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4日,陕西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支持《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
《措施》指出,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电磁驱动聚变装置建设,全力做好土地、电力、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按照省市1∶1比例配套安排支持资金。支持西交大在储能技术、人工智能、医学攻关等领域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
支持创新型人才队伍引培。支持西交大完善科教协同育人引才机制,三年内引进50名战略科学家等高端人才;发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等“双一流”学科优势,面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氢能及新型储能、卫星应用、类人机器人等领域培养科技人才。支持西交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建好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支持西交大建设高端专家智库,为推动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原文如下: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7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校地融合、校企融合、产学研融合,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鼓励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交大)等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质生产力,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创新港加强原始创新和高质量科技供给
1.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电磁驱动聚变装置建设,全力做好土地、电力、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按照省市1∶1比例配套安排支持资金。支持西交大在储能技术、人工智能、医学攻关等领域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
2.支持高能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支持西交大等高校院所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基地等在创新港布局,“一事一议”予以支持。加快能源、制造、材料、人工智能、基础学科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组,支持西交大建设陕西实验室。推动实验室形成的阶段成果、衍生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在企业中转化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
3.支持创新型人才队伍引培。支持西交大完善科教协同育人引才机制,三年内引进50名战略科学家等高端人才;发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等“双一流”学科优势,面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氢能及新型储能、卫星应用、类人机器人等领域培养科技人才。支持西交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建好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支持西交大建设高端专家智库,为推动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数据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社科院等)
4.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支持西交大放大成果转化“一港”模式,深化“三项改革”扩量提质增效,开展先使用后付费、专利申请前评估、科技成果评价等试点,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健全科研活动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5.支持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成果对接活动。支持西交大举办与全市产业结合度高的学术前沿研讨、成果交流对接、校友回归等活动,举办“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会、中国机器人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依据成效给予经费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等)
二、支持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
6.支持企业联合西交大等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创新港科创平台。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链主骨干企业与西交大等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港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究院(实验室)、创新中心、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提升企业源头创新能力,对注册为独立法人的各类研发机构给予重点支持。支持西安城发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有组织科研。支持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等在创新港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布局。强化校企合作,探索推行“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委军民融合办、市数据局等)
7.支持校企联合实施科技攻关。常态化挖掘企业技术需求,鼓励企业出题,引导高校院所答题,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组织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吸纳西交大科研成果,按照实际绩效对企业与学校给予双向补助。(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数据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8.支持企业通过“校招共用”引才用才。设立动态规模100名的“人才池”,支持驻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骨干企业等联合西交大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参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依据服务企业成效对高校给予经费支持。支持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鼓励西交大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技术指导合作。(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委外办等)
9.支持创新港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引育。支持央企、大型民企等企业、院士专家等创业团队,在创新港注册设立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并购、参股创新港孵化的科技企业。支持西交大将获得的国家、省科技奖励优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科研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对孵化企业分级分类给予经费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0.支持做大做强校友经济。充分挖掘西交大等高校院所校友资源,鼓励、吸引校友在西安投资兴业、创办企业,向其提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按企业投资规模,给予相应经费支持。(责任单位:市投资局、市科技局,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支持校地协同引导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港
11.规划建设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在西咸新区内规划建设东至钓鱼台路、南至双桥村、北至阿房一路、西至西咸新区边界,共25.77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为科技成果转化、区域招商引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教育、科研和产业用地,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2.支持创新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水电气暖、公共设施等配套建设。支持入驻创新港的各类人才优先配租保障性租赁住房,对新市民、青年人才聚集的事业单位、科技型企业,支持其申请集体整租保障性租赁住房。(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3.支持创新港建设创投小镇。校地企联动设立创新港“一基金、一平台、一园区、一超市”(天使创投基金、股权交易平台、基金园区、金融超市),举办常态化创投路演,对接吸纳一线城市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进驻,加快金融要素聚集。鼓励境外机构投资创新港入驻企业,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多层次合作,开发科技金融新产品,全面加强创新港金融生态建设。(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4.支持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创新港。依托西交大等高校资源优势,吸引500强企业、国际创新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知名研发机构、开放式创新平台等,在创新港注册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协同创新平台。对落地重大招商项目,“一事一议”予以支持。(责任单位:市投资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5.支持创新港深度参与科技开放合作。充分挖掘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推动西交大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在创新港设立联合创新中心。支持创新港建设“一带一路”研究院、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创新中心)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国际创新基地、香港研究院等,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创新研究,服务全市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外办、市科协、西咸新区管委会等)
16.支持高校毕业生留市就业创业。在创新港设立高校就业服务驿站,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高校延伸。建立校地企就业联动机制,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等,给予创业补贴、优惠贷款等支持。鼓励市属企事业单位优先选聘驻市高校毕业生,并给予就业相关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市教育局等)
市政府建立支持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牵头调配整合相关资源,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支持办法,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从爱企查获悉,11月27日,中广核新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华,注册资本150亿元,经营范围含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等。据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共
11月29日,由高特电子主办、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储能网承办,“探索#xB7;共生#xB7;向未来”G2.BMS新品发布会暨战略伙伴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为冲破储能安全桎梏,护航新型储能全力高质量增长,高特电子以多个“全球首创”底层技术,重磅推出三款储能新品,助推储能安全防护技术再次升级!今年以来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也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外送基地。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为1.47万亿千瓦时,其中近五分之一来自西北。因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将给电网消纳及稳定供电带来挑战。当前,大规模部署具有灵活调节能力的储能系统,已成为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0日,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公司业务、产品应用领域、未来战略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答: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散热片、导热垫片、热管、均温板等热管理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
11月28日,由武汉大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产业促进会支持的“珞珈讲坛与大储能生态构建高端闭门会”隆重举行。在院士专家、协会领导和各界代表的呼吁与见证下,20家来自行业优秀企业、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化人才与金融服务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成立倡议。
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作者:陈海生,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核心是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转型是指由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转变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最新数据。经过了近三年运行,储能产品应用实战效果正在拉开距离。据悉,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于2021年11月启动试运行,2022年1月正式运行,该平台计划近60亿元,分五期建设,整体规划布置光伏储能实证实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8日,中国核建发布关于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表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动资源配置、组织结构等向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抽水蓄能、低空经济、新材料、大数据、算力、数字化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企业市场空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项目清单包括储能技术部分如下:1、技术名称: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工艺技术内容:采用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突破了100~3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全套核心技术,完成了国际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储能系统正从传统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保障电网稳定性和提升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关键技术装置。储能系统不仅能在电力市场中提供灵活的负荷调节、频率调节和备用电力等服务,还为优化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案。随着这些需求的增加,储能项目的开发也从简单的技术应
11月27日上午,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同来访的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建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曹欣举行会谈,双方就拓展合作领域深入交换意见。吴磊对曹欣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电气能源产业板块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吴磊表示,上海电气和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四川省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参与市场。支持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充电时作为用户参与常规直购交易;放电时,电网侧新型储能放电电量参照省内燃煤火电方式参与市场交易获取补偿,用户侧新型储能放电电量对应的下网
政策原文:《江门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广东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江门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30年)》。强调开展“分布式光伏+储能”应用试点,减轻电网消纳负担,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光伏储能设施建设,鼓励光伏电站合理配置储能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及一定调峰能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02日,甘肃银川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组建银川阅海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通知明确,能源集团为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出资主体为银川市人民政府,由市国资委代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能源集团重点布局传统能源、新能源、能源服务三大板块,主要整合我市现有燃气
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化的盈利机制形成。过去由于我国电力市场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市场,主要通过国家政策进行调节。由此造成储能产业长期不能形成稳定可靠的收益来源,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基本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也因此形成许多储能设施“建而不用”、或等效利用低的情况。新能源配储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迅猛扩张,为缓和电网输配电稳定性压力以及新能源限电严重问题,政策导向逐步加强对储能建设要求,但由于储能市场交易制度及充放电调度落实等方面仍存在欠缺,当前储能单体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即目前配储指标单向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建设成本。长远看,在可以完全参与市场交
11月29日,由高特电子主办、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储能网承办,“探索#xB7;共生#xB7;向未来”G2.BMS新品发布会暨战略伙伴发展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为冲破储能安全桎梏,护航新型储能全力高质量增长,高特电子以多个“全球首创”底层技术,重磅推出三款储能新品,助推储能安全防护技术再次升级!今年以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提出,完善配储机制。独立开发的新能源项目按要求配储,鼓励其他新能源项目合理配储。对配置新型储能(含租赁)不低于装机容量10%、时长2小时以上的新能源项目,支持在输电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也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外送基地。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为1.47万亿千瓦时,其中近五分之一来自西北。因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其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将给电网消纳及稳定供电带来挑战。当前,大规模部署具有灵活调节能力的储能系统,已成为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0日,连云港市能源集团150MW/300MWh独立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并网成功。该项目作为江苏省连云港市重点项目落户县临港产业片区,总投资3.79亿元,占地50.28亩,采用步入式液冷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和钠离子储能系统,具备独立参与电网调频调峰辅助服务能力。该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动工,
11月28日,由武汉大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产业促进会支持的“珞珈讲坛与大储能生态构建高端闭门会”隆重举行。在院士专家、协会领导和各界代表的呼吁与见证下,20家来自行业优秀企业、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专业化人才与金融服务机构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成立倡议。
12月2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章纯、胡苗委员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浙江省经信厅将加快制定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全国算力产业高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等政策文件,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持
11月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实验室第一届学术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据介绍,学术指导委员会是该实验室的研究决策和评议机构,负责审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决定学术方面的重大事宜,评估检查课题进展等。本届学术指导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担任主任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征集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工信厅电子函〔2024〕368号),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及专家评审,现将拟确定的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应用案例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围绕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样本需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具备样本清洗、分类、标注、质检等能力的人工智能样本库——近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设计中心(人工智能样本中心)技术攻关团队队员正依托公司级人工智能样本库,针对公司总部及各省级电力公司人工智能模型训练需求,开展
11月22日,国能日新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年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赛”中,以预选赛和决赛双第一的成绩,荣获“赛题三全实景预测赛道”一等奖!此次竞赛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能源数智化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可全面提升新能源从开
11月15日,宁夏吴忠市人民政府印发《吴忠市燃气发展规划(2024-2035年)》的通知(吴政办发〔2024〕23号),其中指出,燃气经营企业全面构建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慧燃气”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燃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等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究成为各行各业研究的热点。但是,笔者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大模型,对于各行各业更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领域,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样本库以及研究高可靠传感技
11月14日下午,科技创新工作办公室组织举办“精研大讲堂”人工智能发展专题讲座,邀请华为天津云业务部卫玄龙专家就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及电力行业应用进行交流分享。副院长郗晓光、各专业中心技术骨干参加本期讲座。本期论坛上,卫玄龙专家为大家介绍了AI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潜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11月11日,广州发布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案例,涉及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围绕“AI+电力”“AI+装备”“AI+机器人”等应用实践。其中包括“大瓦特”的输电缺陷隐患识别业务场景、“大瓦特”的变电域设备缺陷与状态识别业务场景、人工智能在空调参与需求响应中的业务场
11月8日,2024年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面向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评测方法研究开发服务招标,预计采购金额210万元。本项目将面向电力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评测体系研究,主要包括评测指标体系、多样化测试数据集等。在标准方面,围绕大模型基础能力和场景能力两方面,构建可实践、可度量、
11月7日,湖北鄂州发布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鄂州政办发〔2024〕24号),其中指出,以光通信、新型显示、电池正极材料为重点,推动武鄂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稳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方案提到,到202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