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年度秋检时,在1000千伏高乐Ⅰ、Ⅱ线检修现场,一架架无人机展翅起飞,一个个电力机器人攀上铁塔,协同开展输电线路精益化立体巡检,用科技力量守护澎湃的电力动脉。
所有看得见的光芒,背后都有看不见的能量。
文/特约记者 任晓文
“综合考虑现场需求和应用环境,我们可以进一步论证提升精准作业技术路线。”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下属的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力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里,国家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郭锐正为团队成员加油鼓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电网安全治理的物质基础持续夯实。国网山东电力积极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准布局关键技术,推动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全面提升供电安全保障能力,为电网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ART01
“数字医生”显身手
6月8日,位于滕州市东郭镇的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内,一台750万千伏安变压器出现异常,国网设备运检首席专家、国网山东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四级职员朱文兵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检修工作。
“这座重达300吨的庞然大物内部,安置着数百匝导线和上万组绝缘部件。为了迅速精确定位故障点,我们攻关十年,最终研发出输变电设备健康评估系统。”朱文兵介绍说,这一系统是863专项科技计划的重大成果,可以更好地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山东电网近年来的输变电设备数量增长迅速,设备状态数据指数级激增。为此,国网山东电力牵头承担“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中的研究及应用”国家863课题,组建了涵盖变电、输电、信息与软件开发等多专业的科研团队,对大电网复杂工况下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数据集成挖掘、实时评估等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攻关。
输变电设备的自身属性、所处环境、制造工艺和运行工况存在差别,状态参量指标也会有所不同,为了高效采集设备数据,为故障研判奠定基础,项目团队刻苦钻研,研发出跨平台数据获取转换装置,实现了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气象系统、雷电定位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的信息集成融合,形成了以设备为中心的统一数据模型。
海量收集大数据,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发挥精准的设备数据分析能力,才是保障运行安全的意义所在。项目团队深入应用“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不断攻坚数据分析、算法完善和模型优化等课题,攻克了设备负载能力动态评估、差异化状态评价、故障诊断预测等技术瓶颈,研制出一系列输变电设备智能感知监测装置,实现了设备状态评估技术的重大突破。
输变电设备健康评估系统投入应用后,逐渐覆盖到山东电网全类型(19类)、全电压等级(35~1000千伏)、全供电区域的14.07万台输变电设备,每日评估数据近8亿条,及时、准确地预警、发现了多处电网设备的故障隐患,有力地保障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国网山东电力已在全省安装了智能感知装置10万余套,创新支撑了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停电试验、状态评价等运检业务,有效解决了设备数量扩增与运检人员配置的矛盾,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了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累计新增输电量10705万千瓦时。目前,这一成果已获发明专利42项,并出口至俄罗斯、巴西等国家。
“这两年,我们还为输变电设备健康评估系统开发出鸟害、风区、雷害、舞动、污区、冰区等六类专题风险查询和预警功能,上线基于三维点云的输电杆塔风偏校核、复合绝缘子健康诊断等功能,让它使用起来更便捷。”朱文兵表示,国网山东电力将基于生产一线技术需求,不断完善输变电设备健康评估系统各项功能,全力支撑设备安全和电力保供。
PART02
“信鸽”助力特巡特护
每到冰雪天气,济南章丘摩诃山山顶的输电线路易被落雪覆冰,存在跳闸的风险隐患。国网智能公司在摩诃山区域部署的最新科技产品——“信鸽”网格化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极端天气时,“信鸽”也能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实时动态回传线路状况,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有效保证了当地人民的安全用电。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国网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国网山东电力着力深化无人机在电力巡检领域的应用。为提升无人机巡检作业质效,按照国网山东电力相关部署,国网智能公司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机专项,以减少无人机巡检对飞手的需求、降低巡检成本为目标,自主研发出“信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信鸽’系统由无人机、机巢本体和后台管控系统组成,三者默契配合,能够对输变配全量电力设备进行网格化自主巡检。”国网智能公司无人机事业部产品开发室经理刘越介绍说。看似小巧的“信鸽”,实际上集成了5G、北斗、视觉引导、深度学习等诸多技术,并具备三个自主开发的行业创新点:首先是“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无人机电量,智能安排工作时间,保证无人机安全返航;其次采取基于视觉的智能引导技术,实现“精准降落”;最后便是“智能缺陷识别系统”,飞行的无人机能够自主读取卡中照片,及时传回后台系统,经过图像智能识别后,及时发现线路、设备存在的缺陷问题。
“‘信鸽’系统一期研发中,最难攻克的技术是‘精准降落’。”无人机机巢研发工程师李春飞表示,想让无人机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可以精准降落,需要庞大的数据积累。为此,“信鸽”开发团队平均每天进行上百次飞行试验,记录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数据。在反复试验中,创新开发出“二维码分级降落”技术,有效提升了无人机自主识别机巢并安全降落的准确率,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原定6个月的研发任务。
目前,“信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已在山东全省规模化应用,持续服务主业单位全自主开展辖区内输、变、配全量电网设备的网格化、低成本、精细化巡检工作,将设备运检质效提高了三到五倍,缺陷识别准确率超90%。
“按照标准化设计,当前我们的无人机每台机巢有效巡检半径为3千米,未来有望升级到4千米~5千米。从作业模式看,目前无人机与机巢为一对一匹配,未来有望实现机巢与机巢互相通信,让无人机可以随机选择就近机巢充电。”刘越介绍说,二代“信鸽”已经做到了夜间红外巡检和“夜间精降”,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当前,国网智能公司正进一步攻克无人机云台追踪、二维码补光、前端识别等难题,加快推动“信鸽”等智慧产品的迭代升级。
PART03
“微电网”守护海岛用电
6月18日,国网山东电力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导发起的国际标准提案IEC TS 62898-5 《微电网群运行调控技术导则》(Guidelines for the operation and control of microgrid clusters)通过IEC投票,正式获批立项,成为微电网群技术领域首个IEC国际标准。
“依托山东长岛微电网工程,我们全力推动中国微电网群技术领跑式发展,赢得了IEC各国专家评委的肯定和支持。”国网科技研发首席专家,国网山东电科院新能源技术团队带头人孙树敏回忆说,长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项目是国内首个海岛智能微电网群示范工程,它的建设初衷就是解决长岛32个岛屿居民的用电难题。
长岛是山东最偏远的海岛群,也是较早建设风电基地的地区。多年来,受海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长岛电网主要由烟台电网经海底电缆送电,供电可靠性和风电控制能力较弱,岛上居民一直面临着无稳定供电的难题。
微电网群是包括集控中心、分布式电源、用户负荷、储能设备的配电网网络,能够充分发挥配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提升广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优化消纳和电网主动支撑能力。2012年,国网山东电力科研团队向微电网群技术的最大难题发起攻坚,承接了国内首个面向实际用户供电的长岛微电网工程。他们计划通过微电网技术的创新开发,让海岛实现不间断供电。
“受海上天气影响,一旦风大浪急或是浓雾漫天,技术人员就要被困在岛上,有时一个月都下不了岛。”山东电科院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于芃回忆说,为了充分利用适宜的气象条件,团队成员们日夜颠倒,坚持每晚10点到凌晨5点开展技术试验和设备调试,每年的岛上调试时间能达到一百七八十天。
2020年,长岛微电网群示范工程顺利竣工。它以北部五岛电网为依托,开发出微电网协调控制与调度系统,在砣矶岛建设储能系统,并对各岛现有发电机组和电网进行改造,建成了具有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及能量转换装置、调控系统的微电网系统,实现了海岛清洁能源并网控制和电网安全运行。长岛微电网群在后来的岁月里多次经受住了孤网运行的考验,圆满解决了困扰居民几十年的供电难题,安全可靠的供电让岛上的水产养殖产业蓬勃发展起来。
依托长岛的创新成果,国网山东电力建立微电网群实用化技术体系,促进微电网群技术尽快走向规模化应用。他们向IEC提交并获批的《微电网群运行调控技术导则》标准,面向微电网群工程运行调控实际需求,从组网互联、协调控制、运行模式、功率互济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对微电网群的前期规划、施工建设、系统调试、后期运行等各阶段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25日,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2024年,青海省成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中国移动、国家电投联建的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绿色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启动。同时,发布全国首个金融领域企业电碳账
1月22日,能建时代新能源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控股”)旗下的海南临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临空”)、海南海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能源”)三方合作签约仪式在海口举行。OnJanuary22nd,thesigningceremonyoftripartitecooperationbetweenCEECATLandH
作为兴汉文明发祥地,中部崛起最前线,河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与历史演进。近日,天合储能助力打造的河南企业级微电网智慧场站成功落地。天合储能为项目供应了全系自研的产品组合,至尊N型700W+系列组件及Potentia蓝海工商业储能柜,赋能用户效益最大化,助力新型电力体系变革。项目位于河南民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22日,四川省政协委员、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川渝地区也在努力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智能输配电、微电网、充电网、虚拟电厂,包括光伏、风、电、氢能、抽水蓄能、固态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能源新兴领域的产业提升和发展。他
1月21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微电网集群互联共济及主配微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等3个科技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共计2857.38万元。标的1-微电网集群互联共济及主配微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课题1:微电网集群互联共济及主配微协同关键技术研究:1)自治型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2)微电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1月16日,珠海高新区发布2025年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145.9亿元,谋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引育产业链企业超130家,落地垂直大模型项目近30个。报告指出,力争2025年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软信业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同时,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大力开展“人工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1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5年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重点项目包括,苏银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国能(宁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伏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原文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
“哪里有项目?”这可能是储能圈最常见到的开场白。尤其随着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爆火,一众企业追风而来。简单的盈利模式、简化的解决方案,让用户侧储能应用市场愈加拥挤。优质客户成了稀缺资源、项目不好找,也是大多数工商业储能从业者面临的难点。因此,找对场景、找对市场,以技术优势高度匹配客户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其中包括,柔性直流微电网直流接入技术。主要技术参数为与传统电源相比较,高频开关式直流电源体积减小20%;与分布式光伏交流并网模式相比,电能转化效率可提升4%以上。案例1: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2025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市人民政府同意,2025年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854个,重点储备项目275个。原文如下: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2025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各市级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首批10个“大瓦特”场景示范工程全面完成验收,涵盖7个业务域,产出10个L1级大模型、24个L2级场景大模型及相应样本集。在人资域,广西电网公司“大瓦特+智搜”人力资源智能问答助手实现全场景人资制度问答、典型场景人资数据查询和智能辅助流程处理3大核心功能,问答平均准确率95%,
虽然距离“数字员工上班,我回家过年”的梦想有点遥远,但是在深圳供电局,365名数字员工一年的工作量已经抵得上877名普通员工。未来,数字员工的人数还将持续增加。它们在工作中到底如何与业务人员、程序员密切配合发挥更大作用?企业如何管理好渐成规模的“数字军团”?深圳供电局探索数字员工拟人化
1月17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武隆科研基地(以下简称武隆科研基地)一期规划的试验装置本体安装任务完成,具备野外覆冰观测研究能力。据介绍,武隆科研基地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徐家村鹰咀岩,平均海拔约1700米,冬季有降雪,夏季雷击频繁,全年高湿浓雾天气超过250天,是开展能源电力装备自然灾害防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专业人员培训考核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电力质监机构负责质监专业人员能力确认具体工作。能力确认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直接确认凡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年龄在65周岁以下
1月20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召开2025年省电力安委会扩大会议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全省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面临形势,研究电力系统年度运行方式,部署2025年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江苏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江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标准落实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措施,强化线路通道抗冰防舞动隐患整治,研发运用先进监测和防治技术,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凭借科技与智慧,精心构筑起坚固的电网寒冬防线,坚决打赢迎峰度冬保供攻坚战,展现出守护电网安全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智慧。在提升线路“硬实力”
供稿融媒体中心黄琳
2024年冬季,霸州电网最大负荷达128.9万千瓦。冀北霸州市供电公司根据供区内线路设备运行特点,组织运检力量,开启“日巡+夜巡+机巡”模式,开展巡视测温。该公司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守牢电网安全运行和民生用电底线,加强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滚动完善应急预案,优化配置抢修资源,提升应急响
吉林省吉林市是塞外北国的一颗明珠,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被称为“北国江城”。2024年10月25日,66千伏舒白线抗冰改造工程顺利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历时8个月,吉林市供电公司圆满完成吉林市“电网抗灾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第一批159个项目建设,区域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大
1月9日,在河北唐山姜家营500千伏变电站5023、5021、5022断路器灭弧室紧急更换期间,国网冀北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科研团队深度应用自研《全方位起重吊装周界预警系统》,在起重吊装施工中与临近带电体不超过7.5米的安全作业距离下,通过该预警系统实时监测与带电体作业距离,避免发生电网安全事故,保障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工信部联信管〔2024〕256号),其中提到,通信管理部门与应急、电力、地面和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健全协同保障机制。强化能源保障协同,为重要通信设施、应急通信无人航空器、车辆装备提供优先电力等能源供应。同时,立应急通信
截至2024年年底,山东电网共接入16家虚拟电厂,聚合容量254.6万千瓦,调节能力27.7万千瓦。针对风电、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配合政府出台并实施工商业动态分时电价政策,推动虚拟电厂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持续提升电网调节能力。近年来,山东电网风电、光伏发电保持快速增长势
2025年1月2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负荷预测专责查看山东电网负荷预测数据,研判山东电网电力供需形势。自2024年迎峰度冬开始以来,山东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8.9%,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负荷预测精度的提升得益于国网山东电力于2024年
日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了陶驿输变电工程等9项500千伏电网工程。至此,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4年度累计有19项500千伏工程获核准,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创年度500千伏工程核准数量新高。国网山东电力坚持“让电等发展”,加快推进电网建设,在重点项目可研阶段启动全部专题评估,提前排除颠
12月17日,随着山东电网500千伏先行输变电工程投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完成今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全部物资保障任务。该公司聚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强化重点工程物资履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确保各项工程高质高效推进。今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电网工程数量多、工期紧,物资供应压力大,截至1
12月12日,全国首次新能源快速除冰除雪恢复供电能力综合演练在潍坊开展。演练详细模拟了极端天气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电网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变化趋势,有效检验了光伏除雪、风机除冰技术措施,为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由极端寒潮引发的电力供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相较于运行稳定的火电等常规电源,风电、光
2月10日,山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今冬首次突破1亿千瓦,达1.006亿千瓦,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坚决守牢民生用电底线,扛牢保暖保供职责,印发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方案,制订4方面25项重点举措。该公司坚持源网荷储多侧发力,积极推动省内电源增发稳供;全面加强电网秋检及迎峰度冬工程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24年第五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SD24-WZ-ZB005)
11月21日,在山东滕州10千伏杨村线老旧线路改造工程现场,滕州市供电公司施工人员使用工厂化装配车间加工的架空下引线和接地扁铁,仅用50分钟就完成了原来需要4个小时的工作。针对配网建设普遍面临施工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配网工程施工转型升级三年行动
近日,安装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东碾疃村B台区的Ⅰ型集中器监测到,随着接入配电变压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增加,配电变压器反向负载率达到过载阈值。这台内置了台区多元协同控制算法的Ⅰ型集中器随即生成调控策略,通过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发出指令,指挥台区储能装置启动充电,同时将指令下发
11月15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乳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该工程计划2026年3月投运,投运后将有效满足威海地区海上光伏和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电力送出需求,进一步完善胶东电网网架结构。该工程位于威海市乳山市,由3个单体工程组成,分别是乳山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莱阳—国核示范π入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