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葛群:纬景储能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已达2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其发展速度更是引人瞩目。
作为纬景储能的掌舵人,葛群其实是一位“跨界者”。在职业生涯的大半时间里,他深耕芯片行业,始终致力于突破技术壁垒。在芯片行业“长跑”了25年后,长时储能是葛群找到的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求解长时储能
谈及为何涉足能源领域,葛群坦言,正是源于他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洞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然而,随着数字力量的不断增强,其电力消耗也在急剧上升。”据中国信通院数据预测,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将从当前的2%逐步攀升至2025年的5%。
中国于2020年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克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挑战的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葛群意识到,若不解决能源问题,数字经济的宏伟蓝图将难以全面实现。他在2021年就提出主张通过“控碳不控能”的策略,平衡双碳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需求。
自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设定的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量超12亿千瓦的目标,更是提前六年在2024年完成。
然而,随着风电光伏而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随之出现。大量新能源发电因无法有效并网而遭遇“弃风弃光”的尴尬。同时,电网调度难度骤增,稳定性与安全性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供电不足或停电风险上升。更为严重的是,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回报因此受阻,发展积极性受挫,能源结构调整进程遭遇迟滞,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挑战。
储能作为平衡能源供需、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关键支撑技术,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从传统的抽水蓄能,到近年兴起的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市场仍在急切探寻更契合多样化需求的储能方案。在各类储能技术中,纬景储能聚焦的锌铁液流电池相对显得 “小众”。但在葛群眼中,液流电池却是长时储能的最优 “解法”。
“当下,人们几乎习惯性地将储能与锂电池直接画上等号,可实际上储能涵盖的范畴极为广阔。” 葛群希望拓新大众对于储能的认知,他试图让人们了解,不同的储能技术有着各自的专长,能够匹配不同时长的储能需求。“一定要在储能之前加上恰当的限定词。”他解释道,有些应用场景对储能时长的要求仅仅只有几十秒,这种情况下,飞轮储能无疑是最为适配的技术路径。而当储能时长延伸至 4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便步入了长时储能领域,这恰恰是当下能源市场亟待填补的关键空白。
长时储能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被视作助力电力系统驯服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关键。“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光伏每天的有效发电时间是4至5个小时,这意味需要配套长时储能。”按照葛群的估算,2025年,中国用电量预计超过10万亿度,2030年,用电量预计超过12万亿度。鉴于新能源装机量仍在上升,预计需要200GW~300GW储能配套。
“寻找一项技术,最重要的是手中的‘尺子’,也就是标准要清晰。”葛群认为长时储能技术需要满足八方面要求,首先是安全,这是一切的基石,其次是成本,关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再者是具备足够的储能时长,第四是量产能力,确保技术能够大规模落地应用,第五是环保,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第六是选址灵活,摆脱地理条件的严苛束缚,第七是建设周期短,能快速响应能源市场需求,第八是储能的使用寿命能匹配风电、光伏电站的使用年限。
那么,哪项技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葛群向记者详细罗列了当前各项储能技术在每项要求维度上的实际表现。在我国“双碳”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他坚信,能够为长时储能领域注入强大动力、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路线非液流电池莫属。“经过三四年的行业‘论战’,政策终于开始聚焦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葛群提到,长时储能技术瓶颈仍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大“短板”,而包括液流电池在内的多种长时储能技术路径,频繁出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问答与文件之中。
将技术路线聚焦至液流电池,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当下,液流电池领域涌现出多条技术路线,如全钒电池、铁铬电池等,纬景储能聚焦的锌铁电池也位列其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量因素。” 葛群道出了纬景储能做出这一选择的缘由。化学品的生产与运输伴随着诸多风险,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安全的范畴不仅涵盖对环境无毒无害,更涉及整个流程的风险把控。
从技术路线角度出发,要挑选不存在 “卡脖子” 隐患的方向,以及所需资源供应相对充裕的技术,以此丰富市场现有的技术路径,满足更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做产业与做研究不同,一旦资源供应出现缺口,产业发展必将受阻。”葛群说。
综合各方因素,纬景储能判定锌铁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最具前景的液流电池技术路线。不过,任何技术都会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材料科学、电化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产品效率在不断地提升。同时,不同锌基液流电池技术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能。“如同 SpaceX 试图采用不锈钢打造火箭以削减成本,却不得不解决焊接等一连串难题。锌铁液流电池的处境与之类似,只要突破瓶颈,就能有效降低液流电池的成本。” 葛群如此表示。
从芯片到储能
葛群成长于一个具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家庭,他谈道,“我的父亲当年参与了“两弹一星”事业,他参与的“电子器件抗辐射实验”很重要但也很危险,他把一腔热血和聪明才智都献给了国家的国防科研。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自己慢慢对科技产生浓厚兴趣,希望以后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出一份力。”
时间回到2018年,当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随着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上升所带来的挑战,更没有意识到液流电池会成为长时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葛群投身于储能技术产业化的事业,带领一批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同伴,创立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从成熟的智能制造企业取经,组建起一支50人左右的整建制核心团队,迅速利用完备且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让锌铁电池落地,同时在江西推动小型示范项目。在葛群看来,做好液流电池可能比锂电池更难。“锂电池产业已经高度分工,比如宁德时代只是电芯生产商,但是对于纬景储能而言,从电芯到系统都要涉足,对于人才的需求相比锂电池厂商更为复杂多元。”
“一家液流电池厂商,需要来自电力、装备、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人才,只是完善公司的人才图谱就已经不易。”葛群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是最困难的事。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需要核心骨干在拥有技术能力的同时具备创业精神。作为拓荒者,他可能每天都要在多条前路中选择,如果选择错误,意味着时间、资金等成本没有回报。焦虑很大程度来自在未知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做决定。”葛群向记者展示了纬景储能的部分岗位设置情况,公司内部有超过200个岗位定义,让每个人明白需要做什么,以及彼此如何合作,最终实现锌铁液流电池大规模交付。
最初,他希望参照汽车行业组建团队,因为汽车行业涉及的材料、工艺等同样复杂,再慢慢将缺少创业精神、冗余的人员优化。“直到2023年才对公司的团队建设满意,目前再难找到第二家像纬景储能这样人才布局完善的液流电池企业。”
“我希望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如此。”葛群说。
纬景储能也确实凭借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凭借技术创新能力、智能制造实力以及行业影响力,公司荣获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上海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等殊荣,并被认定为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
2023 年 10 月,纬景储能的 “锌铁液流电池” 正式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2024 年 4 月,跻身胡润研究院 “2024 全球独角兽榜” 以及 “2024 年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企业” 榜单;6 月,锌铁液流电池入围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六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12 月,锌铁液流电池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 年版)技术清单》。
“纬景储能还率先在液流电池行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近期已推出 2024 年版本。正因纬景储能在做这样一件正确且富有成果的事,所以我会不断向大家推广。”葛群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更多改变人们对于长时储能的认知。
等待市场爆发
长时储能的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而其最终规模取决于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规模。根据葛群估算,2026年中国长时储能市场需求将近150吉瓦时,液流电池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什么着急建工厂’很多人对于纬景储能有这样的疑问。”葛群反问,如果不提前布局产能,如何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制造业的产能建设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周期,而非看到风口后再去布局。“如何评判一家公司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当所处赛道变得热门,这家公司是刚刚成立,还是已经成立许久。”
尽管长时储能市场爆发的时点相比葛群此前预测略有推后,但是他相信市场会在2025年迎来井喷式发展。“到时产能是最为关键的,这也是纬景储能从2022年开始投资建厂的原因,提升制造能力同样需要时间。”
提升制造能力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葛群希望通过锌铁液流电池让能源的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所谓能源的不可能三角指的是一种能源难以同时实现供应安全、清洁低碳、价格可及。
“以中国的资源禀赋估算,同样获得1千瓦时的能量,使用石油需要花费0.7元,使用天然气要花费1.2元,而使用煤炭只需0.4元。相比于有限的化石资源,风、光资源无限,也足够清洁低碳,但是价格仍然较高。”葛群表示,尽管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度电成本已经低至0.15元,但是如果无法做到“随用随发”,这些电仍可能是“垃圾电”。因此在衡量新能源发电成本时一定要叠加储能成本,目前储能度电成本为0.5元~0.6元,因此新能源度电发电成本约为0.7元,仍然高于煤炭的发电成本。
液流电池技术迈向技术普惠最为关键的是降本,因为成本竞争力将决定其长期市场潜力。
“我们希望将新能源+长时储能的度电成本降低到0.4元以下,其中储能度电成本降低至0.2元左右。”降低国内的度电成本,葛群笑称这是自己给储能行业定义的“摩尔定律”,但是根据他的估算,2028年,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的度电成本会降至0.2元。
纬景储能目前仍然处在产能爬坡的过程中,公司在珠海的工厂目前产能已经达到设计产能的三分之一。训练工人同样需要时间,工人可能来自传统制造行业,可能并不理解精度的偏差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目前珠海工厂的状况最好,临沂工厂、宜昌工厂刚刚交付,未来也会经历产能爬坡过程。珠海‘超G工厂’的产能今年已经达到百兆瓦级产量,液流电池才具备商业化的基础,否则市场也不会认可这项技术。”
市场仍然需要培育,不过转变正在发生。葛群足够乐观,“观念需要逐步改变,目前已经有客户意识到长时储能的重要性,已经有多家国企央企与纬景储能合作,并给出不错的商业条款。”
作为长时储能的“布道者”,葛群很有耐心,他表示公司会仔细挑选客户,需要他们理解自己需要的是长时储能的液流电池。“从投资人,到供应商,到员工,再到客户,都需要认可长时储能的价值,这是前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储能迎来重大利好!不仅12大技术上榜,还将培育3#x2014;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27年,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此,有相关机构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那么,真锂新媒就带您具体盘点一下,这新型储能1
近日,纬景储能实验室成功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检测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其在锌铁液流电池领域,包括材料、零部件及系统一体化方面的试验验证能力均已达到国际标准,为全球锌铁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实验室不仅为液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专业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珠海市政协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聚焦“推进珠海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八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协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推进珠海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中提到,开展“光储直柔”等先进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前
12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博士正式会面,并就双方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紫金矿业董事、常务副总裁、龙净环保董事长林泓富,龙净环保总裁黄炜,亿纬锂能联合创始人、总裁刘建华,高级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发布浙江华电温岭石塘200MW滩涂光伏发电项目配套锌铁液流储能系统单一来源采购公示,华电新能(温岭)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向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配套20MW/40MWh锌铁液流储能系统。浙江华电温岭石塘200MW滩涂光伏发电项
日前,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强链补链,光伏产业成链成势。把发展重点放到TopCON、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未来产业上,先后招引落地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20个光伏(储能)项目。曜灵时代2GW硅片项目、2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欧达新能源10G
11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开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的答复。该答复针对农工党临沂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光伏制造示范区打造临沂新能源增长极的建议》。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2024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光伏(储能)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同比增长8.3%,随着曜灵时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9日,纬景储能湖北宜昌“超G工厂”首台电堆顺利下线。宜昌纬景储能项目,一期占地约191亩,主要建设7.5GWh锌铁液流新型储能电池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计划投资13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700亩,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较大、智能化水平领先的液流电池工厂。同时,项目将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8日,纬景储能3GW锌铁液流电池(包头)智造基地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超G工厂”,项目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运行,2025年底全部达产。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200亿元左右,每年实现税收约2.4亿元左右。
磷酸锰铁锂投资热度不减。近日,电池中国获悉,江苏珩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珩创纳米”)完成A轮超1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黄海金控、创维投资、电科基金、正景资本跟投,此轮融资将用于持续产能扩张。在此之前,珩创纳米曾获得沃衍资本Pre-A轮投资。资料显示,珩创纳米成立
2025年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峰会同期,行业风向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及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系列榜单。2024年度,在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国内市场排名中,科华数能再次位列榜首,蝉联排名第一!这一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该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62亿元,主要生产绿氢、绿色甲醇和绿氨。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面对当前储能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以往比拼产能、低价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利器!这里的“成本”并非仅仅是价格的高低,更从创新研发角度对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24年以来,500+Ah、600+Ah、700+Ah等不同规格的大容量电芯相继面世,迈出了储能电池向“更大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美国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StrytenEnergy宣布将其在美国的电池产能扩大到24GWh,该公司将增加美国11家电池组件工厂的产量,这些工厂为军事和电网侧储能市场生产电池。“StrytenEnergy致力于扩大其国内储能容量,以满足我们在美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需求,”StrytenEnergy总裁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将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融捷天弋能源(A1馆A106展位)诚邀业界同仁共探能源变革新未来。硬核新品抢先剧透全新浸没式户外储能柜,采用冷却油浸没动态循环制冷/制热方案,保障PACK及储能系统的温度高度一致;CH基冷却油实现360#xB0;无死角散热
2025年,储能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名副其实的“地震式”变革。一方面,继打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制度的“136号文”之后,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提出,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共发布81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7个,地方层面74个。地方政策中,补贴类8个、新能源配储类4个、发展规划类46个、管理规范类7个、电力市场类7个、技术装备类2个。总体来看,由于“136号文”规定不再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强制配储要求,所以本月新能源配储类
2025年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峰会同期,行业风向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及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出货量系列榜单。2024年度,在中国储能PCS提供商国内市场排名中,科华数能再次位列榜首,蝉联排名第一!这一佳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纽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运达智储通过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与电力交易系统、AI运营紧密配合,推动储能技术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经济的方向发展。【软硬结合】运达智储,从创立之处,就秉持着硬件与软件深度自研的理念,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北极星储能网讯:前不久,业内沉寂许久的某家储能企业推出了惊爆价0.486元/Wh的工商业储能产品,引发了行业热议。综合各环节BOM成本来看,这个价格或许已经跌穿了企业生存底线。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期,储能降本一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尤其对于真正有需求的业主方或投资方来说,成本快速下降意味着储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由深圳汽航院、盛弘股份等企业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应用构网储能的低空经济物流站点在深圳宝安正式揭幕。该项目成功验证了构网型储能技术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的可行性,标志着新型电力系统与低空基础设施的融合迈入产业化新阶段。该物流站点是业内首个公共服务站点,主要配备一个
2025年4月7日-9日,第50届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览会(MiddleEastEnergyDubai2025)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开幕,这也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舞台。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全方位解决方案服务商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携自研储能电芯、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亮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将举办1场开幕式、1场领袖闭门会、1场院士
当地时间4月7日,2025年中东能源迪拜展(MiddleEastEnergyDubai2025)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隆重开幕。欣旺达储能携自研6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NoahX5MWh液冷储能系统、NoahX344kWh液冷户外柜、OASIS系列等全线储能产品与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充分展示其在储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深耕技术创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行业蓬勃发展、机遇无限。新型储能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5年4月10日-12日,备受瞩目的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即将盛大启幕!全球知名企业、专家与行业精英将围绕新型储能的高端技术、智能应用场景、绿色发展路径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储能技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