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冷却塔首次用于核电领域!这一核电项目取得新进展

2024-05-14 17:01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李东海关键词:核电项目廉江核电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8日上午,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吊臂升降,车辆穿梭。伴随着2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于近日完成,该项目一期工程进入了双机组建设新阶段。

站在2号机组核岛前,国家电投湛江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震向记者介绍,廉江核电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每台机组配置1台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冷却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约175米,单塔淋水面积20000平方米,是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因此被誉为“世界核电第一塔”。

此前,冷却塔在国内多用于火电行业,在核电领域应用尚属首次。

廉江核电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具体原理为冷却塔利用自然对流换热和蒸发冷却原理实现热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将不能用于发电的余热排放到大气中。当空气自冷却塔下部进入,循环水自配水系统向下喷淋,通过水—气对流换热、蒸发散热对循环水进行冷却,空气被循环水加热而抬升,形成水蒸气从而带走热量,同时水蒸气在塔顶遇冷凝结成水滴又回到塔内。

“相较于国内已建或在建商用核电站采用的‘海水直流循环冷却技术’,廉江核电项目采用的‘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取水量仅为传统直流循环方案的四十分之一,降低了排水温度,对海洋环境更为友好。”张震表示,廉江核电项目采用的是自主设计、国产化的三代CAP1000技术,运用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不依赖于交流电源和能动设备,采用非能动专设安全系统设计。在异常情况下,72小时内不依赖人员干预,可自动保证机组安全。

湛江核电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廉江核电项目首创利用横跨反应堆厂房的大型龙门吊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吊机,用以代替大型履带吊进行核电站建设期间大型结构模块及设备的吊装及转运。相较于传统履带吊,大型龙门吊安全性更好,抗风能力强,可抵抗17级台风;为门式结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转场方便快捷,从驻留场地移动至吊装位置不超过30分钟;检修维护简单,无需变工况;经济性好,可大大节约运维及管理成本。

据悉,廉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862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2台机组装机规模125万千瓦,将于2028年底前建成投运。建成后,2台机组的年发电量将达到约200亿千瓦时,以城镇居民每户用电量12.5千瓦时/日计算,将满足438万户居民1年的用电量。

待6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为702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7.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60.1万吨、二氧化硫约17.1万吨、氮氧化物约14.9万吨,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4.8万公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项目查看更多>廉江核电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