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售电服务评论正文

专家视角|新能源大发下的电价表现分析

2025-03-03 08:27来源: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关键词:电力市场电价电力现货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持续关注国内外电力市场动态,积极建立针对热点、重点关注问题的专题研讨机制。2025年2月28日组织召开首次研讨会,邀请电力市场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华北电力大学刘敦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荆朝霞教授以及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潮流能源和南网储能等各类型经营主体代表,共同探讨国内外电力现货市场电价和负电价的现象,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影响,讨论应对举措。

Q: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A:零电价和负电价是指电力现货市场中,该时段对应的现货出清的发电上网价格为零值或为负值的情况。

从集中式现货市场出清机制看,规则要求按时段为周期,以总负荷大小为条件,发电侧按照申报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出清发电机组。当发电机组出力总和等于总负荷大小时,最后出清的一台机组申报价格即为该时段的现货出清价格。一方面,供需宽松或供需紧张情况的不同,决定了现货价格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各地交易规则对现货申报价格、出清价格限幅参数的设置不同,决定了现货价格可能出现的边界。零电价和负电价的出现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该时段供给远大于需求,一个是市场规则中参数设置允许出现零电价和负电价。

Q:国内外零电价负电价现象频现

A:近年来,国内外电力市场频现零电价和负电价。

在国内,山东自2023年5月首次出现长达20小时的实时负电价后,年度累计负电价时长均在1000小时左右;浙江则于2025年1月连续两日出现-0.2元/千瓦时的历史低位,成为继山东后第二个负电价省份。广东虽未出现负电价,但在2024年“五一”期间多次出现零电价。例如,5月2日4-5点和12点的日前交易中,发电侧加权价格均为0元/兆瓦时。客观反映出节假日需求不足与新能源出力高峰的叠加效应。

国际上,欧洲负电价现象更为常态化。2024年德国负电价时长增至468小时,法国同比翻倍达到356小时,西班牙首次出现且累计247小时。德国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因风电过剩再次出现4小时负电价,新能源发电商需要向用户付费促使电力消纳。

与会专家强调,负电价不等同于发电企业亏本,其结算电价由中长期合约、现货出清价、补贴及辅助服务收益等多部分构成,现货负价仅为局部时段的市场信号。总体来说,负电价持续时间短、涉及电量少,对电费的整体影响小。

刘敦楠教授指出,现货市场出现的这个负电价应当视为局部负电价,反映了不同时段的供需大反转,是一种调整和激励,不必恐慌。

Q:现货市场低价对各类型经营主体的影响是什么?

A:火电与新能源企业代表指出,在当前中长期合约高比例签约及政府授权合约机制兜底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低价影响有限。储能企业代表表示,现货市场时段性低价可以更好地发挥调节性资源负荷调节或移峰填谷的优势,峰谷价差增加,可有效激励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调节。购电企业代表表示,售电公司提供了价格固定、价格联动等多种套餐,电力用户可根据风险喜好挑选合适的套餐。总体来看,现货“负电价”电量规模小、持续时长短、零售联动比例低,当前对用户价格整体水平影响有限。专家学者提醒,经营主体要做好需求管理,基于实际需求开展中长期市场签约、现货市场价格申报,可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Q: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需注意什么?

A: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现货市场阶段性低价的情况可能越来越多,电力市场运营机构要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和完善市场机制,保障电力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荆朝霞教授建议,要综合考虑主体特性的差异性、风险规避需求及多维政策目标优化中长期交易相关政策,要进一步完善中长期市场分时段交易和连续交易机制以增加市场流动性,要在建立健全市场信用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渐放松对市场交易和价格的管制,要继续研究和完善差价结算等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等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


原标题:专家视角‖新能源大发下的电价表现分析(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秘书处首次召开专题研讨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电力现货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