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氢能制氢其他政策正文

浙江宁波镇海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

2025-05-21 16:59来源:镇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关键词:绿氢绿氨绿色甲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

镇海区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探索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

原文如下:

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

汪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镇海氢能产业及招宝氢谷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促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初,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精准布局,将氢能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两年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我区已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镇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镇海区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方面,按照“科技引领+示范驱动+政策引导+要素支撑+区域协同”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原则,大力培育和招引氢能企业,建立氢能产业生态,努力将镇海区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空间布局上,计划以镇海石化区为核心,以高能级科创平台和石化物流应用为引擎,打造氢能产业生态链,建设氢能研发示范基地、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基础设施上,计划按“氢能新材料评价和测试中心”、“加氢站”及“综合供能站”三个类别谋划布局,计划到2030年建设1个氢能新材料评价和测试中心、5座综合供能站和2座加氢站,形成2.3万kg/d的供氢能力。同时,依托镇海炼化、四明化工等气源点,根据石化区管廊带情况开展管网规划。

二、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在基础设施上,目前已建成镇海炼化加氢站(一期子站500kg/12h,二期母站4000kg/24h,三期子站2000kg/12h),全部实现对外运营,氢气定价按照35元/公斤(大客户30元/公斤),按照2024年补贴8元/公斤,大客户补贴后价格将低于25元/公斤,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下步将加快“招宝氢谷”氢气管道建设,力争年内完工,为氢能企业检测、测试提供配套服务;推动港区加氢站项目(加氢能力3000公斤/日,一期1500公斤/日)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在政策支持上,我区已出台区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补贴办法,同时一直在向省、市争取,建议宁波市积极参与新一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并加快推动氢能车辆替代,呼吁浙江省尽快出台氢能高速免费政策,助力氢能交通快速发展。

三、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在企业招引上,已有浙江鲲华、氢越科技、氢晨科技等9家氢能企业落户“招宝氢谷”氢能产业园,目前正在招引莱登低温科技(液氢测试中心暨氢能创新研究院)、润丰氢发动机等企业落户,实施科技创新“种子工程”,前瞻布局氢能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燃料电池、制储运装备核心材料等关键环节,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地。力争到2027年,建设形成规模100亩的氢能产业园,氢能相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突破20家,氢能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在应用场景上,已投入113辆氢能车(32辆通勤车、81辆重卡)开展示范应用,投用5辆氢能公交、1辆氢能装载机;镇海炼化1MW氢储能发电已开展示范。下步将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在物流运输、公交、环卫、重载、港口作业机械及港内运输车辆等领域示范应用。在工作协同上,镇海区政府、镇海炼化、上海申能集团、宁波开投集团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谋划以镇海氢能为起点,推动宁波乃至长三角氢能产业协同发展。鲲华科技、浙江中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单位也已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氢能项目研发攻关及商业应用。

下步,我区还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探索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绿色低碳港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