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台风直击、持续大雨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但上海的能源保障不容有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针对都市型电网的特点和高可靠性需求,特别是大受端、高密集、高复杂性,从源、网、荷多环节入手,依托科技手段多维施策,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应用超导电缆技术
在寸土寸金之地提高传输效率
到今年9月22日,上海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已安全运行1000天。在累计2.4万小时的运行时间里,这条电缆为徐家汇商圈、上海体育馆等核心区域的4.9万户用户稳定输送电量近4.9亿千瓦时,展现了超导技术在城市电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和地面空间类似,上海的地下空间同样寸土寸金。超导电缆的额定电流高达2200安培,传输能力相当于常规电缆的4~6倍,可有效节约地下空间资源。这样的优势对上海而言颇为宝贵。此外,在液氮的超低温环境下,超导材料以接近零电阻的特性高效传输电能,减少电力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城市电网高负荷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再拓一条新路。
在超导电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首次采用了超导电缆全程排管冷缩补偿方法,解决了200摄氏度的温差下内外差异化冷缩导致的接头间电缆伸缩补偿难题,打破了超导电缆工程的长度限制。国网上海电力还自主研发了敷设监控系统及专用工器具,破解了狭小空间内敷设的难题,实现公里级超导电缆大转角、高落差、全路径排管的无损敷设。
工程投运后,国网上海电力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了基于实时监控系统的全方位运维管理平台。这一平台不仅可以模拟超导电缆的实际运行情况,实时分析数据,并能够对故障风险提前预警。
为了加强管理平台的感知能力,国网上海电力在1.2千米的超导电缆沿线安装了智能井盖、智能地钉、可视化联动装置等多种智能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传输电缆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数据监测,运维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电缆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在发生异常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类型,实施精准修复,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确保工程成功投运、超导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还将科技创新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助力推动整个超导产业链的发展。联合研究团队成立了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形成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企业实施的产业链布局创新机制,实现了从材料生产、低温制冷、设备制造到电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聚合,为后续以超导技术为核心的超导电抗器、超导储能、超级开关站乃至5千米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及产业支撑。
在超导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还积极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为超导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规范依据。其牵头制定的超导电缆领域的首个能源行业标准和首个国网企业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应用可控换相换流阀
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
上海电网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元素众多,需要不断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来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023年6月18日,上海±500千伏南桥换流站设备改造工程竣工投产,工程采用了全球首创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换相换流阀(CLCC)技术。
南桥站建成于1989年,是我国首座±500千伏直流换流站,也是上海电网最主要的外电入沪“落脚点”之一。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南桥站部分设备老化严重,运行不稳定。2022年9月,国网上海电力启动了南桥站设备改造工程。其中的一场“重头戏”,就是将运行了30多年的换流阀更换为可控换相换流阀,相当于为南桥站进行了一次“换心手术”。
实际上,随着西部新能源大规模东送以及本地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已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大受端电网系统,面临着多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及闭锁的风险,电网系统风险加大。因此,解决多馈入直流系统连续闭锁问题,消除换相失败威胁就显得尤为紧迫。
可控换相换流阀就是破解多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及闭锁风险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同一电压等级、同等输送容量的柔直方案,可控换相换流阀方案的成本不到二分之一,且占地面积更小,这对上海这类土地资源稀缺的超大城市来说是一个“更优解”。自2023年6月投运以来,南桥站的这套可控换相换流阀已成功抵御6次换相失败,证明了新设备的可靠性。
可控换相换流阀在针对性运维方面存在经验空白。一年多来,国网上海电力运维人员提出了高保真建模与多场快速仿真方法,通过建立阀组、阀控设备等关键器件的真型计算模型,探索多维状态感知与评估技术,对可控换相换流阀开展三维全尺寸电、磁、热多物理场应用评价;同时,建立了配套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优化了运行策略,并开发了可控换相换流阀数字化运维应用系统。
自2023年起,作为南桥站运维单位,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牵头了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国网上海电力科技项目等在内的12项科技项目,在标准规范、施工改造、运维仿真、状态评价、运维检修数字化、控保技术智能化等方面形成项目和成果布局,深度挖掘持续创新,促进可控换相换流阀改造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
国网上海电力将以特有的老站改造工程成功经验为蓝本,形成“可研—标准—工程—专利”的一体化推进模式,打造了“大工程、大项目、群成果、群应用”体系,打破关键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替代,建立自主可控的国产平台,建立一套集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展望未来,相关领域的国产化替代、电网稳定性提升、清洁能源发展等多项指标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并形成示范效应。
打造虚拟电厂
提升负荷调控能力
上海是国内目前区域负荷密度最高、负荷峰谷差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尖峰负荷年持续时间不长,仅十几到几十个小时,若依靠传统方式新建大量本地电源作为补充,在经济层面和物理层面均非最优。此外,上海的工商业负荷密度高,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规模大,局部热点问题逐渐凸显,若不能通过有效手段强化负荷控制能力,不仅会使配电网面临巨大的运行压力和改造问题,还会影响到用户用能体验,更无法满足节能降碳需求。
为了破解上述矛盾,国网上海电力从2014年起就启动了虚拟电厂建设的相关工作,通过建设灵活、可调的电力资源库,充分加强电力电量平衡能力,提升电力平稳供应水平,并同步推动用能侧节能降碳。截至今年9月底,国网上海电力已培育虚拟电厂24家,完成资源接入1678户,申报可调节容量97万千瓦。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虚拟电厂资源聚合拓展与示范应用的典型地区。2023年11月,国网上海电力联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实施方案(试行)》及《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试行)》,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虚拟电厂业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临港资源禀赋及发展需求进行了模式创新,明确了虚拟电厂的管理体系及业务流程,在全国首创以电量容量双补贴为主、精准响应激励为辅的运营模式。
2024年1月,临港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成立,主要负责临港新片区虚拟电厂的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以及资源拓展等,并推动建立一个涵盖“政府—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虚拟电厂运营商”的分层管理体系。
根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上海市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上海全市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100万千瓦,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市场机制、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国网上海电力力争到“十五五”期间具备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使之成为电力保供和峰谷调节的重要支撑,形成可持续、常规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国际领先的技术产业生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5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自主开发的两款数据产品——“企业用能行为分析报告”与“雷电查询及定位分析报告”成功获得上海市首批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企业用能行为分析报告”通过对企业用电数据的深度分析,精准刻画企业用能特征,为企业节能减排、优化用能结构提供科学依据。“雷电查
2024年12月30日,上海±500千伏华新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综合改造工程完工,来自三峡的清洁水电更加安全稳定地汇入上海电网,为上海电网迎峰度冬提供更为可靠、充沛的清洁能源。华新换流站是宜华直流的终端站点,自2006年投运以来累计接收电量近1900亿千瓦时。随着运行年限增长,该站设备老化、直流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4年第四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2411-GK014)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362号),经自愿申报、推荐审核、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现遴选出100项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公示时间:2024年12月10日至12月17日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4年第六次物资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2411-GK013)
11月28日,上海最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上海“冲刺”进入冬季。与气温下降背道而驰的是,上海电网的负荷水平持续走高,迎峰度冬保供电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这几天,上海电力交易中心技术部主任余涛特别忙。身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虚拟电厂的牵头部门,余涛忙着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开展虚拟电厂调用。近年来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次电网零星物资竞争性谈判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2411-TP01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4年第六次物资单一来源来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2411-DY006)
近年来,上海市虚拟电厂运营模式日趋成熟,参与主体不断丰富,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类型、接入资源体量和应用频次持续增加。上海电科院创建虚拟电厂全过程检测认证评价体系,为保障虚拟电厂可靠调用和高效运行提供更好支撑。11月19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上海第36家虚拟电厂入网前的检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咨询分公司研发了全国首台500千伏/6000安大容量串联限流电抗器,组织实施500千伏远东—亭卫线路加装电抗器工程,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供电可靠性——“电压已升至740千伏并保持1分钟,设备未出现放电或闪络现象,整体绝缘性能满足要求。”11月16日16时,在上海500千伏柘林串联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4日,国网喀什供电公司采用“一键顺控”功能,通过批量控制遥控操作,成功实现负荷快速转供,整个过程停电时间仅11秒。此次配网负荷快速转供标志着喀什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正式进入“秒级自动操作”阶段。据了解,国网喀什供电公司将总结本次“一键顺控”负荷快速转供经验,结
2024年冬季,霸州电网最大负荷达128.9万千瓦。冀北霸州市供电公司根据供区内线路设备运行特点,组织运检力量,开启“日巡+夜巡+机巡”模式,开展巡视测温。该公司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守牢电网安全运行和民生用电底线,加强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滚动完善应急预案,优化配置抢修资源,提升应急响
吉林省吉林市是塞外北国的一颗明珠,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被称为“北国江城”。2024年10月25日,66千伏舒白线抗冰改造工程顺利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历时8个月,吉林市供电公司圆满完成吉林市“电网抗灾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第一批159个项目建设,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大
1月20日,奈曼旗人民政府发布暂停受理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的公告,其中提到奈曼旗户用分布式电源接入已达到稳定极限,电网出现了调节能力不足、反送功率受限、电压偏差过大等突出性问题,暂时不适合户用分布式电源接入。原文如下:奈曼旗人民政府关于暂停受理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的公告根据奈曼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其中,宁波全社会用电量1157亿千瓦时,连续5年全省第一。杭州全社会用电量1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是全国第二个用电量破千亿的省会城市。2024年,浙江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入实施三个“一号
日前,国网冀北电科院负责调试的乌兰察布300兆瓦/1200兆瓦时“风光火储氢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圆满完成启动调试试验,储能单元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是岱海风电基地开发规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可充分利用岱海火电厂的现有优势,大幅提升外送电的清洁能源比例。项目并网后,储能电站不仅能够满足电网的
1月16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系统运行服务类第一批专项招标,包含两个标的,招标金额共计249万元。标的1:继电保护主站系统功能开发(清远供电局保信系统商用密码合规性功能加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市局2024年继电保护主站系统功能开发(清远供电局保信系统商用密码合规性功能加装),开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信管〔2024〕256号),其中提到,通信管理部门与应急、电力、地面和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健全协同保障机制。强化能源保障协同,为重要通信设施、应急通信无人航空器、车辆装备提供优先电力等能源供应。同时,立应急通信
1月16日,国网西藏电力举办首届人工智能场景发布会,深度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全力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进程。.国网西藏电力目前已经成功构建起人工智能样本库、模型库以及功能完备的人工智能平台,即“两库一平台”体系,广泛归集海量样本达20余万份,精心打造涵盖设备等专
“沙畈224线小洋坑支线47号杆量子终端三遥各点位核对无误,调试正常,已顺利完成联调工作。”1月6日,国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开展沙畈224线小洋坑支线47号杆量子开关联调工作,为跨市电网协同运作、提升供电稳定性奠定基础。据悉,沙畈224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因山区线路长、地处偏远,长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其中能源活动占到总碳排放的88%,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占能源活动碳排放的41%,做好电力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至关重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完善碳
1月21日,2025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志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能源局党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1日,2025年吉林省能源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一是锚定能源领域改革目标,持续激发能源发展动力。深化“绿电+消纳”模式创新带动资源开发,着力强化增量配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装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夏新能源装机4132万千瓦,同比增长14.78%,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居全国首位、人均新能源装机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利用率达96.3%,位居西北前列。2024年,公司围绕保障新能源利用为中心,积极配合能源综合监管,在新能源消纳监测、功率预测、高效并网等方面开展重点攻关实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8日,浙江湖州市吴兴区虚拟电厂建设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0亿元,项目招标人为湖州吴城数字能源有限公司,采购需求是本项目主要在吴兴区建设虚拟电厂一套,包括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预测大模型、绿能交易中心、售电牌照、能源驾驶舱、能源管理器、智能电表、分布式光伏、储
最近和澳洲做新能源开发的朋友交流,了解了最近1-2年澳洲户用分布式市场的快速进展,以及户用资源聚合后以虚拟电厂运营商的身份参与电能量市场,并获得更高的收益的可能性。(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澳洲电力市场分析澳大利亚的电力市场是全球较为成熟和透明的市场之一,其市场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每年更新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清单,并探索编制更高频率、更小尺度的温室气体清单。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改造,试点研究制定区级建筑领域碳排放统
2025年1月13日,国网山西电科院晋中实验基地正式进入虚拟电厂实体化入市运行阶段,这是山西省第一家进入电力现货市场的多能互补园区虚拟电厂用户。电科院依托晋中实验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科研实证平台”良好建设基础,利用中低压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聚合了兆瓦级风、光、储、充、冷、热等各类能量元素
近日,成都东部新区虚拟电厂及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简州新城顺利建成,即将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作为成都市虚拟电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的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区域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助力成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一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7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江苏省2024年第六批(总第六批)虚拟电厂公示结果。据了解,日前,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综合能源供应有限公司、江苏华电能源销售有限公司2家虚拟电厂提交的注册申请,对虚拟电厂提交的注册材料完成了资料条款和格式的校
编者按分散式储能、充电桩、暖通负荷等种类多样、位置分散、形式泛在的灵活性资源规模与日俱增。以充电桩为例,截至2023年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伴随着中国终端用能电气化进程稳步推进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海量分散式灵活性资源逐渐能被电力系统实时感知和柔性控制,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