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03.3GWh,累计同比增长33.7%,其中,TOP10装车量占比达96.1%。
从市场表现来看,动力电池厂商呈现“强者恒强、强者愈强”的趋势,利润向头部集中。
从业绩表现来看,上半年,装车量TOP10中5家A股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营收合计超5302亿元,平均营收超106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合计超397亿元,平均净利润超79亿元,仅亿纬锂能净利微降,其余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欣旺达净利同比增长近9成。
都说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内卷”已成主旋律,那么头部企业到底在卷什么?电池网从5家A股上市公司动力及储能业务收入、出货、装机、产能等,以及客户开发、研发创新、供应链、创新产品、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展开分析。
宁德时代增利不增收产能利用率达65.33%
宁德时代(300750)上半年营业总收入约1667.7亿元,同比下降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8.7亿元,同比增加10.37%。
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收入约1126亿元,同比下降19.20%;储能电池系统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3%。
目前,宁德时代电池产能为323GWh,在建产能153GWh;上半年电池产量为211GWh,产能利用率达65.33%。
出货排名方面,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公司2017至2023年连续7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7.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仍排名全球第一。在储能领域,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公司2021-2023年连续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1-6月,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
客户开发方面,宁德时代的市场地位来自于最广泛的全球客户群体覆盖及与客户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与BMW、Daimler、Stellantis、VW、Ford、Hyundai、Honda、Volvo等海外车企深化全球合作;持续与上汽、吉利、蔚来、理想、宇通、小米、北汽等国内车企强化合作关系。储能电池方面,公司与Fluence、Nextera、Wärtsilä、Flexgen、Hyosung等海外新能源行业领先客户深度开展多区域、多领域的业务合作;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广核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国内客户在新能源领域达成合作。
研发创新方面,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宁德时代陆续推出了高镍三元电池、CTP结构、M3P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神行4C超充电池等创新技术及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成组效率、快充性能、安全性、成本等主要指标方面在业内持续领先。公司在固态电池等前沿研发领域深耕多年,率先发布了可应用在航空领域的凝聚态电池,并积极推动一体化智能底盘、巧克力换电等项目落地。截至6月末,公司已拥有12,828项境内和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23,830项。
供应链方面,宁德时代积极打造高效敏捷、技术创新、持续降本和绿色低碳的韧性供应链。公司已通过技术授权、长期协议、合资合作等方式,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材料及设备等上游重要环节与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在确保重要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安全、成本可控的同时,与供应商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共同打造具有持续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锂、镍、钴、磷等优质电池矿产资源的布局,并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需求推动项目开发、运营。
创新产品方面,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在去年发布神行4C超充电池基础上新发布神行Plus电池,可实现系统能量密度超200Wh/kg,是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以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推出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可助力新能源车实现零百加速2秒以内。商用车领域,公司推出的天行L-超充版为全球首款4C超充轻型商用车动力电池,可实现4C超充和8年80万公里超长里程。储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
全球化布局方面,宁德时代稳步推进电池产能建设以满足全球客户订单交付需求。国内方面,公司顺利推进中州基地、贵阳基地、厦门基地等建设,其中厦门基地、贵阳基地的部分产线已实现投产,并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北京基地建设;海外方面,公司德国工厂获得了大众汽车集团模组测试实验室及电芯测试实验室双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大众集团模组认证、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匈牙利工厂已完成部分厂房封顶及设备调试,相关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136.31亿元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22%
比亚迪(002594)上半年实现营收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
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72.555GWh。
其中,动力电池领域,上半年,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50.51GWh,占比25.1%,排名第二;在全球中,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二,装车量达57.5GWh,同比增长22%,市场份额为15.8%。
比亚迪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加速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比亚迪全球领先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持续引领市场,已广泛运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产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6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比亚迪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之一。消费类电池领域,比亚迪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及新型智能产品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三星、Dell、联想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导厂商。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开发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更好解决市场安全痛点,加速磷酸铁锂电池重回动力电池主流赛道。储能电池领域,比亚迪在电源侧储能、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应用领域发力,为客户提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储能解决方案。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储能电池出货大幅赶超动力电池
亿纬锂能(30001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59亿元,同比下降5.73%;归母净利润21.37亿元,同比下降0.64%。
上半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板块实现营收89.9亿元,同比降幅26%,动力电池出货13.54GWh,同比增长7.03%;储能电池板块实现营收77.7亿元,同比增长9.9%;储能电池出货20.95GWh,大幅赶超动力电池,同比增长133.18%。
全球化布局方面,亿纬锂能首个CLS模式落地项目ACT公司在美国密西西比州顺利动工。该公司由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亿纬美国与Daimler Truck、PACCAR、Electrified Power合资成立,计划生产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指定的北美商用车领域,年产能约为21GWh,三家外方企业及其关联方也将成为主要客户,购买该工厂的绝大部分产品。
研发创新方面,亿纬锂能培养了超过5,000名研发人员,拥有23万平方米的高水平研究院,已建成19个大型研发实验室和中试线。通过加强成果转化力度,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形成了适应竞争和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开发体系。依托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国际化、系统化的技术团队,公司攻克了多项锂电池核心技术,先后获得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银奖、3项广东省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1项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成绩斐然。
创新产品方面,亿纬锂能高度重视产品研发投入和自身研发实力的提升,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工作。在动力电池领域,Omnicell全能电池实现了6C快充、毫秒级动力响应,低温环境下续航提升20%,强度达到6.6倍国标;在储能领域,通过浸没式液冷、高效的3T热管理和智能化电池管理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储能安全可靠性的行业难题;在eVTOL飞行器领域,已经研发出能量密度达到320Wh/kg、高达10C的功率输出、实现<10分钟的快速充电能力。此外,公司在锂金属二次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供应链方面,亿纬锂能正在积极布局产业链的上下游,构建稳固的战略供应链,以确保镍钴锂等资源和电池关键材料的供应安全和成本管理。目前,已建立了从镍钴锂资源到电池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等)再到电池生产、回收和再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公司不断扩展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以打造具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客户开发方面,亿纬锂能在多个细分领域赢得了国内外优质客户的支持。在乘用车市场,公司已跻身国际一流乘用车企业的供应链,为梅赛德斯奔驰、现代起亚等提供产品,并荣获德国宝马集团、捷豹路虎、Rimac、通用汽车等客户的定点供应商资格。与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广汽埃安、长安汽车、合众汽车等达成合作,并实现了产品的大规模供应。在商用车市场,公司与国内主流商用车厂商深度合作。在工程机械市场,服务于全球工程动力龙头企业,并与国内多家头部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工程机械的电动化转型。在储能市场,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的智慧电网建设,联合林洋能源和阳光电源开展储能电池项目,并与POWIN、Wärtsilä、ABS签署了供货协议,同时参股沃太能源,共同构建储能行业的新平台。
欣旺达上半年净利创新高储能系统营收增速最快
欣旺达(300207)上半年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7.5%;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87.8%,均为2011年上市以来新高。
上半年,欣旺达动力电池板块营收为62亿元,同比增长19%,占比提升至26%;储能系统营收同比增长31.5%,在三大板块中增速最快,但营收占比仅为2.5%。
上半年,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量8.33GWh,同比增加66.93%;储能电芯出货量0.98GWh,但其未披露去年同期数据。
创新产品方面,欣旺达在新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持续研发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第四代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27年完成实验室样品制作。
客户开发方面,欣旺达与国内主流车企及新势力头部客户合作更加深入,量产交付了多个爆款车型。同时,公司拓展了国外知名汽车厂商的合作关系。在超级快充领域,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车型定点;在换电领域,公司参与起草的换电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40032—2021)已开始实施并应用;在商用车领域,已配套多家客户并已量产上市。
全球化布局方面,为了配合未来的持续扩张和产业链战略整合实施,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欣旺达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
国轩高科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近三成海外十大基地布局初步形成
国轩高科(00207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94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29.69%。
上半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系统营收为117.01亿元,同比增长11.67%,占总营收比重为69.67%;储能电池系统营收43.39亿元,同比增长4.64%,占总营收的25.84%。
出货排名方面,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量达到364.6GWh,同比增长22.3%。国轩高科电池装车量为9GWh,同比增长38.2%,位居全球第八。在储能领域,公司增势稳健。根据再生能源研究机构Info Link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TOP10企业中,公司位居第七位,整体排名有所提升。
基地建设方面,国轩高科美国芝加哥、密歇根、斯洛伐克、阿根廷、摩洛哥、越南等生产基地布局正在推进中,覆盖材料、电芯、Pack的海外十大基地布局初步形成。
研发创新方面,国轩高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研发、电池制造技术、制造工艺能力和产品应用端都取得了进步。公司研发技术团队超7,000人,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申请专利9,295项,累计授权专利5,534项,其中发明专利1,330项(含94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764项,外观设计440项。累计发表研究论文290篇、SCI24篇、核心刊物192篇,著作权登记266项;主持及参与标准制定共计92项。
供应链方面,国轩高科是较早涉足上游布局的电池企业,先后布局了矿产资源、前驱体、正极、负极、铜箔、隔膜等上游原材料及电芯、电池包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在上游资源端,公司加快推进宜春、印尼、阿根廷等地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布局,稳步提升庐江、肥东、乌海等材料基地产能。在电池制造端,公司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提升电池制造能力,改造、扩建国内生产基地,同时加速推动亚太、欧非、美洲等海外基地布局。
客户开发方面,在下游应用端,国轩高科与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大通、华为、国家电网、中国铁塔、皖能集团、大众汽车、TATA、Vinfast、Rivian等客户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等领域。
全球化布局方面,国轩高科注重国际市场的拓展,聚焦美洲、欧非、亚太三大板块,积极寻求国际化合作,产品已出口到泰国、印尼、越南、印度、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战略下,公司全面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和研发布局,加速本土化生产和研发进程,目前德国、印尼、泰国、美国硅谷四个Pack工厂产品已顺利下线。公司通过与海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全球新能源市场,持续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创新产品方面,国轩高科持续构建以材料科学和数字科学为基础的能源科学体系,推动材料体系、电池制造技术、制造工艺能力和产品应用端走向成熟、进步。公司新发布了5C超快充G刻电池、高镍三元圆柱星晨电池,以及首个基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的开发进展,新增500多项全球专利技术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松芝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实际量产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搭载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根据公开信息,基于固态电池的特性与安全性需要,预计未来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固态电池对于热管理的需求仍然存在。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车网互动需要提升系统支撑能力,仍面临硬件革新、平台完善、运行安全等多重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看,车网互动技术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互动放电两大环节。目前业内认为,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相对成熟,反向放电能力提升仍面临挑战。从整体运营角度看,V2G技术的关键突破点有两个:一是电池的耐久性,直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智能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
近日,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正式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向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协同发展,构建更加高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吉利汽车副总裁兼中央采购总经理王波代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5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2.8GWh,环比有所上升,为2025年以来月度新增装车量新高。企业方面,本次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有6家企业为中
在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辽宁远信10GWh无人机固态电池及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穿梭忙碌于各个作业区域,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该项目由辽宁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120亩。主要建设综合楼、研发中心、生产车间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5日消息,奇瑞固态电池研究院目前已有约50人规模,以博士为主,目前仍在市面上搜罗人才。据报道,目前为止,奇瑞固态电池研究院并没有固态电池研发的技术领军人物入驻,奇瑞仍在四处挖猎。“年底计划要扩招到接近百人。电解质、电芯、工艺、设备,基本都在招。”在技术路线上,报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电池隔膜龙头代表企业。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秀峰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在2023年9月获委任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为期三年。招股书显示,是业内首家实现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近日,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正式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向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协同发展,构建更加高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吉利汽车副总裁兼中央采购总经理王波代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5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2.8GWh,环比有所上升,为2025年以来月度新增装车量新高。企业方面,本次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有6家企业为中
立陶宛公用事业公司Ignitis集团宣布,计划在其三个清洁能源站点开发291MW/582MWh电池储能系统,并表示储能设备将由德国的RollsRoyceSolutionsGmbH提供。项目今年开始建设,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商业运营。Ignitis在周二宣布对这三个站点投资1.3亿欧元(1.53亿美元),并表示电池储能系统将安装在其位于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向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工厂NorthvoltDwaESS,目前收购金额并未披露。据了解,DwaESS工厂位于波兰格但斯克,占地25,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产能6GWh。Lyten宣称将利用该工厂生产其超轻型锂硫电池等产品。3月12
近日,宁德时代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检”)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已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在政策法规与标准研究、检测认证、零碳管理、产品认证等方面展开合作,助力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为我国新能源产业规范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中检董事长许增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四箭齐发”,一期项目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二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项目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四期项目将于近日实质性开工,为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年产能30GWh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包含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
“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是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欧盟、英国、马来西亚、巴西、澳大利亚等各国石墨烯权威机构共同发起的全球石墨烯行业盛会。“2025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由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和正泰集团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温州市(乐清)举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电池隔膜龙头代表企业。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秀峰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在2023年9月获委任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为期三年。招股书显示,是业内首家实现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附件显示,65家达标企业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总量最高,旗下两家公司共有581.57万分;排名第二的为特斯拉、共拥有203.2万分,吉利115.45万分位居第三。而唯有一家车企——广汽丰田汽车有
2025年7月3日,比亚迪储能与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湖南综能”)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坪山举行。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师、国网湖南综能董事长谢学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共同见证签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叶会生、国网湖南综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5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2.8GWh,环比有所上升,为2025年以来月度新增装车量新高。企业方面,本次公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有6家企业为中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7月1日,比亚迪位于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巴西工厂,在当地量产下线了第一辆新能源汽车,这座斥资55亿雷亚尔(约合71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15万辆的超级工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时短短15个月。在当天的仪式上,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标志,更是中巴合作的新篇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