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署名文章:牢牢扛起能源央企使命担当

2025-04-21 11:10来源:人民网关键词:华电集团江毅能源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能源央企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保障能源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十五五”期间,预计每年将新增用电量约6000亿千瓦时。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全社会用能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必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华电坚决扛牢能源安全保障政治责任,近3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供热量13.62亿吉焦、煤炭产量1.69亿吨,与能源行业广大企业一道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我们要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决担起能源安全保供的首要责任,全力以赴保安全、保发电、保供热、保稳定,加快建设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及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提升能源供给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华电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扩大有效投资,发电总装机达到2.4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项目开工和新增装机屡创历史新高,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能源电力行业关系民生福祉,供电供热有没有污染空气、是不是破坏环境、产生多大的噪声或辐射,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感知和判断。我们要坚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牢牢把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机遇,更加有效地统筹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中国华电将聚焦“两重”“两新”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做大以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为主体的增量规模,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

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当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成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变量。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带来新的业务、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将给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中国华电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产业所急,率先研发成功覆盖煤电、燃机、水电、风电等电力全谱系的“华电睿”系列自主可控工控产品,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在提高创新能力、引领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氢”“储”“碳”“智”“综”等产业并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度挖掘高价值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相得益彰。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华电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加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西南水电及风光电一体化开发建设力度,扎实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发展,积极推进“新能源+”、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参与零碳园区试点示范项目规划建设,拓展延伸能源产业链条。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改善煤电结构,提升煤电质效,推动存量煤电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电集团查看更多>江毅查看更多>能源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