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DeepSeek宣布开源其模型R1期间,电池产业链企业集中进行本地化部署。尽管目前鲜有企业披露具体成效,但AI正在电池产业激起涟漪,提醒电池产业做出顺应时代的选择。
在2月的全固态电池行业论坛上释放出强烈信号:AI正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
欧阳明高院士直言,全固态电池研发面临四大核心难题,传统研发效率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转向“文献AI读、报告AI写、模型AI算、优化AI做”的新范式。
而锂电产业链最早将AI作为生产工具导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9年,这一年,蜂巢能源投产了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2020年,宁德时代提出“电池极限制造”理念,追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效率、品质与成本的最优化,并积极布局AI技术。
“极限制造”正在帮助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拉开与二线厂商的利润率差距,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销售毛利率为28.1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18%),其中“极限制造”的数智化赋能开始发挥“飞轮效应”。
在AI技术的导入下,每一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将成为宝贵的生产资料,在财政部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政策风口下,TWh的电池规模将催生万亿数据资产。基于电池产业万亿数据资产,电池生产、制造、管理正在掀起变革。
近期外界消息称,宁德时代曾毓群在内部讲话中透露,“我们要做的不是电池公司,而是能源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这句话或也指向一个电池与AI深度融合的图景。
2月27日,百度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换电产品及服务、滑板底盘技术在无人车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共同探索并打造竞争力领先的无人车产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百度也将以全栈自主可控的AI能力,从芯片、平台、应用层全方位支持宁德时代数智化建设。
国内电池与AI两大领域代表企业牵手,能源与智能融合革命已有暗流。
构筑AI4S的电池创新“范式”
在现阶段下一代电池创新潮流中,AI4S是目前倍受关注的AI应用。深入到电芯设计和材料研发中,AI4S同样离不开模型、数据和算力,模型与算力在电化学领域的基础、通用工作正在构建。
2018年,首次在国内提出AI for Science概念的中科院院士鄂维南近期分享到,基于三维分子表达的通用模型——Uni-Mol,通过预训练的方式整合不同场景的分子数据,它采用Transformer架构,能够支持生成、搜索和属性预测等任务,可实现分子生成、性质预测等多种通用能力。
同时,AI与先进表征手段的结合,可以准确表征全固态电池多尺度结构,高效完成表征图像的分割等处理任务。他指出,这种结合可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手段。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会士、电化学学会(ECS)会士、SES AI Corporation首席技术官许康除了提到用于分子生成和性能预测的AI agent开发,着重在数据方面谈到建立“分子宇宙”数据库,预计包含10^12个分子,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AI技术加速分子探索。
目前,AI4S的电池材料创新,涌现了许多通过AI加速某种材料开发周期、解决了过去的某一痛点。这在前沿学术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尤其令产业振奋。
2025年2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用AI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这一成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
这种锂载体分子被注射进废旧电池后,能够实现电池“满血复活”,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大幅提升,为废旧电池修复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但也有业内观点指出,这一“注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行性不高且电池循环过程还会存在其他副反应,其产业化应用还需做更多考虑。
这在认可AI4S在电池创新充分进步性的同时,也指出仅找出电池材料的“局部最优解”还不够,产业化落地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025初的CES 2025,SES展出专为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设计的AI增强型2170圆柱电池。由AI帮助筛选出的新型电解液材料,解决了电池负极难以使用高含量硅材料的问题,容量上可实现2170电池5Ah到6Ah的提升,还兼顾电池有适用于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的高倍率性、高安全性。
为了突破“局部最优解”的性能局限,电池仿真正帮助AI电池创新构建闭环。通过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集成仿真,运用建模和材料数据库,帮助电池设计、优化性能。
电池仿真技术创新企业易来科得CEO陈新虹博士预计,到2025年,电池设计效率将提升2-5倍,智能设计将再提升两个数量级。
AI驱动电池制造飞轮效应
特斯拉的德州超级工厂是通过AI技术实现效率飞跃的一大代表性案例。其为自动驾驶系统FSD的训练和优化方面,形成“数据产生优化—优化提升产能—产能反哺数据”的良性循环。
在电池领域,此类良性循环产生飞轮效应已经成为企业间拉开差距的竞争力。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灯塔工厂”通过AI模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在推动规模制造的同时保证产线的良率与效率,实现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宁德时代溧阳基地作为其在全球锂电行业的第三座“灯塔工厂”,通过导入AI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能提升320%,制造成本降低33%,产品单体失效率从百万分之一降低到十亿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7.4%。
在固态电池目前急于放大产能的关键节点,AI技术也开始参与推动更大规模的固态电池生产。
2024年末,美国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也披露,新一代陶瓷隔膜热处理设备“Cobra”通过AI技术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Cobra”设备可使固态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目前已投用,将为2025年QSE-5 B样品的更大规模交付做准备。
从安全到调度的能源网络智能化
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在电池安全、调度上的增益推动AI在动力、储能领域快速渗透。
在动力电池领域,AI+BMS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华为为例,其通过“端–云–大数据-AI”的结合,推出了华为AI BMS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云端对电芯数量、充放电、驾驶信息等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结合算法库实现电池安全实时预警、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以及电池寿命优化等功能。
数据显示,华为AI BMS系统可以提前24小时预警电池安全问题,误报率低至0.1%/月,风险预警查全率高达90%。目前,该系统已在华为AITO问界M5、M7车型中得到应用。
此外,Electra的EVE-Ai™技术也是动力电池领域的一大亮点。该技术被嵌入在特斯拉Cybertruck Cyberbeast中,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续航里程估算,EVE-Ai™技术能够减少续航里程估算的不准确性比例高达20%;同时有相关报道指出,通过预测性维护和退化分析,该技术可将电池寿命延长高达40%。
在储能领域,AI护航电池安全的意义更为重大。海博思创通过积累海量运行数据(20GWh储能电站、1800万颗电池、200TB 数据),建立多维度模型,实现了对电站运行状态的精准分析和预测。现阶段,海博思创已经可以提前两周左右对潜在安全风险做预警,在电站非运行时间进行预测,提升电站在线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并不是AI在储能领域的唯一价值,其对经济性的提高是储能领域更为看重的机会。国家电网与华为联合打造的AI能源大脑,通过实时协调大量分布式储能单元,理论上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
两大挑战:数据资产归属与能耗
然而,AI技术加速导入能源体系也带来了两大挑战:数据资产和AI能耗。
随着电池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流转,如何确保数据的权属清晰、合规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财政部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政策风口下。
2025年2月20日,比亚迪财报中数据资产净值:207.3亿,这个数字不仅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68%,更意味着比亚迪率先将车机数据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战略资产。其中电池数据流向供应商 ,按调用次数与宁德时代分成(有报道指出单次调用费0.83元)。
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数据指出,宁德基地搭建了全生命周期全球数字化追溯系统,累计数据资产超过6000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AI模型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其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以GPT-4等巨型模型为例,其训练成本高昂、能耗巨大。据报道,GPT-4的训练过程消耗了数亿度电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的年发电量。
因此,如何在保证AI性能的同时降低其能耗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
同时,物理AI的崛起对电池性能进一步有提高。如特斯拉 Optimus使用电池,机器人、机器狗等运用电池,这种瞬间的能量爆发与物理AI运动控制的配合,要求电池成本、能量密度、倍率性、安全多维度的综合性能更进一步。
或许,在电池技术创新暗流涌动的当下,电池技术也在重新定义AI边界,反向赋能AI产业也成为电池企业的“新机会”,未来将是重新定义能源与智能关系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当地时间4月2日-3日,2025年伦敦太阳能及储能展(SolarStorageLiveLondon2025)在伦敦ExCeL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楚能新能源携储能矩阵产品亮相,凭借第四代电池技术迭代与系统级创新,赢得客户一致高度评价。展会上,楚能重点展示了全新一代472Ah电池、longπ314Ah电池、聚能π314Ah电池及CORNEXM6等创新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2024年度钠电材料已实现百吨级出货,下游市场应用场景包括两轮、三轮等小型电动车型、低速四轮车、增混电池、超低温环境储能等需求。公司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可以和钠电材料生产匹配,现有钠电产能能够满足当前市场订单。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3月28日上午,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会上,北京星川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该项目预计将于明年6月开始量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大会上作推介。“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2025年3月31日,在“2025榆林—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深圳主会场,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定边中钠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榆林市政府、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式签署协议,启动总投资9.7亿元的“500M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及年产5000吨PPH储罐配
近期,储能安全与质量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低价竞标、假冒伪劣(性能虚标)、虚假宣传、服务乱象等问题接连出现,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其中行业既存在“无知”的问题——对电池及电化学储能的安全研究不够,防范方法缺失;又存在“知而不行”的问题,有的存侥幸心理,有的是从成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龙净环保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提示性公告暨会议资料》,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利润总额9.76亿元,同比增长4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3.15%。经营性现金流21.77亿元,同比增长27.58%。其中新能源业务加速突破,取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公司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设备、工艺开发,形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金龙羽4月2日公告,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1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7亿元,流动资金为3.3亿元。孙公司已竞拍取得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相关土地使用权,前述投资额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当前锂盐的供需格局问题,藏格矿业回答:展望2025年,需要持续关注供应端的高成本产能出清进程。需求端,电动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储能市场大有可为,固态电池、AI、具身智能等技术革新有望提供新增长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容百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4年,公司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销售超2.7万吨,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固态电池未来的主要方向,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投入,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振华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公司重点加快推进完成6系三元材料在主要客户需求计划的同时,在钠电、磷酸锰铁锂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化,紧密围绕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材料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降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仑新材外宣布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这款专为固态电池量身打造的BOPA,在柔韧性、抗穿刺、抗冲击等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可满足固态电池对封装材料的严格标准,堪称固态电池的“硬核铠甲”。中仑新材研发负责人表示:“这款产品前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0日,德加能源固态电池量产发布暨固态电池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江苏昆山举行,苏州德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交付首批固态电池产品,实现“发布即量产、量产即交付”。同日,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德加能源合作共建的固态电池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将开展技术概念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工程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称:不是我们的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欧洲储能峰会上,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KevinShang和AnnaDarmani接受了行业媒体采访,深入剖析了欧洲电池行业市场格局。FreyrBattery公司计划在挪威莫伊拉纳建设电池生产工厂他们探讨了电池供应链持续变化以及欧洲客户对储能电池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日益严格的要求。讨论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00.84亿人民币增至约103.05亿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3月29日,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汽车分会2025年年会暨飞行汽车标准研讨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会上发布行业白皮书,并进行飞行汽车团体标准体系研讨,北京亦庄将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打造“低空制造示范区”。研讨会现场。以会引智主题演讲+白皮书发布+标准研讨飞行汽车作为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飞行汽车定点项目,公司提供的高压动力电池采用了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是飞行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为飞行汽车提供充足、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客户充分分析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能力等诸方综合因素,决定选择公司作为其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