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从一度电看高质量发展 | 揭秘广投北海电厂二期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2024-05-28 09:18来源:广投北海电厂关键词:火电企业火电厂新质生产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码头上卸船机抓斗往返作业,发电机组火力全开昼夜轰鸣,供热管网不断延伸……走进五月的广投北海电厂,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奋斗气息,弥漫着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广投北海电厂坚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围绕生产力革新、转型升级发展,聚焦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按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低碳高效:打造沿海大型清洁煤电标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确保二期机组能耗、烟气排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广投北海电厂全面聚焦新技术、新装备、新趋势研究,在二期机组选型和环保技术应用上实现多点发力。

九级回热、一次再热的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这些新技术使得发电能耗大大降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优良水平。纯凝工况下供电煤耗仅274.96克/千瓦时,较当前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低24.84克/千瓦时,在全国同类型机组中属于领先水平。按每年发电利用小时数5000小时、发电量66亿度计算,与一期的两台机组(亚临界)相比,一年节约标准煤约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5万吨。

在全国范围内,二期机组首次采用了非开挖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顶管(简称JPCCP工艺)进行循环水管道的施工。这一技术的引入有效规避大开挖对一期机组安全运行产生的潜在影响,为电力保供注入更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追求高效与环保的道路上,广投北海电厂在全国新建机组中首次引入真空热管低温省煤器技术。该技术通过巧妙地利用烟气加热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实现对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排烟温度降低30多度,显著提升机组的整体热经济性。通过这一新技术应用,每年可节约标煤4871吨,节省电能465万千瓦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绿色赋能:绘制新质生产力发展底色

在追求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绿色赋能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二期机组通过一系列前沿技术和环保设施的整合,成功实现绿色、清洁的能源生产。

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采用优化燃烧降氮技术,并配备低氮氧化物旋流式煤粉燃烧器,从源头上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此外,二期机组还同步建设脱硫、脱硝、电除尘等先进的环保设施,通过一体化设计和协同化治理,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低于2.5mg/Nm³、17mg/Nm³、25mg/Nm³,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干净整洁的厂区内,巨大的蓝色圆形穹顶建筑,就是广西最大的全自动化无人值守圆形储煤场,独特的圆形设计使得该煤场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条形煤场的四分之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储煤量约20万吨。同时,采用红外扫描自动消防水炮、雾炮降尘和三维成像激光盘煤等先进系统,煤场内抑尘、存取燃煤等均可自动化操作,实现“储煤不露天、接卸无扬尘”,有效保障极端天气下燃煤稳定供给。

清洁供热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领域,也是广投北海电厂从传统火电走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作为广西单机供热能力最强机组,广投北海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同时供热量最大能达到1980吨/小时,在供热工况下机组供电煤耗仅263.25克/千瓦时。这将以高效的能源利用、可靠稳定的供热、覆盖面广的供热管网,替代铁山港区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供热,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融合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作为一座大型现代化电厂,广投北海电厂二期机组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深度融入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型技术手段,结合5G+人员定位、巡检机器人、设备运维智能管理系统、煤质在线测量系统,实现前端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一体化管控平台,助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现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单元机组和各辅助车间全部采用相同硬件的国产化DCS系统,这不仅是广投北海电厂建设智慧型电厂长远规划的关键一环,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优选之路。

通过采用机炉电+燃灰+脱硫全能值班模式,辅控车间均实现无人值守,并将外围、辅控岗位职责整合至集控运行岗位,优化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机组人员配置降低20%。一系列的优化,不仅实现生产端提质增效,同时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二期机组汽轮机中低压模块为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数字化总装替代传统实物总装,高精度柔性测量技术、自适应装配技术、通流数字预测技术的应用,实现汽轮机总装周期大幅缩短,投运后,两台机组振动低于65μm,优于国优工程标准要求,确保投运后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消纳绿电:深度调峰能力可低至30%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煤电的角色将逐渐从主体能源向保障性、支撑性和调峰能源转变。因此,提升煤电的调峰能力和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核心指标。

广投北海电厂二期机组在广西率先采用先进的第四代OPCC燃烧技术,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使其最低稳燃负荷降低至30%,从而更好地满足了高效、清洁、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这一卓越性能为广投北海电厂二期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在新能源电力供应充沛的情况下,它能够释放高达70%以上的负荷空间给新能源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而当新能源电力供应不足时,又能迅速切换至满负荷发电状态,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

从“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到“高质量发展”的跃升,再到“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广投北海电厂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清晰连贯,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思维和澎湃动力。新征程上,广投北海电厂将以更加铿锵的步伐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以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效、积蓄发展新动能,为广西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贡献更多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厂查看更多>新质生产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