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编者按】自2006年实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体系护航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先后前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等地调研,先后参观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展厅和调控中心,听取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及探索实践情况的汇报,重点提出“六精四化”的理念,开启了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门,为塑造电网典范指明了
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7项“新基建”,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中和电力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当时看到这两个新基建类目,还是从能源供给侧的清洁替
“十四五”至“十五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电力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电力需求继续刚性增长,对保障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迅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广泛接入,对服务能源转型提出更高要求;锻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月20日,中国中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裁)马云双与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中国能建总部进行座谈交流。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能建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丽娜,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小能参加座谈。马云双对中国能建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中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中国中车总体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促进电力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推进“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现面向电力行业全产业链广泛征集具备创新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新技术和新
2024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电网升级,实现35千伏及以上工程开工391项、投产329项,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2024年6月,500千伏西津渡—廻峰山—武南线单改双线路工程投运,增强了苏南地区500千伏网架,为南京、镇江、常州地区提供坚实供电保障。该
2024年12月20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年度计划的42项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为首都市民温暖过冬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2024年,国网北京电力秉持“电等发展、适度充裕”理念,先后建成一批电网基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坚强韧性电网,推动北京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升级,持续提升保供
年底了,于是需要总结和思考: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普通人来说,新型电力系统最有机会的创新方向是什么?(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2024年身处其中的我能感受到的是焦虑:上游产能过剩导致红海竞争,焦虑:中游受制于政策与管制,焦虑;下游的售电和分布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未来不确定性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为光伏应用领域带来了一个新产品——一种用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太阳能地板砖。这种新型地板砖由钢化玻璃和电池组成,单块面积500平方毫米,厚度20mm,转换效率15%,输出功率大概30~40W。不过,说是新事物,之前似乎已经见过类似的应用了。防滑性
前言:廉价并且有效的水分解制氢(能源)和氧气可以支撑未来可持续能源经济的发展。但是,尽管水分解是一种生产氢气的有效方法,但该反应(放氧反应,OER)是缓慢的,因此该反应常常需要催化剂。贵金属(铂)电催化剂虽然有效,但价格昂贵,催化金属资源匮乏。相反,该反应的研究的重点是更丰富的催化
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郑家伟教授和许昭博士莅临易事特考察交流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微电网产业技术发展态势,对易事特公司在科技项目组织与实施、创新团队引进、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知识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表示出浓厚的合作意愿。公司董事长何思模教授,副董事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徐海波博士和总工程师王凤仁博士热情接待了贵宾。香港理工大学郑家伟教授(左二)、许昭博士(左一)莅临易事特考察交流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坐落于香港九龙红磡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工商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其在科技创新、创
4月6日,电网稳定控制研究所特邀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许昭博士做客“智慧大讲堂”,就《欧洲智能电网研究及负荷作为频率响应的备用》举办专题讲座。许昭博士曾在中国、欧洲、澳大利亚负责/参与了多个有关风能、负荷侧、电动汽车等方面的大型研究项目,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许昭博士介绍了当今欧洲电网面临的挑战,包括环境和能源危机、电力基础设施的升级、用户要求的提高、与外部系统融合等等;以及欧洲电网为应对这些挑战所提出欧盟智能电网技术平台的技术细节;最后着重就需求侧的智能响应技术,介绍了他在丹麦技术大学工作期间所承担的负荷作为频
4月22日,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光纤光子学联合实验室成立挂牌仪式举行。该实验室是由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光电子中心共同倡议,汇聚双方的研究人员和资源条件组建而成的联合研究机构。其宗旨是:双方资源共享,人才共用,携手打造光纤光子学世界级科研平台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该实验室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事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争创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又重视产学研合作,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应用技术攻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高科技产业服务。广州市科信局詹德村副局长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香港理工大学、暨南
6月9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电机工程系助理教授Dr. Norbert Cheung及该系学生一行40余人来访中国电科院并参观国家电网仿真中心。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国际合作部及电力系统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了技术交流。 胡学浩副总工首先对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师生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中国电科院概况,并结合中国大陆及香港电力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中国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