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陈安伟:创新引领浙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服务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2024-08-14 16:41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安伟关键词:国网浙江电力特高压数字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强调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高效可靠消纳的主要载体。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一个集群”资源特征,即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发挥浙江“两个枢纽”基础优势,即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紧扣绿色、安全、经济转型方向,创新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大枢纽下大调节、大经济下大支撑“三大场景”,奋力服务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

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场景”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开发利用

浙江电网是东南沿海典型受端电网,外来电占比超三分之一。同时,浙江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远景海上风电理论可开发量超2.5亿千瓦。山区抽蓄资源丰富,与沿海风、光火、核电源形成“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紧扣浙江区外清洁电跨区配置需求高、区内山海电源发展联系强、多类型清洁电源互补潜力大等特点,国网浙江电力推动增加跨区通道,做大区外受入总量,积极拥抱新能源快速发展契机,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浙江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扛起受端电网责任,高效促进清洁能源跨区消纳。坚定扛起“找资源、用好电”责任,加强跨区消纳,全容量投运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今年浙江全年外来电量预期超20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电量占比45%以上。7月正式开工建设全国首个送受端全容量特高压柔直工程“甘浙直流”,促进西南、西北能源基地清洁能源高效输入。建设保供增供重大项目,破解电力供应紧缺和过剩交替问题,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要求加速落地。

挖掘蓝海资源潜力,超前服务亿千瓦级沿海电源基地。打造“国蛟一号”自主品牌,交付国内最大载缆量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投运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实现海洋输电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攻关长距离风电传输难题,探索多元化输电技术,在台州大陈岛建成低频输电示范,在舟山持续探索“多端柔直”应用场景。研究新型海上能源汇集形式和各类海上风电主动组网技术,解决中远海风电资源的送出难、消纳难问题。率先开展全要素输电规划,整合浙江沿海未来亿千瓦级规模的清洁电源集群,支撑浙江清洁能源产业转型与能源结构性互补发展。

依托山川资源能力,有力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开发。立足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地理禀赋,充分发挥抽蓄能力,挖掘功能潜力,攻关混合型抽蓄、可变速抽蓄等关键技术,完善配套机制,打造千万千瓦级华东抽水蓄能基地,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探索多能互补发展模式,联合抽蓄,推动火电等传统电源与远近海风、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形成互补发展集群。规范分布式光伏全链条管理,在湖州拓展国网新能源云平台功能,实现资源普查、承载分析、消纳评价、风险评估等业务“一站式服务”。

构建“大枢纽下大调节场景”

打造主、配、数坚强三张网

浙江电网是华东唯一一个与其他“三省一市”均相联的省级电网,且省内抽水蓄能、需求响应等调节资源充沛,具有“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特征。国网浙江电力时刻坚守“安全运行”根本基础,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持续完善特高压网架结构,强化坚强网架“压舱石”作用,发挥主网资源配置平台、配电网互动载体、数字电网创新驱动的特长,打造浙江特色“三张网”样板。

建强骨干网架,打通能源配置高速路。加快推进“一环四直”特高压网架建设,提升跨区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电力新质生产力,探索500千伏供区互联互济新模式,在浙江省电力经研院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全电磁仿真+基于潮流与安全约束的生产时序模拟”规划实验室,专项攻坚交直流大电网短路阻断、惯量支撑和宽频震荡抑制等技术,持续提升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调节能力。结合能源、产业发展,迭代新型规划手段,谋划打通纵向省际互联西通道与横向山海互济中通道,构建特高压双环立体枢纽电网,增强浙江电网在华东区域的枢纽作用。

深化配微融合,推动数字电网脱虚向实。推动配网规建运一体化,建成城市、农村、山区、海岛等典型配微融合场景示范,促进微电网由单一化向集群化、多能化拓展。温州等地持续强化沿海防台风等防灾抗灾措施,实现省市县三级极端灾害风险管控全覆盖。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探索“营配调”融合式网格化规划新模式,打通数据壁垒,加快建设多维多态“电网一张图”。在丽水建成智慧能源互联示范,形成国网首个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解决方案。全面深化能源大数据应用,部署生产模拟系统,建成电能碳全要素协同的节能降碳管理平台,率先形成体系化碳计量标准和碳效评价体系,助力建设节约低碳型社会。

强化调节能力,释放各要素互动潜能。推动抽水蓄能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积极参与华东电网调频调峰。提前谋划、合理布点多元化新型储能,发挥配网多要素主动支撑调节作用,构建千万千瓦级可调资源池。在绍兴建成全国首个35千伏直挂式储能,在宁波、嘉兴等地建成虚拟电厂,在杭州建成“云表桩车”有序充电、空调负荷柔性调控实景,在金华建成省地县三级协同微网控制示范工程。探索抽水蓄能长时调节、新型储能灵活支撑的协同运行模式,推动传统煤电灵活性改造,进一步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构建“大经济下大支撑场景”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市场化改革是促进浙江电网互济枢纽和调节枢纽能力释放的重要驱动。国网浙江电力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政企协同推动健全浙江电力市场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机制,持续强化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加强经济性研究,促进各类主体权责利匹配发展。构建涵盖能源转型、数字智能等浙江特色投资问效体系。聚焦系统效率与社会效益双提升,促请政府部门、市场主体联动协作,优化完善各类新主体市场化属性定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深化新型电力系统经济性专项研究,构建系统成本穿透、经济测算等仿真模型,解决业务成本测算分析和投资质效评价难等问题,为电力领域市场化改革提供经济分析基础。

加快市场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省内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助力构建全面市场规则体系。推动绿电市场转型,创新分布式光伏聚合绿电交易,发布《浙江省绿电绿证市场化交易工作细则》。形成煤电联动机制、零售封顶条款和风险预警机制,保障用户利益,提高市场活力。加快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相衔接,提升跨区市场交易能力,推动健全电价形成机制,促进能源转型成本市场化疏导,着力推动能源安全、经济、绿色“三难问题”最优平衡。

强化政策保障,支撑经济社会向好向快发展。深入践行“电等发展”重要嘱托,在安全保供、新能源发展、价格体系等政策机制上持续取得进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承编全国首部省级电力立法并出版释义,维护电力行业上下游权益。在衢州等地实现新能源政策突破,推动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规划前置程序落地。实现新业态配套政策机制创新,满足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要素的互动需求。率先打造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推动城乡高品质、均等化供电,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浙江电力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数字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