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西安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图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1.全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依托西安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积极开展具有国家重大战略导向、产业发展需求导向的前瞻性探索和研究,强化颠覆性领域重点学科建设,在重大前沿课题、重大原创性成果、重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未来先导技术研究院。(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工信局、市教育局、西安城发集团)
2.持续开展交叉融合研究。鼓励高校院所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面向未来打造新型跨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基础和应用研究、未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之间的循环促进机制,探索以科学家、企业家、创业投资者等共同参与的协同研发模式,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和开放创新,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加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组,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数据局)
(二)加速技术转移转化
4.推动链式创新合作攻关。瞄准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突出链式创新,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组成紧密的创新联合体,实现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未来技术转化应用。鼓励国有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谋划一批以未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重大专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5.构建全链条孵化网络。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等战略性平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未来产业试验场、中试基地、共性技术平台,鼓励打造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模式,形成未来产业全链条孵化网络,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后备力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6.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边研发、边转化”的产业化和快速迭代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新经验。(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三)促进科技人才聚集
7.实施全球招才引智工程。面向未来产业战略急需技术领域,招引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顶尖科技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8.完善顶尖人才支持政策。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充分赋予顶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设立顶尖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池”,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前瞻性、颠覆性研究或实施重大项目的顶尖人才(团队),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
9.加强未来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围绕西安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高校先行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学院,设立一批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加快探索校企双进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科学家社群”“企业家社群”,推动科学家、企业家之间的思想交流、技术碰撞、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
(四)加快未来企业培育
10.做大做强领军企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行业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争取未来关键技术领域话语权。支持“链主”企业“出海拓市”,推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11.挖掘培育中小企业。建立未来产业开拓型中小企业孵化机制,主动发掘和培育具备“换道超车”潜力,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的企业。建立未来产业“新星企业”培育库,打造分层分级、动态跟踪的梯次培育管理体系。引导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企业,打造未来企业矩阵。(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投资局)
12.构建链式融通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鼓励创新技术、数字平台、生产资源、资金人才等开放共享,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围绕生态主导型企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未来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主动融入协作配套链条。加快培育聚焦前瞻性、颠覆性领域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促进资源要素流通,推动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式发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五)搭建应用场景平台
13.丰富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探索建立“未来场景+试点示范+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场景建设流程,加快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未来场景培育和推广,以未来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未来技术跨学科、跨领域拓展应用,打造若干未来场景示范区。充分挖掘西安周秦汉唐、丝路起点等文旅文博优势资源,通过沉浸式技术再现文物原貌与历史场景,打造特色化、示范性的未来产业特色场景。(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数据局)
14.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高精度授时系统、先进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牵总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网络,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构建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15.全力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支持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科教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开发区和区县先行先试,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强化各区域在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优势互补、技术协同创新、应用开发合作。加快推进空天动力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积极争取获批第二批国家级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资源规划局)
(六)深化科技金融赋能
16.优化资金支持方式。统筹整合现有产业类专项资金,加大未来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专项资金与技术突破、产品研发等创新指标挂钩,提升资金支持的系统性和精准度,重点支持“0—1”的基础应用研究、颠覆性技术突破,积极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发挥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功能,用好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扎实推进实施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以及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激励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17.加强投资基金引导。强化财政出资基金引导作用,打造集长安先导创新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投资基金以及细分领域引导基金于一体的未来产业基金群。支持创投风投行业发展,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培育和引入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加大国有资本对未来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构建阶梯化、接力化孵化模式,畅通资本退出渠道。(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西安城发集团)
18.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全链条科技金融生态,针对金融领域长周期、高风险、战略性强等特征,积极争取央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信贷支持,提高中长期贷款占比。发挥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大银行打造“科技专营支行+科技特色支行+专营团队”的梯度服务体系,鼓励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科技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未来产业工作推进机制,成立西安市政府领导领衔的未来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未来产业发展高效推进。健全完善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支持政策、培育机制和评估体系。纵向争取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平台等落户西安。横向推动区县、开发区联动,强化区域布局和要素保障。
(二)强化战略引领。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预测研判,建立未来产业发展专家咨询机制,集聚人才智力优势资源,实施“一领域一智库”,打造未来产业高水平智库集群。成立未来产业投资专委会,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提供创新合作交流平台。
(三)加快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一体的未来产业治理机制,健全完善适应未来产业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制度规范、监管模式。适当放宽新兴领域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进一步放权赋能、强化创新容错,深化科研人才减负松绑的机制创新,确保科研人员在未来前沿大胆探索。
(四)统计监测评估。开展未来产业动态监测和评估,建立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张重点企业表、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张创新资源分布表、一套政策金融工具包、一份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清单的“六个一”工作体系,全面掌握未来产业发展动态,为西安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强化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未来产业发展和建设,开展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普科教活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推广先进典型案例,广泛凝聚全市未来产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国能建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888.96亿元、1,003.71亿元和1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5%、3.05%、8.83%,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表示,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湖北应城压气储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组织开展珠海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申报企业依法在珠海市登记设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实力:制造业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年营业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具备市场影响力,主导产品(服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4月27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烟台开展华北电网多资源协调控制系统集中调用储能试验。本次试验共调用11座新能源场站108.7万千瓦储能,储能单元由最大充电功率56.2万千瓦转为最大放电功率52.5万千瓦,调用储能单元放电总量可供26万户家庭使用,验证了新型储能在集中调用机制中的有效性。这是全国首次通
4月28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主办的“锚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新时期储能高质量发展”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成立大会在内蒙古包头市成功召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相关科研院所的业内权
引nbsp;言随着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双高”特征,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当传统火电逐渐退出,谁来维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构网储能(Grid-FormingStorage)因其能提供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正成为破局的关键!什么是构网储能构网与跟网是并网运行时系统的两类基本
2025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波动较大,作为装机前二地区的中国和美国均有重大政策发布。美国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近期关税已经达到了64.9%(3.4%基础关税+7.5%301条款关税+20%对华普征关税+34%新增对等关税),预计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上升至25%,届时储能出口美国产品将面临82.4%的关税。尽管从政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涉及储能的示范项目有12项,总规模超2.455GW/9.14GWh。其中包括,500兆瓦/2000兆瓦时构网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295兆瓦/59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350兆瓦/1400兆瓦时石灰岩地层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09号)等有关精神,结合吉林省实际,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
4月9日,华中地区首个超级电容耦合火电调频项目,华能武汉调频储能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电站由华能阳逻电厂与西安热工研究院联合研发,建设14兆瓦磷酸铁锂电池+6兆瓦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通过耦合2台64万千瓦高效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以“机组+储能”联合调节模式参与电网调频。电站可以充分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日,阳泉兴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山西阳泉矿区独立储能调频电站(二期)EPC招标公告,装机容量100MW/100.42MWh,其中50MW/100MWh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50MW/0.42MWh为飞轮储能系统。本工程项目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35kV,主变规划容量为2X100MVA(预留一台100M
事实表明,当前电网运营商需在确保电网可靠性与应对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尽管传统的需求响应计划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有效服务,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整合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都要求采取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储能系统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工具,为需求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3日,陕西首台套火储调频系统在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落成,全面进入调试阶段。随着清洁能源迅猛发展,电网系统波动性、随机性和规模持续扩大,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急剧增加,电网优质调节资源紧缺。火电机组调频存在调节速率慢、折返延迟、误差大等问题,而储能调频系统响应速
2025年3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分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杭州举办“2025储能新产品与前沿技术探索沙龙”。此次沙龙活动聚焦储能及配套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化实践,围绕储能及配套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中电联中小企业分会专职副会长张文建、秘书长张盛勇,北极星总裁周荃、总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并将成为发电主体,煤电逐步向调节性、支撑性电源转变,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等调节电源成为提升发电容量充裕度、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支撑。国家针对煤电和抽水蓄能已经出台了容量电价机制,新型储能尚未享受容量电价。本文从容量电价机制原理、新型储能作用发
2月26日,华能长江环保碳资产公司长兴电厂1号、2号机组储能辅助AGC调频项目PC总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电厂。本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18MW/6MWh钛酸锂储能PC总包工程采购标段,含设备(直流侧、交流侧、能量管理系统EMS、高低压开关柜成套设备、厂侧所有涉及本工程
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2月,共发布了95项有关储能的政策。国家层面8个,地方层面87个。地方政策中,新能源配储类18个,补贴类8个,电力市场类31个,电价类4个,发展规划类19个,管理规范类3个,科技装备类4个。综合整月,电力市场类政策居多,有湖北、云南、安徽等多个省份都印发了中长期
1月3日,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电化学储能联合调频项目电池舱及附属设备采购招标公告。项目采购电池舱容量为20MW/20.872MWh,电池舱成套设备要求包括电芯、BMS、预制舱等集装箱内其他的配套设施(含空调、通风管道、环境监测、配电、消防、照明、材料等,同时考虑防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4月27日,楚能新能源与华创新材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锂电铜箔项目展开深度合作。楚能新能源电芯采购总监张洁、安徽华创新材高级销售经理刘杰代表双方签约。楚能新能源副总裁朱小平与安徽华创新材销售总经理张平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铜箔作为新能源储能及动力产品的关键材料,其
在美的集团入主一年之后,科陆电子终于实现扭亏为盈!4月14日,科陆电子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6745.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57.45%!这个从前的储能黑马,在历经迷途、卸下历史包袱后,正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储能视野!轻装上阵,美的集团的强势赋能作为一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突破性、历史性的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出席仪式,并为新能源集团揭牌。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晚间,云涌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509.31万元。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加速重点产品、重要项目落地实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方面,公
4月15日,哈萨克斯坦2025年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投标首轮竞拍举行,寰泰能源成功中标1GW风电项目及600MWh配套储能系统,进一步稳固公司在中亚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此次竞拍由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组织举办,是哈萨克斯坦首次推出“风电+储能”一体化项目竞标,共释放1个总装机容量为1GW的风电项目及配套储能
4月17日,南网储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迎来发展“黄金期”,抽水蓄能和各类新型储能依据系统需求和自身特性相互补充,共同服务系统调节需求,其总量大,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4月15日下午,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该项目作为当地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是盐城乃至江苏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本项目选址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合作开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