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今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这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式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在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朗新研究院”)
为了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趋势,【朗新研究院】特别策划了第二期圆桌访谈——“从能源电力领域看新质生产力”。此次访谈我们邀请到了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独特见解的四位专家:朗新集团业务研究部总监杜杰、业务研究部专家司鸿炜、咨询业务部专家王晨曦、咨询业务部专家易波,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趋势以及其对能源电力领域的影响。
访谈结束后,我们将访谈对话进行了编辑和整理,访谈内容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聚焦理论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下篇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行业的实践和思考。本期先行刊发上篇,理论思考篇。
最后,朗新研究院诚挚地邀请大家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期待,能源电力领域在新质生产力指导下的广阔未来!
PS:何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1]
上篇 理论思考篇
专家观点荟萃:
1、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发展体现在技术创新、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变化、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以及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变化和发展将共同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在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不仅是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能源领域未来挑战的关键所在。
3、在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仅涵盖技术创新,还涉及业务模式的转变与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的建设就是能源电力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以上每一个都具备系统性的特征,需要全面而深入地推进。
访谈内容实录:
Q1朗新研究院:在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概念首次被提出,并随后得到了较为官方的界定和阐述。在深入探讨前,想请问各位是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的?
司鸿炜: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新技术应用为落脚点,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兴产业为载体,展现出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对当前的生产力起到变革和推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对于全社会的发展而言,并非意味着“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一种对原有生产力的升级和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响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对于各行各业而言,新质生产力不仅指明了发展方向,更明确了具体的发力重点,将引领行业向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迈进。
杜杰: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理念为指导,综合运用技术、市场和管理等多元手段,以应对当前在发展及效率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提质增效等多维度的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互联网+、数字经济等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逐渐显现并趋于成熟的,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展现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总结和概括,构建一套完善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体系,以科学、系统地指导未来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实践。
易波:
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支持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的理论体系,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变革浪潮汹涌澎湃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种变革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为了应对这一复杂多变的局面,并实现对各种变革的深刻洞察和全面总结,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指导体系十分重要。新质生产力作为这样一种指导体系,具备协调整个资源生态系统的能力,不仅是对现有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
王晨曦:
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技术的创新突破、产业的深度转型以及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以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升级与演进,其核心在于高度信息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全球协同。这些特征共同推动了生产力的质的提升,实现了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Q2朗新研究院:在能源电力领域,要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数智化坚强电网等能源电力领域大背景下,能源电力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该如何发展?
司鸿炜:
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发展体现在技术创新、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变化、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以及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这些变化和发展将共同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
第一,数字能源技术突破:新质生产力强调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应用,如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数字技术、低碳技术等。通过技术深度应用推动能源产业向清洁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第二,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变化:新型电力系统更依赖于人类智力和机器智能来运行,需要通过智慧运营体系,来管理复杂的资产组合,并实现基于市场的资源交易。劳动对象从传统的电力设备转变为各类新型电力设备以及设备之上的电力电量。
第三,生产要素创新配置:通过市场和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促进新能源、储能、通信技术、新型管理模式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在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推动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电力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融合发展。
第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能源产业升级发展,巩固新能源、储能、综合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先地位,并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第五,绿色低碳转型:强调绿色生产力,支持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数字转型、体制创新、国际合作。
第六,数据和算力愈发重要:新型电力系统中,数据和算力成为重要的劳动资料,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电力系统对可观、可测、可管、可控的要求大幅度提高。
第七,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下的数智化坚强电网创新实践,强调了数智化技术在电网全环节的应用,以及电网的灵活性和互济共享能力。
易波:
在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不仅是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能源领域未来挑战的关键所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以及数智化坚强电网等概念,都是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电力领域应用的预期结果。这些新系统和新形态的出现,总体体现了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电力业务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主要贡献。
一是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构建新的业务创新认知框架。随着新技术发展,业界对能量与信息相互关系的研究更加深入,一方面对能源电力本质的认知出现颠覆性的成果,例如电能本质就是电磁场,电能流动本质并非带电粒子流动而是电磁场物理规律约束结果[2];与此同时基于信息熵的理论,学术界进一步证明信息本质蕴含能量,并通过物理实验证明信息可以向能量转化[3]。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成为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前提,确立了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框架,当前“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的论断也从侧面印证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是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以要素重组为核心的业务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与能源电力的源网荷储各环节各要素全面重组,是未来业务创新的基本方法论。例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风光等新能源出力和电网调度、用户用能等要素综合分析,自动优化能源系统运行策略,提升能源安全高效生产和应用水平;同时,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应用,也有利于推动数据传输、存储等技术革新,反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最后,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了能源应用场景的新拓展。在以能源信息融合为核心的电力新质生产力下,能源电力业务场景逐步突破原有的边界,实现新的发展,包括以分布式能源为核心的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电碳市场协同,能源与交通、建筑等多领域的跨界协同等等,这些新场景、新业态将进一步加大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成为业务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
杜杰:
沿着中央层面明确的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以及行动指导,同时结合张智刚董事长近日在2024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网的建设就是能源电力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以上每一个都具备系统性的特征,需要全面而深入地推进。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相应地,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其一,在技术创新领域,AI大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范式,已经在多个行业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能源电力行业亦不例外,行业内已经有众多实践,如深圳供电局推出的电力行业首个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祝融2.0”,以及南方电网发布的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等,这些模型在提升能源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仍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当前,人工智能行业仍处于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阶段,需要研发和创新的持续投入,以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
其二,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内省间、省内中长期市场已相当成熟并实现了常态化运作;现货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辅助服务市场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尽管各地交易品种有所不同,但整体推进步伐迅速;绿证绿电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都将为能源电力行业带来显著的增量。
然而,当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能源的迅猛增长,其与电力消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做好新形势下新能源消纳工作,是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此外,新能源全面入市也对市场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激活需求侧市场资源、促进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从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角度出发,深化改革,创新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等。
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关键就在于创新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等,以激发需求侧市场资源、市场主体的活力,重点在于建立长期、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商业模式,这不仅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最后,从产业角度来看,在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及数智化坚强电网的背景下,配电网的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环。随着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大量设备接入配电网,配电网逐渐由无源变为有源,带来了业态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车网互动、虚拟电厂、分布式光伏聚合、工商业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及零碳园区等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这些新业态的管理与发展是能源电力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一图全解→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868012477491949&wfr=spider&for=pc
[2]详细解释参见https://new.qq.com/rain/a/20211022A04UV800
[3]信息蕴含能量?信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将颠覆你的认知 (360doc.com)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8日,广德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德交投”)与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共同举行了合资公司—安徽省捷能通电力有限公司暨广德市虚拟电厂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在城市级虚拟电厂建设合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6月20日下午,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康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斯拉”)围绕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举办签约仪式。本次项目签约标志着总投资40亿元的吉瓦时级电网侧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公示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共包含107家单位。详情如下: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公示各有关单位: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组织完成了2025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期,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陆续召开了月度会议,提及提质增效、压降单位成本等内容。6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5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强调,要全力巩固和扩大经营成果,把“量价统筹”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眼睛向内、深挖潜力。要全力深化改革创
随着“4·30”、“5·31”两大并网政策节点相继收官,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正式告别上半年密集的抢装周期。不少从业者在短暂地松一口气后,普遍陷入战略迷茫——全面入市后的分布式光伏的商业可行性是否面临重构?行业增长极又将向何处迁移?在2025年SNEC展上,行业领军企业铭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褚铭,
截至6月10日,西南电网调度口径新能源总装机达302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80%。为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不断强化区域电网建设,推动合理安排清洁能源建设规模、布局和时序,完成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等输电通道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强化新能源项目并网、调试和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刚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2025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上指出,当前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取得重要突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面临诸多新挑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发力。他说,一是进一步坚定电力市场建设的信心,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二是加快凝聚
全球电力零售市场从垄断管制向竞争性市场转型进程中,各国政府普遍采用价格管制工具平衡市场效率与公共利益。本文选取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典型案例,系统梳理其电力零售市场化进程中实施限价政策的制度设计、演化路径和政策成效,聚焦这些政策在推动市场形成、保障用户利益和防范风险等方面的政策意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和电力市场改革深化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这一电力行业的新业态,正迎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大脑”,虚拟电厂通过高效聚合与优化配置分布式能源资源,正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虚拟电厂已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
当前,在可再生能源大量并网的电力系统中,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着全新挑战。电力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每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的高峰用电需求,更需要妥善处理日间净负荷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费率设计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制定能够反映电网供
6月19日,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转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能源〔2025〕22号),文件提出: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省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后(含连续结算试运行),可申请调整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场。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
近期,四川省能源局转发了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问答(2025年版)》,并结合四川省实际提出五点意见。其中提到,要坚持应备尽备、能建快建,支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发展。科学有序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
国际绿色电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于3月24日在官网发布最新问答文件,明确企业在采用中国绿证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声明时,不再需要提供环境属性聚合证明和两年有效期证明,并于5月12日正式宣布全面认可中国绿证。这标志着我国绿证制度的逐步成熟和绿证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我国于2017年建立
6月17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举办了第13期“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主题为“136号文在地方的落地”。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后,各省陆续在制定136号文在
2025年6月11日,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现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深圳创维光伏智慧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平,与特变电工新能源储能业务总经理刘召迎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协议。创维光伏副总裁肖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6月17日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
6月17日,山东省能源局正式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一般工商业、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
6月17日,浙江文成县发改局发布关于印发《文成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按图施工,建筑为坡屋面结构时,光伏组件安装最高高度与屋面距离不应超过0.3米;工商业项目建筑为平屋面结构时,光伏组件不能超过女儿墙高度;户用项目建筑为平屋面结构时,光
6月16日,温州市文成县印发《文成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文发改发〔2025〕10号),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试行2年。办法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浙江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对义乌市十四届政协四次会议2025132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提到,义乌深化交易机制,持续拓展绿色电力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积极购买绿色电能,据统计2024年我市企业自愿购买绿证总量约79.5万个,绿电总量约7.95亿度,相当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电力市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存量项目如何与“机制电量/价”衔接,增量项目如何进行科学投决,如何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从单一的
6月11日,华能华北能销公司与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场馆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完成绿证交易400张,折合绿电40万千瓦时,助力达沃斯实现100%绿电和低碳办会目标。此次交易是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华能绿证交易的一次重要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华能绿证的影响力,
6月18日,广德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德交投”)与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共同举行了合资公司—安徽省捷能通电力有限公司暨广德市虚拟电厂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在城市级虚拟电厂建设合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了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16日~6月20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浙江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6月14日,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投产。金华燃机500千伏电力送出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总长度12.36公里,新建38基铁塔,于2024年12月开工。项目起于金华燃机电厂,接入500千伏双兰、龙兰线。甘肃—浙江±800千伏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
近日,浙江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所属能源公司旗下的乐清市双马摩配有限公司储能电站、温州昌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站,双双成功接入全市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正式成为城市智慧电网的“生力军”。此次储能接入是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服务地方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公司在推进能源数字
近期,长安益阳电厂三期2×100万千瓦项目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为优化许可服务,充分发挥电力业务许可在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湖南能源监管办分管负责人带队赴企业开展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湖南能源监管办采取查阅资料、现
引言冀北电网具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在这里新能源建设正全速推进。2025年6月最新数据表明,冀北新能源总装机已突破8000万千瓦,达8167.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5.8%,居全国首位。冀北电网已成为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和“风向标”。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的系统惯量降低与电压失稳
2025年6月16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优化我市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通知。《通知》拟主要调整以下内容:一是优化峰谷时段划分。根据净负荷曲线变化,分季节适当调整峰谷时段划分,特别是除7、8月外,其余月份午间设置2个小时谷段。二是扩大峰谷电价浮动
“配网线路组件高质新型模块化成套预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实现了配网线路组件标准化、模块化、机械化工厂集中预制、现场统一拼装,为线路施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找到一条新路子。”6月18日,全国电力系统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浙江举行。浙江省劳动模范、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职工李飞伟向参
近期,四川省能源局转发了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问答(2025年版)》,并结合四川省实际提出五点意见。其中提到,要坚持应备尽备、能建快建,支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发展。科学有序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
为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山西虚拟电厂的发展,6月10日-11日,山西能源监管办有关负责同志带队赴企业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运营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相关企业在建设规模、运营流程、盈利模式,了解了实际应用项目的聚合规模、响应比例、调控精度等情况。山西能源监管
[中国,东莞,2025年6月16-19日]华为智能光伏第三届全球安装商大会在东莞三丫坡盛大召开,来自欧洲、亚太、拉美等全球各地的伙伴和头部安装商齐聚一堂,围绕光储产业市场趋势、安装商战略、优秀案例、营销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描绘分布式能源市场蓝图。交流与赋能:共筑智能光伏产业基石华为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