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基础规则体系,还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权益保障,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加速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杨萌等)
《规则》是电力市场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取得重要突破。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中的重要主干规则之一,《规则》基于《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同前期已颁布的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规则共同构成电力市场基本规则体系的三大支柱。《规则》遵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改革蓝图,通过对市场交易品种、价格机制和运行流程的系统性规范,实现了辅助服务市场制度体系标准化建设,强化了其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绿色能源消纳中的结构性支撑作用。
在政策协同层面,《规则》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逻辑一脉相承。作为2021年《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的重要补充,《规则》首次在制度层面系统解决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的时序耦合问题。特别是在交易时序设计上,明确规定调频、备用等有功辅助服务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的改革路径,既保持与现有市场体系的兼容性,又为未来容量市场、绿证交易等机制创新预留政策空间。通过建立"省级建制、区域协同"的市场架构和费用传导机制,推动市场化改革从单一市场建设转向系统集成阶段,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在市场运行层面,《规则》作为省级及以上辅助服务市场的纲领性文件,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在制度建构层面实现了四个有机衔接:一是与《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充分对接,形成涵盖煤电灵活性改造、新型储能应用、需求侧响应等多元形态的市场激励机制;二是通过明确调频、备用等服务的技术参数,建立与电能质量监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的衔接机制;三是确立数据采集、信息披露与《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的配套标准;四是通过辅助服务的结算方式创新和结算条目明确,为《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提供制度接口。
随着跨省辅助服务交易规则的统一和区域协同出清机制的完善,调节资源得以在更大时空范围内优化配置。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等新兴主体通过聚合海量分散资源,正在重构辅助服务供给格局。这种“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形成共振,共同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日益健全。
《规则》主要内容解读
《规则》系统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框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市场成员按权责划分三类核心主体:经营主体严格限定为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的发电企业、储能运营商等可调节资源,要求其承担注册备案、履约执行及费用分摊等义务;电网企业聚焦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提供网架架构、数据采集与计量等基础服务;运营机构中明确电力调度机构负责市场出清与调用,电力交易机构负责信息披露与结算依据管理,形成运营管理与技术支撑双线并行的治理体系。
服务品种初步设置为四大类型:调峰服务通过调整发用电功率跟踪负荷波动;调频服务以AGC/APC系统实现频率偏差修正,其中二次调频采用“调频里程×性能系数×出清价”计价模型;备用服务通过预留调节能力应对突发功率失衡;爬坡服务以快速调节速率应对新能源短时剧烈波动。四类服务的设计逻辑围绕“功率跟踪—频率调节—应急储备—动态响应”的系统需求展开,形成全覆盖的保障网络。
交易机制实行分级分层管理体系:市场运行采用“需求发布—经营主体申报—调度机构安全校核出清—执行调用”的标准化流程。在价格形成方面,调频服务通过市场化竞标形成边际出清价,费用核算依据里程、性能与价格的三元乘积;备用与爬坡服务均按中标容量、时长及出清价计量费用,实现服务价值与成本投入的正向关联。需特别指出,在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的区域,《规则》保留调峰服务单独计价机制,费用暂不向用户侧传导,确保市场机制平稳过渡。
市场衔接机制突出协同增效原则:要求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在申报时序、出清逻辑、结算周期等维度实现同步协同,优先推动调频、备用等服务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在费用传导上,明确市场化交易形成的辅助服务成本应通过电价机制向用户侧合理疏导,但对调峰等尚不具备条件的服务品种实行独立核算,避免电价波动风险过度转嫁。
《规则》设计通过权责划分、技术约束和市场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既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物理运行安全,又建立了适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调节机制,标志着我国辅助服务市场化改革迈入体系化实施阶段。
《规则》主要亮点和影响
《规则》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在机制设计上凸显以下制度创新:
其一,推动主体全覆盖,扫清制度障碍。市场成员首次明确将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纳入准入范围,并要求获得容量电费的机组必须参与市场,从制度层面破除灵活性资源入市障碍。
其二,压实辅助服务需求分析责任。《规则》明确提出“电力调度机构按照电力系统需要和经济调度要求综合考虑电源结构、电力送出受入、净负荷曲线波动和最大统调负荷等情况,提出各类辅助服务市场需求信息”。强调辅助服务的品种设置和需求规模,必须以电力系统实际需求为基础量体裁衣。为此,必须依靠调度机构进行精准测算分析,既避免冗余低效,又筑牢电力系统安全防线。
其三,构建权责对等的履约与监管机制。建立“申报-出清-调用-结算”链式管理体系,明确调频服务按实际里程与性能参数结算费用,且所提供辅助服务因自身原因未达标的需承担违约责任。要求辅助服务费用在电费单中独立列示,用户可于5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复核。
其四,实现政策延续与时效性管理协同。用户侧费用传导严格遵循《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要求,对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区域的调频、备用费用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规则有效期明确为五年,并设置新品种1年以上试运行期。
其五,完善风险分层防控体系。针对辅助服务供给短缺、市场力操纵等五类风险制定预案,市场运营机构负责履行市场监测和风险防控职责,编制风险处置预案,市场成员应共同遵守并按规定落实辅助服务市场风险防控职责,调度机构需记录应急处置过程并及时报告。
结语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机制从无到有,发展了近二十年,以“解剖麻雀”的耐心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我国能源治理体系“渐进式改革”的智慧,更彰显了政策设计者立足国情、稳中求进的务实精神,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态适应性。五年有效期设定,既保障基础框架的稳定性,又为下一步滚动更新规则埋下伏笔。随着各省(区、市)陆续出台本地市场规则,在1年过渡期内将完成从"补偿机制"向"竞争机制"的跨越,这种小步快跑的迭代节奏有效平衡了改革迫切性与系统风险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持续进化将深度赋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基于技术特性的市场定位差异化,将引领火电、新能源、新型储能形成"基荷保障—波动平抑—灵活调节"的协同生态,为后续容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功能互补奠定实践基础。随着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服务品种扩展、技术标准升级、跨区协同深化三个维度持续演进,将有力支撑形成与新型电力系统高度适配的市场化灵活性资源配置新格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和数字化监管工作,华中能源监管局近期组织召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湖北、江西、重庆、西藏四省(区、市)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电力调度机构介绍了一季度电
4月29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率队访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座谈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巍参加会谈。吕军对南方电网公司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大唐的关心
为不断提高运维团队的综合能力水平,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实现江苏电力市场发展目标,最近,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交易公司组织开展“运维工作大讲堂”活动,围绕市场服务、市场出清、市场结算、市场合规、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六大核心应用,加强团队成员经验交流,为共筑电力新未来铺就坚实道路。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近期,为促进河南省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调度运行管理,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工作推进会。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电力交易中心,部分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学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华东调峰市场安徽购买调峰费用分摊统计结果的通知,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
安全和经济性是一直伴随和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两大杠杆。在136号文发布之后,储能行业预计将经历愈发残酷的淘汰赛,这两个特性将是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尤其当储能走向数智化转型过程中,该如何带来安全和经济性?4月10日的北京储能展,细思阳光电源《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发现龙头企业已正式
4月15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中区域“两个细则”部分条款修订意见的通知。原文如下:为进一步优化华中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和并网运行管理,按照国家层面出台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系列文件、行业标准,我局组织对《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关于印发华中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华中区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四期)将定于6月10-13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新电改十年历程中,“双碳”目标和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完成从政策培育到市场化运营的范式转变。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发的系统波动性矛盾与灵活性资源结构性短缺,催生了源网荷储协同调节的刚性需求;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多层次价格传导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3日,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包括:市场经营主体串通报价、滥用市场力操纵市场价格、违规开展特定交易或利用“发售一体”优势违规抢占市场
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在顶层设计上的空白,重构了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法治意义。为贯彻落实宪法法制统一原则,需加快修订电力法,并确保精神与能源法保持一致。加快修订电力法是当务之急能源法是能源革命的顶层制度设计。自20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