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于6月7日印发《推动成都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若干措施》(成住建发〔2024〕76号),通过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等十余项措施,降低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1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
推动成都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降低建筑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1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1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提高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一)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修订《成都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导则及审查要点》,城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72%提升至75%,从2025年纳入土地建设条件实施。优化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加强高性能节能门窗、外墙自保温、内保温及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应用。落实《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制定《成都市绿色农房建设与改造指南》,强化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
(二)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升。既有建筑风貌提升中实施建筑改造时同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节能标准规定。政府资金参与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征得居民同意情况下,应实施窗户节能改造。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微改造。
二、加强建筑用能设备节能降碳
(三)推进高效设备应用。新建公共建筑及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中应选用高效用能设备,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采用的冷水机组及多联式空调机组应达到1级能效,大力推进建设高效制冷机房,推动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中提档升级或更换使用年限超过15年、能效低、存在安全隐患、无维修价值的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电气设备等用能设备。
(四)推广智能控制系统。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宴会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公共走廊、门厅、电梯厅、车库等场所(除病房楼、中小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等特殊需求场所外)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及智能控制方式,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在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推广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
(五)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逐步推进新建公共建筑电气化。结合瓶装液化石油气“瓶改管”“瓶改电”专项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餐馆、火锅店、烧烤店、小吃店、大排档、食品小作坊等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改用管道天然气或改用电。推进办公建筑、商场、学校、医院等供暖、制冷设施“气改电”。推动居民家庭使用高效节能电炊厨具和空调、电暖器等家用电器,加快家庭电气化进程。
(六)推动区域建筑能源协同。推进建筑用能与能源供应、输配响应互动,以城市新区、功能园区及公共建筑群为对象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探索充电设施向充放储一体化设施发展,助力电动车双向充电技术应用,构建分时互补、区域联动的智慧能源运营体系,提升建筑用能链条整体效率。
(七)推进建筑施工设备更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新能源车辆替换,到2024年底,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保有量达到1300辆、占比达到13%,到2025年底,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保有量达到2500辆、占比达到25%;到2024年底,新能源建筑垃圾运输车保有量达到1600辆、占比达到12%,到2025年底,新能源建筑垃圾运输车保有量达到2700辆、占比达到20%。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起重、装载、混凝土搅拌、升降机、推土机等设备(车辆)。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新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
三、提升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八)推动光伏光热技术应用。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促进光伏产品与幕墙、非透光围护结构等材料的结合和色彩风貌统一,光伏发电以自发自用为主,实现就近消纳和平衡。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及工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应安装光伏,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50%。既有学校、医院建筑、工业厂房改造时,在结构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同步加装光伏,光伏产品应用面积不低于屋顶总面积的30%或发电量满足建筑用电需求。有序推广农房光伏、光热技术应用。
(九)推动高效热泵技术应用。在新建公共建筑及既有公共建筑改造中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热泵技术,新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应采用热泵机组供热(旅馆、医院除外),其他新建公共建筑采用的热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不应低于热源设备总装机容量的50%,或热泵年供热量占比不应低于65%。
四、推进绿色低碳建造
(十)促进绿色建材应用。持续推动绿色建材认证,力争到2025年,绿色建材认证品类总数达到300种,全市50%以上的预拌混凝土(砂浆)、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产品通过绿色认证。依托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深入开展绿色建材试点,重点推广可循环利用建材、绿色部品部件、绿色装饰装修材料、节水节能建材等,按要求使用水性涂料替代有机溶剂型涂料,减少VOCs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大气污染。
(十一)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物流仓储和单、多层工业厂房等新建建筑装配率不低于60%;新建建筑全面应用管线分离技术,在新建保障性住房、学校、旅馆、医院等推广装配化装修。建设装配式建筑标准化部品部件库,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
(十二)推动建筑工地垃圾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和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中垃圾排放量,减小对环境影响,不断提升建筑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工程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市政工程、建筑总平面工程等项目应优先选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
五、强化公共建筑能耗监测
(十三)拓展覆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规模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既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应当同步设计、安装具有远程传送功能的能耗监测设备及系统,并在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后、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建筑能耗监测设备及系统与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联网。
(十四)推动限额管理。制定《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管理办法》,系统采集、统计、分析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制定能耗限额基准,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等数据行业共享机制,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公共建筑,建筑物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能耗,连续2年超过能耗限额标准50%以上的,应当实施节能改造。
六、配套政策措施
(十五)加强全过程闭环监管。土地出让划拨阶段,在建设条件中载明建筑节能执行要求,并纳入国有土地出让条件、出让方案及合同附件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附件。设计阶段,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实行建筑节能审查,不符合要求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施工阶段,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围护结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及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进行监督抽查,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十六)加大支持力度。
1.财政补贴政策。设立绿色低碳建筑发展资金,对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A级及以上标准装配式建筑等示范项目和获奖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对符合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示范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贴,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按节能效率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对企业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实现的年节能量给予每吨标准煤1000元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项目建设场地位于我市工业企业厂区(含生产区、辅助生产区)或24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范围内;项目已核准或备案,并已竣工验收;实现连续6个月(含)至12个月有效发电的,可按0.3元/瓦×装机容量×实际发电月数/12月的标准,最高申请6个月(含)至12个月的一次性补贴。
2.容积率政策。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核算,探索制定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容积率支持政策。
3.科技创新赋能政策。加大科技培育力度,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技术研发,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申报国家、四川省科学技术项目。
4.绿色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支持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5.价格政策。落实差别电价、分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居民阶梯气价政策,引导节约用电及建筑绿色运行。
6.招投标政策。国家投资项目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材使用总量、种类、比例,逐步提升绿色建材使用率。
(十七)加大宣传引导。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提高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单位人才业务水平。加大对优秀项目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新媒体等媒介,开展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好房子宣传”等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八)持续跟踪评估。建立健全市级部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督促指导,定期调度进展情况,组织开展跟踪和评估,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本通知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盟市工信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为贯彻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7月11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套国产化LNG(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装置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160吨,植树约34.1万棵。这标志着国内LNG冷能发电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对我国加快LNG冷能利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节能降碳改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等,《目录》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近日,国网赤城县供电公司举办主题为“国网焕新绿动未来”的宣传活动,从环保意识、低碳生活等多个方面立体化推进节能低碳理念,并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人群密集的广场、社区,向居民推广“网上国网”APP、“e起节电”活动,引导用户节能用电、低碳度夏。为响应迎峰度夏节约用能需求,该公司广泛组织供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到写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碳园区”已从概念走向现实。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探索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路径。3月3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相关工作要求,2024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全区石化、焦化、化工、现代煤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煤电行业412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能效核查工作,经现场核查,挖掘出近1620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6月5日,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银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聚焦硅基、碳基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领域,依托20GW异质结单晶材料智慧工厂等项目,加速布局新一代异质结专用切片、电池、组件、钙钛矿等光伏材料产业。原文如下: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5日,宁夏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银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牵引,以绿电园区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源网荷储、分布式微能网、虚拟电厂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绿电直供、绿色算力、绿色
5月29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华能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项目节能审查意见,项目计划建成投产时间为2027年12月。详情如下: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华能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工程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报来的《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关于申请华
5月26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公共机构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推广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能替代,扩大“绿电”应用规模,鼓励通过购买绿证等方式促进非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6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公共机构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推广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能替代,扩大“绿电”应用规模,鼓励通过购买
5月22日16时8分,公司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6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项目较批复工期提前2个月实现“双投”目标。陕煤集团副总经理宋召军出席该机组移交生产仪式。湖南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余杰;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友,益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勇会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4〕395号)要求,省发展改革委拟于近期组织开展部分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为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经研究,决定向社会公开遴选第三方机构。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委托单位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阶梯电价能耗专项核查结果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阶梯电价能耗专项核查结果的公告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239号)、《关于水泥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2025年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会上,有路透社记者提问,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里贝拉接受采访称,中方表示将致力于制定新的全面气候目标,并将在今年秋天公布具体进展。中方是否为最终确定气候目标设定了时间表?此外,中国和欧盟刚刚结束关于气候问题的对话,欧方提到气候变化联
近日,省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海南将通过7大方面重点任务的22项具体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全省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完成海南低碳岛建设,将海南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低碳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成果的窗口。按照《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相关安排,2025-2027年为先行示范阶段,海口江东
走进山东能源兖矿智慧制造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道路两旁的微风发电智慧路灯随风转动,抬眼望去,阳光穿透薄云,洒在成片的深蓝色光伏阵列板上,整个光伏矩阵泛起粼粼波光,从对山林时序的尊重敬畏,升华为对自然节律的精准驾驭。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兖矿智慧制造园区正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
近年来,中国在双碳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启动,为碳减排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和市场机制。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完善,覆盖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还通过碳交易优化了碳排放配置,促进了节能减排。然而,双碳行业的发展也面临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包括节能降碳改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汽轮机及辅机制造、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等,《目录》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