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度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函,其中提到,完成全省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2025年投产机组)碳计量监测装置安装、子站建设和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级碳计量平台)数据接入,完善省级碳计量平台碳计量审查等应用功能。提升计量精度,开展火电机组碳计量监测精度提升技术研究及火电机组碳计量不确定评定,力争火电机组碳计量精度再上新台阶。开展碳计量审查,建立火电行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机制,规范火电企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流程。挖掘数据价值,开展碳数据在电碳因子库构建、电力低碳调度及碳减排效果评估等场景应用研究,赋能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详情如下: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工作的函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湖北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华中大区、黄冈大别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
2024年,各单位密切协同,创新性开展电力碳计量技术研究,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工作成果,为湖北电力行业碳计量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是我省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研究深化、成果深度应用和碳计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年,为确保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现就有关重点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夯实数字化基础,完成全省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2025年投产机组)碳计量监测装置安装、子站建设和电力碳计量与碳核查一体化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级碳计量平台)数据接入,完善省级碳计量平台碳计量审查等应用功能。提升计量精度,开展火电机组碳计量监测精度提升技术研究及火电机组碳计量不确定评定,力争火电机组碳计量精度再上新台阶。开展碳计量审查,建立火电行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机制,规范火电企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工作流程。挖掘数据价值,开展碳数据在电碳因子库构建、电力低碳调度及碳减排效果评估等场景应用研究,赋能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二、重点任务
(一)继续推进发电企业碳计量子站建设。依据JJF(鄂)149-2025《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 火电机组碳排放量化》,在2024年工作基础上,加快完成全省剩余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和2025年新投产火电机组烟气直测装置安装和发电企业碳计量子站建设;鼓励省内其它火电企业开展碳计量建设。力争在2025年10月底前,全省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2025年投产机组)烟气直测装置全部安装完成,并建成发电企业碳计量子站。
(二)有序推进省级碳计量平台数据接入。依据JJF(鄂)146-2025《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 数字管理平台建设》,结合发电企业碳计量管理体系建设进度,制定工作计划,有序组织发电企业碳数据接入、数据校核、质量治理等,确保碳数据接入质量和接入进度。2025年底前,全省300MW级及以上火电机组(含2025年投产机组)碳数据全部按要求接入省级碳计量平台,并完成数据校准与数据治理工作。
(三)提升电力碳计量精度。组织开展火电机组烟气直测法碳计量精度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综合分析监测设施设备在生产、安装、使用等环节对计量精度的影响,研究形成科学、系统、完善的碳计量精度提升技术解决方案。依据JJF(鄂)150-2025《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 不确定度评定》,同步开展典型火电机组烟气直测法计量不确定评定,不断提高火电机组烟气直测法碳计量精度。
(四)试点开展电力行业碳计量审查。选取1—2家发电企业,依据JJF(鄂)145-2025《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规范 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协助市场监管部门试点开展数字化碳计量审查,并编制电力行业碳计量审查报告。总结审查工作经验,建立电力行业数字化碳计量审查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工作协同机制,完成省级碳计量平台碳计量审查应用功能开发。相关碳计量审查工作应于2025年10月底前完成。
(五)深化碳数据应用。依托湖北电网碳排放因子实时监测体系,开发省级碳计量平台应用功能,逐步构建湖北电碳因子库,研究湖北电力行业低碳调度策略,探索构建碳减排效果评价机制,不断摸索电网侧向发电侧和用户侧数据赋能的新路径,助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
三、任务分工
省市场监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碳计量数据可信认证、不确定度评定等技术指导。省计量院负责不确定度评定等技术服务。
省电力公司牵头推进全省发电企业碳计量体系建设、省级碳计量平台数据接入、碳计量审查等重点工作,负责省级碳计量平台升级与运维,开发计量审查等应用功能。省电力公司下属国网湖北电科院负责指导发电企业烟气直测装置安装、碳计量子站建设及数据接入;持续开展碳数据校核、比对分析、数据治理等;深入推进燃料采制化等各环节不确定度研究,以及电力碳计量精度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湖北电力行业碳计量审查机制,开展火电机组碳计量不确定度评定和发电企业碳计量审查。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会同省电力公司开展发电企业2024年度履约期电力碳计量数据与碳核查数据比对分析。
各发电分公司督促所属各发电企业加快碳计量体系建设,高效推进项目立项、烟气直测装置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碳计量子站建设、数据接入及设备日常运维等工作。指导所属发电企业积极参与首批碳计量审查试点,上传企业碳计量审查自评材料至省级碳计量平台等,参与碳计量审查机制建设。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沟通合作。推进电力行业碳计量标准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助力美丽湖北建设的创新举措和重要工作。各参与单位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并对表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二)加强信息通报。省电力公司要做好统筹协调,建立例会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省市场监管局将以现场会、调度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协调重要事项。
各单位工作中有关意见建议,请联系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徐冬冬,027-88701979。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28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分析报告《2005全球能源评论》,主要内容如下:#x2022;nbsp;全球能源需求在2024年增长了2.2%,增速快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所有燃料和技术的需求在2024年均有所增长。增长主要由电力行业引领,电力需求激增了4.3%,远高于全球GDP3.2%的增长速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创纪录的高温天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记者3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包括铸造、有色、化工、建材、矿山、机械、交通、农业、电工电子、食品、废弃处置等。此批国家标准重点针对以往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不清、难以互认”的问题,对“算什么、
3月23日,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研发设计并制造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球首台3000吨/天水煤浆气化废锅设备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型煤气化装备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据了解,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不仅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煤化工行业碳评价试点示范项目,同时也是化工领域半废锅流程煤
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碳排放成为国际贸易的关键考量因素,碳壁垒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绿电直供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应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绿电直供,简单来说,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模式。其核心在于电力的绿色属性,通过建设专用线路或借助智能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近日,中化能源旗下中化石油通过下属荷兰公司自有碳配额交易账户,从供应商采购并向招商轮船销售3000个欧盟碳排放权配额(简称碳配额),用于其欧盟航线的碳排放履约。这标志着中化石油通过自有欧盟碳配额交易账户顺利完成首单碳配额贸易和交割。中化石油积极落实中国中化与招商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挖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快绿色化转型。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制,建设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26日上午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一条例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北京市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可再生能源供热供冷和生物质能、氢能的推广应用。本次出台的条例共5章38条,适用于北京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积极稳妥有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进入操作实施阶段。《方案》明确,分两个阶段做好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
3月18日,深圳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文件提出,上海市建立完善碳普惠机制,基于碳普惠方法学开发相应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将单位或者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海市实行碳排放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政民互动常见问题中,就“已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有哪些?”问题,回答如下:截至2025年3月1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
3月13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国网山东、浙江电力和设备生产厂家研发的电碳计量关键设备及系统通过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电碳计量关键设备及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量化企业电力碳排放是推动企业实现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双控”的重要基础。联合研
3月19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计量工作的通知(鄂市监量函〔2025〕44号)。其中提到,全力推进碳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紧紧围绕锂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着眼企业碳足迹管理中长期需求,协同产业链龙头企业,借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系统编制碳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
2月28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闽市监计量〔2025〕44号)。在《福建省碳排放计量服务与能力建设目录》(第一批)中包括电能表检定装置、电压互感器标准装置、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单相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原文如下: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碳
近日,国网安徽蚌埠供电公司顺利完成10户碳表计的安装工作,相关碳数据可正常采集,标志着安徽省首批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电碳表采集实现全覆盖。该碳排放示范区位于怀远县经济开发区内,主要建设推广“以电测碳”应用,可通过采集系统实时计算各节点电碳排放因子,基于用户用电量间接计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2025年全国计量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的通知。《要点》指出,推进碳计量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试点开展碳计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组织开展碳计量研讨交流,切实提升碳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5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辽宁省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对新获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碳计量中心的单位,给予不超过80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住建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编制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2〕14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国家标准《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公众可
8月15日,吉林省长春市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变电室安装了带碳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并成功读取当天厂区碳排放数据。该电能表有电量和碳排放量双重计量功能,能记录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的碳排放足迹,为企业实时精准计量碳排放提供支撑。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满足电力系统各环节碳核算计量需求为
7月25日,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苏州召开。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孙沪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孙沪兵强调,计量是节能减排的“眼睛”,是准确监测能源消耗情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月24日发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计量重点工作的通知》(沪市监计量〔2024〕286号),进一步加快健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扩大能耗数据采集覆盖面,提升数据质量,促进能耗监测向碳监测转型,推动碳计量重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