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应用用户侧市场正文

高速“渗透”高耗能行业,储能成南钢/联通/塔牌财报亮点!

2025-04-07 08:34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储能技术储能电站储能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

钢铁行业——南钢股份

行业下行周期明显,建筑相关的钢铁行业首当其冲。但南钢股份表示其在近年来经营韧性突出、业绩持续稳健。

在2024年度报告中,南钢股份表示公司围绕“节水、节电、节约氮气消耗、提升余热蒸汽回收、提高煤气回收水平、降低高炉燃料消耗”开展六大节能专项攻关工作,自发电比例达57.10%,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储能电站实现储能效益和协同降本双进化,发挥协同调节作用;光伏发电、超级电容轨道机车等绿色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

在南钢股份《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南钢股份董事长致辞指出,“我们布局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推动能源结构优化。”

报告显示,2024年1月,南钢股份建成运营国内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并全容量并网。储能电站装机容量61MW/123MWh,采用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每日“两充两放”,日放电量约22万度,可最大程度降低电网负荷约6万千瓦,有效减少了当地的高峰用电压力。该电站大幅提升公司电力系统的调峰性能和供电稳定性,还借助江苏省电网削峰填谷政策及峰谷电价机制降低用电成本,有力支持公司能源管理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此外,在风险与机遇描述中,塔牌集团表示,正在积极探索前沿低碳技术,如深冷储能、低温余热制冷等。同时,也在采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高碳能源,以满足监管对钢铁企业的要求,并改善公司用能结构,降低公司能源开支。通过外购绿电,建设光伏发电机组、储能系统与风力发电项目,促进绿色能源应用。

通信基站/数据中心——中国联通

据了解,当前我国5G基站数达425.1万个,为公众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信息领域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用电用能问题的高耗能企业之一。作为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在2024年度报告,提到了推动储能技术等清洁能源应用,结合绿电交易实现碳减排,并打造零碳、绿色数据中心。

在节能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联通参加国资委2024年度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液冷关键技术研发课题研究项目,自主研发智能双循环多联模块化机房高效空调入选工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 年版)》,实现“零”的突破。强化基站智能节能能力,实现由夜间节能转变为全天候AI节能,新增5G基站AAU自动启停节能,2024年基站智能节电突破8亿度。基站智能节能项目荣获 2024 年度绿色技术创新典型案例、入选工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 年版)》。

聚焦绿色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推动数据中心AI节能能力应用。在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部署 AI 节能能力,基于“机理框架+数据驱动”的建模与寻优引擎,完成数据中心暖通系统运行调优“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全流程智能闭环,实现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主动”预测与全局优化,制冷站节电率高于15%。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典范。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以绿色电力、绿色算力、绿色金融“三绿”统筹,打造“零碳”智算中心示范园区。

此外,中国联通也在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应用,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根据等效光照时长、峰谷电价差等,指导省级分公司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供电技术。开展新型储能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第三方投资、双方共享收益等新型合作和服务模式。结合分(子)公司当地绿电交易市场发展及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情况,有序参与绿电交易。2024年购买绿电、绿证约4.1亿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21.8万吨。

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联通也指出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中国联通表示要积极响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开展各类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试点,积极参与绿电市场交易,提前布局碳交易,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

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稳步提升。根据等效光照时长、峰谷电价差等,差异化推广分布式光伏供电技术。推进锂电池储能、钒液流电池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试点应用,在具备条件的数据中心使用水蓄冷储能技术。对余热回收、多能互补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

此外,中国联通也在跟进能源及碳交易政策和市场研究,北京联通、深圳联通已纳入区域碳交易市场范围,开展本地碳配额、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按时完成履约,引导绿色资源配置。


塔牌集团所处行业为水泥行业,是建筑领域的高耗能企业之一。正如其2024年度报告所述,水泥行业面临着需求下降、产能过剩、成本高企等多重挑战,需要通过行业错峰生产、减污降碳、降本增效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此,塔牌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其中包括加强环保投入与绿色生产。目前公司正在推进储能项目以及扩大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加快推进替代燃料项目建设,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总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据悉,塔牌集团从2021年开始启动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优化改善企业用能结构,有效降低碳排放,在2024年内光伏发电项目实现绿色发电3746万kW·h,减少CO2排放约2.65万吨,实现余电上网收入409.69万元,同比增长107.74%。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公司加大光伏发电、储能项目建设。目前,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和储能项目已在下属蕉岭分公司、福建塔牌、惠州塔牌紧锣密鼓进行中,其中二期光伏发电项目正准备在建筑物天面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蕉岭分公司二期12MW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储能项目采用削峰填谷运行方式,有效缓解高峰供电压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其中,惠州塔牌10MW/20MWh 储能项目和蕉岭分公司20MW/40MWh储能项目分别于2024年4月份和7月份实现并网运行,福建塔牌10MW/20MWh储能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待投入运行。未来,公司将按照“能建尽建”原则进一步扩大厂区红线内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争取早日实现峰期“零购电”目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塔牌集团指出,在2024年度报告期内,煤炭价格继续有所回落,电力价格同比有所下降,对水泥制造成本的下降有较明显的帮助。煤炭和电力作为水泥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的波动对水泥制造成本的影响明显,公司通过采用替代燃料、利用光伏发电和储能、进行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有效管控煤电成本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一方面,公司积极采取替代燃料来减少煤炭消耗,减轻高煤价的影响,降低能耗成本和碳排放;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扩大厂区红线内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和建设用户侧储能项目,不断扩大光伏和储能供电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峰期外购电,有效降低综合用电成本。

塔牌集团在2025年公司经营计划提出,要实现产销水泥1630万吨以上,年度净利润目标为5.3亿元。其中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光伏发电、用户侧新型储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建设,促进用能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替换,降低用电成本。


光储对于海螺水泥已经不是新鲜事,甚至该集团还注资50亿元成立了安徽海螺新能源,专门从事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和项目开发相关业务。

在2024年报告期内,海螺水泥集团新增光储发电装机容量103兆瓦,截至报告期末,在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兆瓦。

海螺水泥称,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探索,加快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在滁州市凤阳县持续推进光伏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也在持续加大降碳先进技术研发,积极探索节能减碳和二氧化碳利用领域的前沿技术。目前,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在建10MW/80MWh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示范项目正是这样的碳减排和和碳回收利用的代表案例。

原标题:高速“渗透”高耗能行业,储能成南钢/联通/塔牌财报亮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电站查看更多>储能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