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报道正文

青海电网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清洁能源并网消纳

2024-05-14 08:37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甄国青关键词:电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青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对青海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国网青海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融入国家能源战略布局,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部署,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清洁能源工程配套电网建设,服务清洁能源并网消纳,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助推青海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电网持续提档升级

支撑“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五一”假期期间,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的戈壁滩上,一支600余人的建设队伍在青海电网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电网工程——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工程现场忙碌。施工现场位于茫崖市冷湖镇,目前基础开挖工作已接近尾声,工程进入铁塔吊装阶段,预计年底完成建设。该工程是青海又一项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配套电网工程,建成后将助推基地新能源电量输送和消纳,进一步提升青海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在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据统计,截至3月底,青海省发电总装机达5568.19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为3879.35万千瓦,占比69.67%;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为127.22亿千瓦时,占比51.29%。

进入“十四五”,国网青海电力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以750千伏网架为主、330千伏双环网为辅的各级电网规划建设,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源并网和电量消纳,提前8个月建成省内第一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电网工程——750千伏昆仑山输变电工程,为海西地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及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5月7日,青海另一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配套项目——750千伏红旗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较工程里程碑计划提前4个月,有效提升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同时,国网青海电力全速推进丁字口、玉果二回等重点工程建设,力争电网配套送出工程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同步投产、按期并网,为满足国家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国网青海电力“沙戈荒”重点电网工程已投运2项,在建2项。

“一站式”服务新能源电源和储能并网

实现全环节精准管控

4月30日,青海中绿电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碧波光伏电站申请的并网项目顺利通过审核,成功并网。该电站新能源并网项目管理经理刘旭东介绍,如今申请并网项目,只需登录新能源及电化学储能全流程并网管理系统,录入项目基本信息和相关报告,最多只需7天,项目就能通过审核。这种“一次都不用跑”的100%线上办理模式,大幅压缩了新能源业主申请项目的审批流程,保障了新能源发电及电化学储能项目“早并快运”。

2023年11月,国网青海电力启动建设新能源及电化学储能全流程并网管理系统。今年3月系统上线运行,成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接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充分整合资源,定制模块,将原先的审批流程由“线下流转”变为“网上办理”,使相关并网技术报告审核实现靶向送达。此举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更做到了管理全过程精准定位到人员、精细管理到文件,让项目并网全环节可留痕、可追溯、可管控。截至目前,青海电网通过该系统累计受理总容量为70万千瓦的新能源电源并网项目申请,预计年内新增受理近1500万千瓦容量的项目申请。

青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电以及配套储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纷纷上马建设。国网青海电力合理安排新能源发电及电化学储能项目并网时序,针对省内新能源接入场站多、分布广、断面复杂等实际情况,为相关发电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及时开展验收申请并网服务,推动电网侧、电源侧、储能侧协同发力。

截至目前,青海省在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共15座,总装机为49.79万千瓦。根据《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到2025年全省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将达600万千瓦。

数字化技术支撑绿电消纳

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以前新能源场站发电量的消纳数据都是依靠由上至下推算的方式得出,统计颗粒度难以精确到场站。现在的推算方式已能精准到每座场站,一旦场站运行出现故障,我们能通过相关数据精准发现问题,针对性‘开药方’。数据整合促进了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4月30日,正在分析新能源电量消纳数据的国网青海电力水电与新能源处工作人员介绍。

如今,青海正深度融入和服务“东数西算”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算力”。国网青海电力基于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创新应用新能源电量精细化消纳分析技术,充分挖掘海量的新能源场站数据信息,实现新能源电量消纳多层次、多角度、分钟级在线分析。该系统应用以来,青海省内新能源电量消纳受阻原因分析准确率显著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同比提升了0.5个百分点。

“这是场站的主接线图和机组单元图,通过这个大数据中心的集控终端可以了解设备的温度参数、气象信息、温湿度、风速及其他数据,一切都一目了然。”4月29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集控中心值班员集中监控100千米之外的海西州锡铁山地区的风电场站。值班员应用的正是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开发的新能源集中监控系统。

2023年7月,国网青海电力建设运营的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揭牌。该中心充分应用云计算、物联网、遥感测量等信息技术,精准预测天气变化、发电功率等,帮助新能源发电企业提升效益,实时监测发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助力新能源企业科学管理,实现能源供给侧的提质增效。目前中心已入驻发电企业27家,接入新能源电站446座,总发电装机容量达3804万千瓦,其中112座新能源场站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以坚强电网建设为支撑,以服务清洁能源并网消纳为着力点,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该公司融合应用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创新电力系统数据应用,助力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原标题:助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青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