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还能在卷的市场活下去,就已经是看到了储能市场黎明的曙光。”当强制配储的闸门落下,这场残酷的淘汰赛,终将为中国储能行业锻造出一批真正的强者。
强配储时代正在落幕。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终结了自2017年青海省率先推行以来持续8年的新能源配储强制要求。
这一政策转向,标志着中国储能行业正式从“行政命令主导”转向“市场化需求驱动”。
中央叫停强制配储的直接原因是其低效性:2024年全国5800万千瓦新型储能仅贡献不足200亿千瓦时调峰电量,相当于风光发电量的1/70。但新政同时推出三项补偿机制(优先调度、电价优化、容量补偿),旨在引导储能从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强制配储取消后,储能需求将更多由市场机制决定。例如工商业用户可通过峰谷价差套利(江浙地区价差超1元/度)自发配置储能,这种内生性需求无需依赖行政指令。
在青海戈壁滩上,夕阳将矗立着的储能集装箱外壳染成锈红色。仿佛在嘲笑这个曾被政策催生的泡沫——那些年,一批储能设备像“嫁妆”一样捆绑在新能源项目上,却从未真正参与过电力系统的呼吸。
如今,这场“闹剧”落幕,给中国储能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强配储的劣币狂欢时代“终结”
强制配储曾是储能装机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储能装机规模达111.6GWh,其中74.6%来自新能源项目的配储需求。
然而,强制配储长期被诟病为“低效政策”——新能源企业为获取项目审批被动配储,导致大量储能设施“建而不调”,利用率低至17%。西部某省份的调研显示,储能平均每5天仅被调用一次,资源浪费严重。
遥想2017年青海省首推10%强制配储政策时,储能行业像被注射了兴奋剂。地方政府将配储比例与新能源指标挂钩,催生出“100MW储能换1000MW光伏”的荒诞公式。
在西北某省2023年光伏配储招标中,0.8元/Wh的报价已是行业成本线,却有企业报出0.68元/Wh的“自杀价”。
甚至有采购方私下透露:“反正储能设备就是并网敲门砖,能用三年就行。”这种心态导致2024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但实际调用率不足5%。
强制配储创造的虚假繁荣,让行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2024年某头部企业财报显示,其储能业务毛利率仅8.2%,研发投入占比不足3%。江苏某储能pack厂负责人曾倒苦水:“现在卖储能就像卖白菜,利润不够支付质保金,只能偷工减料。”
新政的出台,短期内或引发行业阵痛。据华泰证券预测,2026年储能装机量可能因需求萎缩出现下滑,但长期看,市场化机制将倒逼储能回归经济性本质。
23万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
截至2024年末,中国储能企业数量已突破26万家(其中中小企业约23万家),较两年前激增5倍。然而,这一数字背后是惨烈的竞争与加速的洗牌——2024年上半年,储能行业净利润整体下滑24.23%,毛利率降至23.37%,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282.69%。
2025年2月新政落地后,行业瞬间陷入“冰火两重天”:已签合同遭遇大规模违约,资本市场对储能板块估值下挫30%,而头部企业股价却逆势上涨。这个青黄不接的真空期,成为中小企业的炼狱考场。
价格战已经成为部分企业“找活路”的唯一出路。储能系统价格从2024年初的0.93元/Wh一路下探至年底的0.445元/Wh,部分电芯价格已跌破0.3元/Wh。低价竞争的直接后果是产品质量缩水。企业为中标,在消防系统、安全关断器件等关键环节“减配”,埋下安全隐患。
价格战的同时,市场加速向头部集中。2024年上半年,营收TOP20企业占据行业总营收的70.25%,净利润TOP20企业占比更高达81.8%。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至极限。一名储能销售坦言:“2024年有大半年未开单,年终奖打了骨折”。
更为严重的是,行业无序竞争催生灰色地带。部分企业冒用央国企名义骗取项目,甚至伪造资质、虚构合作资源。国家能源局不得不多次发布防诈骗声明,但市场信任度已受重创。
在2024年,更多中小企业通过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技术代差防御策略、区域生态联盟构建、尝鲜新的商业模式等寻求生机。
比如,在主流厂商迭代280Ah电芯时,部分企业专注研发更适合工商业场景的100Ah柔性模块,安装适配性提升60%; 珠三角某储能产业联盟通过共享测试平台,使成员企业研发成本降低40%,产品认证周期缩短30%;江苏某中小企业整合50个工商储项目,形成200MW虚拟电厂资源池,获取的辅助服务收益是单个项目的2.3倍。
差异化策略使得众多中小企业挺过2024年。但2025年,对他们而言,是一场“生死存亡战”。
强制配储政策本质上加速了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中小企业存活的关键在于构建技术专精+模式创新+生态协同的三维能力矩阵,且缺一不可。
业内人士认为,那些能在12-18个月内完成产品矩阵重构、实现从设备商向能源服务商转型的企业,或许能够在新兴细分领域形成局部优势。存活下来的中小企业将占据20-30%的差异化市场份额,或将形成隐形冠军集群。
决战:谁将被淘汰?谁能活下来?
新政以2025年6月1日为“新老划断”节点,存量项目仍可享受政策保护,增量项目则需直面市场化定价。这一过渡期或引发一波抢装潮,但政策红利消退后,依赖强制配储的低效产能将被迅速出清。
储能的核心竞争力将转向经济性与技术性能。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凭借规模效应和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前十企业占行业总额的60%以上),有望通过峰谷套利、调频服务等市场化模式巩固优势。
而中小企业若无法在差异化场景(如工商业储能、海外市场)中突围,将难逃淘汰命运。
一直以来,工商业储能因峰谷价差套利空间较大,被视为新增长点,也成为中小企业新的“战场”。江浙地区两充两放电价差可达1元以上,但市场同样面临过度竞争——2024年工商业储能产品价格跌破0.5元/Wh,客户争夺战已白热化。
头部企业正通过垂直整合构建壁垒。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不仅掌控电芯产能,还布局储能系统集成与能源管理软件,形成全产业链优势。中小企业则需聚焦细分领域,如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或针对特定场景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中小企业来说,保持现金流是核心。2024年,宁德时代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47亿元,货币资金储备2550亿元,而多数中小企业现金流净额为负。缺乏资本支持的企业,可能在价格战中率先崩盘。
国内市场的饱和倒逼企业转向海外。然而,欧洲户储市场2024年装机量同比下降26%,东南亚市场则因国内厂商低价倾销陷入红海。出海需面对本地化运营、合规风险等挑战,一些毫无准备的中小企业胜算渺茫。参照光伏行业的历史轨迹(三年倒闭25万家企业),储能行业未来三年可能淘汰超过6万家企业。
强制配储的终结,本质上是行业从“量”到“质”的转折点。储能不再是被政策裹挟的“附属品”,而是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核心资产。这一过程中,阵痛不可避免,但唯有经历洗牌,行业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中国工程院刘吉臻院士警告:“储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储能的能源体系注定残缺。”强制配储闸门的落下,既是挑战,亦是机遇。
在高工储能看来,23万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最终将取决于能否在市场化浪潮中找到自身价值。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还能在卷的市场活下去,就已经是看到了储能市场黎明的曙光。”这场残酷的淘汰赛,终将为中国储能行业锻造出一批真正的强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在天眼查获悉,7月15日,国峰(深圳)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锐。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发电技术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技术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消息,泰嘉股份披露,根据外部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延期实施“硬质合金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高速钢双金属带锯条产线建设项目”、“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产基地项目”。上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公告显示,泰嘉股份“新能源电源及储能电源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为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控股比例达到51%。注册资本9.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乐山电力披露,其两项储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一,2025年7月14日收到《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的通知》,公司申报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乐山电力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纳入该项目清单。其二,2025年7月14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
6月26日,水电十六局与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承建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电源侧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地处内蒙古中部,平均海拔1700米,年日照时数达3014小时,具备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5MWh液冷储能系统产品顺利通过CE、CB和UL9540A认证,取得TV莱茵国际权威认证证书。德国TV莱茵大中华区电力电子产品服务总经理董斌、中储科技储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左彬等双方代表出席颁证仪式。此次获证的5MWh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在技术和性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发布《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解读文件。提出,对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区分补贴项目和平价项目。其中,补贴项目机制电价0.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为其上网电量的30%;平价项目机制电价0.262元/千瓦时、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8日,远东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加快远东南通海缆基地产能爬坡及海工服务能力建设,为中远海清洁能源、岛屿互联、绿岛储能等领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助力海洋经济。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要求,加快拓展储能与高端消费市场,深入实施“缆储一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7日,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对义乌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苏溪5号建议答复的函,提到,下一步将继续推广“光伏+储能”模式,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建设智能微电网,实现新能源发电、储能和用电的智能化管理,帮助工业园区提高清洁
6月11日至13日,SNECPV#x2B;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amp;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PV#x2B;2025”)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行业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科华数能(展位号:5.1HE650)重磅亮相,携2000V450kW组串式逆变器及覆盖大型光伏电站、发电侧
3月14日,广西百色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昆宇百色年产6GWh电芯及储能集成系统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本次集中开工32个重大项目,涵盖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计划总投资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亿元。其中,现代产业项目15项,总投资1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新能源全产
3月14日,禾望电气发布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7.33亿元,同比减少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减少1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减少5.76%。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为79.5亿元。在储能领域,禾望电气提供具有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鄂尔多斯市时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达拉特旗10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取得备案批复,标志着该项目光伏储能工程正式立项。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由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共同开发建设。项目配建风电66万千瓦、光伏34万千瓦、16%/4小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我国电化学储能已开始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能源+储能”、常规火电配置储能、共享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粮东海工厂储能项目(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美克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例为30%;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晟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招标人收益分享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公司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之前按照地方的要求配置储能设施的比例,项目规模不同配置也不完全相同,配储比例主要为10%-20%,储能充放电主要为1小时、2小时、4小时等配置。结合当前政策和电力市场改革方向,虽然配备储能实施已经不再是硬性的要求,但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晚间,南网储能公布公司2025年上半年部分经营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储能装机容量65.42万千瓦,相较2024年上半年的42.38万千瓦同比增长54.4%。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收入17,833.17万元,同比增长28.87%,主要原因是新增云南丘北储能电站投产。据了解,今年5月25日凌晨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5日,河南三门峡旭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42000万元,折合单价1.05元/Wh。招标人为三门峡旭风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项目拟建储能电站规模为200MW/400MWh,共建设40套5MW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山东能源监管办深入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重点聚焦新能源和储能电站等各类电源项目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项目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公平开放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情况、历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云南省能源局针对“云南省是否继续推进关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的问题予以回复。云南省能源局回复称,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投产并网新型储能498.7万千瓦,技术路线全部为磷酸铁锂,其中集中共享储能项目24个,装机455.5万千瓦。在建集中共享储能项目11个,装
7月11日晚,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高峰精准启动,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最大放电功率达803.59万千瓦,相当于济宁市度夏期间的用电负荷水平。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不断提升,它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加剧了电网平衡难度。以7月5日山东电网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作者:邵尹池1巩宇1牛萌2杨若奂2刘雅婷2丁然3单位: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引用本文:邵尹池,巩宇,牛萌,等.计及相角与幅值跳变的构网型储能短路电流特性及其计算模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51-2461.DOI:10.19799/j.cn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以色列独立电力生产商(IPP)Eco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通过收购两个总规模为100MW/200MWh储能电站正式进军德国储能市场。(作者:刘伯洵来源:中国储能网)Econergy公司表示,已经在德国勃兰登堡收购了两个持续时间为2小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这两个电池储能系统计划于2025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