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系列解读文章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结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编制本地区调节能力建设方案。科学规划配置调节能力资源,对于推动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节能力建设方案是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加强调节能力规划意义重大。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力规划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全国电力规划应包括系统调节能力建设等内容,省级电力规划重点细化本地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任务,要综合考虑新能源规模和布局、新能源渗透率和合理利用率、技术经济性等因素,统筹确定各类调节资源规模和布局。
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消纳压力增加,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亟需加强。“十四五”以来,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发展较“十三五”时期进一步提速。2024年,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约13.5亿千瓦,其中“十四五”新增约8.2亿千瓦,约占新能源目前装机的60%。从出力特性来看,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大规模集中并网导致系统供需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增加,对运行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受新能源“跨越式”发展影响,2024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等“三北”省份弃风弃光现象反弹明显,广西、云南等南方省份开始出现新能源弃电。为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当前至2030年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期,“十五五”期间新能源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新增规模预计约2亿千瓦。为满足电力绿色低碳转型需求,保障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现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亟需推动源网荷储调节资源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出台《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方案,分别提出源网荷储各侧调节资源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按照电力系统统一规划的基本原则,将调节能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并强调提升调节能力规划的科学性,统一调节能力建设方案编制大纲,因地制宜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调节资源形成优化组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利用率始终保持95%以上的较高水平,有效促进了新能源和调节资源整体协同发展。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系统存量调节能力的基本挖潜,部分地区若保持较高的新能源利用率,需要建设大量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经济代价较大,将推高全社会用电成本。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已提出,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实施方案》以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为导向,强调充分统筹新能源发展规模、技术经济性及电力市场运行等因素,科学确定调节能力需求,对经济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意义重大。
二、调节能力提升的核心是源网荷储四端统筹优化
当前,部分地区新能源发展与调节资源配置不匹配,存在调节能力滞后于新能源发展、调节资源布局与新能源错位等情况,不同类型调节资源的规模布局也缺乏统筹考虑。亟需结合新能源增长规模和利用率目标,加强源网荷储各侧调节资源统筹规划,科学确定规模布局,实现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
一是着力优化火电调节能力。从近期来看,煤电作为传统基础保障性电源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系统提供充足的惯量、电压支撑和电力电量保障。随着新能源电量、电力和安全稳定替代能力提升,煤电定位将转变为基础保障与系统调节并重,对机组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实施方案》提出,2027年实现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探索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最小技术出力达到新一代煤电升级有关指标要求,并确保煤耗不大幅增加,并鼓励煤电配置调频储能。
二是提升新能源主动调节能力。“十四五”前三年我国新增用电量中,由新能源提供的电量占比约43.5%,新能源已部分实现对传统电源的电量替代。但目前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容量较小,尚不具备提供规模化电力替代和安全稳定替代能力。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基于长尺度高精度功率预测、风光储智慧联合调控运行等技术手段应用,通过一体化调度运行,可切实提升电站可靠出力水平和调节能力。《实施方案》结合《行动方案》中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有关要求,提出积极布局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充分发挥新能源主动调节能力。
三是大力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从全国范围来看,区域间、省间新能源出力曲线、负荷曲线、调节资源类型存在互补特性,抽水蓄能等大型调节资源规划时,也以服务区域电力系统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有助于从全局角度统筹优化各地调节资源,通过调节能力互济提升系统运行经济高效性。目前,部分地区网架结构相对薄弱,省间联络线输电容量有限,省间互济存在功率瓶颈。不同省份电价水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等各不相同,辅助服务补偿费用等合理分摊协调困难,同时,省间电力交易规则尚不完善,交易机制有待健全,影响了省间互济。
《实施方案》提出充分考虑区域间、省间电力供需互补情况,合理提出区域间、省间调节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通过加强网架、优化运行方式、健全跨省跨区市场机制等措施,实现各类调节资源共享调配。
四是加快电网侧共享储能建设。电网侧共享储能和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侧配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中新型储能发展的两大重要模式。目前,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规模超过6000万千瓦,其中一半约为电网侧共享储能。共享储能布局在系统关键节点,可发挥调峰功能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顶峰供电功能支撑电力保供,提供频率和电压支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备系统性、全局性优势,规模化效应和经济效益显著。
《行动方案》在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中,重点强调建设一批共享储能电站,提升系统层面的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实施方案》针对新能源配建储能利用率相对偏低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共享储能电站建设,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存量新能源配建储能实施改造并由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运行,或建设一批调度机构统一调度的新型储能电站。同时,需要结合电力系统不同应用场景,优化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满足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等要求。
五是深入挖掘负荷侧资源调节潜力。“十五五”时期,我国电力负荷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电力负荷“增量达峰”是我国碳达峰的重要特征,尖峰负荷等问题将愈发突出。需求侧响应作为经济高效的手段之一,有助于缓解供需紧张形势、促进新能源消纳。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处于加速建设阶段,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体系尚需健全,需求响应资源参与市场机制有待完善。电价峰谷时段划分、价差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需求响应激励不足。部分地区通过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形式,试点探索了空调负荷、通信基站、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资源聚合调用,但规模相对较小、标准规范参差不齐。
《实施方案》强调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具备条件的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运行调节。针对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明确规范化、规模化、常态化、市场化参与系统调节的方案,并健全完善负荷侧响应资源的调度运行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
三、强化评估是调节能力建设方案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经济性评估是调节能力建设方案评估的重要环节。对于不同调节能力配置方案,需要开展经济性对比分析,对比不同方案的成本与效益,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运行效率,提高项目实际落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背景下,经济性分析需要与电力市场仿真模拟深度结合,模拟电力交易出清结果,评估电价水平。《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加强经济性评估,明确调节能力建设方案要基于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市场电价水平、系统净负荷曲线等开展长周期仿真测算,评估调节能力经济性和对当地电价水平影响。
加强全国与省级层面的衔接,有助于统筹提升各类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各类调节资源定位存在差别,服务范围涵盖省、区域、跨区域等多个层级。跨省区输电通道、省间互济工程、区域级抽水蓄能电站等调节资源,需要结合不同省份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从全国层面统筹优化配置,可进一步提升配置经济合理性。《实施方案》明确,全国电力规划实施监测预警中心按年度动态评估各地调节能力建设方案实施情况和发挥效果,基于各地上报方案统筹优化全国调节资源,开展全国调节能力经济性评估。
电规总院作为国家级高端咨询机构,近年来依托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平台,持续开展全国新能源消纳形势监测分析工作。下一步,电规总院将持续开展做好全国及有关省份系统调节能力规划研究,支撑国家及地方系统调节能力建设方案编制,助力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统筹提升。
(本文作者系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胡明、刘强、王雅婷、崔阳、任正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更高的安全水平,是储能进入交易时代的入场券。安全是储能一切价值发挥的基石。面对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场景下高频调用的需求,储能电站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但现阶段的储能系统能否经受住高频调用的考验?海外成熟电力市场中,储能电站早已实现高频调用,因此也更早暴露出储能电站严峻的安全问题。近期
盛夏如火,奋斗正酣。上半年,中国大唐系统各单位以昂扬的斗志、拼搏的姿态高质量交出“双过半”硬核答卷,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从生产一线到项目现场,广大干部职工锚定目标、争分夺秒,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中国大唐的使命担当。广东分公司积极主动应对电力市场变化和挑战,深化生产经营联动
7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文件明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政策解读。文件明确,《实施细则》分为总则、投资开发、备案管理、建设管理、电网接入、运行管理、附则七章,共计四十一条,覆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定义分类和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要求,重点对以下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京能电力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817.67万元至211,154.41万元,同比增长100.13%-131.16%。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2025年公司积极开拓电力市场,新能源板块盈利大幅增加,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全面抓牢电量电价营销管理,平均结算电价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标和签约两单,订单规模合计接近1.4GWh,订单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陆续交付至南美和欧洲市场,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布局。340MWh直流侧系统!打开出海新通道7月8日,运达智储通过其招标平台发布“运达智储洪都拉斯85MW340MWh直流侧系统单一来源公告说明”,确定该项目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2025年第八批(总第十六批)受理注册虚拟电厂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国能发监管规〔2024〕76号)、《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鲁监能市场规〔2024〕24号)有关要求,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对山东云创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一
日前,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部署的8GWh电池储能项目已经获得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EPBC)法案许可。根据澳大利亚EPBC法案网站最新发布的消息,该项目于6月18获得“非受控行动”批准,这意味着可以开工建设。ACEPower公司计划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地区部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2025年7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大兴区政府”)、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广汽新能源汽车推广、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电解铝、纺织品(山羊绒产品)领域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
7月4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研发的源网荷储人工智能(AI)智慧保供平台上线。“高温天气下,供电设备重过载较常见。以往,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依赖人工,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现在,这一平台可智能生成多项负荷转供策略,并按优先级排序,经电力调度员确认后迅速执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杭州供电公司调控
7月9日,宁夏中卫市发改委发布《关于中卫市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新能源项目公示》。根据公示,经汇总梳理,中卫市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新能源项目共4个,分别为沙坡头区靳家泉分散式风电项目(2019年度)、中化瑞泰中卫石墨沟40MW分散式风电项目(2022年度)、湖南水发兴业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2M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原文如下:《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政策解读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以下简称“远景赤峰项目”)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该项目通过世界上首个2GW级100%新能源、100%电力电子设备的独立新型电力系统,重构了新能源条件下的工业能源逻辑,标志着“新
近日,中核临翔200MW/400MWh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这座扎根云南临沧的巨型能量枢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电站行列,更以其令人惊叹的"奇点速度",为我国储能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01.实力进阶:一期硕果累累,二期再创辉煌每一次合作,都源于实力的见证与技术的突破。
7月8日,中国电气装备召开数字化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系统总结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数字化工作成绩,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全面部署转型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集
2025年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投产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不仅是一项重大工程成果,更是全球能源系统迈向零碳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开创新石油时代的战略体现。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远景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是绿色氢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重要里程
近年来,随着东北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攀升,系统频率控制难度持续加大。2024年10月东北电网曾出现晚峰时段因新能源出力快速下降,叠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40分钟爬坡需求达到近十年罕见的801万千瓦,在全力调用爬坡资源的情况下,仍出现频率长时间波动问题。东北能源监管局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