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综合利用绿色甲醇市场正文

绿色甲醇市场现状与发展环境研究

2025-01-10 11:03来源:龙源设计院关键词:绿色甲醇氢能交通绿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言

绿色甲醇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综合当前绿色甲醇的市场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01市场现状与发展环境

产能与需求

2023年全球符合标准的绿色甲醇产能约1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需求量不到10万吨。随着甲醇双燃料船舶订单增加,预计未来需求量可能达2000-3000万吨,但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国内绿色甲醇项目规划量庞大,但实际新增产能释放有限,多数项目处于规划或初步准备阶段,尚无真正落地生产案例。

价格

在北美地区,绿色甲醇市场价格约每吨900多美元,灰色甲醇到岸价约每吨400-500美元。国内参考马士基定价,绿色甲醇每吨700美元,传统灰色甲醇市场价格折合人民币约每吨2300-2400元。国内生产绿色甲醇成本约每吨4500-5500元人民币,其中绿氢成本占60%-70%。国内绿氢生产费用一般在每公斤15-18元之间,许多专注于绿色甲醇生产的公司本身也是绿氢企业,直接以成本价进行计算。

在绿色甲醇最有潜力的船舶燃料应用领域,绿色甲醇与传统燃油对比,尚存在热值较低、成本高的短板。而与传统煤制甲醇相比,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也与仍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绿色甲醇成本测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政策环境

欧盟已将船舶燃料的碳排放纳入全球航运碳排放和ETS碳交易体系,计划2030年航线上使用的绿色燃料量达到20%,2027年起进入其领海的船舶将被征收碳排放税。欧盟绿色甲醇的认证要求严格,需满足整个生产链的认证,要明确区分绿色甲醇和传统灰色甲醇,对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认证,增加了发展的不确定性。

中国目前尚未强制要求船舶使用绿色甲醇,但在绿色甲醇生产方面已开始投资,政策和产业影响有待观察。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和配额等政策尚未明确,阻碍项目落地和推进。

02绿色甲醇的生产技术与现状

技术层面

当前,绿色甲醇的生产方法呈现多样化特点,涵盖生物质气化、电解水制氢等。不过,目前尚未确定最佳技术路线。其中,生物质气化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如在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原料供应等方面,许多公司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同时,不同原料会带来工艺和成本上的显著差异,例如使用从大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需先将其浓缩至90%以上,能耗和成本较高;而使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提纯过程则相对简单。

微信图片_20250110110210.png

甲醇主要生产路线(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市场层面

目前我国绿色甲醇项目签约热度高,大部分项目分布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但实际启动项目较少,大部分仍处于场地评估或初步准备阶段,实际新增产能释放有限。正在积极推动绿色甲醇项目的大多是电力和新能源设备公司,传统化工和石油公司参与度低。多数项目在去年才开始规划或获得相关指标,由于甲醇装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因此短期内难以有新增产能投入市场,存在供应、政策执行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微信图片_20250110110229.png

我国规划绿色甲醇项目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绿色甲醇的市场需求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欧盟的船舶燃料市场,受政策变化、全球政治局势和能源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需求难以准确预估。2024年7月,绿醇市场的重要推手船运巨头马士基透露正大规模转向LNG双燃料船,被市场认为是给尚在探索期的绿醇产业泼上了冷水。

03绿色甲醇的应用领域

航运业

船舶是绿色甲醇的重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全球有超过200艘甲醇双燃料船舶正在建造中,订单主要来自欧盟市场,建成后大部分将用于欧盟航线。但船舶实际使用绿色甲醇的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船东运营策略是重要一环,固定航线班轮相对稳定,灵活调度船舶可能仅在执行欧盟航线时才使用绿色甲醇以降低成本。

其他化工领域

未来,绿色甲醇有可能扩展到生产可再生塑料、醋酸和MTBE等领域。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化工原料生产中具备较大的应用前景,从全球范围来看,超过80%的甲醇消费是用于生产各种材料,这凸显了其在化工原料领域的重要性。

航空燃料领域

通过某些特定技术,甲醇可以被转化为航空燃料,成为传统航空煤油的替代品,这一潜在市场需求庞大。尽管目前生物航空燃料生产面临产量有限、质量达标等挑战,但绿色甲醇作为航空燃料的年产量潜力可达数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且依赖可再生能源,理论上可持续生产。

04未来展望

产能与成本

尽管当前绿色甲醇生产技术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实现突破,在降低绿氢生产成本、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进展。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有望逐步降低,甚至达到与传统甲醇相当的水平。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降低作为中间产物的绿氢的生产费用。电力和新能源设备公司积极投身绿色甲醇项目,这些企业的参与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有助于加快绿色甲醇项目的推进速度,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微信图片_20250110110249.png

未来绿氢成本预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应用拓展

全球范围内,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欧盟提出到2030年航线上使用的绿色燃料量需达到20%,这一政策将促使航运企业积极采用绿色甲醇。中国也在绿色甲醇生产方面展开投资布局,2024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发展氢碳耦合制绿色甲醇,开发清洁低碳氢与碳捕集、生物质等耦合制备绿色甲醇工艺技术;推进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建设,提高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

除了在航运领域的持续应用,绿色甲醇在化工原料、航空燃料等领域的应用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认可,其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将不断被开发,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电路港航化”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能航运公司也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工作,引领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旗下武汉航运公司委托建造的双燃料船“国能长江01号”于2024年度正式运营,标志着国内首艘绿色甲醇船舶开启了服务长江航运的新篇章,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行业规范

随着产业的发展,绿色甲醇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在认证标准、生产规范等方面将逐步建立统一的体系,这将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促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05发展建议

结合集团一体化优势,开拓多元应用领域

利用国家能源大集团一体化协同优势,加强与系统内兄弟公司交流,寻找合作契合点,挖掘绿色甲醇在交通、化工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潜能,促进与集团煤炭-煤电/水电-新能源-煤化工/运输/港口全产业链的内部合作。同时,积极调研重碳资产聚集地区的绿电、绿氢、绿色甲醇需求,拓宽消纳途径,强化就地转化能力,探索建立以绿氢、绿色甲醇为核心的氢基能源业务。

关注绿色甲醇项目,领航绿色能源融合

关注国内绿色甲醇示范项目进展,调研其与可再生能源的创新融合模式。聚焦化工领域存量消费替代与交通领域增量消费拓展两大关键方向,探寻绿色甲醇市场需求,研究开展新能源+绿色甲醇项目的经济性。探索海上风电(光伏)+绿色甲醇项目小规模示范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广纳贤才汇聚智力,强化化工专业支撑

制氢、制甲醇、制氨等业务隶属于化工专业范畴,公司应以市场化的开放胸怀,广纳化工领域研发与市场精英。一方面,引进资深化工专家,夯实技术研发根基;另一方面,聚焦氢氨醇产品未来的认证与销售布局,招揽熟悉化工产品市场的专业人才,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销售渠道与服务平台,为产品走向市场保驾护航。

创新发展综合能源供应,赋能低碳转型典范

开展新能源项目时,探索涵盖供热、供气、供冷、供水以及制氢、绿色甲醇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能源业务。精准选择重点用能企业合作,共创低碳示范标杆项目,规划终端一体化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示范工程,切实满足重点用能、用氢、用甲醇单位的低碳转型需求。聚焦全国各地的化工园区,寻找“低碳工业园区”创新模式的发展机遇,紧密结合企业降碳诉求,为产业园区的绿色升级赋能添彩。

结语

绿色甲醇市场目前处于发展初期,虽面临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挑战,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凭借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企业的积极布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完善以及市场的成熟,绿色甲醇有望在能源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推动绿色甲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甲醇查看更多>氢能交通查看更多>绿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