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DeepSeek宣布开源其模型R1期间,电池产业链企业集中进行本地化部署。尽管目前鲜有企业披露具体成效,但AI正在电池产业激起涟漪,提醒电池产业做出顺应时代的选择。
在2月的全固态电池行业论坛上释放出强烈信号:AI正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
欧阳明高院士直言,全固态电池研发面临四大核心难题,传统研发效率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转向“文献AI读、报告AI写、模型AI算、优化AI做”的新范式。
而锂电产业链最早将AI作为生产工具导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9年,这一年,蜂巢能源投产了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2020年,宁德时代提出“电池极限制造”理念,追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效率、品质与成本的最优化,并积极布局AI技术。
“极限制造”正在帮助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拉开与二线厂商的利润率差距,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销售毛利率为28.1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18%),其中“极限制造”的数智化赋能开始发挥“飞轮效应”。
在AI技术的导入下,每一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将成为宝贵的生产资料,在财政部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政策风口下,TWh的电池规模将催生万亿数据资产。基于电池产业万亿数据资产,电池生产、制造、管理正在掀起变革。
近期外界消息称,宁德时代曾毓群在内部讲话中透露,“我们要做的不是电池公司,而是能源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这句话或也指向一个电池与AI深度融合的图景。
2月27日,百度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换电产品及服务、滑板底盘技术在无人车产品的开发应用,以及共同探索并打造竞争力领先的无人车产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百度也将以全栈自主可控的AI能力,从芯片、平台、应用层全方位支持宁德时代数智化建设。
国内电池与AI两大领域代表企业牵手,能源与智能融合革命已有暗流。
构筑AI4S的电池创新“范式”
在现阶段下一代电池创新潮流中,AI4S是目前倍受关注的AI应用。深入到电芯设计和材料研发中,AI4S同样离不开模型、数据和算力,模型与算力在电化学领域的基础、通用工作正在构建。
2018年,首次在国内提出AI for Science概念的中科院院士鄂维南近期分享到,基于三维分子表达的通用模型——Uni-Mol,通过预训练的方式整合不同场景的分子数据,它采用Transformer架构,能够支持生成、搜索和属性预测等任务,可实现分子生成、性质预测等多种通用能力。
同时,AI与先进表征手段的结合,可以准确表征全固态电池多尺度结构,高效完成表征图像的分割等处理任务。他指出,这种结合可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手段。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会士、电化学学会(ECS)会士、SES AI Corporation首席技术官许康除了提到用于分子生成和性能预测的AI agent开发,着重在数据方面谈到建立“分子宇宙”数据库,预计包含10^12个分子,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AI技术加速分子探索。
目前,AI4S的电池材料创新,涌现了许多通过AI加速某种材料开发周期、解决了过去的某一痛点。这在前沿学术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尤其令产业振奋。
2025年2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用AI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这一成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
这种锂载体分子被注射进废旧电池后,能够实现电池“满血复活”,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大幅提升,为废旧电池修复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但也有业内观点指出,这一“注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行性不高且电池循环过程还会存在其他副反应,其产业化应用还需做更多考虑。
这在认可AI4S在电池创新充分进步性的同时,也指出仅找出电池材料的“局部最优解”还不够,产业化落地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025初的CES 2025,SES展出专为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设计的AI增强型2170圆柱电池。由AI帮助筛选出的新型电解液材料,解决了电池负极难以使用高含量硅材料的问题,容量上可实现2170电池5Ah到6Ah的提升,还兼顾电池有适用于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的高倍率性、高安全性。
为了突破“局部最优解”的性能局限,电池仿真正帮助AI电池创新构建闭环。通过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集成仿真,运用建模和材料数据库,帮助电池设计、优化性能。
电池仿真技术创新企业易来科得CEO陈新虹博士预计,到2025年,电池设计效率将提升2-5倍,智能设计将再提升两个数量级。
AI驱动电池制造飞轮效应
特斯拉的德州超级工厂是通过AI技术实现效率飞跃的一大代表性案例。其为自动驾驶系统FSD的训练和优化方面,形成“数据产生优化—优化提升产能—产能反哺数据”的良性循环。
在电池领域,此类良性循环产生飞轮效应已经成为企业间拉开差距的竞争力。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灯塔工厂”通过AI模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在推动规模制造的同时保证产线的良率与效率,实现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宁德时代溧阳基地作为其在全球锂电行业的第三座“灯塔工厂”,通过导入AI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能提升320%,制造成本降低33%,产品单体失效率从百万分之一降低到十亿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7.4%。
在固态电池目前急于放大产能的关键节点,AI技术也开始参与推动更大规模的固态电池生产。
2024年末,美国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也披露,新一代陶瓷隔膜热处理设备“Cobra”通过AI技术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Cobra”设备可使固态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目前已投用,将为2025年QSE-5 B样品的更大规模交付做准备。
从安全到调度的能源网络智能化
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在电池安全、调度上的增益推动AI在动力、储能领域快速渗透。
在动力电池领域,AI+BMS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华为为例,其通过“端–云–大数据-AI”的结合,推出了华为AI BMS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云端对电芯数量、充放电、驾驶信息等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结合算法库实现电池安全实时预警、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以及电池寿命优化等功能。
数据显示,华为AI BMS系统可以提前24小时预警电池安全问题,误报率低至0.1%/月,风险预警查全率高达90%。目前,该系统已在华为AITO问界M5、M7车型中得到应用。
此外,Electra的EVE-Ai™技术也是动力电池领域的一大亮点。该技术被嵌入在特斯拉Cybertruck Cyberbeast中,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续航里程估算,EVE-Ai™技术能够减少续航里程估算的不准确性比例高达20%;同时有相关报道指出,通过预测性维护和退化分析,该技术可将电池寿命延长高达40%。
在储能领域,AI护航电池安全的意义更为重大。海博思创通过积累海量运行数据(20GWh储能电站、1800万颗电池、200TB 数据),建立多维度模型,实现了对电站运行状态的精准分析和预测。现阶段,海博思创已经可以提前两周左右对潜在安全风险做预警,在电站非运行时间进行预测,提升电站在线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并不是AI在储能领域的唯一价值,其对经济性的提高是储能领域更为看重的机会。国家电网与华为联合打造的AI能源大脑,通过实时协调大量分布式储能单元,理论上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率。
两大挑战:数据资产归属与能耗
然而,AI技术加速导入能源体系也带来了两大挑战:数据资产和AI能耗。
随着电池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流转,如何确保数据的权属清晰、合规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财政部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政策风口下。
2025年2月20日,比亚迪财报中数据资产净值:207.3亿,这个数字不仅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68%,更意味着比亚迪率先将车机数据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战略资产。其中电池数据流向供应商 ,按调用次数与宁德时代分成(有报道指出单次调用费0.83元)。
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有数据指出,宁德基地搭建了全生命周期全球数字化追溯系统,累计数据资产超过6000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AI模型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其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以GPT-4等巨型模型为例,其训练成本高昂、能耗巨大。据报道,GPT-4的训练过程消耗了数亿度电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的年发电量。
因此,如何在保证AI性能的同时降低其能耗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
同时,物理AI的崛起对电池性能进一步有提高。如特斯拉 Optimus使用电池,机器人、机器狗等运用电池,这种瞬间的能量爆发与物理AI运动控制的配合,要求电池成本、能量密度、倍率性、安全多维度的综合性能更进一步。
或许,在电池技术创新暗流涌动的当下,电池技术也在重新定义AI边界,反向赋能AI产业也成为电池企业的“新机会”,未来将是重新定义能源与智能关系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创新供电服务举措,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便捷、智能、绿色的供电保障。精准施策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1日,邯郸市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签订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邯郸市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将重点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应用场景开发、风光储等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城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上海长兴岛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启动建设。此次启动建设的储能电站由4套储能系统、4套预制仓、4台升压变组成,建设工期约5个月。在电网电力供应充足且价格较低时,储能电站可通过功率转化系统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到储能电池中;当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1日,中创新航与邯郸市政府签订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创新航与邯郸市将重点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应用场景开发、风光储等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城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与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力华电源46系列大圆柱电池合作事宜达成意向。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持续推进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零部件的开发合作,斯莱克将充分利用在大圆柱电池精密安全结构件领域的优势,助力力华电源开发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消息,新型钠电研发和产业化及储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双项目签约活动在南京江宁开发区举行。项目负责人周锡卫领导的钠电池技术团队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2月分别在工厂级生产线成功完成了-40℃环境及10C放电与5C充电低温大倍率产品,并且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在中国国际储能展的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慕尼黑当地时间5月7日,全球瞩目的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拉开序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融捷能源(YoungyEnergy)携多款明星产品亮相,涵盖72Ah至587Ah全容量电芯矩阵、1P52S/1P104S电池PACK、多款工商业户外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舱等,为欧洲市场提供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信宇人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宣布董事会2025年经营及工作计划。公司将构建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打造大圆柱、大方形、大软包三大样板线,形成规划设计、陪产及工厂培训三大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锂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加快固态电池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利元亨发布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表示2025年,在业务上,公司将持续深化与ATL、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广汽等核心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提供涵盖消费锂电、动力锂电、智能仓储到智慧整厂设备产线的软硬件+AI解决方案,拓宽与重点大客户的业务合作范围;在新业态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未来能量引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并在会后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回复。公司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利元亨发布2024年度科创板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记录表,对公司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原因、新应用拓展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利元亨表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4.84%,较上年同期提升17.46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战略调整与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芳源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针对2025年终止“电池级碳酸锂及废旧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问题,未来是否重新布局磷酸铁锂领域,现有碳酸锂产能(3.64亿元收入)如何消化等问题做出了回答。芳源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主营业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在新型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多款新产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近日,厦门高新投旗下厦门高新创臻一期基金完成了对福建中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投资,融资金额500万元。资料显示,本轮融资系中伟半导体天使轮融资。中伟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专业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化合物以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是国内极少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宁德时代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关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进展,宁德时代表示,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正在推进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晋景新能集团与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达成全球电池循环经济战略合作。此次合作三方将构建“采购-拆解-再生-销售”闭环体系,推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最近的经济逆风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压力,但随着电动汽车价格的日益实惠,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打破记录。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20%,与IEA此前的预测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目前已编制完成。据相关报道项目位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项目名称: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36.2097亿元,规划新建电池包拆解车间、电芯拆
当千万辆新能源车在城市穿梭,成为千万个“移动充电宝”,“万亿之城”常州也迎来了又一次绽放——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包含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常州作为江苏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在列。01新能源产业的“佛罗里达”在美国佛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于湖南省湖南力合厚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锂电池材料建设产线循环利用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湖南省株洲云龙示范区,现有一条年产0.5万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中试线、一条年产0.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改建内容为利用现有厂房改造现有的2条年产5000吨锂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企业攻关混合动力发动机、氢动力发动机、电推进发动机、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攻关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关键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五矿新能公告公布了关于与丰田等设立合资储能企业的进展。五矿新能表示,拟出资1500万元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明和上海”)、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储循环”)设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