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前两年参加某AI活动,一位国家电网的专家分享道:“领导嘱托我一定要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电力行业虽然已经有百年传统,但我们国家电网非常渴望技术创新,非常渴望将AI在这么大的电力系统中去应用。”
为什么电力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如此迫切?因为时间紧,任务重。
以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明确路径,电力企业责任重大。但时间周期却十分紧张。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的“三步走”发展路径规划,当前至2030年,是电力行业的加速转型期。
电力行业面临的,是一条快速上升的陡峭“升级曲线”,按部就班的渐进式转型是很难完成的。如何才能在升级路上走得又快又稳?
看过科幻小说的读者知道,高阶文明都解锁了时空“跃迁”的能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广阔的宇宙距离。如果把新型电力系统,作为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地”,智能化就如同一次高效“跃迁”,可以让电力行业实现非线性的跨越式发展。
而智能化必须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离不开数据和设备的互联互通。那么,作为联接基座的电力通信网络,准备好了吗?
在2024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上,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能源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杨新峰提到,面向AI时代,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络亟需融合“超宽、体验、安全、智能”四大能力。华为推出了星河AI电力网络解决方案及7大子方案,构筑新一代电力通信基座,加速行业智能化发展。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能,所以,电力行业将如何在星河AI电力网络上,完成智能化的起跳蓄力、奋力一跃和平稳落地?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和探寻。
为“起跳”蓄力:
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联接力
电力智能化的有力一跃,离不开通信网络的联接力。但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能量流(瓦特)和数据流(比特),传统电力通信网提供的“运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具体来说,新型电力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而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为了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在“发输变配用”等全环节引入数字技术,让“比特驱动瓦特”,而数据流(背后是大算力和模型算法)的全链贯通,也对底层的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运力要求。
而传统电力通信网络,可能遭遇以下挑战:
传不动、传不稳。
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的传输需求激增,如果数据中心网络的联接能力不畅,会导致大量算力资源折损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电力企业效率、资源的浪费,算力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电力企业在打造千卡、万卡集群的数据中心,卡间、集群间互联都离不开超强性能、超稳可靠的通信网络。
传不好、体验差。
高清视频、移动办公、自动巡检等应用正在智慧电厂落地,大多数配套网络却没有随之升级,导致这些数字化业务体验不佳,亟须一个高品质高可靠的网络,来保障电力关键应用的体验。
有短板、少防护。
2023年出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可靠电力保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作为指导思想。而一张面向AI时代的智能电网,离不开一张坚强的通信网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海量泛在的新能源场站并网,传统电力数据网网络边界扩大,网络暴露面增加,安全威胁也随之增多,传统电力网络的“椰子壳”式安全,内部存在防护短板,一旦防火墙被黑客、勒索病毒被攻破,数据和业务会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电力网络必须“内外兼修”,迈向AI使能、云边端一体化防护的“内生安全”。
不自治、难运维。
一张庞大复杂的电力通信网络,日常中要保障电网业务的稳定可靠,必须有故障快速定界、网络灵活部署、体验一键调优等能力,来快速高效地应对运维复杂性问题。但缺少自动驾驶能力的传统网络,只能依靠人拉肩扛式的运维方式,一旦故障发生,容易看不全、看不清、看不准,无法满足高效运维的要求。
可以说,从传统电力系统到新型电力系统,每个环节都面临着网络升级的挑战与需求。满足电力行业在智能时代的“运力”需求,华为铺设了一条“星河”。
向未来一跃:
华为星河AI电力网络之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给底层通信网络带来的挑战,是多环节、全流程的,因此,对应的解题思路,也必须是体系化、综合性的。放眼通信领域,华为具备的“技术密集型”优势,又一次展现了出来。
不是一个黑科技的亮相,而是多个综合技术的集体登场,星河AI网络组成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技术创新体系。此次华为推出的星河AI电力网络解决方案,就针对不同电力场景的通信需求,通过集成多个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支撑电力智能化的“飞跃”。
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
NSLB算法实现全网负载均衡,网络吞吐量提升至95%,释放澎湃算力。独家iReliable三级极速切换实现网络超稳可靠。网络数字地图打造超智运维,故障分钟级定位,为电力数智应用保驾护航。
智能IPv6+电力数据网:
传统的MPLS数据网,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业务复杂、安全要求高、运维难度大等发展需求。华为引入了SRv6+IFIT实现路径智能调优,网元、网络、平台的三维安全架构,构筑内生安全能力,六维可视的网络数字地图,配置变更零差错,为电力数据网络提供确定性体验,一体化主动安全防御,实现电力网络自治。
智能电力SPN传送网:
SPN(切片分组网)接替传统的SDH(同步数字体系),成为新一代的电力生产网技术,灵活以太网技术打造200GE/400GE超宽通道。基于FlexE交叉、CBR等技术为业务提供微秒级时延的刚性管道。类SDH界面结合AI技术,延续运维习惯,提升运维效率。助力国家电网山东分公司,构筑新型地市电力通信网。
智慧变电站网络:
助力打造安全可信的变电站,独家Wi-Fi 7密盾实现物理层空口安全,从听不懂到听不到。AI智能漫游,切换时延低于50毫秒,双发选收保障移动巡检不中断。高可靠以太网可支持8个网络切片,打造关键业务专享管道,助力变电站运检数字化。
智能配电IP通信网:
HSR环网保护,双发选收无损倒换,业务不中断。业界最全终端指纹库,精准识别私接、仿冒终端。端到端业务可视,网络秒级监测,实现网络自愈。支撑配电网络智能化发展,实现配网侧“高可靠+智能自愈”,用户侧“智慧+高效”。
智慧发电网络:
改善电力生产端数智化的网络体验,Wi-Fi融合调度技术实现50%并发量升级,支持120路高清视频流畅播放。AI智能识别关键应用,专属切片打造VIP车道。园区数字地图四维可视,故障秒级感知、分钟级定位。助力移动办公、智能巡检、采集终端、视频管控等业务无线化,流畅稳定运行。
星河AI电力网络安全:
构筑云网边端一体化防护,云端安全大脑内置8000+推理规则和25种检测模型,自动处置99%安全事件。边侧自适应引擎精准捕捉病毒,威胁检出率达99.95%。端侧勒索行为检测引擎,实现100%勒索病毒防护,全方位守护电力智能化转型。
为什么说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支撑电力智能化“跃迁”?因为华为的“技术密集型”+“解决方案式”输出,赋予了星河AI电力网络以强度、广度与速度。
所谓强度,是强研发实力。无论是算法有效性、产品易用性、技术先进性方面,星河AI电力网络都做到了很强的水平,让以网强算、以智赋网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做到的能力。
所谓广度,是指覆盖广泛。星河AI电力网络的7大子方案,全面覆盖“发、输、变、配、调”等电力场景,不是单点技术的应用,而是多环节多技术的相互配合、整体优化,从而让数据、算力和算法在业务流程中完整贯穿,达到深度应用AI的最佳效果。
所谓速度,是指智能化进程的加速。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星河AI电力网络可以将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网络挑战,多种问题一次解决,智算与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升级,这就提升了网络底座升级的效率,从而推动了电力智能化的速度和进程。
因此,借助星河之力的强度、广度与速度,电力行业可以纵身一跃,跃入智能时代。
在星河落脚:
把新一代通信基座落在实处的
为什么是华为?
作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电力领域一旦出现失误,轻则引起非正常停电,重则造成大型设备损坏或经济影响。因为重要,所以“必须”升级,也因为重要,所以不能“随便”升级。
因此,构建新一代电力通信底座,是一件技术挑战、心理挑战和商业挑战都巨大的事情。为什么华为敢为人先做这件事?
将隐匿着大量未知与挑战的科技未来,变成可行、可感、可落地的现实方案,我们能看到的华为底气,首先来自对技术的预判足够精准。
今天我们都知道,智能化是未来不可撼动的发展方向,但华为更早洞察先机,提出了构建万物智联的目标,对算力、联接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方向有前瞻性的预判,提前开始预研,比如400G/800G超宽网络、Wi-Fi 7、网络数字地图等。
这种对技术方向的精准预判,可以在创新上保持领先,同时保证研发资源的高效利用。
锚定技术方向后,华为往往会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与技术攻坚。
在国内科技企业中,华为在研发上的长期坚定投入和技术产品化的高效创新链,是独树一帜的。这也使其能够率先把产品和解决方案送到用户手中。所以,能看到星河AI电力网络针对的行业痛点很实,直指当下电力行业运力升级的迫切需求。
仅仅是交付还不够,我们也必须看到,华为的升级迭代进化速度是非常快的。
从基础大模型爆发、电力行业探索大模型,再到推出适配大模型时代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仅仅一年多时间。这种锚定技术方向后不断升级、持续迭代的能力,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与用户需求,具备可持续创新的竞争力。
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中,就是星河AI电力网络的技术扎实,场景化解决方案也更符合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和采购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选择华为作为长期通信伙伴,或许能够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技术世界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感受到被稳稳托举的幸福。
电力行业的智能化“跃迁”,也将在星河AI网络的助力下,飞身一跃,平稳落地。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电力行业完成一场联接力的惊艳蜕变,开启一段全新的数智旅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日,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举办计量自动化系统3.0双轨运行启动暨成果发布会。广州供电局携手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联合攻关多项关键技术,打造计量自动化系统3.0,具备全市近千万级用户用电数据的分钟级采集能力。发布会邀请来自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华为、中国能建广东院、中国联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以“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为主题的2025全球数据中心产业论坛在沙漠之城迪拜隆重召开。论坛期间,在阿里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支持下,华为联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白皮书》,白皮书从七大维度全方位、系统性阐述如何提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软科技公司)聚焦“数字化技术支撑”“智能装备制造”两大核心业务,将前沿IT技术应用于全环节电网业务及企业运营管理。2024年初,鲁软科技公司和华为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电力物联网建设及鸿蒙系统推广应用。近日,鲁软科技公司基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研发的
2024年在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我国新能源发展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达到13.5亿千瓦,占总装机规模比重超过40%。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新增总装机的85%以上。发电装机结构的加速转变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必然趋势,然而,新能源的狂飙突进、化石能源
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24年12月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多个华为支撑的IPv6+电力项目跻身全国总决赛,并取得3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本届赛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以“智联赋能、创想无限”为主题,旨在激发IPv6创新活力
在源荷两端,中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也给电网带来了世界级的挑战。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数智化加持的创新是核心关键手段,没有通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都无路可行。不认真对待通信网,通信就会成为电网的瓶颈,从而阻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1、引入通信目标网方法论只有
6月1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南方电网公司主办的“南方电网2024年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决赛”在深圳落下帷幕。在此次竞赛中,华为公司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协同电力行业伙伴共同斩获“外网输电赛道AI算法应用一等奖”。获奖照片此次竞赛系全国首次覆盖输电
[中国,重庆,2024年12月20日]2024华为商业市场合作伙伴高端论坛发电专场在重庆凯悦酒店如期举行。20多家发电行业伙伴参与论坛,与华为共同探讨建立开放、协作、共赢的商业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共谋能源电力发展未来。华为中国政企电力系统部总经理李继光、华为全球商业伙伴部部长刘铮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
车网互动需要提升系统支撑能力,仍面临硬件革新、平台完善、运行安全等多重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看,车网互动技术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互动放电两大环节。目前业内认为,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相对成熟,反向放电能力提升仍面临挑战。从整体运营角度看,V2G技术的关键突破点有两个:一是电池的耐久性,直
泛华战略新论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迈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阶段。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引入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育城平台赋能,整合产业链、重构供应链,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格局。同时,构建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开放与理性成为拥抱AI时代的两大核心姿态。7月3日-4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会在杭州召开,以“拥抱AI:开放与理性”为主题,汇聚AI领域领航者与各行各业企业家精英,共绘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共探无限可能的崭新篇章。会议期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
7月4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与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代主席韦韬在南宁举行会谈。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钟得志,中国华电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曹海东,副总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江苏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绿色化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
7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文章指出,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供需失衡问题。“内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供需矛盾突出,供大于求。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强大的供给能力相比,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数智技术与电力技术的融合赋能愈发凸显,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燃煤电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集团公司“十四五”期间首个百万千瓦级燃煤智慧电厂项目,新余第二发电公司围绕“无人干预,少人值守”目标,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体系,将电厂由传统的工业生
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为推动新时代中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软实力,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构网技术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西葡大停电的系统“振荡”终于“落下最后一只靴子”。据媒体报道,对于大停电的原因,西班牙政府发布报告说是由于电压激增,但电网和电厂等有关运营商未能有效应对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此前,西班牙电网运营商将大停电责任归咎于大型发电厂,母公司董事长指控部分大型发电
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共同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智能有
2025年6月28—30日,随着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宁国运盐池92万千瓦光伏项目、宁东绿科164万千瓦光伏项目、星海新能源平罗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陆续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首个省域绿电园区第一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6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文件明确,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6日,2025年甘肃省与中央企业融合发展恳谈会(以下简称“恳谈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强调,甘肃将与广大央企一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
7月6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之一的肇庆浪江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交流励磁系统在江苏常州通过工厂试验并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大型变速抽蓄机组正式拥有了“超强新肺”,工程应用将由研发制造进入现场安装新阶段,加快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下线的交流励磁系统是
2025年7月1日,江西省将正式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发改价管〔2025〕463号),优化后的分时电价机制适应了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电力系统峰谷特性变化等新形势新要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时段安排,增加谷段用电、减少峰段用电,整体降低用电成本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日前,湖南发改委解读《关于优化我省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主要优化内容为:一是优化峰谷时段。午间11:00-12:00由高峰调整为平段,12:00-14:00由高峰调整为低谷,预计可释放电力需求300万千瓦;低谷和平段时间连续执行,16:00-24:00为高峰(尖峰)时段,0:00-16:00连续16个小时为低谷时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