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0月8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利用“四足巡检机器人”开展跨瓯江地下电缆隧道巡检(张健/摄)
同批入选的另外两个示范区,分别在青海和福建。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新能源基础“赢在起跑线”;福建海上风能充足,沿海核电厂址资源优势明显,且储能产业规模庞大,是长期保持自平衡的“优秀选手”。
相较之下,浙江是典型的受电大省,对民生用电和工业用电有着巨大需求。2023年,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了6100亿千瓦时,但受到先天制约,其外来电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与高比例外来电同时出现的,是高比例的新能源。2024年上半年,浙江安装的清洁能源机组首次超过火电机组,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是增长主力。
▲9月29日,华东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岱山双剑涂二期光伏并入国家电网。(俞凯文/摄)
加之浙江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用电需求大,特别是夏季叠加全民开启空调等制冷电器,都会让用电负荷迅速攀升,2024年全省最大负荷达1.23亿千瓦。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深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成为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浙江作为示范区,就是要推动送受端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融合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示范。
“修路”与“互济”
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电力主网建设之于浙江,是一场和时间、空间的竞赛。
在浙江66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一条无形的北纬30度线掠过中国第一大群岛星罗棋布的岛礁,另一条有形的舟山500千伏输电线如蛟龙般穿梭于海岛之间,输电导线在380米输电双子塔的托举下高悬于海平面90米以上,为下方繁忙往来的国际船舶留出空间。
这些船舶不舍昼夜地驶向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哪怕在凌晨,多数人沉浸于梦乡时,也有载重吨超19万吨的巨轮停泊在码头,进行着三千多个标准集装箱的装载作业。海风拂过梅山港区,一百多米高的风机转动着近百米长的风叶,每一圈扫过的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产生9千瓦时的电能。风转化的能量,点燃灯火照亮了港区的夜幕。
海风带来的电,尚不足以支撑全省的用电量。正如大宗战略物资依靠巨轮装载,充沛的电力也需要通过主网“大动脉”运输。
根据“三网一改”规划,浙江将以大受端坚强骨干网架为核心,增强“电能资源配置”和“调节能力配置”两大功能,更好地保障电网平稳运行。
2024年7月,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甘浙直流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线路全长2370公里。建成后,每年超过360亿千瓦时的电量可从祁连山下输送至钱塘江畔,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
目前,浙江电网通过9回500千伏输电线路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通过6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与安徽、福建、上海等省份互联,通过三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入四川、宁夏的清洁电能。如果将前者比作国道,后两者则是高速公路。
“修路”的同时,国网浙江电力创新强化跨省电力互济保供。2024年夏天,浙皖两省连续三年开展电力置换互济,根据用电高峰时段差异“精打细算”。7至8月间,每天18时至19时30分,安徽向浙江送电;20时30分至22时,安徽晚间用电高峰期间,浙江向安徽送电。至8月31日,两省总互济电量达1.86亿千瓦时。
“‘三网一改’中的‘三张网’,是指通过主网构建安全电力供应平台,有效配置全局资源;通过配网打通源网荷储互动渠道,提升服务效率;通过数字电网建设为基础设施赋能,创造电力数据价。”国网浙江经研院双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曦冉说,“‘一改’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面向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新产业、新驱动,电力生产关系也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相关机制配套。”
▲云端之上的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季维娜/摄)
既要“平衡自治”,还要“有利可图”
由于企业用电量大,蒋利一直和当地供电公司保持着联络。2023年年初,国网宁波北仑区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拿出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与储能方案——用电高峰期,储能这块专属“充电宝”,可以切实缓解企业用电压力。
储能设备在大智机械投运后,随即赶上了2024年的迎峰度夏,公司平稳度过了炎夏。另一让蒋利没料到的是,“还有降本增效的效果”。“充电宝”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期间,一共获得1.5万元补贴,每月节省电费达1万余元,这也让公司更坚定新能源业务的信心。
“老板说,我们本来就是做风力发电的,我们自己知道原理,就更应该把新能源产品用上,这才叫做真正的绿色能源。”蒋利说。
企业在“迎峰度夏”攻坚战中“打怪升级”、用户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型成为消费者兼生产者,这样的景象在分布式光伏大省浙江已处处可见。
2021年,浙江提出实施“风光倍增工程”,计划到2025年风光装机规模达3400万千瓦。截至2024年9月底,浙江分布式光伏装机3493万千瓦,已超该省电力总装机20%。
在光伏渗透率已接近97%的海宁尖山新区,登上130米高的电梯试验塔顶向外俯瞰,几乎所有厂房的屋顶都设有分布式光伏电站。
过去二十余年,钱塘江入海口北岸,尖山新区在一片滩涂地上发展起来,成为浙江全省县域规模最大的光伏行业集聚区。截至2023年底,尖山新区全年新能源就地消纳量达6.11亿千瓦时,占当地全社会用电量的14.1%。
光伏产业在海宁的发展有着内生动力。早在2021年,随着3.6兆瓦海宁皮革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海宁以“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让皮革和光伏实现了首次碰撞。“当时自上而下没有任何政策和标准,我们摸索探索,以开放的形式把光伏接进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褚明华说。尖山新区新能源发展早,也更快地遭遇了问题。
褚明华回忆,2016年春节期间,电网负荷需求下降,但天气晴好光伏大发时,尖山电网就遭遇了倒送情况。后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在技术、管理、机制等多维度创新,逐步搭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平台。该平台能够对聚合的“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侧资源池进行分析,系统会自动生成策略,对四侧资源进行综合调控,寻求新能源供需的“自我平衡”。
褚明华说,“自我平衡”就是在各层级和各区域范围内实现“平衡自治”,可以理解为“不把矛盾上交”。
▲绍兴恒新储能电站向外放电,2小时共计向电网输出20万度电,补充了夏季高峰时段用电需求。(张馨月/摄)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发展,让企业也尝到了甜头,降低了用能成本。
新优(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企业提供用能方案的聚合商,坐落于制造业重镇宁波前湾新区,当地高能耗企业众多,对用能的需求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降本提高竞争力,希望有足够的绿电支撑以降低企业的碳关税,在新能源占比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二次改造……
“通过提供整体的能源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企业在有限的空间植入更多的绿电,同时去监测能耗级数据,满足企业的市场扩展需求。”公司负责人蒋满义介绍。依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杭湾供电分公司“源网荷储”平台带来的数据协同优势,新优智能科技一年里为某企业降本近2000万元,得到了客户的认同,当年便再签下了1.2亿元订单。
“国网公司一直在给企业找办法、找方法,甚至做线路改造,做负荷侧的可调可控,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蒋满义说,市场化背景下,供电公司的助力,大到微电网的整体建设,小到一块表计,不一而足。“有一次我们的项目到了验收环节,但是没有表计,项目需要挂表验收后才能够通电,供电公司找了各个县市的兄弟公司,最后从象山借了一块表计过来,这也让用户很感动。”蒋满义回忆。
“没有数字化手段,我们就管不过来”
和蒋利一样,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唐剑也对每年的夏天满怀感触。
在数字化尚未完全建成的“迎峰度夏”时期,浙江不但用电负荷激增,供电设备也高负荷运行,电网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发电设备同样面临考验,调度员成为电力系统最忙碌的角色之一。
此时,调度需要收集大量的离线数据,然后人工计算,凭借积累的经验,计划好第二天的发电,以及负荷控制等情况,“每天晚上都干到一两点”。
如今,依托于数字化保供平台,凭借其大数据能力,能够实时计算杭州可调资源及能力,并提供最合适的调节策略,大大减轻了调度的压力。
“改革很早就开始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部门负责人说,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业务信息化,近年得益于浙江数字经济的发展,业务系统数字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
在办公室的电脑上,这位部门负责人打开“电网一张图”,一边敲击鼠标一边演示,眼神犹如注视一幅艺术品。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线路分布于浙江省地图,各地的变电所、核电站、水电站、电厂跃然眼前。
从最高电压等级一直精确到电度表箱,“电网一张图”呈现的是当下的动态,“预测”的却是未来。
2024年8月7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接到省电力调度中心指令,要求当天18-21时用电高峰时段,顶峰30万千瓦电力。这意味着要在集中用电高峰时段,迅速调动能增加电网供电能力的发电资源。
借助数字化保供平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度人员输入指令后,系统根据杭州两百余家水电站水位情况以及多个储能电站的电量,迅速评估出它们的剩余顶峰能力及顶峰时长。几秒钟后,就生成了一份精准的顶峰策略。
通过“电网一张图”,坐镇后方的调度员可以直观查看各种信息,实时掌握电网状态,以及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能力。当故障发生后,“电网一张图”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研判停电范围和故障原因,大幅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也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难度。
▲浙江省首个山区电压全电磁数字仿真实验室在衢州正式成立。(吴文涛/摄)
数字化建设成果不仅在宏观调度上发挥着司令员的作用,也在电网的“毛细血管”展现出“智慧”。
在剑指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宁波,2023年公用和私人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约90%,就连不少老旧小区都配置了充电桩。假设这些小小的充电桩同时充电,将对电力系统的负荷构成大考验。
“现在定价不是有峰谷定价差吗?比如在10点,充电桩一起补电,冲击蛮大的。我们用一个数字化的手段,把它充电的时候稍微分解开,可能按10点05分、10点10分来有序充电。”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电网规划室主任谢宇哲介绍。
目前,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研发出一套包含源网荷储各侧的大协同仿真系统,用算法细致模拟不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实现了“降维打击”的想象力。“数字仿真模型,是我们适应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等比较新的东西,为了应对新能源占比所带来的一些挑战。”谢宇哲说,“没有数字化手段,我们管不过来。”
改革的“浙江方案”
目前来看,要建好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建优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网和全域服务型数字电网,推动“三张网”融合发展,改革支撑不可或缺。
国网浙江电力紧扣“以电力市场全力支撑促转型、保供应、稳价格”这一主线,全力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初步构建了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机制协同运作的全市场体系。
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注册市场成员超13.6万家,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位。“电力市场建设的目的,还是在于发现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从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孙瑜说。
数据显示,以长三角为主体的华东区域用电量占全国的24%,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8.5%。“三网一改”形成的浙江示范将为长三角等地区的受端电网,闯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提升了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
国网浙江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浙江省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从“量变”,逐步进入到“质变”阶段,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其中,主要挑战来自逐步加大的保供稳价难度,更快的清洁转型速度,以及不断升高的电网发展复杂程度。为此,国网浙江电力将突出战略导向、系统思维,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争取到2027年,基本建成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开创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推动理论、技术、机制多维改革创新和汇聚能源行业、政府、社会多方合力,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国网浙江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安伟在其署名文章中总结道。
▲10月22日,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员工在泰顺县南浦溪晒秋现场向农户介绍安全用电知识(梅传双/摄)
从先行到示范再到“浙江方案”,务实、创新和开放一直是浙江的底色。电走在发展之前,电网人又走在电之前,面向未来,浙江的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为社会留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5月21日,凉山盐源5个光伏项目共64万千瓦光伏项目通过四川省发改委备案,为公司建设盐源400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打下坚实基础。此次获批的64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四川首批算电协同项目之一,平均海拔约3600—39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13.01平方公里,拟通过“草光互补”生态技术实现光伏阵列与牧草生长的协同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截至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容量达7328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2%,超越煤电成为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为广东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广东新能源发展迅猛,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4月分布式装机创下单月增加446万千瓦的历
近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发布2024年度数据成果。报告显示,双轴跟踪支架在三年实证周期内发电量最高,且跟踪支架在电价高峰时段发电更优。该报告数据结果与维旺光电核心产品的技术特性高度契合,为维旺光电长期坚持的跟踪支架技术路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撑。实证数据验证跟踪支
5月21日22时23分,随着500千伏至福甲线合闸成,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的首条线路建成投产,标志着海南电网网架迭代升级进入快车道。该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和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建设清单,对构建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具有里程碑意义。500千伏至福甲线总投资约7.37亿元,线路全长124.
据5月21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疆塔城地区计划2025年在区域范围内布局80万千瓦独立新型储能项目,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商,诚邀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携手合作,共享储能产业发展新机遇。(项目申报日期截至5月26日)。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近日,由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示范工程”在翠亨新区正式动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该工程将建设全球容量最大的5MVA/10MJ超导磁储能装置,将高精尖产业的供电稳定性推向“毫秒级”时代,标志着我国在新型
有几件事,让我感受到思维模式的碰撞,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第一件事:今天的AI界新闻,字节在GitHub上,以MIT许可证的方式,开放了一个基本具备Coze功能的开源智能体中台,flowgram.AI。用户可以自己部署一个。当然这并不稀奇,因为GitHub上同类的智能
5月22日16时8分,公司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6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项目较批复工期提前2个月实现“双投”目标。陕煤集团副总经理宋召军出席该机组移交生产仪式。湖南省能源局电力处处长余杰;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友,益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勇会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5月15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控制实验室,一排排机柜不眠不休地闪烁着灯光,百纳秒级的超高精度实时仿真计算正在快速运行着,这是中国电科院配电专业技术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套有源配电网CPS仿真平台。我国城乡配电网跨越五个电压等级(220-110-35-10-0.4千伏),接入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海宁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出力达100.833万千瓦,占同时段海宁市电网用电负荷的51.3%。截至2025年4月底,海宁全域光伏装机达154.26万千瓦,累计并网项目超1.2万个,年发电量超11亿千瓦时。据了解,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全国率先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协同模
为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国家电投察哈尔新能源公司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厂家,针对储能区域电气和土建工程,开展全面消缺工作。乌兰察布风电基地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配套的18万千瓦(2h)储能项目建设规模180兆瓦/360兆瓦时。该项目采用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储能
天山深处,白杨河上,绿能涌动。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走进我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远远望去,只见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天山群峰之中,远处的雪山冰川银光闪烁,而近处的松柏茂密挺拔,水库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松江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若参与松江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用户,实际调节量位于应约响应量的90%至110%之间,均按照实际调节量给予精准响应激励。日前响应与日内响应的激励标准为2元/kWh,快速响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标志着车网互动从前期的探索研究、局部示范阶段,迈入推进规模化应用试点落地的新阶段。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与电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4月28日,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在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该事件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带有某种阶段性的必然?现代电网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实为“国之大者”。但现代电网已经发展为由物理电力和信息通
4月30日,随着500千伏郎红甲线5033断路器合闸成功,由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贵州电网首个实现跨省灵活转供电的“一厂两网”工程——500千伏二郎电厂正式投运。该项目的投运,使同一电厂可同时向贵州、重庆两大电网供电,标志着西南区域电网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二郎电厂位于贵州省习
集邦储能获悉,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3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共计122亿元,同比增长6.6%;3月,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4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6.8%/39.5%。其中,一季度累计出口规模来看,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是我国逆变器出口亚洲的前五大地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共识下,各类新
5月22日,浙江金华潘村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投运,为浙江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一保障。该工程总投资5.2亿元,新建一座500千伏潘村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这也是全国首个模块化建设的超高压变电站。电站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兰江、双龙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为浙福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
5月20日,国网浙江电力社会责任项目《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融合应用》获“202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冠军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项目。在5月的决赛中,在与来自美国的联合国养恤基金国际计算中心、巴西国家电信局和印度电信发展中心等单位选送的15个国家、国际级项目,以及同样来自国内的腾
“从成立当日起,这十天我们团队就像精密咬合的齿轮一样在高效运转。”站在工作计划图前的浙江省绿色能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工作专班的技术负责人郑卓凡指着墙面时间轴介绍道,“目前我们已确立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出12项具体任务,每项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进度节点。”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5月16日,国网浙江丽水供电公司位于莲都区天堂山林场的零碳智能微电网系统投运。该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通过“光储直柔”一体化架构,构建起零碳电力供应体系,彻底解决偏远山区供电难题。该系统以清洁电力驱动林场现代化运营,为山区零碳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也为生态敏感区域供电模式转型
5月19日,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开启投运以来的首次双线检修作业。作为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跨海输电线路,国网浙江电力将组织检修人员首次在370米高空以双线同步走线方式开展检修作业,这也标志着我国超高压跨海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迈向新高度。位于宁波凉帽山一侧的370米输电高塔张帆摄浙江舟
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助企供电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8项电力助企惠企举措,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用电需求,以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助力推动稳经济稳外贸促消费,持续提升电力营商环境水平。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额对全国增长贡献率达66.4%
5月20日,国网浙江电力发布“营销大脑2.0”,融合人工智能、跨图谱计算等前沿技术,升级打造“数智赋能增效、管理协同贯通、业务全景透视”的营销数字化管理平台,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注入全新动能。据悉,2020年,国网浙江电力启动建设营销大脑,历时两年攻坚,打造了国家电网公司首套数字化管理工作台
4月13日,浙江省风光发电最大出力达3398万千瓦,创新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风光发电功率,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大量新能源电源并网在促进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也给电网调控运行带来挑战。“午后一场大雨就可能导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国网浙江电力2025年原集体企业第二次物资类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公示(招标编号:CYZB25-00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公示(招标编号:ZBGW25-00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