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技术综合企业正文

南瑞继保以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重塑储能发展格局

2025-04-21 08:44来源:北极星储能网作者:方秦关键词:南瑞继保构网型储能储能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国内外多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陆续并网,令构网型技术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南瑞继保作为业内构网型储能的定义者,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连续突破,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在2025年4月10-12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上,南瑞继保以“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为主题,携源网荷储控制技术、构网型变流器、430kW组串式变流器、静止同步调相机、6.25MWh液冷电池舱、液冷储能一体柜等系列产品亮相。突显南瑞继保在构网技术的领先优势,尤其构网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70余个项目超7GW的项目实施业绩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

率先定义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风电和光伏总装机规模超过了14.1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加上其高比例接入后带来的“双高”问题,使电网面对故障或扰动时的恢复能力变弱,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突出。而构网技术能够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主动参与电网频率电压响应,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支撑,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

2024年7月,三部门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根据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选择典型场景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具备主动支撑电网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以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这为构网型技术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持。

在这一要求下,2024年全国新增了3.65GW/11.22GWh构网型储能装机,市场参与企业越来越多,构网型技术成了企业竞逐的新热点。南瑞继保通过深入研究构网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装备体系。从2006年开始进行电压源型换流技术研究,到2018年提出构网技术理念,再到2022年规模化应用,南瑞继保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情况下的电网安全稳定的问题,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消纳问题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储能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尽管构网型储能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发展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首个挑战体现在行业内的构网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各厂商对此的理解和产品也不尽相同。相比一般的构网型说法,南瑞继保现在已经明确将其定义为“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即通过对PCS“全过程电压控制”的方式打造的同步电源,继承常规同步发电机核心功能,同时系统参数可灵活调节,某些性能更超越常规同步机的性能,是一种更“理想”的同步电源。

“全过程电压控制,即在故障发生开始到故障结束,必须是全过程电压源特性,相比虚拟同步机在控制的响应方式上更真实、更全面。”南瑞继保储能行业总监缪楠林认为,无延时自然响应电网暂态过程的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才是真正的构网控制。从目前储能市场中构网型储能项目的实际表现来看,南瑞继保已经能够做到以上两点。

2024年,南瑞继保基于英国国家电网构网标准GC0137,研制的1250kW构网储能PCS顺利通过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见证试验,并开展了包括短路故障、暂态过电压、连续故障穿越、多重故障穿越、惯量响应、并离网转换、一次调频、功率响应等100余项最严苛试验,充分验证了南瑞继保构网型储能PCS成套设备的理想同步电源支撑特性和可靠性。

这一成果不仅是南瑞继保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实现真构网多场景应用

然而,构网型的技术热点背后也有隐忧。据业内消息,由于“伪构网技术”以虚拟同步机控制、频率电压控制等技术来等同构网控制,在西藏、新疆等地区的项目中出现脱网、低频振荡等情况而带来不好的影响,令业内对构网技术产生了质疑。而南瑞继保除了以扎实的技术支撑率先在行业内完善构网型的定义,更在工程建设方面实现了真构网技术的多场景、全方面应用。2024年,南瑞继保就形成了以构网控制为核心、以系统稳定运行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注入强劲新动力。

四川成都500kV广都站构网型SVG

2024年6月,世界首套66千伏构网型SVG在成都投运,该设备有效提升德宝直流丰期送电能力100万千瓦,为解决大城市“电源空心化”难题提供全新方案。同年8月,业内首个大规模工矿场景新能源独立电网——拉果错项目顺利投运,令基于构网型储能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孤网绿电”方案得到全面验证。随后在10月,世界首套MMC型静止同步调相机在西藏当雄站成功投运,破解了长链式薄弱电网保供难题,并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12月,全球首次百兆瓦级构网型储能离网人工短路试验在宁东曙光顺利完成,这标志着构网型储能在解决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稳定送出难题上迈出坚实一步。

同月,新疆喀什新华发电莎车200MW/800MWh储能电站构网改造工程完工投运,项目交流侧设备全部改造为南瑞继保构网型设备。

新疆喀什新华发电莎车200MW/800MWh储能电站构网改造工程

到了今年3月,南瑞继保打造的单机百兆瓦时构网型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云南文山宝池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其提供的单体容量最大的50MW/100MWh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率先完成满功率充放电,有效解决当地新能源和常规电力电子设备的渗透率增加带来的区域电网惯量小、强度弱的问题,提高区域电网稳定性,为储能系统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示范。

云南文山宝池储能电站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

“目前公司的构网技术经过批量示范项目验证后已经非常成熟,相比同行至少有3-4年的技术领先。”缪楠林表示,下一步,南瑞继保将在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全力以赴。首先是在新能源富集区支撑电网强度;其次通过构网技术替代乃至取消末端电网新能源场站调相机;再次是在一些有支撑需求的电网关键场站的应用;最后就是离网型源网荷储项目,比如西藏地区的盐湖提锂的就是典型应用。此外,在离网制氢、绿色算力中心等构网型储能应用细分场景,南瑞继保亦是在不断深耕。

国内储能成绩亮眼的同时,南瑞继保的海外业务也呈现蓬勃态势。2025年,在中东、欧洲、非洲、东南亚地区一季度的出货量已经增长了三倍,近期更取得重大项目突破。

年初的136号文给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缪楠林认为:136文的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取消强配储能的要求,是引导储能设备“用起来”,使储能从“重价格”向“重价值”的方向健康发展,对储能的发展表现出了绝对的信心。这无疑是南瑞继保深厚的技术储备和领先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底气。

当下,新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构建高效、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在眉睫。“构网型储能的市场空间很大,且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真正的构网技术会成为未来的刚需。”缪楠林强调,而南瑞继保的理想同步电源型构网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撑。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方秦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瑞继保查看更多>构网型储能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