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石油报告正文

中国能源大事年鉴(2024)——油气篇

2024-12-26 17:46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关键词:油气石油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全面推进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主要目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方面部署节能降碳重点任务。

炼油行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我国是全球第一炼油大国,经多年发展,已形成本地化、大型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占总产能比重超过了50%。目前,炼油行业仍有约15%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到2030年底,炼油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九、新能源车发展加速汽柴油替代

202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发展,加速了对汽油车的替代。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公布的数据,7月,国内常规燃油乘用车零售8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87.8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截至10月底,新能源车销量已连续4个月超过燃油车。新能源车正在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国内重卡领域的“油转气”进程也在加快。根据第一商用车网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10个月,国内天然气重卡呈爆发式增长,市场需求同比增长316%。最新终端数据显示,1—10月国内天然气重卡累计销量达12.9万辆,屡创月度新高,有效拉动了行业整体数据增长。

中国石油油气市场模拟与价格预测重点实验室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同比下降2.1%;预计今年全年,原油加工量将同比下降1.9%,成品油消费量将达3.9亿吨,同比下降2.0%。预计2024年新能源车、天然气重卡对汽柴油消费的替代量累计超过5000万吨,较2023年同期扩大2000万吨,替代率增至15%左右。

在新能源以及替代资源持续冲击下,预计成品油需求将呈现低速增长趋势,但在炼油能力增长以及生产供应相对稳定预期下,供需基本面将持续宽松运行。业内分析认为,全年来看,国内成品油总消费量或将进入下降通道,2024年或将成为成品油市场发展的转折年。中国成品油消费在2024年或2025年见顶的概率大幅提升。如果成品油出口数量维持目前水平,预计国内主要炼油企业将适当下调加工负荷。展望后期,成品油消费的下降将有利于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降低,并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

十、油气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

2024年,油气企业在努力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基础上,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

中国石油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保持风光发电、地热、氢能、CCUS业务快速发展。4月,中国石油最大水面光伏发电项目——冀东油田分布式自发自用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全部并网发电;9月,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投产,中国石油单体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正式建成。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442.6亿元,同比增长8.7%。

中国石化的发力重点则在氢能交通业务方面,全力推动充电和加气网络发展,推进氢能交通稳步发展,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7月,中国石化宣布启动“万站沐光”行动,规划到2027年,在油气矿区、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及加油站等新建设光伏站点约10000座,从布局集中式光伏发电等6方面支持培育光伏发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以推动新能源与传统油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中国海油着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争当深远海风电领军者,大力推动海上风电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持续提高绿电替代水平,2024年预计消纳绿电超7亿千瓦时;积极推动CCS/CCUS产业化,开展国内全海域潜力评价,依托渤中19-6气田打造我国北方海上CCUS示范中心。

十一、油气企业优化海外发展战略布局

2024年,“三桶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海外业务布局逐步深化,下属油服及工程公司借助母公司平台优势,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取得海外业务发展的持续突破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加大新项目获取力度。中国石油于2024年6月在2023—2024年苏里南浅海第二轮招标中中标14和15区块,获得14和15区块油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作业权,拥有70%合同权益;于9月正式签署苏里南浅海14和15区块石油产品分成合同,标志着中国石油首次进入苏里南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圭亚那-苏里南盆地是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苏里南浅海14和15区块位于该盆地东部区域和圭亚那在产区块东南延伸带,此次中标将有助于中国石油进一步夯实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基础。

中国石化旗下公司接连拿下海外订单。如中国石化旗下炼化工程集团与沙特阿美签订沙特阿美Jafurah天然气扩建三期气体压缩项目EPC总承包合同,Jafurah气田是沙特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田;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沙特阿美正式签订沙特国家天然气管网(MGS)三期管道项目群6和7标段工程境内采购和施工交钥匙固定总价合同,金额超11亿美元。MGS三期管道项目群是横贯沙特自东向西的天然气输送大动脉,该项目进一步彰显中国石化在海外石油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

中国海油逐步布局超深水,不断加强与巴西的油气合作。2024年1月,中国海油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Mero二期项目投产,项目所用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于2023年6月在中国完成建造,同年9月抵达巴西,设计储油能力约为140万桶,是全球最大的FPSO之一。中国海油于2024年7月成功中标1200万桶Mero油田1200万桶原油贸易长期合约资源;于10月与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及佩罗塔斯盆地的合作伙伴就4个巴西海上勘探区块分别签订矿税制石油合同;同月,其参与建设并拥有权益的Mero三期项目顺利投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