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方案》首先回顾了“十四五”以来河南省配电网建设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配电网建设投入维持高位,“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30亿元。配电网规模大幅增加,变电容量达到 1.4 亿千伏安,总量居中部六省之首。农网巩固提升成效显著,平均每个县达到9座 110 千伏变电站、12座 35 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 97%的乡镇。
供电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网架结构显著增强,110千伏已基本建成以链式、环网为主的网架结构,10千伏联络率由2020年的 57.9%提升至87.8%。供电能力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城乡配电网户均配变容量由 2020 年的 2.76 千伏安提升至 3.12 千伏安: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由 2020 年的 52.4%提升至 72.3%。农网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分别达到 99.901%、99.844%和 2.93 千伏安,提前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920 号)中西部地区 2025 年规划目标。
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主体并网规模连续翻番。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装机 3094 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规模为“十三五:末的 5.4 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130 万辆,位居全国第五,“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 68.5%,接入配电网的充电桩 30 万台,为“十三五”末的6倍。
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针对郑州“7.20”事件,安排专项投资 53 亿元,圆满完成 7·20 灾后重建及巩固提升任务。因灾受损的 42 座变电站、412 条输电线路、4663 台配变、6634 公里配电线路一年内全部恢复原有供电能力;居民小区地下配电设施迁移改造或防涝加固有序推进,全面完成641个机井台区新建、9268个机井受损台区恢复重建任务,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成效显著。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全面推进,推动分布式智能电网创新发展。印发实施了工业企业、增量配电网、农村地区等三类场景的实施细则及《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已分五批实施项目253个,其中,工业企业类 180 个,增量配电网类28个,农村地区类45 个,建成后可带动配电网投资约28亿元,新增配电线路3085 公里、配电容量 390万千伏安,有效推动了我省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探索建设。智能微电网重大技术加快攻关,嵩山实验室敏捷电能分配器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进展加快,高效能柔性负荷微网系统开展实验验证。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10千瓦级微电网验证系统初步建成,贾鲁河园区500千瓦级智能微电网加快建设,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针对性补强配电网,全面提升分布式电源接网能力。开展分布式光伏安全承载力研究,针对电网设备变电容量不足提出建设改造措施。为应对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要,常态化开展设备反向重过载问题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新建改造工程等措施予以解决。
同时,《方案》还指出,“十五五”是碳达峰的重要窗口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省经济稳步向好、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为保障全省能源电力供应,推动全省能源转型,需要高质量建设配电网。我省配电网建设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以下形势与挑战。
(一)负荷电量预测情况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电力负荷平稳增长。2023年,河南度夏期间全社会最大负荷 7917 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 4090 亿千瓦时,“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 6.5%、6.4%
用电负荷平稳较快发展,2027年预计突破1亿千瓦。综合考虑负荷自然增长特性、产业发展、碳排放双控、电价及市场、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主体影响,计及一定概率极端天气下的保供裕度,预测 2024-2027年全社会最大负荷为8124万千瓦、9000万千瓦:9600 万千瓦、1024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为4320 亿千瓦时、4650 亿千瓦时、5040 亿千瓦时、5430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8.0%、7.6%。
《方案》还说明了新型主体规划情况。
分布式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率、开发效率等因素,河南省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潜力约1.1亿千瓦,结合我省分布式光伏高速增长实际和《河南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的部署安排,预计2027年分布式新能源达到 5600 万千瓦,年均增速11.6%。分年度看,2024-2027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分别达到 3719 万千瓦、4200万千瓦、4580万千瓦、4920 万千瓦,年均增速9.8%;分散式风电分别达到313万千瓦、520 万千瓦、600 万千瓦、680 万千瓦,年均增速 29.5%。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2027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 280、360、470 万辆,年均增速 33%;预计2025年、2027年车桩比分别为 3.0:1、2.8:1,充电桩分别达到 90 万个、167 万个,年均增速 45.7%。考虑充电同时率后,预计2025 年、2027年分别推高午晚高峰负荷 260 万千瓦、570 万千瓦。
新型储能持续加快发展。综合考虑成本、建设进度、市场机制、商业模式等因素,预计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达到600万千瓦,至2027年再增400万千瓦,达到1000万千瓦,年均增速91.0%。
分布式智能电网实现常态化发展。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坚持示范带动,尽快落地一批可推广、可检验的应用场景,预计2027年建成1000个分布式智能电网。
(三)面临的挑战
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日趋不足。“双碳”目标驱动下,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配电网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等的快速发展,局部地区出现反向重过载问题。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共有74台110千伏、35 千伏主变,1.59 万台 10 千伏配变出现反向重过载问题。随着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业态进一步发展,配电网接入裕度受限问题愈发突出。
配电网局部供电保障存在短板。配电网局部区域存在输配电设备线路重过载、老旧小区城中村供电薄弱、单电源供电等问题,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存在重过载 110 千伏主变 271 台、35 千伏主变 499 台、配变 15 万台、中压配电线路 3380条;163 个老|日小区、7个城中村供电容量裕度不足,不能满足充电桩、电梯等新增负荷用电需求;存在单电源供电变电站 38座,10千伏单辐射线路 2640条,86个高层小区不满足双电源供电问题;洛宁县与大电网联系相对薄弱。
配电网地区间供电能力发展不平衡。豫南、豫东南传统农业地区部分县(市)中低压网架装备老化,相当数量输电线路供电半径超规程限制、运行时间超30年,供电能力不足,安全隐患大。近年来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黄淮地区农村用电增速居全省前列,而户均配变容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用电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出现低电压和重过载问题
配电网综合防灾能力面临挑战。台风洪涝、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频发,极端天气变化成为新常态,防灾抗灾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河南存在易受灾面积 33708平方公里,包括中重冰区、强风区和蓄滞洪区,配电网安全运行受到极大冲击;全省尚有32条具有安全运行隐患的老旧线路和1156 个老旧设备,重要用户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缺乏专门针对城市内涝等灾害的设防标准,设备选型未充分考虑有效防水排水等措施,配电网综合防灾能力仍存在短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部署要求,推动“十四五”能源规划目标落实和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4月28日,江苏能源监管办赴镇江开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和电网规划发展情况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深入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镇江上党50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等现场,实地查看相关项目建设进展,在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云南省丽江古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项目(二期)EPC总承包发布竞争性谈判公告,本项目利用飞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涉及屋顶总面积约2803㎡,计划安装光伏组件共计732块,拟采用单晶单面N型组件,组件功率640Wp。直流侧装机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一季度海西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586.703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高达2481.751万千瓦,占比突破95%。目前,海西电网已形成了以750/±400/330/110千伏为主,北联甘肃、西送新疆、南联西藏、东接青海主网的交直流混合枢纽电网。据悉,2024年青海首个高海拔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4月28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充分考虑省现行电价政策,并结合海南经济发展需求,决定采取如下定价方法制定海南省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一)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
近几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热潮,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观察与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电网,也关于电网转型发展。浪潮之下的起与落1897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
2025年4月24日,在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期间,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杨曦发表了“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能源流、业务流、信息流、碳排流合一,对电力调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电力生产和作业效率。电网公司发布并
4月23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组织运维人员对220千伏西湖变电站和110千伏马家岭变电站开展雨后设备巡视,另一组运维人员同步利用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查看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电网设备在汛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近期,湘潭地区遭遇了连绵不断的雷雨天气,给电网运行带来不小的挑战。该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排
4月19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创新应用“电网一张图”配网停电研判场景,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在北京通州试点开展“人工智能(AI)+电力”主动抢修服务,精准研判故障原因和影响范围,实现电力抢修服务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故障研判效率提高90%以上,抢修时间较过去平均节省20分钟。“电网一张图
2025年ABB电气展车全国巡展计划历时8个月,走遍全国60余座城市ABB作为电气问题解决专家,提供从发电端到用电端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应对未来能源领域的各类挑战和难题焕新升级的ABB电气展车亮相,全方位展示ABB创新的中低压配电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在中国“双碳”目标加
“您好,这里是北京通州供电公司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运维班,我们远程监测到您小区5号楼2单元28户现在处于停电状态,经过系统研判,是因单元门开关跳闸所致,提示您尽快处理。大风天气请您注意安全,如有困难请与我联系。”4月11日至13日,北京出现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12日11时,通州区颐瑞东里社区物业
4月15日,广西崇左市发改委发布《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4月)》,经统计,分布式光伏剩余可开放容量为116.06MW。详情如下:崇左市各县区、乡镇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信息(2025年4月)尊敬的用户: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度集团物资和工程采购计划安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电网运维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无人机巡检技术已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力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方天公司勇立潮头,积极推动大疆第三代无人机固定机场在江苏电网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领无人机巡检工作迈向新高度。固定机场作为无人机巡检的重要
“巡视一定要仔细,这一片蔬菜大棚较多,塑料膜容易被风刮到线路上,极易产生安全隐患,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4月13日,国网张家口市万全区公司工作人员对辖区10千伏线路展开特巡,对通道内树障、彩钢板房、塑料大棚薄膜进行再检查、再防范、再加固,保证每一基杆塔、每一段线路都巡视到位,确保设备
“喂!是供电所吗?我母亲用的吸氧机突然不能用了,能帮忙想想办法吗?”4月12日,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双滦区供电中心西地供电所值班员接到了家住承德市双滦区烧锅村东山头的李女士的求助电话。得知情况,西地供电所所长李建德立即同杨建军、冯云庆、赵鹏宇携带移动电源设备前往客户家中。“刚才突然吸氧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指出,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经济和信息化、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建设下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在具备条件的关停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和荒滩、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提出:本市科学布局和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在发电、供热、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燃气、热力、氢,符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明确,市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能源合作,支持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通道建设,通过政府间合作协议等方式拓宽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源;鼓励和支持开展跨区域绿色电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全文如下: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玢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新型储能赋能电力系统:调节、平衡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魏玢指出,我国新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十五五”和中长期,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网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面对当前新能源大发展、电力保供
2月2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2月17日-2月21日)。政策篇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光伏+储能”系统在城市照明、交通信号、农业农村、公共广播、“
日前,河南发改委印发《河南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x2014;2027年)》(简称“方案”),指导全省2024年至2027年配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方案》主要围绕配电网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的提升,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着力补齐电网短板,消除城乡配电网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