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硫化物被公认为目前最有潜力率先走向量产的技术路线之一,显然已经成为电池行业重要阵地之一。
而中科固能作为溧阳市政府主导、中科院物理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聚焦硫系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的唯一平台,其行业风向标地位不言而喻。
如何走向产业化,必然是其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专利、论文以及官方信息等角度着手,探索中科固能如何解决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因为固态相较于液态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电解质,所以本质上是解决固态电解质本身及其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问题。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问题主要来自三个维度:材料、界面和电芯。
材料层面,主要包含固态电解质本身的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界面问题主要指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界面的兼容性,以及在离子迁移过程中固固界面、体积结构变化等问题;电芯层面,硫化物固态电池热稳定性,体积变化带来的性能衰减,量产、成本均是产业化难点。
01.
离子电导率
与液态电解质不同,固态电解质离子迁移能垒(化学反应中活化分子含有的能参加化学反应的最低限度的能量)高(是液体的10倍以上),故离子电导率低。
目前提升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的途径主要有四种:
总而言之,提高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无非就是提升其本身的离子浓度,然后在其迁移过程中,降低锂离子在各体相、晶界、界面等各个位置的阻碍。
掺杂思路提高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机理主要有四种:
a)通过不同掺杂元素和掺杂含量调节Li+的离子占用率,使离子传导更快;
b)通过离子掺杂调节锂空位浓度,改变锂离子的迁移机制;
c)通过离子掺杂进行电荷补偿,使电解质中Li+含量增加,Li+迁移数增加;
d)异价离子掺杂引起的局部紊乱增强Li导电材料的离子导电性。
中科固能运用了其中两种机理(a+d)来提升离子电导率,一是通过Si4+离子掺杂Li6+xP1-xSixS5I (0≤x≤0.5)来增加Li+的含量,以促进Li+在亚结构中的扩散,二是在P5+位上的Si4+增加了I?/S2?位的无序性,改变了锂的亚结构,促进Li+迁移,导致离子电导率增加,活化能急剧降低。
02.
固固界面及锂枝晶问题
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接触较差、负极侧锂枝晶生长的问题,以及硫化物固态电池工作期间需要几十到几百兆帕压强保持界面良好接触,均限制其性能的发挥及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中科固能给出的解决思路是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或者在原有材料上进行优化加工。
材料层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科固能吴凡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室温液态锂负极材料3D LiSi@Li-Phen-Ether (3D LSLL),亲锂的Li-Phen-Ether充分浸润LiSi合金粉末并形成3D Li+/e-快速迁移路径,以此改善界面接触,抑制锂枝晶成核/生长,提升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与此同时,吴凡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兼具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的软碳(SC)-Li3N界面层,其原位锂化反应不仅能将SC锂化为具有良好电子/离子导电性的LiC6,还成功地将混合相Li3N转化为具有高离子导电性/离子扩散系数和锂金属稳定性的纯相β-Li3N。混合导电界面层有利于Li+在界面上的快速传输,并诱导金属锂在其内部均匀沉积,这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形成,提升ASSLMBs性能。
新工艺上,中科固能提出一种固相钝化法,在锂金属固态电池上用人工构建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进行锂金属保护。
原位固相钝化示意图:(a)钝化膜的制备过程;(b)原位固相钝化过程
将制备好的钝化膜覆盖在锂金属表面,高温辊压使钝化剂分子与锂金属表面紧密接触并相互作用。在热压驱动下,钝化剂分子与锂原子发生固固键合反应。经过特定的处理时间后,钝化膜基底脱离,与锂金属反应,调节锂表面组分,使锂金属表面钝化,从而抑制枝晶的生长。
负极界面,除了锂枝晶生长问题,界面形貌演变、电解质分解和化学-机械衰退,均会导致高界面电阻和电池失效。
在正极界面,中科固能引入DOL原位聚合的凝胶界面层,实现正极磷酸铁锂及其研发的3D LSLL负极硫化物固态电池在0.5 MPa外部压力、室温环境、2C倍率条件下实现超300次循环。
针对界面问题,中科固能还通过三元正极材料表面硫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液态锂负极等方式解决。
03.
空气稳定性
硫化物电解质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有毒气体H2S、电解质结构破坏、电化学性能衰减,所以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很差。在其合成、储存、运输和后处理过程中严重依赖惰性气体或者干燥室,会大幅提升相应成本。
中科固能开发空气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的主要方式是,应用H2S吸收剂、元素替代、新材料设计、表面工程和硫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
目前行业在推的干法技术,在制膜的过程中会避开有机、极性溶剂,只需要少量的粘合剂,能从根源上切断其与溶剂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风险,与此同时,干法技术节省溶剂、溶剂蒸发、回收和干燥设备等,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部分成本。这也是中科固能目前在重点布局的技术,来解决硫化物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空气稳定性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中科院团队还提出一种策略,以空气稳定的氧化物为原料,在空气环境中一步气相法合成硫化物电解质,制备过程中维持其空气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的固液相合成法在制备硫化物电解质中过渡依赖手套箱氩气氛保护、产率低、原料高昂等特点。
一步气相法主要是以气化的CS2为硫化剂,对低成本且空气稳定的氧化物原料进行硫化,优化后的硫化物电解质(LSAS,与水不发生反应,只是吸收H2O分子形成含13个结晶水的水合物)离子电导率大幅提升,并且具备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制备过程无需手套箱,可以从管式炉中获得大量硫化物电解质,在空气环境中合成一系列空气稳定的硫化物电解质。
参考专利(部分专利为中科院物理所其他人员或成果)及相关如下:
1、Pushun Lu, Lilu Li, Shuo Wang, Jieru Xu, Jian Peng, Wenlin Yan, Qiuchen Wang, Hong Li, Liquan Chen, Fan Wu*. Superior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nabled by gas-phase synthesized sulfide electrolyte with ultra-high moisture stability and ionic conductivity. Adv. Mater.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0921
2、Hard-carbon-stabilized Li-Sianodesfor high-performance all-solid-statei-Lion batteries,Nature Energy (IF=67.439)
3、Air Stability of Solid-State Sulfide Batteries and Electrolytes
4、Doping Strategy and Mechanism for Oxide and Sulfide Solid Electrolytes with High Ionic Conductivit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5、Liquid-phase synthesis of Li2S and Li3PS4 with lithium-based organic solutions,Chinese Physics B
6、Jiacheng Wang, Liquan Chen, Hong Li, and Fan Wu*. Anode Interfacial Issues in Solid-State Li Batteries: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Strategies
7、Low-pressure dendrite-free sulfide solid-state battery with 3DLiSi@Li-Phen-Ether anode
8、Dendrite-Free All-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y By In-situ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Soft Carbon-Li3N Interface Layer
9、Wide-temperature, Long-cycling, and High-loading Pyrite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nabled by Argyrodite Thioarsenate Superionic Conductor
10、Superior Low-Temperature All-Solid-StateBattery Enabled by High-lonic-Conductivityand Low-Energy-Barrier interface
11、Dendrite-free lithium-metal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by solid-phase passivation
12、Stable Interface Between Sulfide Solid Electrolyte and-Room-Temperature Liquid Lithium Anode
13、Anode Interfacial Issues in Solid-State Li Batteries: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and Mitigating Strategies
14、Thermal Stability between Sulfide Solid Electrolytes and Oxide Cathode
15、Superior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nabled by gas-phase synthesized sulfide electrolyte with ultra-high moisture stability and ionic conductivity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2024年营业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有回收板块废旧电池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第四季度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进行减产,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单体亏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长安汽车发布消息,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天衡智能底盘将亮相上海。另外,其包含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全品牌也将集体亮相。据了解,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今年长安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现场表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400万用户的信赖与厚爱,汇聚成推动上汽“前行不已”的澎湃动力。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现场透露,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长安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长安汽车致力于让用户实现“能源自由”,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2024年营业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有回收板块废旧电池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第四季度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进行减产,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单体亏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天华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开展固态电池体系的关键电池材料及体系的开发与联合应用,包括:高比能高安全正极材料、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开发,多材料体系匹配研究和电芯体系的综合设计、制造及应用等。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经完成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安孚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南孚电池拟与南平市政府旗下绿色产业基金、高能时代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建设运营300MWh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性能参数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能时代是国内首批具备全固态电池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南都电源全新发布标准20尺单箱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引领储能行业进入8MWh时代。南都CenterLMax8.338MWh储能系统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超大容量固态电池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再加上系统的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和箱内功能结构优化,令该款储能系统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储能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运达股份旗下品牌——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型材料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聚焦于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包括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设立汕头博盛复合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复合集流体技术、以及与中南大学合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武汉天石科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吨级硫化物电解质产线、研发及运营投入。资料显示,天石科丰成立于2022年12月,是一家致力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高校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固态电解质粉体研发和
2月20日,华为在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正式推出巨鲸电池2.0,以“6C超快充+800V高压增程”技术组合,再次刷新行业天花板。目前来看,全新的巨鲸电池2.0相较于1.0进步非常大。6C超充电芯体系:巨鲸电池2.0包含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其中增程版是全球首个800V高压增程6C电池包,容量达到65kWh,SOC从10%
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独特优势正快速推进产业应用。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创新突破直接决定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进程。近年来,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逐渐成为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创新的重要方向,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关注。自2018年以来,学术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具体技术路线图及时间节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道氏技术称在硫化物电解质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道氏技术固态电池研究院已成功自主研发出电导率高达1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实现100克量级的稳定生产。据透露,公司正致力于前驱体的降本优化、硫化物电解质合成工艺的改善以及电导率的进一步提升,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公斤级以上
近日,先进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恩力动力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清大海峡与金石投资共同领投,老股东大兴投资旗下基金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固态电池研发、市场拓展及产能建设等方面。恩力动力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比能软包电池,开发出3.5-100Ah各系列电芯产品,能量密度高达300-450Wh/kg,其电芯温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加速发展,国内企业在专利布局上的创新思路逐步显现。从材料特性优化到工艺革新,再到结构设计,不同维度的技术探索正推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在过去一个月内,多家企业的核心专利获得授权,这些成果不仅呈现出技术创新的多样性,更揭示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的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上汽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上汽全新一代固态电池是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的技术路线。此前,上汽集团表示,全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