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风光大基地,新建煤电的名义多为打捆新能源、平滑负荷曲线的“调节性电源”。内蒙古正在建设四个大型“沙戈荒”清洁能源基地,每个基地配备8GW光伏和4GW风电,并拟建4GW煤电厂作为配套电源。根据内蒙古8GW光伏和4GW风电项目的典型小时发电曲线,作为支撑电源的可调度燃煤电厂可能需要在中午关闭,并在下午晚些时候、傍晚和夜间快速启停并调节出力。然而,煤电的运行特性并不适合这种频繁启停的操作模式。经过灵活性改造的煤电机组年启停次数约在100次左右,而过于频繁的启停会对煤电核心设备造成严重的热应力和机械磨损,从而缩短机组寿命,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影响机组安全性。考虑到日内波动是主要挑战(而非季节性波动),最适合的调节手段是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而非燃煤电厂。此外,应从当地电网和外送省份的角度考虑如何应对清洁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在清洁能源电力外送中更多地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电压源换流器技术,同时研究如何利用省内现有的输电线路充分对现有的煤电资源进行调度,是更为经济的解决方式。
2022年以来,地方政府核准的大多数煤电并不符合“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的定位。在核准煤电最多的几个省份,例如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煤电已经是其发电主体电源,足以满足省内电量需求,以及调节省内已有的和计划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源。地方政府近两年新核准的煤电项目里,仍有很大一部分是“单纯以发电为目的”的,并未深刻思考过其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的角色。
中期能源转型不及预期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在“十四五”规划前半段,单位GDP能源消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两项指标的进展落后于预期。十四五规划中,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3.5%和18%均为约束性指标,凸显了政府的责任,具有极强的严肃性乃至问责性,不能随意调整。
自2020年以来,能耗强度年均降幅仅为0.6%,低于十二五期间的4%。在中期评估报告发布前,发改委就能耗强度目标落后约谈了八个相关直辖市和省份,其中重庆、广东、浙江、安徽、陕西在近几年新增火电装机占比中均位于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然而单位GDP能源消耗却降低了0.5%。这个数据看似矛盾,实则因为政府改变了对“能耗强度”的定义,能源消费总量的统计口径仅涵盖化石能源消费,不再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这一调整将鼓励地方政府对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意味着如果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则更容易实现能耗强度的下降目标。但若此前核准的煤电全部投产并运行,则没有可能实现此前制定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测算,2021—2023年,中国碳排放年均增长为3.8%,高于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长0.9%。要实现2025年的碳强度下降18%的目标,就必须在2024年和2025年达到年均7%的降幅。此外,中国在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指出,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年均GDP增长率为5%左右或者低于5%,从2023—2030年,能源部门的碳排放必须保持零增长。而煤电装机的高速增长,则对能源部门的减碳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危及2025和2030碳强度下降目标。
长期气候目标面临挑战
2022年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为5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6%。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行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中电联《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电力碳强度为541gCO2/kWh,同年全球平均水平为436gCO2/kWh。中国电力碳排放强度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下降速度较为缓慢,与碳中和愿景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发电方式来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火电(主要是煤电)的碳排放强度约为832gCO2/kWh,远高于电力行业总体碳排放强度。
目前中国各阶段煤电机组数量庞大,在运机组约为1170GW,从长期来看,煤电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最新研究《统筹安全保供和双碳目标的煤电转型路径研究》,若重点考虑通过化石能源满足国家的电力保供需求,将现阶段在建、核准的煤电机组全部建设投运,预计煤电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达到约1650GW的峰值。届时,2060年电力系统仍有3亿吨碳排放,中国将无法实现碳中和目标。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如果能够综合发展化石能源和低碳能源,在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将煤电峰值控制在1400GW左右(统筹协调保供情景),或主要通过低碳能源实现电力保供,严控现阶段核准和在建的煤电项目投运,将煤电峰值控制在1250GW左右(低碳资源保供情景),这两种情境下电力系统均可在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区别是前者需要成本高昂的碳捕集与封存工程作为减排技术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出:2024工作回顾国网龙潭沟、华电西大峪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2025工作安排基础设施投资要用好“两重”、设备更新、专项债等政策工具,筹措配套资金,用足金融支持政策,分年度稳步推进城市能源、管网、轨道、路网改造、城市更新和重
2024年12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大型燃煤电厂的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余热发电中试平台在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开州发电公司投运。该中试平台由重庆公司绿动能源公司与上海成套院、湘电动力等系统内外单位联合研发建设,以开州发电公司汽包连续排污水为热源,集合高效磁悬浮、一体式高速永磁向心透平发电机
根据RhodiumGroup的最新研究,尽管美国的煤炭发电量降至近6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4年仅下降了0.2%。电力需求的增加和交通排放的持续增长导致美国排放量总体上“不变”,而经济则增长了2.7%。(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年度排放国,人均排放量
据媒体报道,就在广东2025年电力长协签约的当口,在粤十一家发电集团临门一脚,于2024年10月25日联合向政府部门致函申请,呼吁优化电力交易机制,筑牢预防经营进一步恶化的堤坝。(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今年以来,紧绷的广东电力供应,迎来了满满的松弛感。随着新核准的煤电等电源项目陆续投产
1月1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结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建立煤电机组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机制,即煤电机组省内中长期交易合同均价,叠加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与省内市场价格的差价,形成最终电能量价格。结合电煤成本情况
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五通一平工程招标公告(招标编号:0866-25C1SXQY0037)项目所在地区: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一、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五通一平工程,招标人为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该项目已具
1月10日,从湖南省2025年全省能源和运行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新能源已成省内装机第一大电源。至此,我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14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居首。我国风光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202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一年
近日,淮河能源采购网发布合肥二电厂二期2×1000MW煤电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重新采购)成交公告,中标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第二发电厂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一期工程投资46.39亿元,建设两台35万千瓦燃煤机组,投资方分别由新加坡联合电力(私人)有限公司、
2025年1月12日,由国网河南经研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2025年河南能源蓝皮书)出版宣介暨“以新型能源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国网河南经研院院长张永斌到场致辞。经研院总工程师王世谦介绍蓝皮书研创情况,并主持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12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完成了2024年12月上海电网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和认定情况、容量电费考核结果、免于考核情况等信息的计算和汇总,具体信息详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可于2025年1月16日17:30前向国网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2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涨。曹妃甸指数继续上涨。进口指数中高热值规格品现货成交价格下降。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两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除价格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出:2024工作回顾国网龙潭沟、华电西大峪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2025工作安排基础设施投资要用好“两重”、设备更新、专项债等政策工具,筹措配套资金,用足金融支持政策,分年度稳步推进城市能源、管网、轨道、路网改造、城市更新和重
根据RhodiumGroup的最新研究,尽管美国的煤炭发电量降至近6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4年仅下降了0.2%。电力需求的增加和交通排放的持续增长导致美国排放量总体上“不变”,而经济则增长了2.7%。(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年度排放国,人均排放量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顺利结束,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1.89亿吨,年度成交额181.14亿元,创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成交额新高。交易价格总体平稳上扬,收盘价于4月24日首次破百。12月31日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2021年7月16日首日开市价上涨103%。截至2024年末,全国碳排放权交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第二批近零碳示范区全部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公司全面建成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初步形成评价标准引领、先进技术支撑、多类型多场景覆盖的“近零碳”实施路径。据悉,36个近零碳示范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涵盖生产办公、经营展示、社会服务等5种类型,涉
1月7日获悉,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深化碳业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挥电网平台作用,结合辽宁地区实际和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以“一个牵引、两轮驱动、双向发力”为主脉络,具有碳数融合特色的碳业务体系。国网辽宁电力以构建电力碳排放核算体系为牵引,发挥业务资源优势,推进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电
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正式上线。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因子库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因子库的建设背景。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2月23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型升级。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障规划实施与生态保护要求相一致,强化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完善交通运输装
工厂和园区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载体。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召开的会议进一步提出,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有3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5年度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40家企业纳入上海市2024年度非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文件明确25个省市包含48个试点地区,试点产品包括光伏产品、锂电池、钢铁、电子电器(变压器)等。原文如下: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公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出,推动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协同保护和治理。支持沿黄河各省区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沿黄能源、化工等基地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领域是最大的碳排放源,电能是最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我国能源电力以自身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
数九寒天,隆冬正盛,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神东煤炭补连塔煤矿百米井下,巨大的割煤机挥舞着钢铁“臂膀”,将煤炭从煤壁上整齐割下,输送至皮带运送到地面。而在相距不足80公里远的陕西省榆林市大保当镇,榆林化工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PGA)装置,可将黑色煤炭转化为可降解材料,让煤炭以清洁低碳的“新姿
当地时间1月13日,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林洋能源高级副总裁方壮志前往迪拜,再次与沙特ECC高层进行友好会晤。基于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围绕以沙特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区域市场,深入探讨智能电网及光储领域的发展机遇、合作途径等诸多议题。沙特ECC董事长SultanAlamoudi表示,ECC与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拓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成效,选树一批领跑企业。培育壮大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稳妥推进碳
2025年1月12日,由国网河南经研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5)》(2025年河南能源蓝皮书)出版宣介暨“以新型能源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国网河南经研院院长张永斌到场致辞。经研院总工程师王世谦介绍蓝皮书研创情况,并主持发
煤电企业如何在能源革命的大征程中,为新能源保驾护航和完成“扶上马,送一程”的光荣特殊使命,需要自我革命和与时俱进的勇气,始终找准自身定位和做好自身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建设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快速演进条件下,传统煤电的属性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煤电企业应加快向“煤电#x
《2025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要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加倍努力:控总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减存量,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优增量,尽快实现制造企业100%使用清洁和绿色电力。
1月8日,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召开“合力共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自治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厅局和发电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凝聚合力和共识,共谋、共商、共建、共享新型电力系统,营造“网源协同、源网荷互动、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和谐环境,全力服务内蒙古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其中明确,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随后,广东、贵州、安徽、云南等省连续召开2025年省级能源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分析形势、谋划发展,并部署20
1月9日,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研究部署202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