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5月17日举行的国轩高科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金石全固态电池六大新品。G垣准固态电池G垣准固态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大于720Wh/L,系统能量密度可达235Wh/kg以上,较同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等全球厂商正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目前FactorialEnergy、QuantumScape和SESAI等新兴企业开发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已进入样品交付和中试样品验证阶段,预估最快于2026年左右将逐步量产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冠盛股份在其2024年12月份的投资者活动中透露,冠盛股份聚焦固态电池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认为固态电池为下一代锂电池产业创新技术。冠盛股份采用固体电极材料和固体电解质材料,摒弃了传统液态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放电速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了质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据业内统计,固态电池“急先锋”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GWh级别出货。目前已经有上汽智己、蔚来、东风岚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10月9日上午,福建漳州高新区2024年第四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暨新数能固态电池(漳州)产业园奠基仪式举行。新数能固态电池(漳州)产业园位于福建漳州高新区,是厦门新数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凝胶固态电池的首个产业园项目。项目由厦门新数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投资,计划投资约11亿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电池技术正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固态电池。在这一趋势下,电池设备供应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这个风口上掌握机会,满足市场对高效、可靠和创新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将成为决定未来市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固态电池对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影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5日,豪鹏科技在互动平台答投资者提问表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锂电池的发展重点,公司很早就开始了相关预研工作,通过自研、与高校合作研究,紧跟相关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准固态电池方面已具备向客户送样能力。此外,豪鹏科技还表示,固态电池是公司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之
作为当前最热门的电池投资领域之一,固态电池较传统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随着固态电池实现规模化生产,是否意味着行业已迎来商业化节点?(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卢奇秀)近日,中科融能628Ah和314Ah固态电池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就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年产2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环评进行公示,标志着项目迎来新进展。项目由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进行建设,选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目前,该主要项目为年产3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消息,宁新新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高纯石墨使用在钠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硬碳材料烧结,代表客户有钠能时代、容钠、钠科、珈钠、英钠等。在固态电池中,主要应用于固态电解质,因目前这个行业技术保密,且没有完全产业化,与客户签的合同有保密要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信宇人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宣布董事会2025年经营及工作计划。公司将构建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打造大圆柱、大方形、大软包三大样板线,形成规划设计、陪产及工厂培训三大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锂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加快固态电池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并在会后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回复。公司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在新型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多款新产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近日,厦门高新投旗下厦门高新创臻一期基金完成了对福建中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投资,融资金额500万元。资料显示,本轮融资系中伟半导体天使轮融资。中伟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专业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化合物以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是国内极少有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容百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5月5日接受106家机构调研。2025年一季度,容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64亿元,净利润-405万元。在主营正极材料业务的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对于美国关税政策对三元材料出货的影响,容百科技表示,受制于关税政策,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且产能出清与内卷结果尚不明朗,企业经营承压,人事格局变动也同步变得频繁。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开年至今,共有24家光伏上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变动,变动次数达到32起。按业务领域来细分,人事变动范围涵盖行业多个环节,其中电池组件环节人事变动最为频繁,约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为1331.4亿元,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包括:(1)2024年以
2月26日,光伏概念股走势强劲,480家企业上涨,14家企业涨停。截至收盘,光伏概念股整体涨幅达到1.83%。其中,慈星股份、中信博、伟创电气、通灵股份、海目星、金晶科技、苏美达等12家企业涨幅达10%及以上;海源复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海泰新能涨幅超过5.2%。从消息层面来看,
近日,海目星自主研发的480V正极和负极高电压极卷干燥线,在经历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与性能测试,凭借其稳定性和高效能顺利完成了向美国市场的出货。美国市场的电压标准与挑战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迈向“碳中和”。在这一浪潮中,锂电池的制造依赖着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在北美这一全球
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装机数据双双飘红,装机量同比增长20.1%至38.8GWh,多项锂电材料价格也迎来反弹,锂电需求端拐点似乎已然明确。年初之际,市场普遍展望全年,锂电需求是否已进入上行周期?要解答这一问题,不妨从两个维度切入。量化层面,市场机构对锂电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和增速均给出乐观预测。G
2月7日,BC电池概念股爆发,18家企业股价集体走高,BC电池概念股整体上涨3.65%,收盘价824.37元,成交量717.63万手,成交额113.47亿元,日内最高价格达833.15元。(注:图片截取自百度股市通)截至收盘,涨幅靠前的前十家企业为:中科云网、钧达股份、爱旭股份、宇邦新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科能
1月28日,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公告称,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副总经理梁辰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梁辰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经理的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或子公司任何职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已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且2024年7月以来连续4个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超50%。其中,动力电池技术进步作用关键。产业共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将朝着更高比例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锂电池的应用边界仍在不断拓宽,包括储能、船舶、eVTOL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