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市级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推动密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区级相关部门起草了《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6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资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利用地源热泵供暖比例,推广示范应用绿色能源供暖技术。
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坚强韧性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稳定。完善本地电源设施布局,提升电力接纳能力。深挖本地电源应急备用调峰潜力,加快推动西田各庄220千伏输变电等主网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地区网架结构,满足新增电力负荷需求。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提升区域运行管理能力,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电力系统。
详情如下:
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密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密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生态建设、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三个关键环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碳排放双控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之上,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科学稳妥有序达峰,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工作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筑牢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首都东北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坚持系统观和科学观,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已开展工作的统筹,强化各部门协作,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驱动,先行示范。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前沿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率先探索碳中和路径,在全市双碳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民行动,共建共享。坚持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充分激发全民参与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倡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聚力绿色和谐宜居共建共享,让低碳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清洁低碳安全韧性的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总量保持总体稳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市级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5万吨。
“十五五”期间,能源利用效率高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化碳交易机制实现创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全区统筹和规划引领,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系统观念,全面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格局,打造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1.加强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密云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确保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协调一致。
2.培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动能。立足生态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激发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集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落户为契机,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引领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先进低碳制造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档升级。围绕“1+4+N”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落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布局健康管理、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休闲等一批低碳健康服务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为载体,加快培育低碳特色旅游业,推动低空经济+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探索零碳旅游新模式。依托百年梨乡、中华蜜蜂、酒乡之路等特色乡镇建设,积极培育“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低碳农业体系,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3.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格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对绿色低碳美好生活向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让群众共享低碳发展成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广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科普教育基地,注重青少年低碳知识和行为培养,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提升消费服务品质,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鼓励居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建立区域性碳普惠平台,通过居民各个领域的低碳行为累计碳积分,探索以积分兑换、消费抵消等方式,激活公众减碳积极性。厚植生态文明底蕴,提升居民自主垃圾分类投放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培育绿色低碳文明乡风。
(二)推进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在保障产业发展、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和地热能为辅的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4.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落实《党政机关能源消耗定额》等相关地方节能标准,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强化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责任,开展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考核,组织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技改、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等相关工作。强化节能监察执法,持续提升用能单位能效水平。深挖工程节能潜力,重点实施一批工业、供热、城市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5.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6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资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利用地源热泵供暖比例,推广示范应用绿色能源供暖技术。
6.加快电力系统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坚强韧性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稳定。完善本地电源设施布局,提升电力接纳能力。深挖本地电源应急备用调峰潜力,加快推动西田各庄220千伏输变电等主网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地区网架结构,满足新增电力负荷需求。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提升区域运行管理能力,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电力系统。
(三)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合理控制碳排放增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强化农业等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7.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工业领域要持续推动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分类清理僵尸企业,推进腾笼换鸟,提高单位面积资源产出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制造业,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依托中关村密云园,严把项目准入标准,引进一批医药健康、生物制造、节能环保等能效高、排放低、效益好的主导低碳产业项目。持续促进传统产业能效提升,积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智能化变频等先进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淘汰退出不达标的重点用能设备,加快传统电机、锅炉等设备升级改造;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建设清洁生产、能源审计和碳排放管理体系,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园区,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园区能源转型,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加强工业园区建筑厂房、道路交通、生态环境设施低碳化改造,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8.强化建筑领域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规模达到1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建筑领域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和农宅节能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建筑能耗运行监管,实施公共建筑能效评估,严格落实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监测和能耗定额管理。
9.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化出行结构,打造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协调发展的绿色出行网络,构建智能绿色出行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车辆结构,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合理布局新能源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做好交通领域绿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运输结构,发挥京沈客专和市郊铁路怀密线等铁路交通作用,构建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10.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密云水库、北部林区为主体,以白河、潮河水系和道路生态廊道为脉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低碳生态空间格局,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以更大力度拓展绿色空间,开展全龄友好公园、生态马拉松公园、多彩南山森林步道项目建设,开展造林育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推进山区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项目,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增加森林蓄积量,推广栎树、杨树、悬铃木等高碳汇树种,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森林蓄积量达到575万立方米。加快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保护规划,提升密云水库和周边湿地生态碳汇能力。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建立生态高效的农业耕作制度,提升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固碳能力。
11.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基于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加强甲烷、氧化亚氮等主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甲烷排放,探索应用甲烷回收利用技术,推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四)强化科技引领和政策机制创新
强化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创新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价值优势,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
12.加强低碳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技术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城东区和中关村密云园各功能区资源优势,推进“1+5”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全链条,孵化高附加值低碳产业。加速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围绕能源系统脱碳技术、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森林增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13.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落实《密云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产品监测认证、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多途径推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培育一批生态优势品牌和特色产品,形成更多“两山”理论转化生动案例,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4.构建密云特色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基础,构建活水、盘林、促产、降碳气候投融资模式,完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和市级相关政策,加强区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低碳领域。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系列标准规范,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以气候投融资为基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信贷、债券、保险等金融创新实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基于碳排放配额、林业碳汇等的投融资活动。
15.提升统计、计量和监测能力。配合市级部门建立并落实全市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可再生能源等重点领域能耗和碳排放计量、监测和统计体系。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配合市级部门开展森林、草地、湿地、土壤等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探索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统计。
16.加强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充分发挥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明确排放单位减碳主体责任,推进碳排放履约。适时实施低碳领跑者行动,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引导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充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明确碳排放管控要求,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主动公开碳排放信息。鼓励区内企业率先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四、保障措施
17.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和市级要求部署推动本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发展改革委做好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和各领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细化碳达峰工作目标任务,加强政策联动和信息共享,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18.压实目标责任。按照国家和本市碳排放双控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任务,科学分配区级考核指标,逐级分解重点单位的跟踪监管任务,研究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19.开展试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密云特色,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绿色低碳试点创建活动,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在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生命健康科学小镇等区域开展绿色低碳项目示范,积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主动探索智慧低碳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做好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低碳街区、低碳园区、低碳景区等创建活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1日,大连市绿电绿证服务站揭牌仪式在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举行。创立大连市绿电绿证服务站是推进绿色低碳体系建设、服务企业绿色转型的一次创新,建起了政企携手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桥梁”。服务站依托市、区、所三级绿电绿证服务体系,提供绿电政策宣贯、交易辅助、信息公告、账单解读、人员培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开展2024年1-9月可再生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结果公示及10月数据收集的工作,详情如下:关于开展2024年1-9月可再生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结果公示及10月数据收集的通知各消纳责任主体: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7年,布局合理、算网融合、算电协同、算用相长的全省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以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为核心的多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目前,青海清洁能源装机576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4313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装机占比双主体。青海已向15个省区市外送绿电202亿千瓦时、增长58.8%,助力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以上。
11月20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电碳汇联合服务工作站正式启动,是国内首个绿电绿证、碳配额和ESG一体化服务工作站。据了解,绿电碳汇联合服务工作站将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一是绿电交易服务。通过搭建绿电交易平台,工作站将为企业提供绿电交易对接、绿电证书核发、绿电使用监测等服务,帮助企业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商务部印发《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和中国软件名园。坚持软硬协同,顺应开源发展趋势,鼓励技术软件和工业软
新型电力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三载,源、网、荷三大要素在系统内部的功能角色深刻重塑。它们之间,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又彼此牵绊,共同编织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复杂图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前沿阵地与示范窗口——浙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乃至借鉴这一转型进程的独特视角。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北京市2025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2025年绿色电力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参与本市绿色电力交易的经营主体包括:售电公司、电
记者从安徽电力交易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安徽今年的绿电交易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05.7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逾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700万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结合安徽新能源发展,组织开展绿电市场机制研究,走访调研安徽省内出口型、高载能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绿电需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11月19日晚,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投运,每年可接受超7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满足300万城镇居民日常用电。这也意味着雄安新区实现100%绿电供应更进一步。雄安变电站是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终点变电站,地处京津冀负荷中心,是“西电东送、南北互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鼓励用能企业使用绿电,既可以减少企业碳排放量,有利于企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门和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召开重点碳排放单位绿电消纳与碳排放核算政策培训会,近300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参会。培训会上,市生态环境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绿电消纳工作项目比选公告发布,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为:北京积水潭医院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用电量预估2100万度(具体用电量以实际为准),其中绿电需求为642万度,服务商应根据交易规则,协助我院完成电力市场化交易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合同履行期限
日前,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达4125.23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39%,已超过火电(33.83%)、水电(31.78%)装机容量占比,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湖北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结构“含绿量”不断提升。今年夏季,湖北省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
11月6日,江苏省首个市级绿电绿证服务平台在宿迁建成。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引导绿电就地消纳,促进绿电平价销售,打造绿色营商环境,探索绿电鉴证新路径。宿迁绿电绿证平台采用“一体两翼”布局,下设宿迁绿电绿证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总牵头部门,统筹平台组建和运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稳定工作会议暨2024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对强化电网稳定管理、加强分部功能建设、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作出了部署。国网华东分部坚决落实会议精神,扛牢新形势下公司党组赋予分部的新使命、新责任,奋力开拓创新,科学应对挑战,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分部在强化电网稳
11月5日,江苏发改委印发《关于大力实施绿电“三进”工程提高绿电交易和消纳水平的通知》,拟推进绿电进江苏、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三大工程。文件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存量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水平和清洁能源输送占比;另一方面,加强增量特高压输电项目的规划研究,推动适应大规模新能源输送等创新
今年以来,重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能源发展号召,全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9月底,实现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42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占全市发购电量的41.4%,为全市能源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内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同比显著增长截至9月底,市内可再生能源上
11月6日,苏北首家绿电绿证市级平台在国网宿迁供电公司营业厅揭牌并实体化运作。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守兵出席活动。在宿迁市发改委牵头指导下,市楚光能源集团成立宿迁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国网宿迁供电公司成立绿电绿证服务站,依据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授权及相关业务指导意见,深入融
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日前在杭共商2024年迎峰度冬电力保供稳价工作,并发布《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携手打赢迎峰度冬攻坚战的倡议书》。从加强组织,精细调度,提高供电能力,增强应急能力,凝聚强大合力等方面呼吁全省电力企业积极响应,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携手打赢迎峰度冬保供攻坚战,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
“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淳安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淳安县重要电力用户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重要电力用户包括公共卫生、公用事业、县政基础设施、金融证券、通信服务、广播电视等行业以及党政机关、国防军事部门、公共数据中心、大型交通枢纽中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单位。重要电力
11月8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4年迎峰度夏大负荷分析及2025—2027年运行方式审查会议,听取南网总调关于2024年迎峰度夏大负荷分析及2025—2027年运行方式研究(以下简称“三年方式”)的专题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三年方式有关重点工作。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党组
11月18日,广东印发《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虚拟电厂运营商准入条件。要求负荷类虚拟电厂资源、发电类虚拟电厂资源所在现货市场出清节点(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单个交易单元的调节能力不小于1兆瓦、连续响应时间不低于1小时。原文如下:广
11月18日,浙江金华婺城区发改局印发婺城电网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经研究,2024年迎峰度冬婺城电网有序用电方案共安排34.38万千瓦错避峰负荷,分6级方案执行。今年,婺城电网安排应急机动负荷3.68万千瓦,以专线用户和大用户为主,应急
11月15日,常州市举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进会,会上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创新发展平台正式发布。同时,现场推介常州市双碳公共服务平台,常州厚德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获颁平台首份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常州市新型智能微电网发展联盟成立,将助力营造产业发展聚链成群、
11月13日,省工信厅组织省电力公司、各市(州)工信部门和供电单位,开展了2024年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实战化演练。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英平现场指导并总结讲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吕栋观摩点评。本次演练以“现场+视频”的方式开展,主会场设在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分会场设在各市(州)及兰
根据省能源局2024年全省有序用电工作要求,为保障我市电网在2024年迎峰度冬期间安全稳定运行,11月13日下午,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国网新余供电公司开展了2024-2025年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实战演练。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国网新余供电公司,各县(区)发展改革委以及新钢公司、赣锋锂业等企业参加演练。本
11月4日,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有关事项(北发改价格〔2024〕20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应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加快改造,尽快实现向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直接供电,物业服务企业要配合电网企业做好“转改直”工
11月14日,海南省工信厅公示2024年第三季度第一批拟用电成本支持制造业企业名单(琼工信运行〔2024〕277号),拟将符合用电成本支持条件的269家制造业企业作为2024年第三季度第一批用电成本支持对象。其中包括海南美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海南中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椰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海南正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