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截至今年6月,国家电网经营区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7亿千瓦,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5亿千瓦。新形势下,配电网呈现网架多样化、设备电力电子化、运行随机化、调控灵活化等特征,运行机理愈发复杂,配电网规划设计难度逐步加大。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规划和工程设计技术归口单位,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从多角度强化省、市经研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支撑新型配电网发展。
攻关配电网发展关键问题,夯实民生保供基础
配电网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新形势下,公司正致力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步普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目前,国家电网已建成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可启停充电桩超51万个,注册用户超2500万。
随着大量充电基础设施接入配电网,2023年5月起,国网经研院发挥专业优势,牵头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配电网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该院研判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趋势,分析充电设施接入及车网互动需求,研究配电网承载能力和车网互动适应性,针对城镇居民小区等不同典型场景提出差异化的建设改造方案,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推广方案,满足海量充电桩接入需求。
近年来,我国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强度变大,台风“杜苏芮”“卡努”曾袭扰东南沿海并造成华北、东北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地区气象强度远超配电网现有设计标准。
2023年11月,东北地区遭受大范围雨雪、寒潮降温和大风天气。为全面提升配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厘清受灾原因,国网经研院研究制订配电网防灾抗灾差异化规划设计技术原则,组织开展东北电网抗冰防灾专项规划、国家电网经营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及电网设备防汛防台风能力提升措施编制,全面提高县级及以上地区薄弱电网安全运行能力、东部沿海防台风能力、海河及黄淮流域防洪涝能力、南部省份及东北地区抗冰能力,有效指导灾害频发地区电网新建及改造工作,确保灾后快速复电。
强化科研资源配置,建设配电网综合型实验室
为更好适应新要素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形势,实现配电网功能、形态、技术转型升级,2023年5月起,国家电网公司在国网经研院挂牌建设配电网规划运行及优化控制技术实验室。该院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打造了“一平台+一系统+一装置”,分别为数字分析平台、物理模拟系统和实时仿真装置。目前,该实验室已具备配电网潮流仿真模拟、可靠性分析、可开放容量计算、潮流优化等分析计算能力,拥有光、储、充、放等多元新要素新设备,以及多类型电力电子装置、RT-LAB实时仿真装置。通过“一平台”“一系统”“一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实验室实现配电系统从年级到微秒级的全时间尺度计算分析。
近年来,国网经研院以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研攻关水平、推动公司规划专业计算能力提升为目标,持续提升源荷预测、平衡分析、网架分析、经济性分析等配电网规划分析数字化支撑能力。该院依托数字分析平台,开展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配电网典型场景设计、规划技术分析,有力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基础理论”研究;联合天津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宁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目标网架构建、运行方式优化等实用化验证。
以杭州为例,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位于杭州萧山主城区核心区块的110千伏越王变电站最大负载率达75.5%,呈显著重载趋势。国网经研院协同杭州经研所,利用数字分析平台,对越王变电站24回10千伏出线及相关联的5座110千伏变电站开展运行方式仿真优化并形成调整方案,在解决局部重过载问题的同时实现各主变压器负载率均衡,为公司解决城市配电网局部重过载问题提供了样本方案。
推动示范试点工程落地,助力配电网提质升级
7月10日,安徽金寨县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程璞和安徽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通信与智能化规划室主管张辉,一起来到位于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五台区直流互联示范工程现场,查看台区分布式光伏、分层接入设备等的运行情况。
金寨县供电公司正在开展县域现代智慧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已建成投运六安金寨大湾村五台区直流互联示范工程。该工程实现了428千瓦分布式光伏、150千瓦时储能系统、60千瓦充电桩及常规农业负荷的汇聚接入,典型日最大溢出功率降低50%以上,台区综合线损率降低约1.5个百分点,提升了村域分布式光伏电量消纳水平,推动了乡村配电网集群化协同消纳模式的落地应用。
国网经研院聚焦配电网发展方向,深入摸排国家电网经营区域中低压直流配电网建设情况,调研了解河北、湖南、安徽、福建、上海等省份中低压直流配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进展、适用场景及应用成效。
以六安金寨大湾村五台区直流互联示范工程为例,国网经研院发挥技术指导和协调作用,安徽电力经研院牵头开展示范工程方案研究并推动工程落地,量化评估源荷、源储、荷储时空互补能力,优化形成台区间用电集群、发电集群、自平衡集群的互联互供方案。该工程于2023年投运,当年新增农户屋顶光伏发电量超过1万千瓦时,年均为每户村民额外带来发电收益约4162元;每年可为当地减排二氧化碳近8.5吨,约等于200平方米森林的降碳效果。
《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微电网建设,明确物理边界,合理配比源荷储容量,强化自主调峰、自我平衡能力。国网经研院围绕微电网发展重点问题,指导河南、河北、浙江、上海电力经研院等开展微电网示范项目可研方案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微电网组网方案、运行策略,支撑项目试点示范建设。位于河北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微电网示范工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工程年可发绿电616万千瓦时,实现了光伏发电、风电等就地消纳,避免了新能源大规模反向送电,减轻了大电网调节压力,同时也提升了白洋淀核心景区供电可靠性。(丁羽頔 罗金山 崔凯 原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上文《矢量图中的“源网荷储”》一文中,我们以电压矢量为参考标准,把微电网四要素“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以及“网侧功率”的电流矢量统一画在了一幅矢量图中。在电力系统分析中,除了这种电压电流矢量图外,我们还有波形图以及四象限图等思考工具。(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青海省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四大类重点工程。首先在偏远地区电网建设上,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加快推进玉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等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玉树、果洛地区供电半径长、负荷波动大等难题,大幅增强偏远地区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同时,计
大力发展虚拟电厂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袁伟凡鹏飞(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中国南方电网官方网站“公司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贺晓柏现已担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此前,贺晓柏担任南方电网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历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策划部副主任、企业管理部主任、政策研究部(全面深化改革办公室)总经理兼中国南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重
创新绿色配电,共筑零碳未来!4月11日,德力西电气新能源行业客户零碳工厂开放日在芜湖隆重举行!活动汇聚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见证德力西电气重磅发布:新能源行业光储充整体解决方案CDGNE-2000系列隔离开关新品零碳工厂绿色之行德力西电气新能源业务及配电产品总监林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携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创新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储能行业发展至今,在降本增效的追逐中,储能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此背景下,特变电工新能源凭借在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及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在此次展会中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对区级出台的稳增长、美妆、氢能、机器人等政策及时进行项目核准及兑现工作,目前已兑现支持资金1.5亿元,资金惠及企业345家次。报告指出:2024北京氢能产业方面:北汽福田2000台/年产能氢燃料商用车基地建成
近年来,虚拟电厂概念火爆,政产学研各界参与建设的热情高涨,但实际进展却较为缓慢。关键原因之一在于虚拟电厂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难以获取支撑常态化运营的稳定收益。针对这一现状,国网能源院虚拟电厂研究团队开展了深度调研分析,提出了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的实施路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发青年群体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热情,引导青年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以人工智能提升工作质效,3月21日下午,国网冀北经研院团委举办“AI赋能未来电网青年创想营”主题活动。活动中,来自国网冀北经研院各部门中心的10位青年职工结合自身岗位实践,围绕光明大
3月11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承办的东北区域系统设计成果评审会在辽宁沈阳召开。国网东北分部的设计成果获得了评审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该分部是公司系统首个通过国家能源局系统设计成果评审的单位。电力系统设计是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电力系统设计工作的通知》
面对湖北省电源渗透率突破30%、电动汽车年均已了解超过40%的行业变局,近日,国网经研院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个装备新型电力系统的《中低压现网规划建设改造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这一技术标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网规划迈入“源网荷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导则》创新构建“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储能电站超过200座,总装机规模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驾护航”。国网新疆经研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昌陵介绍,当前,新疆新型储能发展呈现规模
3月4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率队赴国网安徽经研院调研,了解安徽省“十五五”电网规划研究情况。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春波陪同。调研组参观了国网安徽经研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能源配用电系统规划和低碳管理技术实验室、电网规划成果展厅,并召开座谈会。
2月27日,国网辽宁经研院研发的辽宁电网数字化技经研究与应用平台成功完成构建,推动造价管理“专业化提升、标准化建设、数智化支撑”水平全面提升。该院聚焦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六精四化”工作要求,在辽宁电力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正式启动了平台建设,分为一期、二期工程,历时5年时间完成搭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4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举办的以履地破“卷”、聚力迎“新”为主题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会上各位资深从业者,围绕近期的136号文对储能行业的影响、以及AI对储能助力作用等热点话题做了解读。北极星总编陈尘陈尘在致辞中指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研院开展以“内外联动、全面覆盖”体系为特点的常态化评审工作,截止2024年底,经研院已组织开展配电网项目32场常规储备评审和16场现场评审,累计审查项目4140项,最终通过率由52.50%增长至95.69%,全年最终通过率达84.78%,总计节省投资金额约2.7亿元。传统的评审模式在面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大力发展虚拟电厂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袁伟凡鹏飞(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明确、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逐步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重
创新绿色配电,共筑零碳未来!4月11日,德力西电气新能源行业客户零碳工厂开放日在芜湖隆重举行!活动汇聚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权威专家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见证德力西电气重磅发布:新能源行业光储充整体解决方案CDGNE-2000系列隔离开关新品零碳工厂绿色之行德力西电气新能源业务及配电产品总监林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携构网型组串式储能系统等多款创新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储能行业发展至今,在降本增效的追逐中,储能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此背景下,特变电工新能源凭借在储能解决方案的领先优势及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在此次展会中
4月9日,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协同发展,开展“两交一直”通道输电能力提升研究,争取浑善达克沙地至京津冀、锡盟至江苏第二通道等外送通道纳规建设,争取布局实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4月3日,甘肃省陇南市人民政府印发《陇南市贯彻落实〈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简称“清单”)。《清单》显示,到2025年底,陇南全市风电项目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43%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18%左右;新型储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最近,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第20研究组(SG20)、第21研究组(SG21)全体会议于瑞士日内瓦举行之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ITU标准创制领域大放异彩,其牵头的一批标准成功获发布或立项,同时有专家首次担任SG20中层职务,以卓越的实力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ITU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除特高压、超高压项目外,多地还公布了其他电网项目。例如,福建省还包含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35—110千伏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220千伏电网项目。海南省包括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海南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关于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积极谋划园区绿色供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市场化项目;结合增量配电网政策基础,探索在多伦县、正镶白旗等地区谋划增量配电网项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