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上篇涉及西北、东北、华北三大区域,(点击:年度盘点 | 全国热点省份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情况上)。
(来源:微信公众号“飔合科技” )
华中、华东、南方、蒙西和西南区域集中在下篇,具体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蒙西、四川。
01
华中区域
河南
河南省新能源暂不参与省内中长期交易,非现货期间由政府授权合约全量保障收购。2024年开展1次现货结算试运行(2024年5月15日-6月14日),现货期间,集中式新能源10%上网电量参与现货市场结算。
现货试运行期间,发电侧日前、实时市场电价采用分区电价(分豫北、豫西、 豫中东、豫南四个价区),用户侧日前、实时市场电价采用全网发电侧加权平均电价结算。
整体来看,本次现货试运行期间发电侧日前、实时市场均呈现出峰谷明显的价格趋势,午间时段价格最低,晨间6-7点为小高峰,晚间达到价格峰值。全网日前市场算数均价为208.89元/兆瓦时,全网实时市场算数均价为288.09元/兆瓦时。四个分区电价中,豫北区域各时点的日前、实时现货均价最低,日前算数均价为164.10元/兆瓦时,实时算数均价为245.70元/兆瓦时。
湖北
2024年1-3月,湖北电力现货市场未开展,湖北省新能源不参与常规中长期交易(除绿电外),新能源全部上网电量按照优先上网电量(416.1元/兆瓦时)结算。1月,湖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总量8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05%。2月,湖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总量78.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95%。3月,湖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总量9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57%。
湖北4月16日电力现货市场开展后,新能源部分上网电量按照优先上网电量结算,视作保障性收购电量。2024年4-12月结算均价332.22元/兆瓦时。
湖北省2024年常态化开展绿证交易,继续全面放开跨省跨区绿电交易,按中长期交易分时段带曲线开展。1-12月绿色电力交易电量共17.14亿千瓦时,结算均价475.59元/兆瓦时。
2024年第一季度湖北省未开展现货市场交易,自第二季度开展现货后,新能源结算上网电量382.51亿千瓦时,结算均价386.60元/兆瓦时。
湖南
2024年1-12月湖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合计交易电量876.46亿千瓦时,交易平均价差上浮17.69元/兆瓦时。其中新能源交易合同电量236.07亿千瓦时,平均交易价差下浮1.64元/兆瓦时;外购电中进入市场电量218.6亿千瓦时,平均交易价差上浮15.18元/兆瓦时。
02
华东区域
江苏
江苏平价新能源只能参与绿电交易,带补贴项目主动承诺放弃绿电交易电量补贴后可参与绿电交易。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需具备绿证核发条件并申请成功后,可参加月内绿电交易。江苏省优先发电价格为燃煤基准价391元/兆瓦时。江苏省新能源场站绿电交易以外的电量以煤电基准价执行全额保障性收购。
2024年江苏绿电结算均价426.19元/兆瓦时,绿色环境权益均价24.92元/兆瓦时。
安徽
安徽2024年新能源总计结算电量412.62亿千瓦时,结算均价392.35元/兆瓦时。其中保障性电量315.20亿千瓦时,结算均价384.49元/兆瓦时;绿电结算电量97.43亿千瓦时,结算均价434.64元/兆瓦时。
浙江
2024年,浙江电力交易中心配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绿电交易25场,成交电量合计113.59亿千瓦时。2024年2-11月浙江省结算绿电约91亿千瓦时,均价457.49元/兆瓦时,分月情况如下。
03
南方区域
广东
2024年广东月度中长期电量共936.15亿千瓦时,交易均价418.04元/兆瓦时,其中广东月度双边协商成交电量共841.85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419.22元/兆瓦时;月度集中竞争成交电量为94.3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413.98元/兆瓦时。
2024年广东月度绿电交易成交电量共20.94亿千瓦时,环境价值成交均价8.70元/兆瓦时。
2024年广东发电侧日前均价为344元/兆瓦时,实时均价为333.37元/兆瓦时。
广西
广西2024年累计直接交易成交电量1102.48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444.85元/兆瓦时,较燃煤基准上网电价上涨24.15元/兆瓦时,其中绿色电力共成交87.89亿千瓦时,环境溢价均价为17.34元/兆瓦时。从10月开始交易价格开始极速降低,至12月平均成交价降至406.70元/兆瓦时,较燃煤基准上网电价下降14元/兆瓦时。
广西2024年在四个季度均开展了现货结算试运行,现货期间日前统一结算点算数平均价为262.05元/兆瓦时,较燃煤标杆电价降低158.65元/兆瓦时。
云南
2024年1-12月,云南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共2101.67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交易成交电量为1664.71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231.76元/兆瓦时;绿电交易成交电量为16.63亿千瓦时,电能量价格成交均价228.93 元/兆瓦时,环境溢价成交均价21.92元/兆瓦时。
云南2024年四季度均开展了现货结算试运行,3月28-31日现货平均结算价格为301.91元/兆瓦时;6月6、7日及24-30日现货平均结算价格为245.59元/兆瓦时;8月22-31日发电侧日前平均电价为224.87元/兆瓦时,实时平均电价为284.84元/兆瓦时;11月整月发电侧日前平均电价为261.75元/兆瓦时,实时平均电价为267.62元/兆瓦时。
04
蒙西区域
蒙西2024年电力多边交易区内交易电量2665.27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291.18元/兆瓦时,新能源合约电量906.98亿千瓦时,平均交易价格221.26元/兆瓦时。其中风电合约电量651.38亿千瓦时,平均交易价格213元/兆瓦时;光伏合约电量220.25亿千瓦时,平均交易价格240.67元/兆瓦时。并将新能源交易品种全部视为绿电交易,设置环境价格,其中环境价值为30.8元/兆瓦时。
蒙西光伏装机占比较高,受供需条件影响,午间时段光伏集中出力下极易出现现货价格为0元/兆瓦时的极端情况;而其余非午间时段现货价格受市场垄断因素显著影响,在蒙西火电机组“抱团策略”下呈现出明显的高峰时段。2024年市场实时现货均价484.6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现货均价332.72元/兆瓦时,光伏现货均价289.52元/兆瓦时。
05
西南区域
四川
2024年四川省内市场化交易水电(风光)电量共计1259.1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23%,其中常规直购1013.54亿千瓦时,弃水电量消纳108.22亿千瓦时,省内绿电57.60亿千瓦时,绿电均价337.95元/兆瓦时,留存电量79.80亿千瓦时。
四川2024年新能源暂不参与现货市场,2024年1-12月火电机组现货结算电量452.84亿千瓦时,结算均价为485.31元/兆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5月),5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8%,均价215.7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9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54.18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5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5%,外购电量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025年7月15日至28日分别组织7月16至29日的日前现货交易),7月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粤电力A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下降96.01%-96.90%。业绩变动原因为2025年二季度,随着发电业务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新能源业务的经营贡献进一步提升,整体业绩环比一季度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由于电力市场
7月14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百一十五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22家售电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交易中心受理了群众对其中15家售电公司准入申请材料提出的异议。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7月8日,浙江开展首次新型主体市场化电力响应,共有19家虚拟电厂聚合265家二级用户参与,最大调节负荷29万千瓦,标志着浙江省内虚拟电厂进入常态化参与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新阶段。电力领域新型主体是具备电力、电量调节能力且具有新技术特征、新运营模式的配电环节各类资源。虚拟电厂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随着各省纷纷出台136号文的落地细则,新能源电站将迎来全电量的市场化交易。这其中也包含分布式光伏电站,虽然小散凌乱,但新能源电站的身份不能被改变,所以全部上网电量也都要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市场交易的方式,本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双报与双不报根据136号文规定,新能源场站可以选择以报量报
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半年,公司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扎实做好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合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对符合条件的高原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制造、民族手工、高原数字产业类企业给予高原特色产业电费补贴。深入实施中小
2025年3月5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就《实施细则》制定背景、制定依据和过程、主要内容等方面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能源消纳利用新模式,是构建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7月14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储能项目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储能项目1个,为金能尖扎一期90兆瓦(4小时)独立储能电站,装机容量90兆瓦,充放电时间4h。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注册生效储能项目37个、装机总容量2844.25兆瓦。其中,独立储能项目8个、装机容量907.5兆瓦;配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国能信控新一代虚拟电厂产品完成初版研发国能信控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完成初版研发工作,标志着该产品具备项目批量交付能力,为公司在虚拟电厂业务领域的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背景下,通过构建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对区域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协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