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22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与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绿电交易合同,从今年5月1日起,合作区市政用电全部使用绿电,预计今年全区消费绿电超过1500万千瓦时。
不仅仅是绿电,基于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建设横琴粤澳智慧能源深度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致力于构建高可靠供电、高品质服务、全绿色动力的“两高一全”电力供应体系,全面融入和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供电可靠率99.99999%,故障后“毫秒级”复电……一个供电可靠性全球顶尖,“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世界一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给合作区居民带来全新的用电体验。
高可靠供电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
供电可靠率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供电可靠性最“硬核”的标准。目前,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供电可靠率约在99.99%。2023年,示范区供电可靠率先实现“七个9”(99.99999%),全年中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2.5秒/户,低压0.98秒/户,抵达世界顶尖。
这是一个“坚强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主网。遵循公司数字化转型统一技术路线和“云—管—边—端”技术架构,基于全域物联网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规范,当前,示范区实现了输变运维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巡视。应用毫米雷达波等技术,实现了横琴对澳供电电缆线路外部隐患风险全自动监控、识别、分析和及时告警,其对澳供电智能输电线路示范走廊项目获评“南方电网公司数字输电示范基地”。
这是一个“分层分区、自治自愈”的灵活配网。立足于自主创新,珠海供电局通过全国首创的“双链环”网格接线,以及20千伏配电网测控一体化智能DTU终端,实现100毫秒内隔离故障、300毫秒内自愈复电。次干层网架采用主站自愈、环网室备自投等技术,实现2分钟内故障自愈复电。
2024年,示范区首个应用“电力鸿蒙”技术的智能配电房建成投产,新的“电鸿”操作系统整合各类终端端边协同,打破不同电力设备互联壁垒,实现配电房或台区的终端“即插即用”“自动组网”,极大缩短设备入网周期。一张“分层分区、多态自愈”20千伏“双链环”电网,使故障自动切除、“毫秒级”复电得以实现,让示范区“零停电”成为了可能。
高品质服务打造世界一流用电营商环境
在横琴现代供电服务体验中心,一名客户一边进行视频动画体验,一边完成了自助式智能购电。
“假如您打算在1000平方米的天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的80%自用,20%上网,输入这些参数后,系统就会马上测算出你的投入和收益。”珠海横琴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经理孙海光介绍。客户可以根据测算结果,考虑是否需要建设一个光伏发电项目或者对用电设备委托代维等。
致力于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珠海供电局全力打造整合“粤澳”特色的优质供电服务模式,让澳门同胞来到横琴后能体验到南方电网满满的诚意。客户经理结合用户需求可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进行交流;针对澳门用户开设南网在线APP横琴版,打造了全国首个中、英、葡多语电力客户服务平台;电费支付打破壁垒,澳门用户无需绑定内地银行卡也可完成线上支付……
澳门新街坊小区,是完全面向澳门同胞开放建设的特色小区,将汇聚4000多户横琴“新邻居”,他们正以新横琴人的身份融入当地的便捷生活。示范区针对新街坊设立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办电“足不出户、一次办成”。
为支持用户绿色出行,示范区以供电半径小于1公里为目标,目前已建成21座充电站、396台充电桩,充电站同时支持欧标接口充电,不仅解决了港澳客户的充电需求,充电价格相比港澳也更加实惠。
目前,横琴约有6000家澳门企业,横琴供电局通过政数对接、客户走访等形式,建立了潜在用户清单,深入了解其用电需求,提供贴心而科学的“电力预装”服务,让企业用电无忧。
2023年7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供用电规则》正式发布,标志着琴澳两地在电力这一重要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联通和融通,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接轨国际的世界一流用电营商环境窗口,释放低压供电模式红利,2023年为客户节省电力投资成本超4000万元,涉澳项目广慈医院成为合作区首个应用“一日办电”模式的客户。
全绿色动力打造园区级零碳示范标杆
在横琴岛祥顺路的横琴供电局线路工区大楼,是示范区目前唯一的零碳建筑。大楼看似寻常,其中却大有乾坤。屋顶和南北两侧的开启式侧窗循环通风,可减少冷负荷20%;墙体采用特殊材质的保温层,可减少冷负荷7%;大楼四周的12套导光管,则可以解决地下车库约1000平方米场地的日间采光需求。大楼一年用电150万度,除了采用上述主动和被动节约方式外,通过采用绿色光伏发电和购买绿电的方式,实现了全绿色用电。
自2023年投运以来,大楼应用自主研发的“光储直柔”能量管理系统,能耗强度相对标准限值要求降低34%,建筑负荷调节比例达6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认为该建筑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碳中和”发展路径的标杆性示范性项目,为我国“碳中和”建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打造并推广“零碳”建筑的基础上,横琴供电局建设完成了可实时、准确计算电力系统源网荷全链碳潮流的电碳计算及辅助决策平台,为推动碳中和进程建立数据基础,为用户提供可视、可信的用电碳排放数据,为合作区开展财政政策研究与决策提供数字化支撑,提供更多节能减碳等辅助服务。
“当前,我们正与合作区执委会能源主管部门一起,参照示范区模式参与绿电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全区绿色用能水平。”横琴供电局总经理助理刘尧说。
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际绿色能源认证中心将在横琴落地,南方电网将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中展现更多作为。同时,南方电网公司通过与澳门大学等澳门能源技术产学研机构共建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推动粤澳能源科技融合创新,为生态绿岛横琴提供澎湃动力。(侯海琳 沈诗鸣 胡晓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在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园区,一座太空舱式的智能配电房在绿树丛中“崭露头角”,旁边的超充站绿灯闪烁,与之交相辉映。3月20日,盐田区首个“电力魔方+超充”示范站在此投运,这是南方电网深圳盐田供电局助力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最新实践成果。位于大梅沙生物圈三号的“电力魔方”配电房这座
数据显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2024年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为0秒/户,区域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100%,刷新了2023年供电可靠率99.99999%的历史纪录。以世界顶尖的供电可靠性,为琴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电力营商环境,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从99.99999%到10
配网钻孔立杆一体机让立杆过程机械化、岩石钻孔机推动单项工序效率较人工提高40倍……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深化工程项目敏捷建设,运用新技术、新装备,开展钢结构、预制舱、装配式等机械化施工新技术试点,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一批电网基建工程建成投产,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夯实基础。
近日,广西首座新型全预制、零碳、双层智能配电房如期投运。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兴坪古镇中压网架,满足兴坪古镇300余户居民用电需求。据了解,该配电房采用工厂预制式钢结构和新型材料预制件模块为主体进行“积木式”搭建,真正做到“零加工”,有效减少建设现场的垃圾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州供电局”)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研发自主可控核心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是依据《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T/AIITRE10004—2023)(DLMM)标准推进全国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四星级评估的试点企业,获评“2
8月21日,总面积1.8平方公里、服务5万余人的贵州省贵阳南明区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顺利通过南方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验收。作为贵州首个城市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区,其紧扣新型电力系统特征,聚焦“推动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加快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为解决中心
“广西电网公司将立足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发展需求,以零碳绿电为核心,以绿色旅游为切入点,聚合绿色能源、产业投资以及科技创新等各方资源,在清洁能源供应、电网智能化数字化、能源绿色消费等方面全面发力。预计到2025年,桂林零碳绿电世界级旅游城市初现成效,率先建成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
6月24日14时51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10千伏青山线故障跳闸,配网自动化系统自愈功能立即启动,精准锁定故障点,4分钟内自动实现该线路64台配电变压器负荷转供自愈,让非故障线路段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主站自愈技术预计减少停电时间12小时以上,降低经济损失约2万元。这是度汛期间,贵州
6月24日14时51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10千伏青山线故障跳闸,配网自动化系统自愈功能立即启动,精准锁定故障点,4分钟内自动实现该线路64台配电变压器负荷转供自愈,让非故障线路段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主站自愈技术预计减少停电时间12小时以上,降低经济损失约2万元。这是度汛期间,贵州
小动物窜进电箱,小鸟在铁塔筑巢,线路出现破损,设备温度异常……诸如此类的电力设施隐患缺陷,如果靠人工去现场一点点查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深圳举办的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正在用AI(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来自全国科技企业、高校、电力企业的48支队伍闯入决赛圈,他们在计算
6月5日,由贵州电网公司举办的第五次供应商技术交流会在贵州贵阳举办。此次交流会不仅给各行各业的供应商提供公平展示产品的平台,也给贵州电网公司有采购需求的业务部门、基层单位带来技术交流的机会,为后续开展电鸿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推动贵州电网电鸿化应用走在全网前列。据悉,电鸿物联操作系
5月16日上午,唐山迁安电磁产业园区内,机械穿梭工人忙碌,来自唐山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员马安全、赵利再次来到园区内的瑞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巡视检查用电情况,了解园区用电需求。装备制造业被喻为“制造业之母”,而现代装备制造业则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随着我国高取向电工钢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
2025年5月19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迁安镇供电所的门庭下,一场跨越八载的温情约定正在续写。当阳光穿透晨雾,燕鸣声划破寂静,值班员卢会天仰头望着门廊上的燕子窝,笑意从眼底漾开:老邻居又回来啦!燕子窝正下方,鲜红的人民电业为人民标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仿佛为这处特殊的鸟居盖上了温柔的印章。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作为,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引领江苏地区迈向绿色低碳的能源未来,去年全年累计完成绿电交易127亿千瓦时,绿证交易385万张,服务新增充电桩64.8万个,累计达167.3万个,促进新增电动汽车82.7万辆,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重要力量。过去
2024年12月26日,惠州市大亚湾区三门岛上一排火红的小灯照亮村落,当地村民齐聚一堂见证该历史时刻,孤岛渔村终于用上“风光储”微电网的“绿色电”。为解决岛上用电难题,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按照“三步走”推进三门岛微电网项目,重点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与小型微风发电机,初步实现本地能源的自给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配网调度故障处置自动驾驶功能正式上线,该功能实现配电网故障通知、故障隔离和抢修复电全流程“调度处置全自动”,助力配网调度故障处置承载力由百回馈线级向千回馈线级迈进。技术突破,实现调度处置“零电话”2024年特大台风“摩羯”等极端灾害对电网造成的影响,敲响了
近日,随着最后一组示范区通过评估验收,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首批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建成!从地域上看,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分布于南方五省区;从应用场景上看,涵盖了超大型城市综合示范、新型城镇化电网、现代化农村电网、微能源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分布式新能源并网、虚拟电厂共7类;
杭州数字化智能化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西子湖畔,烟柳画桥,写满悠久文化;运河款款,百舸争先,见证商业繁华;潮涌钱塘,浪若惊雷,带来奋进东风。杭州,这座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是浙江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殷殷嘱托,为杭州电力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名单和典型案例集,国网冀北电力申报的《张家口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案例成功入选系统类示范标杆。据悉,《张家口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张家口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要素齐全优势,以探索破解超高比例清洁能源送出消纳难题为核心目标,
2019年,浙江首个省级新区——杭州钱塘新区诞生了。见江搭桥,向东发展,6年攻坚克难。如今,钱塘区已经形成1个千亿级和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覆盖“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半导体、智能汽车与智能装备、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钱塘区已成为杭州产研发展新门面。这些高精尖产业稳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电
10月10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慈城供电所网格一班班长史翔在电脑上点开“配电项目需求智能生成平台”的项目需求管理模块。15分钟后,该模块自动生成“崇本苑小区末端联络工程”的改造方案,为该项目下一步规划提供参考。这是该公司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果在基层供电所的一次具体应用。2023年9月
9月12日,国网天津电科院“低碳高可靠城市配电系统示范工程”科技项目攻关小组开展最后一轮项目申报材料编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申报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低碳高可靠城市配电系统示范工程”科技项目针对城市配电系统“低碳能源的高承载消纳、新型源荷接入下的故障防御、极端事件下的韧性提升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近日,金风科技储能系统售后服务体系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七星级·卓越),与NECAS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五星级)。两项认证均由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评价达标认证评审委员会与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联合颁发,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有效。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成都正式发布,会长钟勤建、副会长杨有仪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并共同发布标准。标准由我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组织,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能源电力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编制。标准涵盖“零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建亨奥能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系统集成装配一体化项目,总产能300MWh,可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二期投资12亿元,建设陶瓷电芯及全产业链项目,形成1.5GWh规模生产能力,累计可
图片来源:远景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源网荷协同与调节能力提升的核心环节,正在向城市负荷中心渗透。然而,这一趋势也对储能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噪声控制,成为制约项目选址和社会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当这些“新能源邻居”距离居民区仅百米之遥,一个问题变得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2025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针对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已有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召开会议或督导检查
近期,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在内蒙古集中开工。6月26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00万千瓦/12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群开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30日,乌兰察布旗下营105万千瓦/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