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政策正文

2024年浙江桐乡市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2024-06-17 16:04来源:桐乡市人民政府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虚拟电厂电力保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桐乡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2024年桐乡市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到,预计全市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可能存在最大25万千瓦缺口,如遇长时极端天气、突发机组故障等情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电力保供尤其是晚高峰时段面临严峻挑战。

通过构建“价格信号引导、前置措施削峰、需求响应保障、虚拟电厂示范、有序用电兜底、节约用电助力”的负荷管理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启用边界,梳理形成四类措施(基础措施、前置措施、主要措施和兜底措施),细化形成分时电价引导、节约用电助力、空调负荷调控、移峰填谷(集中检修)、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具体做法。

详情如下: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桐乡市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现将《2024年桐乡市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31日

2024年桐乡市迎峰度夏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有效应对2024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用电缺口,将电力供需缺口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切实保障民生、重要用户、重点企业生活生产用电,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24年供用电形势预测

当前用电增长需求旺盛,迎峰度夏期间叠加极端天气、省外来电等不确定性因素,电力供需形势较为严峻,预计全市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可能存在最大25万千瓦缺口,如遇长时极端天气、突发机组故障等情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电力保供尤其是晚高峰时段面临严峻挑战。

二、总体思路

通过构建“价格信号引导、前置措施削峰、需求响应保障、虚拟电厂示范、有序用电兜底、节约用电助力”的负荷管理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启用边界,梳理形成四类措施(基础措施、前置措施、主要措施和兜底措施),细化形成分时电价引导、节约用电助力、空调负荷调控、移峰填谷(集中检修)、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具体做法。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

市政府成立市负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工业副市长及分管供电公司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市发改局局长、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总经理担任执行副组长,市纪委市监委、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信访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传媒中心、供电公司、气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桐乡监管支局、工商联等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市负荷管理工作,并根据负荷预测和变化情况,研究决定保证全市正常供用电秩序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与各包干单位、连续性生产企业、市直管错避峰企业签订负荷管理责任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供电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全市负荷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市发改局、供电公司分管领导担任。

由市负荷管理领导小组牵头成立市负荷管理监督组和检查组,负责对各包干单位、成员单位、电力用户的负荷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包干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负荷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二)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各包干单位:成立各自辖区的负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行政主要领导担任负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制定本辖区内的负荷管理工作方案,结合有关重点工作、企业分类以及负荷管理响应等级排出错峰限负具体企业名单,并按照“四定”要求落实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编制并报送线路轮休表。与辖区内企业签订负荷管理管理责任书,监督检查本辖区负荷管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将缺电预警信息通知至每个电力用户,努力降低缺电影响。全面推行负荷管理自主管理模式,在各条综合线建立健全线管会制度,明确各线管会的党政联系领导。

宣传部:负责负荷管理期间的舆情分析,协调新闻单位做好负荷管理各项举措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报道负荷管理信息,加强节约用电宣传,对违规企业进行曝光,增强全社会负荷管理、节约用电意识及公众社会责任感。

发改局:负责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等工作,审核事故限电预案和措施。管理协调地方热电厂顶峰发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协助市负荷管理领导小组,对全市负荷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经信局:负责督查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开展负荷管理工作。

教育局:负责督促全市各类学校在负荷管理期间停电应急保安措施的落实。

公安局:负责维护负荷管理期间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防止阻挠负荷管理检查及纪律执行事件的发生。

建设局:负责督促检查全市建筑施工单位以及相关亮灯工程负荷管理方案的管理和落实工作。

农业农村局:制定缺电情况下合理科学的种养殖方案,指导种养殖户落实停电应急措施。

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全市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及娱乐场所落实负荷管理措施,并进行督查。

卫生健康局:负责督促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在负荷管理期间停电应急保安措施的落实,严格控制非医疗的辅助配套用电。

市场监管局:负责全市商场、超市、沿街商店以及非旅游定点餐饮企业等用户落实负荷管理措施,并进行督查。

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全市广告灯箱、霓虹灯负荷管理管理工作,督促执行控制用电工作。

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负责机关单位节约用电工作,对机关单位节约用电情况进行检查。

供电公司:负责电网日常管理,及时、准确预测负荷缺口情况,并对各包干单位用电总负荷进行监控。充实和加强配网抢修指挥中心的力量,加强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耐心、真心、细心、诚心”地接好用户的每个求助电话。组织好值班力量和抢修队伍,及时排除各类故障和隐患。负责落实路灯单边或隔盏等减半亮灯的措施。同时,要加快电网、电源建设,着力提高受供电能力;积极调剂使用好现有的电力资源,努力缓解供用电矛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桐乡监管支局:负责对全市金融机构落实负荷管理措施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工商联:负责通过各级商会组织,宣贯并推动负荷管理工作的开展。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工作重点派员参加全市或各包干单位的负荷管理工作组,协同开展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社会节电氛围。

1.强化分时电价引导。市供电公司要落实浙发改价格〔2024〕21号文件要求,在6月1日、9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有序完成分时电价调整。要强化政策宣贯,推动全市工商业用户主动开展削峰填谷,有效降低全市基础用电负荷。

2.强化节约用电助力。全市要面向公共机构、商业楼宇等主体,严格落实国务院“夏季26度、冬季20度”的温度设置规定,开展城市“灯光秀”、景观照明等亮化用电合理管控,能源监察机构要做好现场节能监察。全市要开展节能宣传月活动,启动面向低压居民“e起节电”专项行动,依托网上国网APP,引导居民降低空调等用电需求,主动推迟晚间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常态开展节电宣传,引导节电理念,科普节电常识,形成全社会节能减碳的新氛围。

(二)做精小缺口前置措施,提升区域调节能力。

3.强化空调负荷调控。市供电公司要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存量调控型空调用户消缺整改,挖掘增量空调用户调控潜力;全市要强化管控型空调用户宣传引导,指导用户主动调节空调设备,力争具备最大3.94万千瓦空调制冷负荷调控能力,以缓解高峰用电时段(早峰、腰峰时段各1小时)的供需压力。

4.强化企业错峰检修。全市要持续深挖企业日(周)移峰填谷潜力,开展企业集中检修计划摸排,轮动修编移峰填谷和集中检修用户方案。要加强业务宣贯及政策支持,滚动修编具备最大5.32万千瓦移峰填谷和3.86万千瓦集中检修能力。

(三)做实中缺口需求响应措施,拓展负荷响应规模。

5.强化需求响应有效落地。全市要在市场化邀约型需求响应基础上,试行约定型响应模式,按照“一次申报、周期滚动、日前调用”原则,开展负荷资源年度申报、周计划滚动,实现日前调用、日内调用全域平衡,滚动修编具备最大21.35万千瓦响应能力。

6.强化虚拟电厂示范落地。全市要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将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地方电厂、景观照明等离散资源纳入建设范围。在用电紧张期间,全市要积极组织储能、地方电厂等灵活资源顶峰发电,确保虚拟电厂在电力保供中发挥实效。市供电公司要服务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引导虚拟电厂资源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市场活动。

(四)做足大缺口有序用电保底方案,确保方案执行到位。

7.强化有序用电刚性执行。属地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局有序用电方案“最高负荷30%”要求,在迎峰度夏前滚动修编六轮85.4万千瓦有序用电方案。市供电公司在5月30日前将有序用电方案报送至市发改局。全市有序用电方案需由当地主要媒体公示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后正式发文,于6月3日前将有序用电方案正式文件报市发改局。全市要强化有序用电刚性执行和“白名单”管理,确需调整的用户需由属地部门至少提前一天向市发改局正式申请,并补足执行方案。

8.强化应急措施动态储备。当出现重要输送通道或重要输变电设备或省内电源机组突发故障,浙江电网或局部供电区出现较大缺额时,全市要灵活采用小时级、分钟级、准秒级可中断等措施,今夏分别滚动修编储备8.54万、3.2万、39.04万千瓦日内响应资源池。在启动有序用电措施期间,若出现电网故障等突发情况,全市在日内启用应急机动负荷进行补充,今夏滚动修编储备8.54万千瓦机动负荷资源池。

四、工作要求

(一)完善电力保供运行工作机制。市发改局要会同当地供电公司,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健全负荷管理“合署办公,联合执法”机制,电力保供专班在供需紧张时开展合署办公和24小时值班值守。鼓励发挥增量配电公司、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用户等市场新主体在负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提高负荷管理应急响应能力。全市要充分考虑特高压以及重要省际受电通道故障停运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对本地供用电可能带来的影响,迭代完善负荷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启动修编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联合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和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充分发挥负荷管理系统作用。全市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负荷管理系统作为负荷管理工作载体作用,确保负荷实际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90%以上,负荷实际控制能力(含拉限电序位表和事故拉限序位表)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30%以上,推动100kVA及以上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全市移峰填谷、空调和需求响应的方案执行、调整等全过程纳入负荷管理系统。对于故意破坏负荷管理终端、拒不执行错避峰措施等情况,要加大执法查处力度,确保各项负荷管理措施落实。

(四)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市发改局要在迎峰度夏前出台移峰填谷和需求响应补贴政策,对移峰填谷和需求响应措施启动期间有效响应的用户,以及需求响应期间有效响应的用户,根据响应电量给予一定补贴,激发广大用户参与积极性。

(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积极做好宣传沟通,引导企业和广大用户有序参加空调调节、移峰填谷和需求响应,履行提前告知用户义务,对需要停、限及终止供电企业,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向电力用户发布信息,争取理解支持。严格做好居民生产生活和重要用户电力保供,非事故情况下不得出现直接拉闸限电。

五、附则

1.各包干单位应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制定本辖区内各项负荷管理用户方案,并在本方案下发后5天内上报市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查。

2.当电网发生事故严重缺电时,启用2024年事故紧急限电线路序位表。

3.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虚拟电厂查看更多>电力保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