和新能源储能的根本区别,化石能源的储能体系更多是资源储备,而新能源储能体系主要是能量储备,极为复杂;其次,要充分认识新能源储能要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新能源发电的容量和电量具有极大的不匹配性,装机极大,而电量很少,储能如何与新能源的容量和电量协调,做到电力电量的平衡,是个极大的难题;第三,要重视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利用模式。解决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储能是建在发电侧,作为新能源发电的组成部分;还是建在用户侧,作为用户侧用电的调节;或建在电网侧,作为电网运行支撑,都还不清晰。从新能源的特性来看,分布式储能是解决风电和光伏发电间歇和波动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既要技术的进步,也需要体制改革的支撑。
有序促进做好氢能发展方面,史立山认为,由于氢的特殊性质,其输送和储存都有其特殊性,技术难度大,安全要求高,都需要高度重视和逐步解决,应要注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
首先,制氢技术要适应风光发电间歇和随机性的特点;第二,氢的利用要首先着眼替代化石能源制氢;第三、要重视氢气的储运技术和管理措施;第四、要重视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各类企业对氢能技术发展都很重视,在制氢和用氢环节都有布局,有也投入,但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设计和统筹协调,使企业的投入和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最大的合力和成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用户侧用能的灵活性方面,史立山指出,首先,要大力推动交通领域能源转型。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核心措施就是要以新能源动力替代燃油动力,推广应用充电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参与电网运行是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前景之一。第二,促进工业领域能源转型。工业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核心是如何减少化石能源在工业领域的使用量,特别是如何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最根本的办法是用新能源生产的电力和新能源生产的氢气代替常规能源电力、常规能源供热和工业原料,这需要研究新的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第三,实施建筑领域能源转型战略。要充分利用北方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的优势,规模化发展储热式供热技术,把具有波动和间歇的新能源发电转变为热储存起来,将储热设施作为灵活调节负荷,应对新能源的波动性问题。第四,发挥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虚拟电厂在终端能源管理中的作用。这三种能源技术都属于需求侧能源管理技术,随着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氢能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系统将是必然趋势。今后的电网系统是无数的微电网系统组成的,电网将由大量有源电网互联而成,这需要有相应的运行规则;电、热、冷都是终端能源利用形式,实现区域化的电、热、冷等终端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和灵活互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措施,综合能源服务将是今后能源管理的重要形式;虚拟电厂是将相对分散的源、网、荷、储等元素进行集成调控,对外形成一个等效的可控电源,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运行,是今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大有作为领域。
提高电力的智能化和市场化管理能力方面,史立山表示,实时供需平衡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发挥所有发电环节、用电环节和电网管理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承担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责任,这需要在供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市场化的电力运行管理体制。在这个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中,电网运行机构就是个大的平台,电力平衡责任首先由区域或虚拟平台承担,在此基础上向平台提出其运行的过程,再由电网运行平台进行再平衡。如果今后所有发电和用电都首先在某一个平衡单元内实现平衡,平衡责任方在电力运行平台内的某个时段,不是供方,就是需方,就会使电力系统和新能源运行的不确定性,变成了确定性。这个管理过程是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是所有发电方、用电方都需要参与的过程,就可以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作为消纳新能源、提升电力系统调节和支撑能力的重要手段,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仍面临商业模式不清晰、管理要求不明确、技术选择缺标准、政策支持不配套等诸多问题,需要业界共同努力,开拓前行。”
史立山指出,当前,AI(人工智能)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重点话题,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始终保障能源利用安全可控,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风光储融合发展是主力军,也是能源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发布,多措并举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据悉张家口全市共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24个,其中20个纳入河北省级监测范围,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大数据、冰雪文旅、绿色农牧等多元领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纳入省监
大国重器再见面|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蝶变与未来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已然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的核心攻坚任务。六大发电集团作为能源行业的先锋力量,近年加大了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开发建设。据初步统计,目前六大发电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模约400GW,北极星整理如下:华能集团华能集团牵头的新能源基地,总规
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一)紫城500千伏变电站扩建1个500千伏出线间隔至大唐玉龙500千伏升压站。(二)新建大唐玉龙-紫城单回500千伏线路,新建线路长度15.5千米,按单回路架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该工程装机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时,包含集中式和高压直挂式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磷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全钒液流、超级电容、磁悬浮真空飞轮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12日~5月16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西藏芒康县110千伏嘎托变电站近日,西藏昌都供电公司在芒康县110千伏嘎托变电站主变压器增容改造现场使用移动式变电站进行负荷转供,这是移动式变电站在昌都市首次投入使用。移动式变电站作为核心过渡电源,可有效缩短负荷转供时的停电时长。
文丨阳光风能
5月15日,赤峰市200万千瓦自建调峰能力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荒漠治理基地项目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赤峰市200万千瓦自建调峰能力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荒漠治理基地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赤峰市200万千瓦自建调峰能力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荒漠治理基地项目送出工程,项目代码2503-150426-6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原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大唐赤峰浑善达克沙地100万千瓦风光储沙漠治理新能源基地示范项目送出工程核准的批复内能源电力字〔2025〕252号国网内蒙古
5月13日,山东滨州500千伏高地变电站开工,本期新建15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组,架设500千伏出线2回、220千伏出线5回。该站是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新能源电力送出的枢纽变电站,建成后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大范围配置和高比例消纳,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高地变电站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获悉,5月6日,广东塔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政雄,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塔牌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塔牌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5月19日,位于海拔4010米高原上的红原安曲一期250兆瓦光伏电站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作为四川省首个建成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该项目正式并入电网开展带电调试,标志着区域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红原安曲一期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0兆瓦,占地面积约8000亩,规划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共安装45万块光伏
作者:沈代兵1,2郝佳豪1,2宋衍昌1,2杨俊玲1张振涛1,3,4越云凯1,3,4单位: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4.河北省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本文亮点:1、面向二氧化碳储能循环所需的大膨胀比宽负荷透平膨胀机研究还较少。2、针对储
2025年5月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为主题,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代表、企业决策者及学术界专家共同参与。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受邀参会,并与全球能
5月21日,记者从甘泉堡经开区获悉,新疆首个钠离子储能设备技术试点项目——甘泉堡400兆瓦/1600兆瓦时(一期工程200兆瓦/800兆瓦时)混合电化学共享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这一项目不仅是全疆规模最大的混合电化学共享储能工程,更以多元技术路线和规模化应用为特色,成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标志性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亚迪储能与全球知名可再生能源公司Grenergy签署储能订单协议,为Grenergy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绿洲项目第六期供应3.5GWh储能系统。此前,比亚迪储能已为该项目前三期供应3GWh储能系统,目前双方合作总量已达6.5GWh。此次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储能供货协议,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中国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大规模布局极具示范意义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召开期间,委员会于5月19日举办了媒体见面会。针对全球能源转型、极端气候挑战等焦点议题,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MichelLino)在会上发表见解指出,抽水
5月16日,国网浙江丽水供电公司位于莲都区天堂山林场的零碳智能微电网系统投运。该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通过“光储直柔”一体化架构,构建起零碳电力供应体系,彻底解决偏远山区供电难题。该系统以清洁电力驱动林场现代化运营,为山区零碳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也为生态敏感区域供电模式转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2025年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三一氢能与湖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2000公斤级制氢加氢一体站荣获十四五能源创新案例。三一氢能总经理饶洪宇受邀出席此次大会,并发表《制氢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主题演讲。饶洪宇在会上指出,当前大基地绿氢示范项目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管网工程技术创新公司氢能业务负责人邵强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掺氢输送方式是现阶段实现“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积极发展绿色甲醇的同时,通过绿氢耦合煤化工促进传统甲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晓健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清洁能源船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LNG
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产业研究部部长武彩霞在“风光储先进技术分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中国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平准化
4月19日,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新赛道”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四川省人大常委、国能大渡河流域发电有限公司一级业务总监涂扬举在主题演讲中称,日新月异的多模态人工智能(AI)技术将给能源企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更多的新机遇、新手段。近年来,多模态AI已经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
近日,以“聚焦创新驱动重构能源生态”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有专家提出,充分发掘沙漠、戈壁广袤的土地资源和充沛的光能资源,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创新发展沙漠光伏。本报围绕沙漠光伏的利好、问题和未来发展采访了中国治沙学会副
4月12日,主题为“聚焦创新驱动重构能源生态”的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家能源局、央国企等重点部门及能源企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探能源结构优化之法。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东方日升应邀出席会议,席间,东方日升产品中心经理赵国镱在“多能协同重塑
4月12日,在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天能氢电配套的首台氢能源装载机样车正式下线,量产在即。这是天能氢电在工程机械领域首次实现批量化生产和销售,标志着天能氢电在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方面再度实现新突破。该装载机采用能耗更低降噪更好的天机-80kW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87kW,峰值功率
4月11-12日,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和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联合主办,以“聚焦创新驱动重构能源生态”为主题,特变电工新能源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此次论坛中,特变电工新能源储能产品线总经理赵亮亮作“新一代安全智慧储能技术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