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石油评论正文

能源转型,怎么突然不行了?

2025-04-07 15:53来源:石油Link作者:郡程关键词:能源转型石油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低碳能源转型的路径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来源:石油Link  文 | 郡程)

你上一次听到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是在什么时候?

世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新鲜话题。近两年尤其是2024年底以来,世界持续围绕着特朗普回归、关税战,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展开, “能源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久远的名词,不复全民热议的盛景。

从多国政府近期的政策调整以及大型油气企业的战略变化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和能源转型似乎已经来到了相对的低谷期。

“业界此前对能源转型的估计太过于乐观了”,能源学者丹尼尔耶金今年3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文反思这一现象。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再度热烈起来。

01 反思“能源转型”

丹尼尔耶金是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和能源专家,因为其在能源政策以及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广泛影响力而闻名。他也一直是能源转型的著名支持者之一,曾多次强调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更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必要性。

因而,丹尼尔耶金这篇对于能源转型的反思文章十分具有标志性意义:他将这两年业内关于能源转型的质疑和讨论再度摆到了桌面上。

2020年的时候,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先后出台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球迎来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绿色竞赛;而随后新冠疫情带来的能源需求锐减、国际油价暴跌以及全球碳排放的快速下降,都让人们和业界产生了过于乐观的情绪:国际能源署当时甚至预计,到2050年的净零路线中,将不再需要新的油气投资。

丹尼尔耶金指出,这种思考塑造了线性能源转型的主导理论,但和全球经济的实际规模和转型需求是相抵触的:全球能源系统的转变并不会以线性或者稳定的方式一蹴而就,而将是多层面、不同地区和不同战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类似的讨论兴起。

极具争议的环境政策学者比约恩·隆伯格,去年在《华尔街日报》发文试图修正人们对能源转型的预期,他指出:过去的历史进程中,不管是从木材到煤炭的进程,还是煤炭向石油的过渡过程当中,石油、天然气、木材和煤炭的供应量一直都在增加,因为人类对廉价能源的需求是无法遏制的。即,所谓的能源转型可能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丹尼尔耶金观点与之类似,即正在发生的不仅仅是能源转型,更是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在传统能源基础上的增加,而不是替代。

从数据上来看,似乎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在过去十五年中,全球风电和太阳能的发电水平从零增长至占全球发电量的15%,太阳能光伏板的价格下降了90%;全球能源体系也从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混合体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转变。

但与此同时,石油和煤炭的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其占世界能源的比重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1990年,碳氢化合物在全球能源组合中占比为85%,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保持在80%左右。

丹尼尔耶金表示,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曾经提高了人们对于快速摆脱基于碳的燃料的期望,但实际的转型路径要比预期更困难、成本更高,同时也复杂得多。“过去的能源转型历史中,也都是能源增加,而非消除以前使用的能源来源,人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惊讶”。

02巨头回撤、政策调整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高调宣布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的几年后,石油巨头们重新调整聚焦油气主业。

石油巨头壳牌近期阐述了公司新的五年战略: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油气增产,并进一步增加股东回报。壳牌称,公司将在减少排放的同时提供更多价值,包括削减成本和降低资本支出。

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在今年2月表示,计划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减半,同时增加油气产量。Equinor公司首席执行官Anders Opedal表示,向低碳能源的转变进展比预期要慢,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并且客户们也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

Opedal话说得很直接:Equinor正在减少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的投资,因为目前仍看不到未来盈利的能力。

丹麦风电巨头Orsted也在今年2月表示,将2030年的投资计划削减30%,原因是海上风电行业面临的成本和供应链问题。

前几年在面临油气巨头相继入局风电光伏领域的时候,国内一位清洁能源公司的高管曾无奈表示,利润微薄的新能源行业禁不起大油气企业的内卷。后来的事实证明也是这样,没有尝到甜头的巨头们重新将重心转回油气老本行。

大型石油公司转变战略理由也是十分简单:可再生能源的利润率远比不上油气业务,而全球气候转型讨论式微和盈利水平欠佳的背景下,投资者的耐心正在耗尽,也更现实地要求经营者带来更多股东回报。

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在去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当投资者们都在沉浸于所有企业转向风电和太阳能的主流叙事时,他当时也面临着要进入风能和太阳能行业的压力,但最后他顶住了这股压力。

伍兹表示,他认为埃克森美孚在这些领域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相反,公司应当聚焦于投资氢能和锂提取这样的符合传统业务范围的领域。

尽管埃克森美孚的战略在当时全员绿色转型的大潮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且备受环保主义者批评,但市场给予了更积极的评价。自2019年以来,埃克森美孚的股价已经上涨了超70%,并且在去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尽管此后股价有所回落,但目前股价仍处于多年高位。

而在政府层面,这种趋势也十分明显。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美国化石能源生产商重新活跃起来。在欧洲,关于经济增长前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争论也正变得愈加激烈,越来越多人质疑过度关注气候变化是否削弱了欧洲的经济活力,新一届的欧盟机构和不少欧盟国家的政府也正重新将政策重心放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进而稍微冷落了关于气候变化和绿色投资的讨论。新上任的英国和德国政府,也要同样的两难选择。

03绿色投资仍需加大

那么能源转型是否就已经陷入了困境呢?答案也并没有那么悲观。

首先,全球用于低碳转型的投资仍然在持续,尽管这种分布并不均衡。彭博新能源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在低碳转型上的投资超过了2万亿美元,比去年提升了10.7%;尽管投资增速较前三年超过20%的速率有所下降,但整体转型投资仍是2020年的两倍多。

所以,尽管商业领袖对能源转型的关注和讨论似乎在减少,但各界实际投入的现金却着实在增加的,尽管地区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其中,这些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去年中国在绿色投入方面增加了20%,占全球增长额的202亿美元中的134亿美元;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印度的增速也十分可观。在美国,投资水平与去年大致持平。单就绝对值来说,中国也是全球绿色投资最大的市场,超过了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总和。

在欧洲,下降趋势的则十分显著:欧盟的绿色投资下降额6.8%,英国的降幅则是12%。欧洲地区绿色补贴的削减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产业前景,欧洲去年围绕工业脱碳的投资下降了25%。

投资在不同领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彭博新能源数据显示,电动运输行业去年收货投资7570亿美元,是最大投资推动力,其次是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有7280亿美元投资;而商业模式仍未被证明和前景不明朗的行业,诸如电热、氢能、碳捕捉与存储、核能、清洁工业以及航运等新兴技术的投资仅为1550亿美元,同比下降23%。

好消息是,在电力生产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势头依旧强劲。国际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安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上升至约700吉瓦,连续22年创下新的年度纪录;当年全球发电量增量的80%由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提供,这两者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40%。同时,虽然化石燃料占能源需求的比重仍然很高,但煤炭和石油的占比却在稳步下降。

负面的消息则是,尽管投资仍在增加,但其规模仍无法达到实际需要的规模。彭博新能源指出,为了要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符合巴黎协定,从2025年到2030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需要达到每年5.6万亿美元,而当前的投资水平只有所需的37%;在各个地区的指标当中,只有中国接近达到所需的投资水平,其次是德国和英国。

丹尼尔耶金也指出,能源转型的成本高达数万亿美元,问题是谁将来支付这笔钱?

而另一个问题是,气候目标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将与其他目标共存,从GDP增长和经济发展到能源安全再到减少污染,这将考验政策制定者、能源行业高管和分析人士们的智慧。


原标题:能源转型,怎么突然不行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石油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