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玢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新型储能赋能电力系统:调节、平衡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深入探讨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
魏玢指出,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风电、光伏开发利用速度迅猛,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例,电量占比达18.5%,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六年超过95%。然而,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大量电力电子装备并入电网,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保供、消纳和稳定等多方面的挑战。新型储能凭借其调节速度快、可充可放的特点,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赋能技术。
魏玢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新型储能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定位。首先,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日益迫切。新能源保障出力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时期,电力支持能力受限,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连续多天无光、无风的气象条件,长时间电力平衡问题凸显。在消纳方面,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超过系统调节能力增长速度,利用率可能下降。安全稳定方面,电力系统技术特性发生质变,运行风险面临新挑战。新型储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如构网型储能,可助力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其次,新型储能具备多维调节功能。一是满足系统爬坡需求。随着新能源占比增加,净负荷曲线变化显著,电力系统快速爬坡需求增大。如加州2020年8月14日因光伏出力快速下滑,其他电源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轮流停电事故。我国山东也面临类似问题,新型储能及抽水蓄能可提供快速响应,满足爬坡需求。二是满足日内调节需求。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日内调节需求,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67亿千瓦,最大日波幅波动超2.5亿千瓦。新型储能充电电力达3000万千瓦,促进新能源消纳210亿千瓦时。三是满足长周期调节需求。未来“十五五”期间,为实现安全保供,需具备跨周灵活调节资源。如南方梅雨期间光伏出力受限,预计2030年最大周调节需求将占同期用电量需求的20%,未来需求还将扩大。目前抽水蓄能与电化学储能尚不具备长时间储能能力,发展新能源制氢并通过清洁发电反哺电力系统,可能是解决长周期平衡的有效方案。
第三,新型储能的电力平衡能力至关重要。电力平衡需求取决于最大负荷增长,“十四五”期间国网区域内最大负荷每年增长7400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间全国年均增长1亿千瓦。火电、核电、常规水电参与电力平衡能力较强,但面临碳排放约束和开发潜力有限等问题。新型储能及抽水蓄能发展迅速,准确评估其电力平衡能力对电力规划意义重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大但参与平衡能力弱,风电参与平衡能力仅占装机容量的5%到15%,光伏发电在大部分地区基本无法参与平衡。2024年国网经营区域内新型储能发挥良好保护作用,预计“十五五”期间新增新型储能1.8亿千瓦,有效容量1.6亿千瓦,可满足超过四分之一的保供需求。新型储能与煤电有一定替代作用,但会带来成本上升,且储能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边际保供能力会下降。综合考虑保供、消纳和经济性,新型储能将提供27.4%的保供需求作用,还需提供31.7%。新型储能电力平衡能力存在饱和效应,与电源结构、负荷特性及新能源渗透率密切相关,尤其日调节储能电力保供能力会随电力缺口增大而出现饱和效应。电力缺口占比低于最大负荷20%时,配置新能源可弥补缺口,但有效容量系数会随缺口时长增加而降低,此时需考虑新型储能、常规电源及跨区输电共同保障供电。
第四,新型储能功能定位演变。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电源结构向清洁化发展,非化石能源比例增加,新能源加储能将成为电力供应重要支撑。鉴于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各类电源功能定位亟待变化。煤电将从发电为主向调节支撑性电源转变,新能源向发电主体转变并增加储能功能。抽水蓄能未来在平衡方面将多元化,具备长时间压水能力,保障联网并为系统提供支撑。新型储能将在调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调峰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新能源出力稳定性,弥补传统电网电源调节速率不足问题,提升配电网承载力,满足短时间用电高峰需求,减少电动汽车等大功率元件对电网冲击。
第五,新型储能催生新业态。新型储能作为新型市场主体,是新型电力系统新业态重要组成部分。推荐自制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因地因网制宜融合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多元负荷和非能需求,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能源网荷储碳协同,与大电网形成安全保障共同体。分布式智能电网应具备自平衡、自安全功能,实现小微化、绿色化、数字化、共享化,与大系统融合发展。虚拟电厂作为热门新型主体,也是新业态创新方向。在电网侧,新型储能可对农村电网配电台区快速增容,治理电源质量,保障安全可靠运行,尤其针对农村电网季节性用电和末端网架薄弱问题,移动式储能可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魏玢对储能发展政策提出建议。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引导,统筹规划系统调节能力,根据各地负荷特性、新能源出力特性变化,科学分析各类调节能力作用,实现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二是加强长时间储能技术研究,建议国家创新体系布局长期周期储能关键攻关方向。三是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根据专家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正式发布!本次储能白皮书将从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应用概况、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数智化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储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五大方面深度剖析,精彩不容错过!白皮书主要内容速览全球储能市场方面,据EESA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储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能源监管工作会议吹响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冲锋号。南方能源监管局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能源局党组对能源监管工作的部署上来,为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力量。胸怀“国之大者”,以开拓进取、矢志不移的担当践行能
3月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智算中心用能管理系统升级,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和新型储能,用足用好我市分时电价政策,通过调节用能行为降低运行成本。原文如下: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相关委、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立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8.2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约152.90亿元,同比增长58.74%。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电力,专注于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并转换为电能。2024年,公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景春分享了熔盐储热支撑新型能源系统的实践。褚景春提到,熔盐储热是未来支撑能源转型的核心技术。经过近几年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探索,褚景春认为,熔盐储热是未来支撑能源转型的核心技术。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张振宇发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新型储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的演讲,提到构网型储能作为重要的技术补充支持新型电力系统。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以来,各行各业积极加速推动能源转型,电力系统也向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快速演进,新型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专家郑耀东分享了他对新型储能发展的见解。郑耀东指出,尽管新型储能得到了大量政策支持,但目前大多数储能项目仍面临盈利难题,亟待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郑耀东表示,储能行业存在一个突出矛盾:许多从事储能工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版新型储能注册、变更、退市指南,详情如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能源转型的战略支撑。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新型储能领域持续投入和创新,建成一批示范工程。截至2025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共116项,总规模3769.9兆瓦/8716.2兆瓦时。今天,让我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1月至2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其中,新签新型储能项目23日,涉及合同金额33亿元,2025年2月,新签合同金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的储能项目2个。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发明的EEAC理论攻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世界难题,迄今仍是国际上唯一得到理论证明并实现工程应用的量化分析方法。研发了大电网停电防御体系(WARMAP),应用于我国90%的省级以上电网。提出了CPSSE框架
2025年3月27日,第三届中国储能大会召开。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张振宇发表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新型储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的演讲,提到构网型储能作为重要的技术补充支持新型电力系统。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确立以来,各行各业积极加速推动能源转型,电力系统也向新型电力系统方向快速演进,新型
3月25日,赣州市电网工程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据悉,赣州市出台了《赣州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赣州推动电网提档升级的攻坚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行动计划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
3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00G光传输网络(OTN)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一重大通信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实施阶段。100GOTN项目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牵头规划建设,是该公司通信专业近10年来首次建设的超大型省际大容量骨干通信网络项目,也是该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化智能化特
3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25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发布2024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通报供电可靠性信息核查情况,总结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洋出席会议并讲话。2024年,全国供电系统用户平均停电时间6.71小时/户,同比减少1.12小时/户;
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2亿千瓦,但“并网难”仍是行业心头之痛。某光伏企业负责人曾苦笑:“项目建好了,电网接入却卡在‘踢皮球’里,一拖就是半年。”今天,国家能源局一纸通知直击痛点#x2014;#x2014;《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监管〔2025〕25号)正式落地!这场覆盖
3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凸显绿色办会的理念,年会期间使用的是100%绿电。3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博鳌听潮”特别节目。其中,“博鳌有新知”第一集聚焦《“零碳”是如何实现的?》对南方电网自主研发的驭电大模型,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调度和分配精准度,推动博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月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举行会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及中国储能企业排行榜2025年3月28日,由EESA主办的“第七届储能嘉年华盛典暨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发布会”在武汉汉阳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储能领军企业代表、投资机构及权威媒体等千余位行业嘉宾共襄盛会。2024年度全球储能产业链数据据EESA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国逆变器巨头SMA通过子公司SMAAmerica发布了一款重磅新产品,应用于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的大型PCS——SunnyCentralStorageUP-S储能PCS。SunnyCentralStorageUP-S储能PCS采用先进的碳化硅(SiC)技术,实现了卓越的功率转换效率和构网能力。这一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热负荷,还确保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陕西吴起250MW/750MWh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单位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欣旺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据了解,本次招标招标人为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
日前,瑞典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兼运营商IngridCapacity公司表示,该公司计划在芬兰部署一个70MW/140MWh电池储能系统,据称这将是该国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该公司正在与北欧能源投资商SEBNordicEnergy旗下的LocusEnergy公司合作部署这个电池储能系统,预计该项目将于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该公司表示,
事实表明,当前电网运营商需在确保电网可靠性与应对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尽管传统的需求响应计划在过去几十年中为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有效服务,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整合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都要求采取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储能系统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工具,为需求管
集邦储能获悉,近两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各地电力系统需求持续增长。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动下,全球储能市场全面爆发。其中,中东储能市场表现亮眼,因其大规模新能源项目规划和政策支持,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焦点。GWh级订单涌现2024年以来,中东市场持
在莫斯兰丁储能系统发生火灾之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通过提议新法案或通过立法以加强对电池储能系统运营管控。2025年1月16日下午,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县运营的莫斯兰丁储能系统发生火灾,导致当地1200至1500名居民紧急疏散。蒙特雷县政府在此次火灾次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表
近日,丹麦跨国能源开发商及海上风电开发商rsted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英国运营的Hornsea3海上风电场陆上变电站附近部署一个300MW/600MWh电池储能系统。预计该项目将于2026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欧洲规模最大电池储能系统之一。据报道,该项目将是rsted公司在英国部署的首个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由rste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系统惯量不足、电压稳定性下降以及弱网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具备更强电网支撑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的构网型技术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最主要
3月25日,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在2025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太阳能光伏及储能展览会(Solar&StorageLiveAfrica2025)上发布新一代Elementa2Pro5MWh系统。该产品基于南非高温多湿、电网波动及复杂运维环境深度定制,以创新技术实现系统与电网适配性与智能化运维的全面升级,为南非大储市场
3月27日,精控能源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政府、股东及权威媒体等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全面展现精控能源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引发行业对新能源技术革新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探讨。总部启航:打造智慧能源战略新支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