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 】自2006年实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体系护航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年度新增装机全球占比均在40%以上,为世界绿色发展持续提供动力,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伴随“双碳”目标扎实推进,《可再生能源法》亟待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格局,法律修订提上日程。为此,《中国能源报》联合清华大学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专家组、工作组开设专栏,就修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关键制度和相应法条展开讨论、凝聚共识、贡献智慧。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就修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联系邮箱kzsnyfxd@163.com。
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至今,在政策的配合支持下,形成了全额保障性收购、补贴基金支持和财税减免等主要制度,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6亿千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一半以上,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基本实现自主化、在全球具有显著的产能和成本优势。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支持和引导下,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将继续为我国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可再生能源也面临诸多挑战。现行电力系统运行机制与市场体系已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需求,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愈发困难,可再生能源入市后基本收益难保障、对保供调节能力的经济激励不足;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随机的特性推升了电力系统对输配能力、保供能力、调节能力的需求,凸显出规划建设时序不匹配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相关保障要素规划衔接不足,国土空间要素存在供给瓶颈、用地用海困境;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可再生能源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支持设计。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形势、电力系统物理形态与运行机制已与可再生能源立法和2009年第一次修正时发生巨大改变。可再生能源由补充能源逐步转向主力能源,电力系统调度方式由节能发电调度、三公调度为主转向市场化调度手段,电网由分省平衡为主的交流电网转向跨省跨区大规模互济的交直流混联特大型电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由需要补贴转变为平价上网。立足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法律修订进一步全面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体系恰逢其时。有必要在修订过程中就一些现存制度是否需要保留、调整或增加等重大问题上建立并达成共识,保障《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发布之后,进一步为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提振信心、激发动力。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工作部署,清华大学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充分认识到在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可再生能源法》修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迫切需要修改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依法保障发电企业进入电力市场后的合理权益,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充分认识到法律修改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坚持全局观念、强化系统集成,处理好破与立、价与量、短期与长期、全局与重点、政策保障与市场消纳等多重关系,平衡好各个市场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第三,充分认识到法律修改应当达成的主要目标及其关键所在:本次修法核心目的是支撑并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是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从政策性保障向市场机制转型过程中,设计好公平合理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和分摊系统成本的机制,既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要素保障。
要回答好如何在“以市场引导可再生能源和调节能力的资源配置”和“以政策保障其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如何明确政府、企业、民众在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过程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修法相关深化研究。应当从可再生能源入市保障机制的比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规划的衔接、适应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力市场机制、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等六大方向开展《可再生能源法》修改深化研究。
一是可再生能源入市保障机制的比较。随着风光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落实难度增大,同时不少地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部分进入电力市场,企业收益入市后存在不确定性。迫切需要统筹可再生能源入市顶层设计,明确入市路径,修改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构建市场环境下的基本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期。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基本国情,应当对修改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各条路径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我国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向市场化转型的可行方式。
二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相关规划的衔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及其配套的发展规划制度是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展地方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国家可再生能源规划之间、可再生能源与其他能源发展规划之间、可再生能源与电网以及调节能力规划之间的衔接机制研究,更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三是适应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力市场机制。随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总量目标不断提升,相应的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等电力市场机制必须进行创新与调整,以适应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市场指导调节能力与保供能力的优化配置、以市场完成系统成本的疏导,对于在安全稳定的约束下,以可再生能源为抓手,经济高效地完成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可再生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协调发展。现行电力系统已不能适应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包括输配能力、保供能力、调节能力等。研究可再生能源电力与新型电力系统其他要素间的规划、建设、运行全环节协调机制,有助于引导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合理分配源、网、荷、储等环节参与主体的利益,优化电力系统形态。
五是可再生能源用地用海要素保障。锚定“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应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用地用海要素的约束以及生态环境约束已不容忽视。未来还需针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用地用海要素相关问题,加大研究和支持力度,合理释放建设空间,支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六是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挑战。研究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有助于优化可再生能源的营商环境,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
我们期望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深化研究,理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内在逻辑,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制度合力,依法支撑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张希良 康重庆 张希良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清华大学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专家组组长;康重庆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专家组副组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贯彻实施能源法,推动能源法治再上新台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能源领域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填补了能源领域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的空白,为实现能源安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中电联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是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集中阐述了我国能源工作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其颁布施行是我国能源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能源高质量
我国《能源法》于2024年修编通过,2025年施行,是能源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战略指导,保障能源安全供应,规范能源行业各环节,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能源法治体系。(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杨萌)在全球,顶层能源法案的修订推进对各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意义重大。20世纪70年代
能源法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获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施行。《能源法》涵盖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等内容,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填补了我国在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定位越发重要,可再生能源电力管理政策持续更新迭代。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能源利用方针以开源节流为核心,围绕水利水电、沼气利用出台能源开发政策。“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末期,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出台《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向社会公布,4月26~5月25日期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相关供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含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向社会公布,4月26~5月25日期间,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相关供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含使用自备电厂供电的企业)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消纳可
1月16日,笔者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2024年,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达1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占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截止到今年1月上旬,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由5年前的2256万千瓦增长至7532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首次突破50%
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7项“新基建”,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中和电力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当时看到这两个新基建类目,还是从能源供给侧的清洁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的通知。其中案例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复合式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结合北京市商业峰谷平电价,考虑系统运行成本及冷热两用,设计水蓄能系统,同时降低热泵系统装机容量,增强了系统保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部署,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安全有序建设及运营,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宁东经发局、宁东氢能中心,组织区内氢能领域行业及安全专家,赴宁东基地对重点绿氢制储加运企业进行服务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氢能产业,特别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山东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开工,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批复,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1003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海阳核能供暖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1月20日上午,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山东绿色转型实现突破。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开工,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批复,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1003万千
1月16日,由国家能源局、丹麦外交部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丹麦能源署共同举办的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发布会暨绿色电力消费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和丹麦能源署副署长拉斯穆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发布了中丹绿色电力合作项目成果《助力中国
1月16日,国家电网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顺利通过15天试运行,各项指标优良,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自此,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清原电站位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是振兴东北重点工程、国家“十三五”重点大型能源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18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静安区支持节能减排降碳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指出,企事业单位通过技术改造、产能升级、新能源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提升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目的,或通过发展绿色建筑、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推进循环经济、开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最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敬东先后前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本部、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等地调研,先后参观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展厅和调控中心,听取江苏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及探索实践情况的汇报,重点提出“六精四化”的理念,开启了电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门,为塑造电网典范指明了
2020年初,国家提出了7项“新基建”,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其中和电力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当时看到这两个新基建类目,还是从能源供给侧的清洁替
“十四五”至“十五五”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期。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电力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电力需求继续刚性增长,对保障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迅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广泛接入,对服务能源转型提出更高要求;锻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月20日,中国中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裁)马云双与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中国能建总部进行座谈交流。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中国能建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丽娜,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周小能参加座谈。马云双对中国能建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中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中国中车总体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促进电力行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助力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推进“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现面向电力行业全产业链广泛征集具备创新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新技术和新
2024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电网升级,实现35千伏及以上工程开工391项、投产329项,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2024年6月,500千伏西津渡—廻峰山—武南线单改双线路工程投运,增强了苏南地区500千伏网架,为南京、镇江、常州地区提供坚实供电保障。该
2024年12月20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年度计划的42项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为首都市民温暖过冬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2024年,国网北京电力秉持“电等发展、适度充裕”理念,先后建成一批电网基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坚强韧性电网,推动北京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升级,持续提升保供
年底了,于是需要总结和思考: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普通人来说,新型电力系统最有机会的创新方向是什么?(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2024年身处其中的我能感受到的是焦虑:上游产能过剩导致红海竞争,焦虑:中游受制于政策与管制,焦虑;下游的售电和分布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未来不确定性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