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系统供电时,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电源,储电单元用以稳定系统输出和平抑负荷,燃气轮机作为备用电源。用电低谷时,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量直接供用户使用,多余电量优先存储在储电单元中,若仍有剩余则使用电加热器加热进行热量补充;用电高峰时,主电源首先保证用户需求,不足时储电单元进行补充,储电单元不足时启动燃气轮机,并从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角度考虑是否从电网购电。
系统供热时,以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主热源,余热锅炉、电加热器为辅助热源,燃气锅炉为备用热源。用热低谷时,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量直接供用户使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锅炉、电加热器产生的多余热量储存于蓄热单元;用热高峰时,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余热锅炉、电加热器、蓄热单元产生的热量供给不足时,由燃气锅炉补充。
1.2 能量模型
为了开展能源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研究,本文建立了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能量模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2.1 光伏发电模型
光伏发电机组输出功率通常取决于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因此结合太阳辐射强度的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其计算公式方法见式(1)~式(2)。
(1) |
(2) |
式中,为光伏发电机组实际工作温度;为额定运行条件下光伏发电机组表面温度,一般取45~48 ℃;为额定运行条件下光伏发电机组环境温度,一般取20 ℃;为额定运行条件下光伏发电机组的太阳辐射强度,一般取800 W/m2;为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最大功率位置的效率,一般取0.15;为在环境温度下的太阳辐射强度,kW/m2;为光伏发电机组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工作温度,一般取25 ℃;为光伏发电机组太阳能的吸收率,一般取0.9;为光伏发电机组遮盖物的太阳能透过率,一般取0.9;为光伏发电机组发电功率,kW;为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照辐射强度,一般取1000 W/m2;为光伏发电机组的降额因数,一般取0.95;为光伏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kW;为光伏发电机组的功率温度系数,一般取-0.005%/ ℃。
1.2.2 风力发电模型
风力发电机组可依据实时室外风速和装机容量进行风力发电量计算,其计算方法见式(3):
(3) |
式中,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kW;V为风速,m/s;a、b、c、d为计算系数,本文中取-0.1061、2.405、-8.8749、8.354;为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kW;为切入风速,一般取4 m/s;为切出风速,m/s,通常取20 m/s;为安全风速,一般取30 m/s。
1.2.3 燃气轮机模型
燃气轮机发电量是根据用户电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确定所需的发电量,其计算方法见式(4)~(9)。
(4) |
(5) |
(6) |
(7) |
(8) |
(9) |
式中,为燃气轮机额定电效率,%;为燃气轮机装机容量,kW;为燃气轮机额定热效率,%;为燃气轮机发电功率,kW;为燃气轮机部分负荷率,%;为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为燃气轮机的可利用热值,kW;为燃气轮机的散热损失系数,%;为输入燃气轮机的燃料热值,kW。
余热锅炉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燃气轮机的废热,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计算方法见式(10)~式(11)。
(10) |
(11) |
式中,为余热锅炉的供热功率,kW;为余热锅炉的制热系数;为余热锅炉的额定制热系数,通常取0.88;为余热锅炉的部分负荷率,%。
1.2.4 储电单元模型
储电单元种类丰富,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铅炭电池通过在铅酸电池负极中加入活性碳材料来提高电池的性能,循环寿命提高了3倍,充电速度提高了8倍,放电功率提高了3倍,具有性价比高、安全稳定等优点。考虑到放电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性等方面,选用铅炭电池。铅炭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见式(12)~(14)。
t时段充电过程
(12) |
t时段放电过程
(13) |
(14) |
式中,、为第t及第t-1个时段电池储电量,kWh;为t时段光伏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机组发电之和,kWh;为t时段系统电负荷的需求量,kWh;为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分别为铅炭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效率,%。
1.2.5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集热效率是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表征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力模型可以用式(15)表示。
(15) |
式中,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输出功率;kW,为聚光面积,m2;为集热效率,%;为太阳能直射辐射强度,W/m2。
1.2.6 燃气锅炉模型
燃气锅炉作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供热子系统的备用热源,在余热锅炉、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电加热器的产热量不足以供应使用时,使用燃气锅炉进行辅助供热,燃气锅炉模型供热的计算方法见式(16)~式(17)。
(16) |
(17) |
式中,为燃气锅炉的产热功率,kW;为燃气锅炉的额定效率,一般取80%;为锅炉效率,%;为燃气锅炉的燃料热值,kW;为燃气锅炉的部分负荷率,%。
1.2.7 蓄热单元模型
蓄热单元主要储存富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量、余热锅炉的热量和电加热器的热量,在用热高峰时释放热量进行供热。蓄热模型供热的计算方法见式(18)。
(18) |
式中,为h时刻蓄能量,kWh;为漏热系数,一般取2%;和分别为h时刻的蓄热功率和释热功率,kW;为能量传递过程中有效传递系数,一般取98%。
2 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方法
2.1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协调优化策略
图2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协调优化仿真流程。供热子系统需要满足供热负荷,并将多余的热量储存于蓄热单元中。当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无法满足热需求时,蓄热单元释放热量进行补充;若热负荷仍未得到满足,则启用余热锅炉,若仍不足,进而启动燃气锅炉和电加热器。供电子系统负责满足系统的供电需求。对比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燃气轮机产生的电量与系统的供电需求,储能系统依据内部运行策略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而电网作为供电系统的辅助电源,确保在电量过剩或不足时进行供电的买卖。
2.1.1 供电子系统规划设计
供电系统旨在满足终端用户即需求方的供电负荷,其中电能的主要来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燃气轮机。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受到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的直接影响。同时,储能电池根据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的负荷差异以及预先设定的充放电策略进行操作,调整了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内部的负荷平衡,进而在供电子系统与外部电网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与调节。在供电子系统中,功率平衡的维持可以通过式(19)表示。
(19) |
式中,、、、、、分别为光伏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储电单元储电和放电、电加热器的实时功率;为从电网购电量;为电负荷功率。
2.1.2 供热子系统规划设计
供热子系统供热需求主要通过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余热锅炉、储热设备以及辅助燃气锅炉来满足。在供热子系统中,为了实现能量的供需平衡,可以通过式(20)来描述其功率平衡情况。
(20) |
式中,、、、、、分别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余热锅炉、电加热器、燃气锅炉、蓄热单元蓄热和放热的实时功率;为热负荷功率。
2.2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
2.2.1 目标函数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经济性与碳排放量作为计算指标制定目标函数。
(1)系统年总成本
系统年总成本作为评估该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最优的直观表现是最小化年度总成本目标函数。该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涉及的费用涵盖了供能与蓄能装置的初始资本投入、年度运营与保养费用、设备更换成本以及额外从外部购买能源(如天然气)所产生的费用。年总成本计算方法见式(21)。
(21) |
式中,TSAC(total system annual cost)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年总成本;为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系统的年运行维护成本;为生命周期中损坏设备的置换成本;为系统外购能源产生的成本。
将总成本表达式展开,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为相关设备的购置成本,资本回收因素计算方法,如式(22)所示。
(22) |
式中,为资本回收因素;i为贴现率;y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系统的年运行维护成本主要是系统中各设备的维护成本,计算方法见式(23)。
(23) |
式中,为系统中某设备的单位运维成本;为该设备的生产水平。
在生命周期中设备更换成本是由初始投资费用和设备使用年限共同决定的。鉴于设备损坏具有不确定性,这种成本习惯上按系统的预期寿命年化计算。置换成本的具体计算方法见式(24)~式(25)。
(24) |
(25) |
式中,为设备k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资本回收系数;为设备k的使用寿命。
系统中,燃气轮机与燃气锅炉的联合使用构成了燃气消耗的主要方式。因而,系统外购能源的成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燃气轮机及燃气锅炉所需燃气的采购费用;二是当系统内部能源供应不足为满足需求时,从电力网络购买额外电力的成本。外购能源产生成本的计算方法见式(26)。
(26) |
式中,是天然气的价格;为t时刻的天然气消耗量;为电网购电的价格;为t时刻的系统内购电量;为系统向电网的售电价格;为t时刻系统的售电量。
(2)系统年碳排放量
评估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对环境的友好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系统的年度碳排放量。碳排放主要源自多能互补能源系统通过天然气燃烧发电直接产生的碳排放,以及从电网购买电力带来的间接碳排放。年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见式(27)。
(27) |
式中,SACE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年碳排放量;为天然气燃烧的碳排放因子;为燃气轮机消耗的天然气的量;为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的量;为电网购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因子;为系统从电网购买的供电。
具体的碳排放因子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碳排放因子参数表
2.2.2 约束条件
(1)设备的输出限制
考虑到占地面积及系统的热电负荷需求存在最大值,根据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经济运行目标,选择典型日为代表,优化求解得到设备配置方案。上述装机容量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其表达方法如式(28)~式(33)。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式中,为光伏的输出上限;为风机的输出上限;和为燃气轮机的输出上限和下限;和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输出上限和下限;和为燃气锅炉的输出上限和下限,和为蓄热单元的输出上限和下限。
(2)储能电池限制
在电池的限制条件中,重点考虑的是电池的最大充电和放电功率以及荷电状态(SOC)约束,其表达方法见式(34)~式(35)。
(34) |
(35) |
式中,、为储能电池容量的最小和最大约束;、为充电和放电功率的最小值;、为充电和放电功率的最大值。
3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分析
以我国北方某园区为例,采用改进型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容量配置和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基于系统低成本运行和环境友好的多目标优化分析,研究确定了该系统的综合性最优容量配置方案。
3.1 系统模拟仿真参数
3.1.1 可再生能源参数
案例分析对象的可再生参数选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典型气象年,如图3和图4所示。该地区在春季和夏季的太阳能辐射尤为强烈,特别是在夏季,光照强度分布为密集状。在春季和夏季的风速相对较低,峰值风速未超过15 m/s,且通常维持在10 m/s以下;相较之下,在秋季和冬季,风速显著增加,最高风速能够达到25 m/s。
3.1.2 负荷参数
本文利用HDY-SMAD软件进行负荷模拟,充分考虑建筑能耗、工业活动能耗、生产生活能耗,得到全年8760 h的热、电负荷数据,如图5和图6所示。12月至次年2月最高热负荷达到450 kW,其余热负荷处于较低水平;6月至8月的电负荷显著高于9月至次年2月的电负荷,最高电负荷达到315 kW。
3.1.3 经济与技术参数
系统配置容量的优化通过设定两类参数进行:一类为经济技术参数,另一类为优化参数。所采用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天然气价格为2.45 CNY/m2,以天然气的低热值9.78 kWh/m3为基础进行功率转换。关于能源系统的具体分时价格参见表2。
表2 园区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峰平谷分时价格
注:平段为06:00—08:00、12:00—16:00、20:00—22:00;高峰为08:00—12:00、16:00—20:00;低谷为22:00—06:00。
在本系统的设备容量规划中,纳入了生命周期、初始投资、运营、维护以及置换成本等经济参数,同时考量了额定功率和效率等技术参数。表3列出了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表4展示了经济参数。对于所提到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其使用寿命被设定为20年,通货膨胀率及残值率均为5%。除了储电单元和蓄热单元,因其周期性充放电行为设定的使用期限为10年,其他设备均有20年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储能设备,需考虑置换成本。同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因子以及从电网购入供电的间接碳排放因子均在表3中给出。
表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表4 主要设备经济参数
注:本文定义的运行成本涵盖了系统的日常运行、人力成本等折算后的费用,而天然气使用设备的消耗费用则单独计算。在表格中提及的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运行成本不包含天然气的用气成本。
3.2 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多目标容量配置最优结果解集
鉴于应用对象最高用电负荷为315 kW,考虑到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中清洁能源出力的波动性,过分依赖单一能源会导致整个系统供能稳定性下降,需要规模合适的多种设备配置容量。因此,光伏机组容量配置边界和风力机组容量配置边界均设置为300 kW。
在本文中,系统的模拟仿真时间为8760小时,以1小时为时间步长;采用了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初始种群规模设为100,最大迭代次数限制为100次,交叉概率定为0.9,变异概率设定为0.1,以及优秀种群比例定在0.3,具体优化参数可见表5。
表5 NSGA-II优化参数
3.3 结果及分析
通过NSGA-Ⅱ100次迭代计算,产生了155组属于帕累托前沿的解集,即最优系统年总成本与系统最优年碳排放量,如图7所示。两个目标函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因此,需要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确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综合性最佳优化配置方案。
对获得的帕累托前沿解集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之后设置配置方案决策权重,从而最终确定容量最佳匹配方法。本文以经济性与碳排放量作为计算指标制定目标函数,两者重要性一致,权重均设为0.5。此外,设定了两个对照组,一个对照组偏向于经济性(权重设为1,0),另一个偏向于最小化碳排放量(权重设为0,1)。3种权重配置方案的详细信息见表6。
表6 配置方案决策权重
3个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如表7所示。经济性最佳的方案在帕累托解集中显示出最低的年度总成本,该成本比综合性最佳容量配置方案低了5.76%,然而这导致了最不理想的碳排放性能;而在碳排放最佳的方案中,尽管实现了最低的碳排放量,但以牺牲系统整体经济性为代价,使得年度成本比综合性最佳容量配置方案高出12.87%。综合性最佳容量配置方案相较于仅考虑经济性的方案,环境友好程度更高,碳排放量降低了6.92%;相较于仅考虑碳排放量的方案经济性更优,年成本降低了11.41%。
表7 基于TOPSIS的最优方案目标函数值Table 7 Objective function value of optimal scheme based on TOPSIS
在通过NSGA-Ⅱ和TOPSIS方法的联合优化后,依据所确定的最佳容量配置方案的目标函数值,确定了系统优化配置结果,如表8所示。方案中,光伏、风力发电机组和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皆配置至其最大容量,这一策略的优势在于风电和光伏均属于清洁能源机组,且与燃气轮机相比,这三者的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显著较低。同时,利用风电和光伏能显著减少从电网购买的电量,利用太阳能可显著减少传统能源供热量,降低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投资成本,也减少了碳排放量,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此外,最优方案中配置了相对较高的储电单元容量,这主要是因为储电单元能充分利用分时电价,显著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并且在使用储电单元进行调峰时不产生碳排放。燃气轮机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可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和发电,产生的供电可以满足当地供电负荷需求,从而降低配电网的输电负担和下网电量。
表8 基于TOPSIS的综合性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4 基于源荷平衡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分析
4.1 冬季典型日分析
冬季的典型日的电负荷和热负荷如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18∶00电负荷的最大值为190.12 kW,2∶00电负荷最小值为69.14 kW;16∶00热负荷的最大值为379.83 kW,5∶00热负荷的最小值为164.06 kW。
图9为最优配置方案下冬季典型日的供电子系统出力图。冬季典型日电负荷较小,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起来,用于平抑其他时段的电负荷需求,电量富余时进行电加热器加热。5∶00—16∶00,可再生能源出力大于电负荷需求,多余的电量存储在储电单元中,最大储电功率为56.68kW;17∶00—22∶00,储电单元放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一起保障电负荷;2∶00—5∶00、23∶00—24∶00,电负荷较小,多余的电量进行电加热器加热,电加热器最大出力为52.41 kW。
图10为最优配置方案下冬季典型日的供热子系统出力图。由于冬季典型日热负荷较大,因此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由清洁能源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优先供热,燃气锅炉作为补充,考虑到余热锅炉运行成本较高,结合冬季电负荷需求特性,适当开启余热锅炉,最后在风力出力较旺盛的时段,采用电加热器加热进行热量补充。冬季热负荷需求旺盛,而电负荷需求一般,全天开启燃气锅炉满足热负荷需求,燃气锅炉最大出力为278.22 kW。2∶00—5∶00、23∶00—24∶00,可再生能源电量进行电加热器加热。
4.2 过渡季典型日分析
过渡季典型日的电负荷和热负荷如图11所示。从图11可以看出,15∶00电负荷的最大值为223.62 kW,3∶00电负荷的最小值为81.32 kW;18∶00热负荷的最大值为183.99 kW,3∶00热负荷的最小值为13.72 kW。
图12为过渡季节典型日的供电子系统出力图。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储存起来,用于平抑其他时段的电负荷需求。在其他时段,由储电单元放电提供电力,在需求紧缺的情况下,开启燃气轮机补充电源电力。2∶00—7∶00,可再生能源出力大于电负荷需求,多余的电量存储在储电单元中,最大储电功率为113.25 kW;9∶00—14∶00和19∶00—21∶00储电单元放电,提供电力支持;8∶00—10∶00和16∶00—23∶00可再生能源出力下降,供电出现少量缺口,由燃气轮机发电补充电源电力。
图13为最优配置方案下冬季典型日的供热子系统出力图。由于过渡季典型日电负荷和热负荷都适中,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由清洁能源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优先供热,余热锅炉和燃气锅炉作为补充热源。11∶00—15∶00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供热可以完全满足热负荷的需求,多余的热量存储在蓄热槽中;16∶00—19∶00采用蓄热单元放热进行热量补充;8∶00—10∶00、16∶00—23∶00余热锅炉进行热量补充,最大出力为24.08 kW;19∶00—次日10∶00燃气锅炉进行热量补充,燃气锅炉最大出力为159.13 kW。
4.3 夏季典型日分析
夏季典型日电负荷和热负荷,如图14所示。从图14可以看出,14∶00电负荷最大值为295.23 kW,2∶00电负荷最小值为113.75 kW;20∶00热负荷最大值为167.75 kW,3∶00热负荷最小值为18.58 kW。
图15为夏季典型日的供电子系统出力图。夏季典型日电负荷较大,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供电储存起来,用于平抑其他时段的电负荷需求。在其他时段,由储电单元放电提供电力,在需求紧缺的情况下,开启燃气轮机补充电源电力。3∶00—7∶00、13∶00—16∶00,可再生能源出力及电价低谷期的购电量大于电负荷需求,将多余的电量存储在储电单元中,最大储电功率为80.06 kW;8∶00—10∶00、18∶00—和22∶00储电单元放电,提供电力支持。
图16为最优配置方案下夏季典型日的供热子系统出力图。在充分利用风光资源的前提下,由清洁能源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优先供热,余热锅炉和燃气锅炉作为补充,结合夏季电负荷需求较高的特性,优先开启余热锅炉进行热量补充。余热锅炉最大出力为24.075 kW。燃气锅炉最大出力为101.34 kW。15∶00—18∶00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力多于热负荷,多余的热量存储于蓄热槽中;19∶00—22∶00蓄热槽放出热量,供给用户用热需求。
5 结论
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系统连续、稳定、可控、高效的能量供给,本文开展了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容量配置研究,构建了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框架,建立了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能量模型,定义了系统综合成本和碳排放量最低的优化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TOPSIS决策分析求解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1)建立的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实现了在综合考虑经济性与碳排放量最小化目标的约束下的系统最优化配置,确定了光伏发电机组、储电单元、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燃气轮机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燃气锅炉、电加热器及蓄热槽单元等关键部件最佳容量配置,完成了基于源荷平衡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调度分析。
(2)基于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产生了155组属于帕累托前沿的解集,通过TOPSIS决策分析方法得到了的综合性最佳容量的配置方案,该方案相较于仅考虑经济性的方案,碳排放量降低了6.92%,相较于仅考虑碳排放量的方案年成本降低了11.41%。
(3)冬季典型日具有电负荷较小、热负荷较大的特点,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实现了富余可再生能源电能和热能储存,用于平抑其他时段的负荷需求,最大储电功率为56.68 kW,最大电加热功率为52.41 kW;过渡季典型日和夏季典型日具有电负荷较大、热负荷较小的特点,系统富余电量存储在储电单元中,用于满足用电峰值负荷,最大储电功率分别为113.25 kW和80.06 kW。
第一作者:智筠贻(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E-mail:18151935178@163.com;
通讯作者:凌浩恕,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E-mail:linghaoshu@iet.cn。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21:50分,随着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西营110kV变电站152西氢线断路器合闸送电,国内首个中大型风光储制氢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项目——多伦大唐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并网。据悉,多伦大唐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为保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光伏风电+储能为数据中心供电,不但具备可行性,而且在利用小时2500h以上的地区已具备经济性,也将为数据中心提供ESG优势。在国内西部、东部沿海、中东三种场景下,中东地区光储为数据中心供电,度电成本明显低于市电,已具备经济性;而国内若放宽供电比例要求
近日,由中国电建自主开发的省级新能源智慧集控中心——宁夏智慧集控中心正式启用,旨在为区域级风光储一体化运营提供综合智慧解决方案。“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对新能源智慧运营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宁夏智慧集控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由中国电建所属电建新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广东省肇庆市人民政府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据了解,双方将合作推进总投资98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研发
1月9日,贵州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研究部署
1月1日,水电五局承建的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70万千瓦光伏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境内。光伏电站场区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区约202公里,场址区北侧有G315国道通过,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包括70万千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江苏院中标国家级近零碳排炼钢示范项目,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绿色低碳能源介质供给总承包,打造电炉短流程炼钢第一个国家级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低碳冶金技术攻关试点项目——“近零碳排电炉示范项目”的有机组成,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涵盖57.97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统、37.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荣成公布了政协代表关于新能源产业背景下小瓦数风光储项目发展的建议的答复。荣成发改委表示,小瓦数风光储项目在山东主要适用“分布式光伏+5兆瓦以下储能”项目,应用于农村屋顶和工商企业厂房等用户侧场景。下一步,荣成发改委将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基层呼吁,加快研
昌图金山二期风电项目12月27日,辽宁新能源事业部昌图金山二期15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冬季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建设者们抓进度、保质量、促安全,全员合力保工期,保障各道工序紧密衔接,确保了年内并网目标圆满达成。长江澳海上风电项目12月25日,平潭海上风电公司
大亚湾三门岛是广东惠州最大的海岛,冬日里尽管海风凛冽却也空气清爽。如今登上海拔298米的“海誓山盟峰”,可看到青山绿水间,一片片湛蓝的太阳能“瓦片”和傲然耸立的风机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海图卷。近日,三门岛北扣村微电网项目竣工投运,标志着三门岛告别了柴油发电的历史,迎来了用电的新篇章。
12月20日,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小彦拜会了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双方围绕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暖温带)项目高质量落地等进行交流座谈。姚小彦感谢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对黄河公司的支持和帮助,简要介绍了国家电投集团和黄河公司基本情况、清洁能源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EMS系统SOC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EMS系统SOC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其包括监控系统,用于收集电池单元的电压、电流、温度和SOC参数;均衡控制系统,通过强化学习算法RStu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华电(济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机动车充电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由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天眼查显示,近日,南方电网综合能源(重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董褔海,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暖服务;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热力生产和供应;供冷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南网能源、重庆科学城城市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
1月14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00组群)李先锋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堆”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科技项目处处长赵明主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谢在库院士担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9日,益阳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5年完成电力投资60亿元,力争全市新能源装机突破300万千瓦。重点抓好金塘冲水库工程、安化抽水蓄能电站、益阳电厂三期、关山路、新型电力系统、洞庭湖生态疏浚试点、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益湛铁路益娄段电气化改造、
1月16日,辽宁盘锦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盘锦市建设辽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编制完成工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试运行,辽河油田绿电实现并网,广田清洁智慧供热项目建成投运。2025年,盘锦市加快金发生物基材料一体化、大金重工风电装备等项目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重大项目,推动虚
据外媒报道,英国天然气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正在考虑提高符合长时储能系统(LDES)支持计划的储能技术最低持续时间要求。英国HighviewPower公司开发的CRYOBattery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渲染图去年10月,英国能源安全及净零排放部(DESNZ)宣布将推出长时储能系统的“上限与下限”机制,旨在鼓励投资、保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省长王正谱在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强调,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阅读原
新能源已经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与之相伴的,作为新能源“稳定器”的新型储能累计建成投运540万千瓦。至此,江苏于2023年年中在《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的“到2027年新型储能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中国电建电建新能源公司连云港聚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州区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63.18万元,折合单价0.532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56万元,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8日,敬业集团华西特钢15WM/30.09MWh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采购拟中标结果公示。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以2055.1470万元拟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683元/Wh。项目招标人为河北敬业集团,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拟通过峰谷套利模式为华西节约电费开支。河北华西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园
当地时间1月17日,远景能源位于哈萨克斯坦杰特苏州的智能风机和智慧储能系统生产基地正式开工,成为远景扩展海外布局的重要一步。据悉,该项目由远景能源与哈萨克斯坦公共事业公司(KazakhstanUtilitySystemsLLP)联手打造,设计年产能为250台风机和100套储能系统,能够支撑2GW的风电项目和1GWh的储能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0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EMS系统SOC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EMS系统SOC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其包括监控系统,用于收集电池单元的电压、电流、温度和SOC参数;均衡控制系统,通过强化学习算法RStu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天顺风能477MW/954MWh储能系统设备集中采购项目评标结果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6754.7315万元,折合单价0.59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江苏安时商用储能系统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0063.8万元,折合单价0.525元/Wh;第三中标候选人为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海博思创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4,443.2537万股。发行初始战略配售发行数量为665.6626万股,约占本次发行总数量的14.98%。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的认购资金已于规定时间内汇至联席主承销商指定的银行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7日,中国石油2024年1.125GW/2.5GWh储能系统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共有13家企业入围四个标段,整体报价范围为0.43-0.96元/Wh。每个标段的最低报价都是智光储能,宁德时代则是三个标段报价最高的。阳光电源夺得三个标段第一名,国轩高科参与两个标段但均没有入围。据悉,中国石油
据CNESADataLink2024年度储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百吉瓦时,达到78.3GW/184.2GWh,同比#x2B;126.5%/147.5%。然而,即便是装机规模不断刷新,储能行业依然难逃“狼多肉少”的尴尬境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业竞争的加剧。从国内到国外,从技术研发到项目布局,从产品
北极星储能网讯:1月12日,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美新能”)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据了解,明美新能成立于1998年7月,注册资本12756.205万元,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电力储能系统集成方案提供商。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制造、其他电池
奇点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刘伟增说,2024年最后一天仍然坚守探讨储能发展的,都是“真爱”。这份真爱,也是今天支撑着中国的新型储能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回顾储能发展之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企业绝不是单纯的胜利者,更多也是靠着一种纯粹的坚持与坚守,承担了多重的身份与责任,守护了储能行业的发展。开
近日,全球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选择宁德时代作为其在阿联酋RTC(roundtheclock)项目中的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阿联酋RTC项目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包括总容量达19GWh的电池储能项目,以及5.2GW的光伏项目,总投资超60亿美元。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