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技术综合报道正文

重点提及储能!28省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盘点!

2025-02-05 08:34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新型储能储能技术储能应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在各地积极谋划未来发展的进程中,储能领域已成为诸多地区重点关注的方向。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直辖市以及八个地市发布的2025年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及储能相关内容。包括新型储能发展布局、示范项目规划、虚拟电厂等,为能源转型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据CNESA统计,各地十四五储能发展累计目标达到86.6GW,远超国家的40GW目标水平,截止到2024年底,8个省份已经完成其十四五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储能产业?这些政府工作报告做出了明确指示。

详情如下:

1月14日,北京市市长殷勇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再布局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

1月14日,浙江省代省长刘捷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风光电、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开工建设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5%,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9%。

1月14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投资效益。聚焦产业发展扩投资,着重抓好新能源动力和储能产业基地、株洲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等“十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基础设施增投资,着重抓好新型电力系统工程、“四算”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化煤电、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快省级天然气管网“一张网、一个价”,切实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壮大新兴产业,在新赛道上培育新优势,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宁电入湘”“疆电入湘”、湘粤“背靠背”联网工程。

1月12日,湖南长沙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助推先进储能、检验检测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推动“大院、大校、大企业”协同创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广货运配送使用新能源车辆,提升公交车纯电动化比例。

1月9日,湖南益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25年完成电力投资60亿元,力争全市新能源装机突破300万千瓦。重点抓好金塘冲水库工程、安化抽水蓄能电站、益阳电厂三期、关山路、新型电力系统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月9日,湖南怀化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扩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家电(居)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加快建设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

1月20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汽车“皖军”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实施新一代光储等创新攻关项目30个以上,拓展“光伏+行业”应用。加快汽车、新能源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深入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鼓励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建成投运支撑性电源装机496万千瓦,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第二批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建筑光伏一体化。全面运行“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1月12日,安徽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等低碳能源,构建新型能源系统。

1月13日,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

1月18日,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成信阳五岳、开工济源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800个。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建成100个绿色工厂、10个超级能效工厂。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绿电直供。实施交通运输设备绿色转型工程,重型载货车辆绿色替代率50%以上。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优化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月15日,天津市2025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指出布局电池更新服务和循环利用产业,大力引育专精特新企业,注重分类精准服务。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有序布局脑机工程、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电池。

1月15日,上海市202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淘汰落后产能400项。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新增电源装机3000万千瓦。推进廉江核电、陆丰核电等建设。加快梅州二期、云浮水源山等一批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阳江三山岛、湛江徐闻东、汕尾红海湾等海上风电项目。推进粤藏直流等电网项目核准建设。

1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加大绿电替代,加快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坚持风光氢储全链条发展,做好新能源运维服务业。

1月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开工建设140万千瓦抽水蓄能二期、天皓源网荷储一体化、远景100万千瓦独立储能电站、新远景总部基地等项目。重点推动高端科研仪器、生物炼制、飞轮储能、声纹检测、智能传感器等前沿和颠覆性成果应用转化。

1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直供电改革试点,健全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推动电力现货交易。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硅基、铝基、铜基、钛基、碳基等新材料产业。全力推进以“十张网”为牵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疆电外送”第三通道、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加快建设“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塔城2×66万千瓦煤电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企业更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设备。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和一批零碳园区建设,加强城市和工业污水循环利用,扩大电力中长期绿色交易规模。

1月14日,海南省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低碳示范引领工程,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标杆,探索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降碳产业链,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5%左右。

1月20日,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焦氢能与新型储能等前沿方向,谋划一批示范工程,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全面推动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力争新能源并网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建成投运陇电入鲁工程,加快推进陇电入浙工程,开工建设陇电入川工程。建成常乐电厂扩建等540万千瓦内用煤电项目。积极推广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绿电园区等模式,推进绿电制氢产业化发展,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基地。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致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建成“绿电聚合供应”试点项目,拓展算力应用场景,力争算力规模突破10万P。新建5G基站8000个。力争创建绿色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申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稳外贸提质效,扩大资源型产品、原材料等进口和风电整机及组件、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等出口规模。

1月7日,甘肃酒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酒泉市市长唐培宏作政府工作报告。提高调峰和外送能力,再增共享储能300万千瓦时,攻坚落地增量配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发供用模式,增加储能设备生产能力。

1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科学统筹新能源开发与火电、电网、储能、消纳、效益和地方利益等方面关系。实现风电光伏装机2060万千瓦、储能60万千瓦目标。

1月19日,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范围、降低贴息政策门槛,加大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拓展技术改造、城市更新等投资增量,全年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领域投资分别达2300亿元、600亿元、1700亿元、1400亿元。加快建设500个省重大项目和2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让民间资本进得来、得实惠。加力促进绿色船舶、风电装备等出口,提高绿色贸易占比。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大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打造智能电网、工程机械等10条具有国际优势。开展垃圾焚烧发电、铸造等行业深度治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一批零碳工厂,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零碳园区。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盐穴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绿电进江苏、进企业、进园区工程,开展企业绿电直连试点,提高绿电就近就地消纳能力。强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能源电力供应。

1月16日,江苏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积极发展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规划建设超充站10座。

1月20日,山东省202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120项重大科技攻关,突破大模型、先进芯片、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抓好济南天岳碳化硅扩产、青岛物元先进封装、德州先导激光、菏泽海辰等项目,建成济宁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等项目。突出抓好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开工招远一期、石岛湾核电2号机组,争取获批海阳三期、莱阳一期等核电项目;开工半岛北等海上风电项目,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2000万千瓦。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机制,推动枣庄山亭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抓好中能建泰安压缩空气、滨州北海电化学等储能项目。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加快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支持泰安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建设绿电产业园、零碳园区。开展威海碳纤维、枣庄欣旺达等“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30个左右,加快烟台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发展,抓好国网电力战新产业园等项目,促进绿电绿证市场化交易。深入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

1月16日,在辽宁省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有序开发风、光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徐大堡核电、庄河核电一期、华电铁岭绿色氨醇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支持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打造清洁能源强省。

1月16日,辽宁盘锦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盘锦市加快金发生物基材料一体化、大金重工风电装备等项目建设,加大电热熔盐等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

1月13日,黑龙江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扎实开展开发区土地利用清查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矿智能改造。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开展新能源产消一体化、“绿电直供”等试点,推动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

1月14日,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支持奥迪一汽新能源车型批量投产上市,加快“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启动建设氢冶金新材料项目,促进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集群化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突出高端化发展,加快氢能驱动时速250公里城际市域列车和氢能驱动有轨电车新产品研制应用。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产业投资超过1300亿元,新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开展老旧风机改造,“以大换小”新增500兆瓦以上。深化“绿电+消纳”模式创新,加快绿能产业园区建设,增量配电网从“建网”向“强网”演化。最大程度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绿氢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形成集群优势,开工建设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等5个以上装备制造项目,吉电股份大安一期、上海电气绿色甲醇等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1月1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推进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月17日,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积极培育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核技术应用等产业。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推动“云电送桂”、“青电入桂”,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进白龙核电一期、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项目。

1月13日,202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赵龙指出,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积极打造元宇宙、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领域增长新引擎。

1月18日,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5年将建成新型储能200万千瓦,打造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氢能及储能等新增长引擎。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高效建设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分基地,开工德令哈火电等支撑电源,推动200万千瓦风电全容量并网,加快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德令哈4座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超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8200万千瓦。

1月19日,重庆市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高端摩托车及智联电动车、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先进制造集群,发展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园。

1月20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建议方面提出,加强“三江”水电基地风电光伏开发和电力线路建设。加快云端网一体推进、存算电协同布局,支持发展绿色微电网。

1月25日,贵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提出:

加快建设水城电厂、大湾低热值煤电厂、织金平远电厂等,持续推进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清洁电力入黔和省间电力互济,电力装机容量达9700万千瓦,发电量达2700亿千瓦时。(牵头单位:省能源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贵州电网公司等单位)

支持宁德时代、中伟、裕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推动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布局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有关单位)

开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试点工作,推进算电协同、算网协同。(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省能源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贵州电网公司、大数据集团等单位)

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等单位)

建立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牵头单位:省能源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电网公司等单位)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工业园区。(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储能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