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电力市场化交易评论正文

136号文:华润电力,行业标杆和绿电先锋 打造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2025-05-12 10:23来源:鄂电价格作者:吴哲关键词:华润电力136号文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

136号文,依然与2024年保障性电量和电价衔接一致

136号文的出台,将从多个维度深刻影响未来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其中创新地引入机制电价对未来新能源价格、发用双方的精细化管理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新文件打破了传统的绿电定价模式,受到较大影响的主要是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

从首个发布136号文具体落地政策的省份来看,山东省明确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3949元(含税),该标准自2019年改革以来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山东省存量新能源项目的电量和电价与2024年的保障性政策衔接一致,充分兑现了新政策对现有新能源保量保价的承诺。

在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年下降和上网电价逐步退坡的背景下,2024年,华润电力凭借143.88亿港元的净利润超越五大发电集团。其中,风光业务贡献了64%的利润,风电利用小时数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0%。

这一成绩得益于其落实战略目标、在东中部高消纳区的精心布局和项目选择。

如何向“绿”而行,高质量发展新能源?

2024年6月5日,华润电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给出了答案,“通过不断加强对新能源行业趋势与区域市场的洞察,‘聚焦区域、分省施策’,加大在风光新能源开发、建设方面的力度,持续做好中长期战略资源的储备和梯次开发,抢抓项目用地和电网消纳等关键资源。

作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力军,华润电力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聚焦主营和新兴业务发展,统筹安全保供与绿色低碳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寻求答案,通过综合能源业务提升效益,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华润电力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在136号文的实施过程中,展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行业引领效应。

2

华润电力近年新能源发展与盈利情况

2019-2024年,华润电力的业务利润从65.9亿港元上升至138.67亿港元,整体呈现逐年波动上升趋势。

从利润结构来看,新能源业务逐步成为核心利润来源,而火电受煤价影响盈亏波动较大。

2019-2022年,煤价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火电盈利普遍呈现亏损状态,新能源的强劲盈利帮助企业扭亏为盈;2023-2024年,在煤价回落背景下,火电虽恢复盈利(36-46亿港元),但新能源已稳居利润主导位置(92-97亿港元)。

从装机容量来看,通过持续优化装机结构,整体上呈现出"火电依赖"到"风光驱动"的趋势转变。

2019年,华润公司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权益装机仅9,420MW,而到2024年新能源权益装机飙升至34,188MW,较2019年增长263%,其新能源装机占比从23%提升至47%的进程,恰与利润结构转型高度同步。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
利润65.975.8324.3960.63133.37138.67
其中:火电-4.533.9-59.42-25.8236.1146.39
新能源70.441.9383.8186.4597.2692.28
权益装机容量40,39243,36547,99752,58159,76072,388
其中:火电30,97232,12732,55635,57737,16038,200
新能源9,42011,23815,44117,00422,60034,188

表1:华润电力2019年-2024年利润、装机情况表

1:华润电力2019年-2024年利润情况

图2:华润电力2019年-2024年权益装机情况

3

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向华润电力学习什么?

近年来,华润电力新能源业务保持强劲盈利能力,在电力行业转型发展中表现突出,绝非偶然。这一点在2025年3月29日的专题工作会议上已初见端倪。

3月29日,华润电力2025年工作会议强调,要优投资、求创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主业优化业务布局,综合施策加速资源整合,聚势赋能推进科技创新。

从具体举措来看,会议要求,存量提效,卓越运营能力要持续提升,投后管理能力要持续夯实;增量做优,新能源开发必须兼顾“量、质、效”,建设成本必须管控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另外,要强化行业政策研究,洞察行业趋势和发展规律,依托华润特色,巩固优势资源基地,制定“一省一策”发展策略,开辟规模增量新战场。海陆双向并进,实现新能源规模化发展。

成功不是简简单单的,亦不是遥不可及的!

笔者总结了一下,作为行业标杆和绿电先锋,华润电力至少在五个方面值得新能源企业学习:区位选址、运行效率、科技创新、成本管控、竞争策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是区位选址优势突出。华润的新能源项目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等),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消纳能力强,避免了西部“弃风弃光”问题。2024年数据显示,其风电利用小时数达2451小时(全国平均2261小时)、光伏1480小时(全国平均959小时),显著高于行业均值,直接提升发电量和收入。此外,受地方政策红利影响,东中部省份电价较高(如广东燃煤基准价约0.45元/千瓦时),且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浮空间大,进一步增大了盈利空间。

二是运行效率行业领先。在装机结构上,华润新能源项目优先开发高稳定性的风电项目,规避光伏电价波动风险。截至2024年,华润风电权益装机占比达24.3GW(光伏仅9.4GW),风电利用小时数常年超全国均值10%-15%。因风电无燃料成本、维护成本低,通过智能运维、预测性维护可使设备可用率保持高位,降低停机损失。

三是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科技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同时在经济效益方面也表现出色。例如,“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发电设备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推广至11家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3.38亿元;“新能源智慧运营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支持华润电力新能源资产的集约化运维和数字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集中功率预测系统”已在广东、湖北、河南等11个省份应用,服务超过80个新能源场站,显著提升了功率预测准确率,考核电量率指标在多个区域名列前茅。

四是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华润公司“十四五”期间新增11.1GW可再生能源装机(2024年新增7.68GW),规模化开发摊薄了建设成本,其2024年的单位装机成本同比下降约5%。此外,华润的融资利率低于民企和部分地方国企,其2023年平均债务利率仅3.8%(央企平均为3.8%-4.5%),较上市民企(5.0%-6.5%)和中小型民营企业(6.0%-8.0%)优势明显,在资金和资源整合能力占据优势。

五是市场竞争策略精准。华润较少参与西北低价竞配项目,而是通过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等差异化赛道获取高收益项目(2023年其光伏售电量同比激增111.8%,主要来自分布式项目)。通过提前适应政策变化,提前布局无补贴项目,2024年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85.2%,有效对冲电价下行压力。

整体来看,华润的盈利模式得益于“高消纳区位+风电主导+低成本运营+央企资源”的良性循环。

华润的案例表明,单纯追求装机规模的时代结束,精准选址和运营效率成为关键,新能源行业已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另外,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综合能源服务等细分领域潜力大,未来盈利将更依赖技术、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

2025年2月18日《能源》杂志举办的“绿色电力市场建设中的关切问题”圆桌研讨会上,法电新能源企业售电业务高级经理谷雨指出,在运营期间,由于此后机制电价对标全市场交易均价而非单个场站收入,新能源电站的收入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市场表现。因此,发电企业需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相关的能力,包括系统、算法、数据等基础设施及用户粘性、交易策略等能力。(本文由电价专家 吴哲 主笔)

原标题:136号文:华润电力,行业标杆和绿电先锋,打造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润电力查看更多>136号文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