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
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
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产能建设进展加快。
3月,保时捷完成了对德国瓦尔塔股份公司集团旗下的V4Drive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并将其更名为V4Smart。以该公司为主体整合圆柱电池技术,并生产电池用于保时捷的高性能混合动力系统T-Hybrid,以及新款911 GTS车型;睿恩无极耳大圆柱46系列亮相,同时睿恩与江苏泛华进出口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
2月,宝马集团宣布其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将搭载于第六代eDrive电驱系统的新车型中。
规格包含4695与46120,相比前代的方形电芯,新世代大圆柱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超过20%,选定三家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为宝马新世代大圆柱电池供应商。
更早的1月,特斯拉官宣,其4680产能每周可装配2500辆Cybertruck,折合年产能约17GWh。
2024年大圆柱电池已经通过在储能、两轮车等多元场景的渗透迎来GWh级别的放量“拐点”,2025年46系动力大圆柱电池放量信号更加明确。
终端需求方面,以特斯拉、宝马、保时捷为代表的国际车企已确定将大圆柱电池作为电动化核心,驱动46系动力大圆柱电池在海外放量。有数据预测指出,全球46系大圆柱电池市场需求,将从2025年的155GWh增加到2030年的650GWh,年增长率为33%。
电池方面,日韩企业更是将大圆柱电池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自2024年以来加快46系大圆柱电池产能供应,采用三元材料体系,以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为主,电池型号包括4680、4695、46120三种。
此次三星SDI大圆柱电池的量产,比此前原计划的2026年提前一年。首批电池型号为4695,电芯生产于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工厂,由三星SDI越南子公司成组,再向美国客户交付,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三星SDI表示,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
LG与特斯拉绑定更为紧密,计划于2024年8月在韩国梧仓工厂开始生产特斯拉的4680电池单元,初期年产能预计为8GWh,足以供应多达11万辆电动汽车。LG的规划是短期内,在2025年实现46系列电池GWh级量产,支持合作车型上市;长期通过干法电极工艺优化,2028年全面实现成本与技术突破。
松下同样是特斯拉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商之一,在日本和美国布局两大工厂量产4680电池,并计划将扩大供应范围,供应给特斯拉以外的车企。
为什么大圆柱电池受到海外电动化市场热捧?综合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宝马等各家观点,原因聚焦于大圆柱电池在性能、安全、效率、成本四方面表现的综合优势。
圆柱结构的均匀应力可更好地适应活性材料的膨胀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气电分离的设计,可有效解决热蔓延问题。另外,圆柱电池可在全球各国各地区进行产能复制,同时,其标准化结构能带来成本的节约与更高的效率。
综合全球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各电池企业将在2025年实现10GWh级的大圆柱量产,主要集中在2025H1,在2026进一步扩大规模,多家规模在30-50GWh,其中特斯拉与亿纬锂能规模超100GWh,2025H1为全球动力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量产关键节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以来,高压实磷酸铁锂供不应求。一方面,随着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大容量、高比能、快充等电池不断规模化配套,抬高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压实磷酸铁锂需二次烧结(
凭借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一致性、快充快放、低成本等优势,大圆柱电池成为新能源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随着特斯拉、宝马等头部企业的引领,全球各大电池厂商、主机厂纷纷布局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则归母净利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净利润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6日,锂电池、电解液企业多氟多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其中显示,多氟多上半年实现锂电池出货3.2GWh左右,而下半年出货量预计提升约50%,全年出货量可达8.5GWh左右。据悉,多氟多的锂电池
8月23日,亿纬锂能披露公司相关情况。在提到现阶段关税对公司储能电芯交付的影响时,亿纬锂能表示,公司储能订单正常推进,原有的项目没有受到影响。即使考虑关税影响,储能电池在美国还是有非常明确的
近期,一份5GWh的储能大单正在揭开中国与印度新能源合作的冰山一角。中汽新能与印度最大的电力部门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公司IndiGrid签署2026-2027年储能系统产品5GWh合作备忘录。此前,中汽新能已获得印度电网1GWh
一份看似宣告旧时代落幕的成绩单,正摆在全球汽车与能源行业的案头。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愈发清晰。曾经的行业霸主——日韩电池领域的四大企业LG新能源、SKOn、三星SDI、松下,正经历一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日,成都巴莫成立十周年技术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阿坝州人民政府、金堂县人民政府与成都巴莫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重点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升级、培育创新生态三大战略布局。据了解,成都巴莫成立于2015年,是华友钴业在四川控股子公司,三元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主要为46系列大圆柱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随着中国锂电电池、材料海外产能开始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显现,日韩电池企业亦在加速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调整。两种趋势的交汇,正开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一个关键变化发生在2024年。根据公开数据,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非中国)的占有率首次超过了韩国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9日,广州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法定代表人王朝云。股东信息显示,广州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由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据了解,安徽明天新能源
9月底,锂电头部企业楚能新能源做了三件大事:发布588Ah储能电池、宜昌二期80GWh项目开工、襄阳基地70GWh项目正式签约。新产品和二期项目全面开启背后,是楚能“长期主义”有力见证,同样也是楚能冲击储能和动力双赛道头部行列的底气。业绩飙升,冲击300GWh有效产能2025年上半年,楚能新能源储能电池出
2025年8月,氢能行业迎来一波强劲的扩张潮,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8月新增了7家市场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公司的股东背景实力雄厚,涵盖了积极践行能源转型的中央企业、以及承担地方产业升级
2025年国内锂电池行业新一扩产启动,GGII预计全年设备招标产能超250GWh,2026年招标产能有望超350GWh。国内扩产主力集中在TOP15锂电池企业,海外电池产能建设集中在出海力度较大的企业,其中,东南亚(印尼、马
富锂锰基材料在2025年产业化进展显著。以4.5V为界,富锂锰基材料正沿着高电压高比能(主要基于固态电池体系)与低成本动力应用两个方向并行发展。高能量密度方向,孚能科技、中汽新能、卫蓝新能源、万向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产业链在结构性调整中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我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新签约、开工扩产项目达183个,计划总投资额达4000亿元,呈现“高端扩产提速、低端产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提到,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移动电源、农资产品、车辆相关产品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164
今年以来,高压实磷酸铁锂供不应求。一方面,随着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大容量、高比能、快充等电池不断规模化配套,抬高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压实磷酸铁锂需二次烧结(
储能市场持续火热,为应对激增的海内外订单,中国多家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部分企业已接近满产状态。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欣旺达、鹏辉能源、海辰储能等电池企业,相继
曾经“哪里风大往哪建”的风电项目投资逻辑,正在被“哪里用电往哪建”的新规则取代。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3.8%。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广东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珠海市电化学储能安全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珠发改〔2025〕11号),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内建设(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额定功率不低
2025年国内锂电池行业新一扩产启动,GGII预计全年设备招标产能超250GWh,2026年招标产能有望超350GWh。国内扩产主力集中在TOP15锂电池企业,海外电池产能建设集中在出海力度较大的企业,其中,东南亚(印尼、马
今年以来,高压实磷酸铁锂供不应求。一方面,随着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大容量、高比能、快充等电池不断规模化配套,抬高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压实磷酸铁锂需二次烧结(
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印度正加大对中国锂电池产品的采购,并积极谋求与中国厂商合作。9月上旬,印度可再生能源生产商ACMESolar宣布,已通过浦项国际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向中汽新能全资子公司
9月10日,全球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称,拟出售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新材料”)80%股权给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科股份”),交易对价为人民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葡萄牙GreenvoltGroup旗下的风光储项目开发商GreenvoltPower与德国企业Entrix签署协议,共同在波兰开展1.3GW/5.2GWh电池储能项目合作。据悉,Entrix将为Greenvolt提供全面优化与交易服务,确保储能项
近年来,随着储能核心技术迭代与产业链成熟,工商业储能的性能与经济性显著提升。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4年报告,全球储能电池系统成本较2018年下降超60%,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较2019年提升约30%,循环寿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以及装车量企业TOP10排名,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90.8GWh,同比增长35.3%。不过,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显著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7日晚间,中创新航发布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创新航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7%;期内净利润人民币7.53亿元,同比增长80.4%;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2629元
当江苏国泰相关项目土地交付成为“拦路虎”,当道氏技术18.67%的工程进度暂时“冻结”……近期,锂电行业正经历着比价格战更残酷的生存考验。2025年6-8月,锂电行业多家知名企业相继按下其重点项目的“暂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2日消息,两家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起亚与三家韩国电池制造公司LG新能源、三星SDI、SKOn就电池安全技术签订业务合作协议,计划通过进一步开发新的安全技术和共享专利知识产权来加强
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的国内增长放缓与出口强势扩张的“双重景象”,正深刻地向上传导,重塑着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逻辑与增长路径。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存量博弈与海外市场的增量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