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方案》首先回顾了“十四五”以来河南省配电网建设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投入维持高位,“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30亿元。配电网规模大幅增加,变电容量达到 1.4 亿千伏安,总量居中部六省之首。农网巩固提升成效显著,平均每个县达到9座 110 千伏变电站、12座 35 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 97%的乡镇。
供电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网架结构显著增强,110千伏已基本建成以链式、环网为主的网架结构,10千伏联络率由2020年的 57.9%提升至87.8%。供电能力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城乡配电网户均配变容量由 2020 年的 2.76 千伏安提升至 3.12 千伏安: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由 2020 年的 52.4%提升至 72.3%。农网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分别达到 99.901%、99.844%和 2.93 千伏安,提前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920 号)中西部地区 2025 年规划目标。
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主体并网规模连续翻番。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装机 3094 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规模为“十三五:末的 5.4 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130 万辆,位居全国第五,“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 68.5%,接入配电网的充电桩 30 万台,为“十三五”末的6倍。
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针对郑州“7.20”事件,安排专项投资 53 亿元,圆满完成 7·20 灾后重建及巩固提升任务。因灾受损的 42 座变电站、412 条输电线路、4663 台配变、6634 公里配电线路一年内全部恢复原有供电能力;居民小区地下配电设施迁移改造或防涝加固有序推进,全面完成641个机井台区新建、9268个机井受损台区恢复重建任务,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成效显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全面推进,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创新发展。印发实施了工业企业、增量配电网、农村地区等三类场景的实施细则及《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已分五批实施项目253个,其中,工业企业类 180 个,增量配电网类28个,农村地区类45 个,建成后可带动配电网投资约28亿元,新增配电线路3085 公里、配电容量 390万千伏安,有效推动了我省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探索建设。智能微电网重大技术加快攻关,嵩山实验室敏捷电能分配器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进展加快,高效能柔性负荷微网系统开展实验验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10千瓦级微电网验证系统初步建成,贾鲁河园区500千瓦级智能微电网加快建设,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针对性补强配电网,全面提升分布式电源接网能力。开展分布式光伏安全承载力研究,针对电网设备变电容量不足提出建设改造措施。为应对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要,常态化开展设备反向重过载问题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新建改造工程等措施予以解决。
同时,《方案》还指出,“十五五”是碳达峰的重要窗口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省经济稳步向好、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为保障全省能源电力供应,推动全省能源转型,需要高质量建设配电网。我省配电网建设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以下形势与挑战。
(一)负荷电量预测情况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电力负荷平稳增长。2023年,河南度夏期间全社会最大负荷 7917 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 4090 亿千瓦时,“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 6.5%、6.4%
用电负荷平稳较快发展,2027年预计突破1亿千瓦。综合考虑负荷自然增长特性、产业发展、碳排放双控、电价及市场、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主体影响,计及一定概率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裕度,预测 2024-2027年全社会最大负荷为8124万千瓦、9000万千瓦:9600 万千瓦、1024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为4320 亿千瓦时、4650 亿千瓦时、5040 亿千瓦时、5430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8.0%、7.6%。
《方案》还说明了新型主体规划情况。
分布式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率、开发效率等因素,河南省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潜力约1.1亿千瓦,结合我省分布式光伏高速增长实际和《河南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的部署安排,预计2027年分布式新能源达到 5600 万千瓦,年均增速11.6%。分年度看,2024-2027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分别达到 3719 万千瓦、4200万千瓦、4580万千瓦、4920 万千瓦,年均增速9.8%;分散式风电分别达到313万千瓦、520 万千瓦、600 万千瓦、680 万千瓦,年均增速 29.5%。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2027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 280、360、470 万辆,年均增速 33%;预计2025年、2027年车桩比分别为 3.0:1、2.8:1,充电桩分别达到 90 万个、167 万个,年均增速 45.7%。考虑充电同时率后,预计2025 年、2027年分别推高午晚高峰负荷 260 万千瓦、570 万千瓦。
新型储能持续加快发展。综合考虑成本、建设进度、市场机制、商业模式等因素,预计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达到600万千瓦,至2027年再增400万千瓦,达到1000万千瓦,年均增速91.0%。
分布式智能电网实现常态化发展。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坚持示范带动,尽快落地一批可推广、可检验的应用场景,预计2027年建成1000个分布式智能电网。
(三)面临的挑战
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日趋不足。“双碳”目标驱动下,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配电网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等的快速发展,局部地区出现反向重过载问题。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共有74台110千伏、35 千伏主变,1.59 万台 10 千伏配变出现反向重过载问题。随着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业态进一步发展,配电网接入裕度受限问题愈发突出。
配电网局部供电保障存在短板。配电网局部区域存在输配电设备线路重过载、老旧小区城中村供电薄弱、单电源供电等问题,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存在重过载 110 千伏主变 271 台、35 千伏主变 499 台、配变 15 万台、中压配电线路 3380条;163 个老|日小区、7个城中村供电容量裕度不足,不能满足充电桩、电梯等新增负荷用电需求;存在单电源供电变电站 38座,10千伏单辐射线路 2640条,86个高层小区不满足双电源供电问题;洛宁县与大电网联系相对薄弱。
配电网地区间供电能力发展不平衡。豫南、豫东南传统农业地区部分县(市)中低压网架装备老化,相当数量输电线路供电半径超规程限制、运行时间超30年,供电能力不足,安全隐患大。近年来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黄淮地区农村用电增速居全省前列,而户均配变容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用电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出现低电压和重过载问题
配电网综合防灾能力面临挑战。台风洪涝、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发,极端天气变化成为新常态,防灾抗灾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河南存在易受灾面积 33708平方公里,包括中重冰区、强风区和蓄滞洪区,配电网安全运行受到极大冲击;全省尚有32条具有安全运行隐患的老旧线路和1156 个老旧设备,重要用户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缺乏专门针对城市内涝等灾害的设防标准,设备选型未充分考虑有效防水排水等措施,配电网综合防灾能力仍存在短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南充市生市态环境局拟对南充潆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4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5年5月23日至2025年5月29日(共5个工作日)。项目名称:南充潆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地点: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顺庆区建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的公示。目录包括: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智能控制算法与市场机制创新,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等
5月19日上午,在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良祥路沿线,浙江大有集团余杭分部顺利完成10千伏九年H372线龙舌嘴分线8号杆带电断引线作业,为后续老旧开关更换及线路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次作业采用绝缘杆作业法,在保障沿线用户持续供电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区域电网运行可靠性。据悉,该线路承担着良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京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正式投运。据悉,该项目实施地点为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在管委会户外,南京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场站已经建成,站内设置了4台V2G充放电一体充电桩,用来开展车网互动实用运营模式验证。在管委会大楼内,新能源项目覆盖总面积约3810平方米,总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5月2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国网河南综合能源公司调研。调研组观摩了综合能源“零碳”展厅,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就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等事宜进行座谈交流。河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对河南综能公司积极融入能源转型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7日,中国电工技术协会发布《台区低压侧分布式储能系统规划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储能系统应具备削峰填谷、无功补偿、功率支撑及应急响应等功能,以适应台区内负荷的特性和波动需求。文件规定了台区低压侧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规划配置技术要求,内容涵盖储能系统的选
近日,网上国网公布甘肃省分布式光伏2025年2季度接入配电网可开放容量。根据文件,2025年第二季度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共计8829MW。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可开发容量达GW级,兰州市可开发容量最高,约3.6GW。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12日,经过近半个月的集中研发,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正式上线供电服务资源调度管控系统电力保供(预警)专项监测功能。电力保供(预警)专项监测功能界面包括线路全线、分支、台区、用户以及农排用户、电采暖用户、高危及重要用户、敏感用户的当前停电数量、已复电数量和停电总数展示;线路
5月21日,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2025年5月)公布。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2025年5月)尊敬的用户: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3〕74号)及《DL/T2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杆基没有外露、倾斜,拉线松弛等情况,去下一基看看。”5月22日,国网滦平县供电公司火斗山镇供电所工作人员正在对辖区内10千伏火拉511线路开展防汛特巡工作,及时消除线路运行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电网抵御极端天气能力,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筑牢防线。据了解,自立夏以来,国网滦平县
近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安全应急办公室发布大风、暴雨蓝色预警,乌鲁木齐达坂城片区被纳入预警范围。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运维班组通过企业级气象平台实时监测到预警区域内变电站风力增强、降雨突增后,立即组织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赶赴现场。巡视人员基于平台显示的实时气象数据,重点对变电站高空金
5月20日,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穿梭在广袤农田间,为广大农户检查机井排灌设施、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以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正值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广大农户安全可靠用电,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结
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拉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清洁能源合作迎来更
5月13日,河北沧州供电公司220千伏大白冢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新建220千伏大白冢变电站,架设112千米输电线路,为区域新能源电力送出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助力环渤海经济圈绿色低碳发展。沧州地处渤海沿岸,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态势强劲,近3年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电网运维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无人机巡检技术已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力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方天公司勇立潮头,积极推动大疆第三代无人机固定机场在江苏电网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无人机巡检工作迈向新高度。固定机场作为无人机巡检的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4日,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参数整定技术规范》《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新能源场站风光资源监测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
5月15日夜间,浙江出现新一轮强对流天气。自5月14日开始,浙江电力气象中心利用“浙江-伏羲”强对流气象大模型,针对重点影响区域的电力设备暴雨、雷电风险开展监测预警,预警范围由市县级精确至乡镇级,共对浙江省内9座变电站、19条输电线路发出预警提醒,预测时间偏差仅1小时。据介绍,“浙江-伏羲”
刚刚过去的今年第一季度,智利、洪都拉斯、巴拿马、古巴、阿根廷等美洲国家相继发生多起全国性大停电事故,对当地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冲击。随着我国跨省区乃至跨国输电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电力系统互联规模逐步增大,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筑牢电力安全防线势在必行。美洲地区停电事故特点跨国电网建设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指出,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经济和信息化、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建设下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在具备条件的关停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和荒滩、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提出:本市科学布局和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在发电、供热、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燃气、热力、氢,符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明确,市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能源合作,支持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通道建设,通过政府间合作协议等方式拓宽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源;鼓励和支持开展跨区域绿色电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全文如下: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玢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新型储能赋能电力系统:调节、平衡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魏玢指出,我国新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十五五”和中长期,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网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面对当前新能源大发展、电力保供
2月2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2月17日-2月21日)。政策篇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
日前,河南发改委印发《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x2014;2027年)》(简称“方案”),指导全省2024年至2027年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方案》主要围绕配电网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的提升,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着力补齐电网短板,消除城乡配电网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